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此地无情 >

第1章

此地无情-第1章

小说: 此地无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案
他现在跟我一样,也是一个人带着孩子

回国的第四年,我又见到了杨从白。

他曾经的暗恋与错过,这一次修成正果。

1 第1章 南方


算上这个冬天,我带着白悠悠来到s市已经快四年了。

于帆说我是未老先衰,毕业回国的时候挑来挑去,最后选了这么一个养老的地方。

“姐,你也应该过来。来了之后说不定还能年轻好几岁呢。”

远在北城的于帆很是愤然。

我在北城读本科的时候,环境还远没有现在这么糟糕。但冬春之交总有沙尘过境,连同一些记忆,也像是笼罩在一层昏黄里。

而这里地处东南,一派碧海蓝天,虽然有夏秋的台风和北方人难以习惯的湿度,但工作强度不大,薪水尚可,生活也方便,我没什么可抱怨的。

当初接受这份工作,也是因为更适合养悠悠。

现在我是一个标准的单身父亲,每天周九晚五,下了班就赶去幼儿园接孩子,回了家就伺候孩子吃饭睡觉,每天跟打仗一样。公司制度健全,可以弹性工作,忙的时候我就带着电脑回家加班,周末节假日休息也有保证,一个人还算勉强应付得来。

其实当年回国,爸妈和于帆很反对我在这边落户。

他们觉得既然我选择回国工作,首选当然是老家a市,有家里照顾,什么都方便;不然就是北城,虽然生活成本高,但还算离家近,将来也有发展。出国兜了一圈回来选择南下,他们不是很理解。

尤其是老爸,一听说我还捡了个儿子回来,差点要跟我断绝父子关系。我不想回老家,多少也有这个原因。

但妈是心疼我的,过来帮我带了一年悠悠,等我们爷俩都稳当了,我再三劝她,她才回去。

我知道自己不孝。但她说,老百姓过日子难免这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更何况有了孩子,生活就是这么的麻烦和琐碎,谁也从容不了。

妈回老家之后,我在s市也并非举目无亲。当初来落脚的时候多亏了朱彦帮忙,带我找房看房,帮我安顿下来。

朱彦是我在U大读本科时候的室友,他是s市本地人,毕业之后就带着女友小钊回老家了。两人很快结婚生子,是我们宿舍里最圆满的一对。后来又见过身边的一些聚散离合,像他们这样从老家一起考到北城,毕了业又一起回老家工作结婚,可以算得上名副其实的神仙眷侣了。

小猪出生的时候我还特意从美国寄去了贺礼。只是那时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后来我会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

有些事情还真是无法预料。

像朱彦和小钊这样,一路无波无澜,好像他们手里的剧本就是一辈子的平安顺遂。但今年夏天的时候,小猪查出重症,一开始,他们也没有让我知道。夫妻俩带着孩子北上求医,在U大医学部附属医院接受了专家会诊,可是无论如何也排不上手术,叫他们回家等消息。

朱彦告诉我的时候,他们已经从北城失望而归,我听说之后马上前去探望。

他说排队等手术的实在太多了,他怕来要不及了。

我听得也难过。毕竟那是全国最好的医疗资源,不会因为区区校友身份就有什么优待。

“于飞,”他说得很艰难,“我记得读书的时候,你在医学部是不是有挺熟的师兄?……”

不等我开口,小钊已经抢在了前头,“我们尽人事听天命,你也别为难。”

我已经明白,为什么朱彦一开始没有告诉我。

“你怎么不早说啊,我那个师兄就在附属医院当大夫,我帮你们问问!”

即使我心里清楚,仅凭这一点关系很可能不管用。

朱彦仿佛料到我会一口答应,他反而更迟疑了,“你说的是……”

“苏哲啊,我跟你提过吗?就我那个老乡。”

他脸上顿时有了放松的神色,又连忙跟我道谢。

当天我就给苏哲打了电话。

接到我的电话,苏哲似乎有些意外,毕竟我跟他关系,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平时没什么联系,朋友圈互相点赞,但我回国之后这几年,春节回家过年,他总会找我一起吃饭。

仅凭这点交情,一下子就让他帮这么大的忙,我心里也忐忑。可是电话那边,苏哲答应得毫不为难。他跟我要了朱彦的联系方式,说会帮我们问问。

我很感激。苏哲说会帮我们问,他就一定会问。

苏哲大我两年,在U大读书的时候,因为我们是同一所高中毕业,所以就认识了。念书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太多的往来,毕竟他学医,我学计算机,除了刚入校的时候我经常找他问东问西,他还给我介绍过一份家教,后来就没有太多的交集了。

托人看病不比其他,我和朱彦都是普通人,又离着北城那么远,真没什么可以拿出来交换的资源。

而苏哲这个人,又很特别。

没过两天,朱彦打来电话,一开口就激动不已,“飞飞!”

“成了?”

“我们明天就带小猪过去!”

我真心替他们高兴,小猪这下大有希望了。

想要办事,果然还是要敲对门,找对人。

兴奋过后,我马上打电话给苏哲道谢,许诺春节回a市一定请他吃饭。他欣然答应,又说,“其实这件事出力的也不是我。”

“那……”

我一时哑然,不知道接下去该说些什么。人情往来本来就不是我的强项,但我再傻也听出了苏哲话里的意思。恐怕这件事让他也欠了别人的人情,大概也不是我一顿饭就能抵得上的。

就算苏哲跟我不讲究这些,但如果是他有求于人,那当然要另当别论了。

却听那边款款道,“师弟要是真心想孝敬我,不如现在就给我发个红包。”

“……”

“你让我先叫个外卖解解馋,干嘛非得等春节呢。”

“……那,那我给你发多少啊?”

“就二百吧。多了我也吃不掉。学校西门的那家东北菜,我有小半年都没去了。”

我脱口而出,“那家店还在啊?”

他轻轻地笑了,“是啊。”

身为三秦子弟,苏哲却很喜欢吃东北菜,这是他诸多特别里,比较有人间烟火的一个。

小猪的手术非常成功,只是等到彻底休养好,又过了小半年。

入冬的时候朱彦找我吃饭小聚,我很久没见他,欣然应约。朱彦两口子气色很好,跟小猪病时的状态大不一样,我看着也很安慰。

“多亏了于飞,我和小钊敬你一杯!”

我们豪爽地将杯子里的橙汁一饮而尽。我开车带着悠悠,他们还要去父母家接孩子,谁也没敢喝酒。悠悠很快就吃饱喝足,倒在我的腿上酣睡。他们讲起在北城求医的经过,诸多艰难,恐怕也只与我透露了十之一二,却说了许多医生护士的好。

我暗自感慨好人好报,放在朱彦他们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

朱彦还说,手术前他们意外地收到了校友会的捐款,在那个时候真是雪中送炭。我很惊讶,一顿外卖,苏哲真是太便宜我了。

“住院的时候苏哲还特意来看过我们呢,说让我回来好好谢你。”

苏哲还真是不按常理出牌,我谢他还来不及。

小钊提醒朱彦,“还有杨大夫呢。”

朱彦的脸色顿时有了些尴尬,“哦对对,还有那个……当年你们篮球队的那个,你还记得吧?”

我笑了,“当然记得。他还挺好的?”

只听小钊低声细语道,“杨大夫还特意开车送我们去机场呢。外科医生真是太辛苦了,休息不规律,压力又大,他好像还一个人带着孩子……”

熟睡中悠悠好像梦见什么,我连忙拍拍他,哄他继续睡。朱彦又招呼我吃菜,给我倒满饮料。

“你说我们也还算年轻吧?”他颇有些感慨,“可是有了孩子,怎么一转眼就感觉人到中年了……真是谁都不能幸免啊。”

我知道他的感慨来源于何处。

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拖家带口的辛苦一点,那太普通了。家家如此,也不只有我们这样。有的过得好一点,有的过得差一点,终究都是老百姓的寻常日子。

但杨从白不一样。

或者说,我们曾经都以为,杨从白应该不一样。

只不过,这样的感慨,也很快就消散在日常的琐碎里了。

作者有话说:

2 第2章 大学


天气转凉,转眼入冬。

这边虽然不如北方四季分明,冬天却是有另外一种冷法,曾经叫初来乍到的我苦不堪言。

冬至这天,我给白悠悠煮了速冻水饺,虽然这边并没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而且悠悠说,我煮的不如他奶奶包的好。

我和这速冻水饺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白悠悠小小年纪已经记忆了得,夏天的时候妈来住了一阵,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他一样样都牢牢记得,现在还如数家珍。

其实我做饭水平还是可以的,这里我必须得备注一下。

我已经开始觉察到悠悠超出年龄的敏感和心智。当然,做父母的都难免盲目自信,觉得自己的孩子更聪明,更有出息,但我不是。

因为悠悠不是我亲生的。

但是又和每一个做父母的一样,我担心我不能给他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机会。我花重金给他送进了双语幼儿园。于帆也不止一次跟我说过,趁着悠悠还没上学,“你应该再好好想一想。”

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想。

好不容易哄着小祖宗吃完评价不高的水饺,我收拾了厨房,然后回来陪他搭乐高。天气预报在播降温警报,我有些心不在焉。我忽然开始回想,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呢。

大概在是我考进了U大,去了北城之后。

在大学里我认识了好多地方的口音,也见到了好多我从来没见过的菜。有塞着糯米的烧卖,飘着红油的抄手。我和梓墨一直都很爱北区食堂的麻辣香锅,用现在的话来说,那真是U大舌尖上的一颗明珠。

当初我很不可思议,梓墨明明是w岛人士,却非常喜欢吃辣。

当然我居然能拥有来自w岛的室友,这本身也很不可思议。

在我和梓墨一起驰骋北区食堂的那些日子里,我麻辣香锅里的辣椒一定都是被梓墨吃掉的。他会一边夹走我锅里的辣椒一边可怜我领略不到麻辣香锅的精髓,是暴殄天物,买椟还珠。我还在第一次跟他去家乐福的时候被他豪买数瓶老干妈吓得不轻。

他义正严辞地说,“老干妈是国粹!”配合他从w岛带来的与林志玲如出一辙的口音,直到现在回想起来还都是那么栩栩如生。

悠悠扯扯我的袖子,打断了我的思绪。他问我喷泉应该修在院子里,还是天台上。他稚嫩的小脸上是一脸认真的举棋不定。

这就有点难为他老爸了。我本身就不擅长做决定,更不擅长帮别人做决定。

白悠悠姓白,理所当然地,他不是我的儿子。但神奇妙的是,我越来越地感觉到他在很多地方都开始像我,可能性格真的绝大部分取决于后天。而据说男孩的智商又百分之百遗传自母亲,所以我对这个毫无血缘又偶尔很难以伺候的小祖宗,整体上还是非常满意。

于帆对我的理论嗤之以鼻,“那是因为悠悠长得好看,你换个丑孩子试试?我就不信你养得下去。”

好吧,我得承认,颜值的确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那,悠悠想把喷泉修在那里啊?”

“想院子里修一个,天台上修一个。”

悠悠一边说一边拿着手里的喷泉上下比划。没有喷泉是会修在天台上的,我心想。当然,我是不会这么说的。

“可是悠悠手里的喷泉只有一个呀。”

他眨了眨眼睛,好像很明白似的,“爸爸,你能再给我买一个吗?”

“……”

我有点后悔了,我还不如一开始就告诉他喷泉应该修在院子里。

这一套正版乐高还是梓墨从w岛寄过来的,好大一个盒子,说是什么纪念版,我也不懂。后来白悠悠第一次将它拼好之后我拍照发了个朋友圈,有识货的同事在下面留言说羡慕。我上网上搜了一下价格,好家伙,原价居然要三千多,而且早就买不到了,二手已经炒到了上万。我马上给梓墨发消息说他乱花钱,他还振振有词,“我们悠悠这么漂亮的一个男孩子当然要富养!飞飞你要是养不起的话就给我送到w岛来,好不好?”

也就是今年,他跟周远迪说想收养一个孩子,但考虑到周家老爷子的脆弱心脏,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

我不敢在这件事上触他霉头,连忙嘱咐他好好给悠悠攒教育基金,等哪一天悠悠嫌弃了我这个穷爸爸,就去w岛投奔他这个富干爹。

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就要来了,我惨兮兮地想。

手机收到视频请求,悠悠熟练地接听起来,开始跟奶奶汇报他的日常琐事。视频过后,悠悠早就忘了喷泉的事了。

我领他收拾玩具,洗澡,然后讲故事睡觉。悠悠喜欢翻来覆去地听那几个他中意的故事,我甚至都怀疑,其实他已经能讲得比我更好。等悠悠睡着,我回到客厅检查有没有被丢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