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

第35章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第35章

小说: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你看连齐涉江的两个徒弟,还在曲艺学校上学,就和孟静远平辈儿了。要是不理清楚,以后齐涉江还接着收徒,辈分都吓死人哦……】
  ……
  非但是网友们啊,整个相声门乃至曲艺界,都热闹起来了。
  这不是什么林洋之流能决定的了,他也只能在家一边流泪一边祈祷,千万不能让齐涉江的辈分坐实了而已。
  一连多日,大家每天都有新瓜吃,今天这个大佬回应,明天那个大佬力挺。
  没办法,这突然冒出一个年纪轻轻的长辈来,好多人挑刺。
  这是孟静远早在相认那日,就意料到的,自知有场嘴仗是无可避免的,但他们孟家上下,也坚决不会退让。
  齐师爷就这一个传人,说什么也不能让人当成野路子!
  反对的人都说,虽说找到了师承来历,但你那也就是个口盟弟子,没有正式摆枝拜师的,我们是不认的哦。你还是海青,你还是海青,你就是海青。
  依相声门的规矩,就像齐涉江收了莫声和齐乐阳,也是口盟弟子,没有正规拜师仪式。
  好比一个是领了结婚证的,一个是同居的事实婚姻。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一边,柳泉海、曾文,各种孟家一系的人马也都在孟静远的暗示下出来说话了。
  “当年那个情形、环境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齐先生只有一个传人,倾囊相授,现在人家既然愿意从艺,仪式完全可以补上!”
  “据了解,人家其实也是没条件摆枝,人在国外呢,哪里请三师?头是磕过的,也敬告过祖师爷,怎么你们一说,好像整个都不承认了?”
  ——按照老辈的规矩,摆枝仪式要有引、保、代三师,以及各位亲朋师门中人见证。可如果齐涉江的师父在海外,那确实想办正式的摆枝仪式也不好办。
  然而对面就是、也只能死掐着这一条,不想认齐涉江的身份。还要引经据典,来证明这件事是不符合传统规矩的。
  双方打嘴仗打得是热火朝天,你来我往,还要各找救兵,导致曲艺界热闹无比,天天都有饭局。
  网友也在跟着看热闹,各选一边站。
  要么关键时刻,还是老人见过世面。
  孟老爷子得知竟然就此事还有争议,出来说话了,提前结束了这场闹哄哄的嘴仗。
  打从病了之前,怹老人家其实就不大过问各类事情了。但为了齐涉江,开口了。
  “你们要规矩,要传统,要仪式是么?我还没死呢。
  “当年就有人和我说,我年纪大了,辈分又高,不该再收小徒弟了。所以我从此只做指点,不收徒弟。到现在,也不会违背诺言。
  “但是,如果还有人要坚持口盟弟子不算数,那我替先师收徒,代拉杰西做师弟了。
  “这是有依有据的规矩,从今以后,他低我半辈儿,好不好?”
  所有人都傻了。
  老爷子,您这是……耍流氓啊!!
  代拉师弟,简单的说,就是代师收徒。传人或者儿子帮师父、父亲收徒弟。
  比如某某年纪虽然小,但辈分大,没有活着的大辈儿了。那只好找位衣钵传人,替师父收徒。又比如有不合适做自己晚辈的人要拜师,也是代师收徒比较好。这样一来,就解决了辈分、门户的问题。
  因为并非师父亲收,通常大家也认为“代拉师弟”是比正经传人矮上半辈的。
  可是,那些情况能和现在的一样吗?
  孟老爷子说要收齐涉江做代拉师弟,完全是在威胁大家!
  ——怎么样,你不让承认我师哥的徒弟,我就代师收徒,手续给你办得妥妥儿的,规矩传统安排得明明白白。
  就算半辈,那也是长辈!
  这要成真了,那齐涉江在相声门的辈分,就真除了孟老爷子没谁能摁得住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无赖的威胁……
  可谁敢去跟孟老爷子去顶?相声门硕果仅存的梦字辈老前辈了。能和他犟的人,早几年都见祖师爷去了。
  说得不好听一点,你真拼着要犟,人家老爷子一个激动,犯病了,你承担得起吗?
  这下还能怎么办,一个代拉梦字辈小祖宗,还是一个小师爷,两害相权选最轻,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同时申请以后不能让齐涉江再随便收徒了呗。
  ……
  【卧槽认了,认了!京城相声协会的官博发公告说在XXX、XX的推荐下,齐涉江加入了相声协会!估计不要多久,曲协的相声委员会也有接纳入会了!】
  【XXX和XX不是之前公开反对承认齐涉江门户的吗?那这就是服软了,真认了啊!】
  【你们没看么,爆料说孟老爷子亲自出马了,开口威胁大家,要是不认齐涉江,他就做主收齐涉江做代拉师弟,让齐涉江再高一辈儿……】
  【卧槽??老艺术家这么耿(无)直(赖)的吗?】
  眼见尘埃落定,大家统一地去夏一苇微博下汇合,毕竟齐涉江不怎么在微博说话。而且大家一算,不得了,这位也水涨船高啊。
  夏一苇也低调表示了,大家好,我很快乐没错,但是我这儿的规矩是各论各的,别把我喊老了。反正谁最守传统,谁就受着去呗。
  这明嘲暗讽的,可把大家给笑死了。
  【我情不自禁替我妈妈@一下林洋老师,这份快乐与您分享……】
  【@林洋 老师,这份快乐你签收一下……】
  【@林洋 老师开门,送快乐了。】
  【……】
  那些曾经纠结过齐涉江门户的人,尤其同行,有一个算一个,都被热情的网友通知到位,帮他们算了一下该叫齐涉江什么,分享快乐。


第三十三章 
  在外界打嘴仗的时候; 齐涉江其实在拍摄空隙; 一得空就牺牲休息时间; 上孟家,陪着孟老爷子。
  孟老爷子这个年纪了; 喜欢回忆过去,但是能和他聊过去的人,实在不多了。
  齐涉江来了; 孟老爷子却很喜欢,可惜医生不太赞同他和齐涉江多聊过去,免得伤情。
  老爷子便喜欢叫齐涉江使活儿; 别管是使单的,还是让孟静远给量一回; 又或者自己唱一个。
  每每闭上眼睛; 他觉得好像又回到了很多年前; 师父、师兄都还在的光景。师哥发狠用功,就是走在路上; 嘴里也没停过。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打个水、烧个炭,也在练嘴皮子; 顺活儿。
  而他呢; 不管是躺着睡觉; 站着练功,最熟悉的就是师哥的声音。也是这么听着入的门,大师兄就如同半师啊; 他上地听活,练好了后都是给师哥听一遍,再去师父面前使。
  也正是这相处的时光,让孟老爷子愿意站出来耍一回流氓。
  那些“反对派”服软后,和着许多相声界的同仁,来了孟家一回,这是要见证齐涉江补上仪式。
  齐涉江老早就到了孟家,孟老爷子正闭着眼,听他说一段单口。
  这样的场合,齐涉江的两个弟子莫声、齐乐阳当然也在场,他们都跟着孟静远一起在外面知客。
  有打外边来,先在院门口和孟静远寒暄几句,孟静远要介绍,“这是我师叔的两位弟子。师弟,带客人到后头去。”
  于是来客又和莫声、齐乐阳打个招呼。
  原本这是孟家的好意,徒弟给师父干活是应该的,还能露个脸。
  可他俩辈分也跟着高上去了啊,于是全程俩人都很惊恐。
  “师叔好。”来一个叫师叔的,一看脸,知名相声演员某某。
  “师弟好啊。”这是叫师弟的,客气得很,人家某年好像上过春晚。
  “师爷。”这个辈分更低,名气是不如前两个,可是,好嘛,这他们校长的朋友啊,上学校讲过课……
  之前已经知道自己辈分高了,也被孟静远吓过一回,但今天的场面太大了,来的人又多,可不又让他俩陷入了恐慌。
  他俩做了好久心理建设,才平心静气,把客人带到后院去。这是老孟家的老宅子了,传统样式的四合院。
  孟老爷子就是坐在门廊处的椅子上,齐涉江则在台阶下,院子里说他那段单口。今天他给老爷子说的是《宋公案》,这讲的是南宋法医鼻祖宋慈的故事,颇为惊险。
  从前,也是齐涉江的拿手绝活之一,那时候百姓爱听这个,还有大户专门请去做堂会,也就是上人家里专门讲这个。
  来了的人都不敢打搅,默默站在院子一角,垂手而立,也不敢找地儿乱坐。
  能进来的,都是相声门有头有脸的艺人,不乏世家出身,齐涉江使的是什么,他们听一耳朵就知道。
  “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硬对皇天。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齐涉江先念的定场诗,念罢了,“啪”一下将醒木拍在桌上。
  这首定场诗一念,在场的前辈表情各异,但内心所想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好功力!
  都是行家了,只听这几句话,气息连绵,气口好,齐涉江掌控自己声音的能力、张力,展露无遗。
  闭着眼睛的孟老爷子更是浑身一颤,缓缓睁开了眼,深深看着齐涉江。
  ……
  随着人来的越来越多,时间差不多,齐涉江也收了口,停在一段处。
  “开始吧。”孟老爷子轻声道。
  将祖师爷牌位和师父牌位请出来,齐涉江要在这里磕头补上摆枝仪式。
  他心底是有些哭笑不得的,自己拜自己啊,这算什么。
  那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也只能认了,好歹还是拜的自己,实则为一人,让他认旁人可受不了。
  相声门认的祖师爷是东方朔,这个不是收徒传代的那种开山祖师,而是相声艺人自认了这么一位幽默机智有口才,符合相声特点的古代名士做祖师爷。就像裁缝拜轩辕氏当祖师爷,或是李唐皇室认太上老君当祖上,借人家名儿。
  齐涉江给祖师爷和自个儿行了礼。
  礼成后,诸位见证人都鼓起掌来,无论之前是支持还是不支持,既然已经认了,就得拿出点大气来。
  这时候,孟老爷子拿出一个盒子来,将盒子打开,露出一块颇有年头的红木醒木,上头雕着莲花纹,侧边上刻了四个字,曼倩遗风。
  曼倩就是东方朔的号,曼倩遗风便是对相声艺人极大的夸奖。
  在场人看到这醒木,尤其是孟家一系的,眼睛都不由自主睁大了一些。
  这块醒木,是当年孟老爷子的师父行艺时,一位欣赏他艺术的大作家送的,老先生视若珍宝,那位大作家在华夏大名鼎鼎,是名留文学史的人物。
  醒木后来传给了孟老爷子的师哥,也就是齐梦舟。再后来因为一些事故,大家分开,这块醒木留在了孟老爷子手里。
  这么一块极有意义的醒木,很多人都认为,孟老爷子百年后,会传给孟家的掌舵人,最次也是传给得意弟子。
  谁能想到,他竟在齐涉江摆枝这天,送给了齐涉江!
  这一刻,所有人脑海里都闪过了许多念头与猜测。
  说起来,孟老爷子的师哥能从师父手里拿到这块醒木,可见艺术水平,属于老先生的衣钵传人。要不是意外,上京、津、沪一闯,也该是声名大振。
  后来孟老爷子这独苗,自然接任成了衣钵传人。
  现在孟老爷子这么做,难道要把师门的传承又交回到师哥那一枝手里?!
  要真这样,那可算是相声界的大事了!
  “你再念一遍刚才那首定场诗,用这个。”孟老爷子说道。
  齐涉江接过盒子,将醒木捏在手里,手指几乎发抖。
  没错,是这块醒木,当年师父传给他,他轻易是不拿出来使的。多了些岁月的痕迹,但上手一捏,就好像时间不曾流淌。
  齐涉江难掩激动,捏着这块醒木,凝气念道:“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啪”一下,一拍醒木,声音清越,质感和先前的极不一样。
  孟老爷子吐了口气,满面欣慰,“这样,这样就一模一样了,你和师哥简直一模一样!”
  他越听杰西使活儿,就越觉得岂止像是师哥一句句教出来的,根本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各人艺术风格不同,他和师哥同门,旁人能听出来二人渊源,但绝不像杰西这样。
  你说他是处处模仿师父,却又透着自然,好像天生就是一样的思维,没有任何改变。
  按理说,世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也没有两个人使的活儿会分毫不差。可杰西就能如此,有些地方他使得比当年分别前师哥使的还要好,大体上却一致,叫他闭上眼睛,就能怀念师哥。
  这首定场诗,他极喜欢,也很熟悉,这才忍不住拿出老物件,叫杰西一试。
  说起来,杰西和师哥的名字也一样,原来世上真有这样独特的缘分么……
  孟老爷子再次深深看了齐涉江一眼。
  ……
  听孟老爷子这么说,众人心底又不确定起来,也许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