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妖王养成记 >

第1章

妖王养成记-第1章

小说: 妖王养成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书尽在【】 ://w。
文案

就是一个鬼差跟一个妖精,一起打怪斗法谈恋爱的杂碎事吧。前后再扯一点前世今生轮回的狗血。年下,HE。

emmm,大致是,大包大揽干活不偷懒不摸鱼妖王攻×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干活闷声认怂打马虎眼鬼差受?

内容标签: 灵异神怪 情有独钟 前世今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谢必安,冷余刃 ┃ 配角: ┃ 其它:



第1章 楔子
【楔子】

地府白无常谢必安入轮回。
判官跟他商量着:“七爷。这月初九酉时是个吉时,投的是个武林世家的三公子。您看行不?”
谢必安窝在吊椅上,半睁半闭着眼“嗯”了一声。判官抹了把汗,在生死薄上添了些什么,这事就算敲定了。

可人算不如天算,谢必安在去灵堂卸了身上的地府鬼灵印,站在轮回崖上正要入轮回时,好巧不巧劈下一道天雷,倒也不是冲着他来,但带出的雷火,也好巧不巧的落在轮回崖边上,烧损了谢必安一魂一魄。
入轮回时魂魄有缺者,乃是前世作恶多端罪孽深重,地府鬼吏清算后,殿下依地府法度朱批,剥去几魂几魄,下一世若入人道,轻则颠沛坎坷,重则不得好死。又因魂魄不全,正难压邪,大多还是铤而走险,又成亡命之徒。再入地府便要在地府十八层地狱受八十一天的天雷劈顶地火灼神,以去孽恶,方能补全魂魄再入轮回。但也有在地府十八层受不得这苦楚,元神俱灭。

谢必安好好的一鬼差,千儿八百年的入一次轮回也只是历天劫的一个程序,意思意思也就是了。且好歹有地府头衔,投胎个富贵人家只当凡界吃喝玩乐一场便罢。没成想竟天降雷火,这简直约等于大晴天平路栽跟头又恰被一个脸大的水洼呛死。

谢必安坠下轮回崖的最后一个念头:???

作者有话要说:
新坑欢迎各位看官。鞠躬谢。
这个文本周和下周会在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11点更。后面我尽量。保证完结。
那个……楔子占了一天不好意思。看在昨天刚完结了一篇的份上各位看官不要介意。





第2章 第一章 造作(1)
“哎,你们听说了么,前天夜里,凌云阁谢七灭了冷氏满门。”
“不能吧,冷家一招‘冷弦解语’纵横江湖十余年,别说谢七,就是他爹,想在冷家堡得便宜也得掉层皮。”
“我觉得假不了,这三五年的功夫,凌云阁早已是谢七当家,挫藏剑、诛点苍,连纵横西北的鹤驼峰,谢七竟也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取了他们二当家的项上人头。这是何等骇人的本事。只怕现在谢七上少室山,方丈都得恭恭敬敬的看茶。”
“哼,谢七眼线探子遍布各大门派,与岳州三尸门、睦州障目峰这些邪门外道也珠胎暗结,下毒偷袭无所不为,小人行径,人所不齿。”
“嘿,如今江湖腥风血雨,可不全是一个谢七搅起来的。正派名门爱惜羽毛,深居壁垒之后做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后来者为名为利不择手段。怎能只看到谢七灭点苍派,却不见再往前三年,点苍派为了一趟镖灭了金刀门满门。更莫提西北鹤驼峰与北蛮沆瀣一气欺我中土。江湖中人素来成王败寇,何须不平?”
……

蜀中郊外一处酒肆里,几个人在谈论着江湖上近些年一枝“毒”秀的凌云阁谢七。
隔壁一桌,一个驼背老者要了一碗茶两块素饼一碗面,身旁一个瘦瘦小小裹在斗篷里的孩子,不过十四五岁模样,老者将面推到那孩子跟前,那孩子几乎将手里的筷子捏断,老者拍拍他的肩,沉声道:“快吃吧,吃了还要赶路。”
那孩子拿袖子抹了一把脸,蹙着眉吃起了面条,看样子,大约是没有吃过如此难吃的面,无奈又饿得很,吃了一半,停下筷子,把面碗推过去,低声道:“阿伯,你也吃。”
老者摇摇头:“阿伯不饿。”说着把两块素饼包起来装进随身的布袋里,又把马背上的水袋取下来灌满。待那孩子吃完后,一老一小牵着马向蜀中方向去。
“阿伯,江湖上都对凌云阁或怕或敬,当真没有人敢与之一战么?那唐门……”言语中失落之意几乎能逼出泪来。
老者望了望前路,秋意萧索残阳似血,沉吟片刻:“不,江湖虽乱,道义未绝。”

凌云阁百余年前于云州系舟山占山立宗以来,一直与世无争。
谢当家老来得子,这小儿子体弱多病,小名唤做阿七,乃是企望他多福多寿多子孙。本以为众星捧月万人宠,惯也惯成个纨绔了,没想到竟是个狠角色,比起谢家老大沉迷酒色,老二醉心山林,这谢家老三,自成年起,一人扛起谢家一门,纵横江湖不足五年,声名大噪。
近百年来,朝廷积弱奸佞干政,割燕云十六州送给了北蛮,偏于一隅苟且偷安,云州便是其一。如今凌云阁行事雷厉、正邪难辨,在中原武林眼里,便也与北蛮强虏无异,恨不得叫人食肉寝皮,可虽是人人喊诛,却也没一人敢诛。

凌云阁。一黑衣少年进了主阁,婢女端了茶来:“冷少爷先喝口茶,七爷还在柳林尖峰呢。”
山脚正中秋,山顶已是薄雪被地。
谢七听立在亭中,左手微微拂起,似乎在接檐下落雪,手势一动,亭下一株落尽了叶的灌木丛中一声轻微的木茎折断声。这一招隔空断茎稀松平常,却见谢七微微垂首面无表情地看着掌心瞬起瞬灭的一团青雾……听见脚步声,侧首看时,冷余刃已经立在他身旁,谢七伸手捻了捻冷余刃手里长鞭鞭梢,血迹还未干透,懒懒问道:“冷家的事完了?”冷余刃只“嗯”了一声一个多余的字都没有。
谢七便交待他去铺岩沟练练那批孩子。谢七养着不少死士,冷余刃也是他十年前到中原时捡的,如今已成了他内堂左膀右臂。

谢七诛冷家堡也不是什么私怨,十年前初冬他在冷家堡外一棵歪脖子树上看到吊着的冷余刃,救了下来后才知道,冷余刃是冷家家主的私生子,他娘是个婢女,生下他就被人灌了□□,冷家最不缺的就是儿子,他在冷家行十一,本连个名字都没有,就叫冷十一,冷余刃这名字还是谢七给的。他在冷家堡虽然磕磕绊绊活到了八岁,却也是给一群能入族谱的冷家公子从小揍到大。
冷余刃还记得当时谢七冷笑着对他说:“想报仇么?”冷余刃只看着他,不答话。
谢七当时也不过十三五岁,虽锦帽轻裘,可模样瘦弱,脸也白的单薄,只一双眼却透亮,眼尾微微下耷,看上去真诚且无辜,又笑道:“我教你十年,你到时给我杀了整个冷家堡好不好。”
冷余刃看着谢七那双含笑的眼,不知怎么的就鬼使神差地点了头。
这十年,谢七确也在冷余刃身上下了不少功夫,使尽了手段送他去少林学了三年内家功夫,找关外朔鬼城第一等的杀手教他暗刺杀人的手段,也亲自教他字画谋略,如今,整个人如一柄出鞘的嗜血刀剑,手中一条乌金软鞭索命绳也似,不仅文武双全,更是无恶不作。且谢七使冷余刃,如臂使指。这些年江湖上凌云阁谢七的恶名,至少有一半却是冷余刃的手笔。

过得几日,谢七接到蜀中密函,说有冷家遗孤入唐门。
如此看来,定是冷余刃斩草未除根,或是有人暗中相救,那孩子命不该绝。
蜀中唐门素来深居简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且戒备森严,谢七这些年连一个暗哨都不曾埋进唐门。知己不知彼,他还不欲与唐门为敌。只是不知这冷家遗孤与唐门有何牵扯。
夜里谢七将将歇下,有人急匆匆来,说冷余刃重伤,刚送去医庐。谢七一惊,他不记得自己让冷余刃去杀什么高手,怎会重伤。医庐本也在柳林尖峰,便又起身走了一趟。
谢七看到冷余刃时不禁抽了口冷气,他上次伤成这样还是三年前杀丐帮一位长老的时候。
苏瑜一边封住他全身几处大穴,一边摸出一根极细的镀银玄铁针从他肩上的创口处缓缓探进去,闭着眼屏息凝神,忽的手上一顿,又以迅雷之势拔出银针,带出一枚绿豆大小的铁蒺藜。如此一连数十次,才将他身上的暗器拔除干净。
苏瑜命下人给冷余刃上药,对谢七道:“唐门‘孔雀翎’,只要发出,一旦击中目标,内里机括打开,又有至少五枚铁蒺藜射出,这‘孔雀翎’是唐门直系才能用的。且唐门看样子并不想赶尽杀绝,无毒,伤了三处也皆不是要害,不然他没命回来。或许只是给凌云阁一个警告。”
谢七将这些事前前后后微一思量,心下已了然大半,他只交待冷余刃灭冷家堡,冷余刃却深知道冷家堡每个人与江湖各派之间细微牵连,借一人与唐家搭上线,这等心思,却也难得。
他看了看冷余刃身上三处伤,略觉心烦意乱,道:“唐门要算冷家堡的账,也算不到凌云阁来。冷余刃姓冷不姓谢。”转身要走时又道:“让他在你这儿养几天。”

冷余刃杀人灭门胆大心细,别家还不好说,但冷家堡恐怕连人带畜有几口、牌位有几尊他都一清二楚,跑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且跑去了哪儿,他怎会不知?谢七这么多年没动过唐门的心思,他又岂能没一丝眼力见儿?唐门暗器功夫在江湖上传的如魔似鬼,他也该知在唐门得不了便宜。
夜探唐门杀那孩子是假,无非是要将这一出灭门血案归于他对冷氏的怨恨。把凌云阁摘得干干净净。那孩子是不是冷余刃故意放走的都不好说。
再说那孩子不过是唐门一个庶出的女子嫁去冷家堡所出,本来唐门对这门亲事也不大上心,更犯不着与凌云阁结梁子。何况冷家堡遭凌云阁灭门,却留了一个有唐门血脉的孩子,若是真要为了这么个孩子与唐门为敌,怎会冷余刃孤身一人夜探唐门?唐家掌门也是人中枭才,闻弦歌而知雅韵,虽拿捏不太准,但也断不会贸然要了冷余刃的命。
外人怎么看都觉得是凌云阁敬着唐门几分不敢得罪,唐门虽是大大的有脸面,可这脸面沾着凌云阁,在江湖正派眼里颇有几分玩味了。唐门此翻是赚是赔,只怕他们自己也有种喝了浆糊之感。
外人看来凌云阁行事诡谲,实急中有缓,此一出,灭冷家堡而稳唐门,便是进退有度。

如今朝堂尚不太平,江湖自然桴鼓相应。大小门派鹬蚌相争、螳螂捕蝉,可偏偏凌云阁次次都能做那得利渔翁、在后黄雀。江湖正派不怕刀口舔血,却憎偷梁换柱坐享其成。凌云阁此类行径,免不了落人口舌。长此以往都道是,谢七任性行恶,冷余刃有心斡旋,两人魑魅配魍魉,厉鬼携煞星,横行江湖。

第三天近午时,冷余刃便去了谢七住的“七榭”。
谢七见他唇色脸色俱白,不禁皱了一皱眉:“不是让你在医庐么?”
冷余刃面不改色跪下:“擅自行动,来领罚。”
谢七侧目,只见冷余刃那张少年人的脸上,那副处变不惊,他说什么便是什么的模样越发板正了,顿时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总觉得把人养成这样不是个滋味,但此时也容不得他多想,只问道:“你在唐门唱那一出‘祸起萧墙’,他们信不信?”
冷余刃:“信了。”
谢七看了眼他腿上的伤处,冷余刃穿黑衣,即便是创口崩裂也是看不出的,伸手一指门口的锦凳,却道:“都学会舍身饲虎了?”冷余刃听不出谢七是褒是贬,只依言搬了凳子坐下。此类手段,以往不是没有使过,不过以往用不着他亲自上阵。若说这次与以往有什么不同,也不过是他伤的略重了些。他不打算接谢七这句似问非问的话。
在他眼里,谢七性情叵测,喜怒无常,他在谢七身边素来话少,怕遭他嫌。于是,除了杀人,便把心思全用在琢磨谢七的心思上。这许多年来,几乎练就出一颗能猜得出谢七今日想吃鲤鱼还是想吃鲫鱼的七窍玲珑心来。
谢七问道:“你的功夫在唐门能到哪一层?”
冷余刃:“三人之下。”
谢七点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前三章武侠风。





第3章 第一章 造作(2)
近来江湖风言,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鬼才军师荀攸所著《奇策十二》在檀州现世,各路人马争相赶往檀州,听闻连大内禁军也闻风而动。
奇策十二乃兵家奇书,传言载有十二种战场布阵图,攻守兼具,且任意几种阵型交错重组更是瞬息万千变幻莫测,东汉末年乱世,曹魏一统北方,奇策十二有汗马功劳。十六国时期,苻坚平燕定蜀、擒代吞梁,传言是因为得了这奇策十二,后来自谢安淝水一战挫苻坚,这本奇书便下落不明。
战场兵书,本与江湖人无甚关联,却因朝中严太师虽为朝臣实乃国贼,对北蛮卑躬屈膝,在官家面前巧言令色,深文周纳、罗织锻炼排挤抗蛮军主力霍家军。禁军大多是他门下走狗,若让他得了奇策十二,只怕北蛮铁蹄不日便能践碎了中原。江湖侠士也顾不得什么“侠以武犯禁”的罪名,争相去夺。

檀州,八千寨。
奚寨主将年仅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