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

第25章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第25章

小说: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俩上了几年学校,学的都是三十分钟半个小时的,使完一块整活儿。
  “节奏要多练习。我今天给莫声捧一回,你们先感受一下,我再说。”齐涉江说道,这两人以前不是搭档,相比之下莫声稍微好一些。
  都说三分逗七分捧,别看逗哏出彩,相声艺人使活儿总是老的给小的捧,就是体现了捧哏的重要性,齐涉江做捧哏,他能给莫声兜着。
  “行,那得先圆黏儿啊,前些天我们都是在这儿唱歌,或者学个戏曲,好把大家吸引过来。”莫声可怜巴巴地道,“但是效果好像也一般,看我们的和看算卦的差不多,还没看下象棋的多。”
  圆黏儿就是招揽观众的意思,用各种方式让大家聚拢来,艺人好接下去说,比如本门唱的太平歌词,最早就是用来圆黏儿的。
  因为时代变迁,和楮门子一样,现在站台上说相声都不用这流程了。
  “唱戏?”齐涉江看了一圈,“那还算你们知道因地制宜,这儿老头老太太多。”
  两人点了点头,又听出他好像还有画外之音,虚心道:“您看,还有别的法儿么?这儿真的不好圆啊!”
  未必按照老规矩,唱太平歌词,或者拿白沙撒画?
  嘿,没看那边大爷用水笔写写画画都漂亮得很么。
  齐涉江站在他们自己搬来的场面桌后头,再次扫了一圈公园内玩儿鸟、遛狗的人们,微微一笑,心里有了计较,他一张嘴:“呜汪汪汪汪汪汪汪!”
  竟是一连串惟妙惟肖、难辨真假的……狗叫声!
  只见方圆百米内,大爷们肩上架着的鸟全都受惊地提高了叫声,叽叽喳喳;那些来溜达的狗,一个个也都立起耳朵,一脸好奇,拉着主人就往发声之处跑。
  霎时间,架着鸟都往这边张望,牵着狗的……则全都被自家狗子带到跟前来了!
  就连没鸟也没狗的,一看这么大动静,能不也注意过来么?
  不到一分钟,跟前就围上了几十号人。
  莫声:“…………”
  齐乐阳:“…………”
  俩人都傻了。
  这也真够没偶像包袱的啊……
  说学逗唱,学就包括了学口技,他俩也学过一点儿,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狗叫那就是最基础的啊。
  可他俩愣没想到还能这么用,或者说还能用得这么好,连狗都被骗了……
  圆黏儿还有强行圆的?这也太牛(流)逼(氓)了吧!


第二十四章 
  不同于二人的呆愣; 齐涉江一派自然; 他手里拿着道具折扇; 戳了戳莫声,给了他一个眼神。
  还算莫声有点机灵; 一张嘴学起了鸟叫。这时候还在圆黏儿,齐乐阳也加入了进来,两人有点一唱一和的意思。
  毕竟是练过; 说不上出神入化,但现场的大家也鼓了鼓掌,明白过来了。这几个小伙子在这儿卖艺; 这是吸引人的手段啊。
  就算知道是吸引人的手段,可学得确实不错; 人都走到这儿了; 听听又何妨。
  齐涉江一笑; 和大家闲聊一般道:“对面京戏剧院挂的莫赣老师的牌子,诸位有买票的吗?”
  立刻就有人点头了; 这一片的大爷大妈里; 爱好京戏的还是不少。
  齐涉江这是在摸底,一听有好京戏的; 当然要卖力气; “我也喜欢莫赣老师; 给各位学一个:汪嗷嗷嗷——”
  大家一听都没憋住,乐了。
  齐涉江一张嘴开始狗叫,但是发声方式却是京戏老生的; 所以这次也没惹得狗狗们张望。
  “哎呀,错了,刚才顺嘴了。”齐涉江停了,重新开头,“谗臣当道谋汉朝,楚汉相争动枪刀。高祖爷咸阳登大宝,一统山河乐唐尧。到如今出了个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我有心替主公把贼扫,手中缺把杀人的刀……”
  唱的这是《击鼓骂曹》,莫赣的代表曲目之一。他原来就学过莫赣,是连莫赣本人都夸赞的水平。此刻还刻意提高了调门,每唱到妙处,大爷大妈们就叫好。
  懂的人自然懂啊,这简直像专业水平了。嗓子还好,一段唱来,又是一帮票友也给吸引过来了。相比起之前那俩小的在这儿圆黏子,情形是一个天一个地。
  像这个,就叫开门柳儿,开场时唱个曲儿,也是为了把人招来。通常是逗哏来唱开门柳儿,但今天情况不同,他们来这儿是上课的。
  莫声和齐乐阳心中感慨,要说齐涉江这圆黏子的方法,明明白白。
  可是,一般人压根学不来。你学个狗叫,学个京戏,能学到这么好吗?这都是实打实的功夫,才能一汪惊人,把人给圆过来。
  齐涉江对观众的口味心里已经有数了,把点改活,今天这些观众,不适合说太火爆的,像是拿张约砸挂之类的,人家肯定兴趣一般。要说,还是得说传统一些的。
  他给莫声比了个手势,像是鱼在游动,这是个暗示,表示今天说“游鱼儿”。
  行话里对很多活儿也有正式名称以外的代称,比如《八扇屏》就是“张扇儿”,《报菜名》就是“单子”。而这个“游鱼儿”,指的就是《望情鱼》了。
  相声不少活儿,和京戏有关,像齐涉江说过的《批京戏》,还有一些和具体剧目相关的,像是《望情鱼》《汾河湾》《黄鹤楼》,都是逗哏扮演不懂装懂的人,歪唱京戏,捧哏则正唱,形成反差,两人通过对戏抖包袱,逗乐观众。
  这样的活儿,正适合在今天的观众面前演,他们懂京戏啊。刚好齐涉江今天是捧哏,他来正唱,以他的功底也是一大亮点。
  莫声会意,但心里也有点紧张,《望情鱼》他会说,昨天和齐涉江沟通时,两人也约定了不同类型的几出节目,但那么些出,他们对词对得挺简单的,难免忐忑。
  事到如今,还是鼓了鼓掌,往活儿里引,说道:“您唱得好啊,对戏曲很有研究?”
  这时候,齐乐阳就该让开了,这不是他的场次。
  齐涉江谦虚地道:“业余爱好。”
  莫声说道:“哦。早说,你要爱戏曲,你找我去啊。”
  齐涉江奇怪地道:“找你干嘛?”
  莫声:“我能教你啊,我,唱戏走票多少年了!旁边那剧院,我都不稀罕在那儿卖票,座儿太少!”
  齐涉江惊了,“嚯,那可是大剧院,好几千人,您还嫌座儿少?”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就开始铺垫了。
  刚才齐涉江才一嗓子引来了票友,他们一听,莫声还更厉害?要教这年轻人唱?行,那就听听吧!
  就是有平时听相声的,听出来这是使的什么样的活儿了,冲着齐涉江刚才的表现,也有兴趣继续看看。
  莫声扮演吹牛皮的逗哏,充专家,两人说着,就相约一起来唱一出京戏版《望情鱼》了。
  “那鱼呀?”莫声一拍额头,“秋鱼确是肥了!只是我鱼它相伴数月,不舍红烧,还是清蒸了吧!”
  齐涉江喝道:“等等,这叫什么话,还是要烧了啊?”
  莫声直愣愣道:“清蒸不好吃吗?”
  齐涉江叹气,“好吃你也不能这么说啊,应该是相伴数月,甚是不舍!”
  莫声一开始还有些紧张,但越说就越进入状态了,齐涉江捧得瓷实,他心里头也安定下来。
  ……
  一段说完,半个小时左右,有走的也有再来的,最后人头竟是比开场那会儿还多一些了,后来不少其实就是看着这里人多,来看热闹的,形成良性循环。
  这就要到最重要的时候了,该楮门子了。
  除了说辞之外,手法形式上,楮门子有飞楮,就是观众往中间扔钱;也有托楮的,捧着笸箩走一圈,观众把钱放上头;再有是托边楮,其实也算是托楮,但演员会走到人群外围,请这里的观众也砸点钱。
  齐涉江用的就是托楮,折扇唰一下打开,就当笸箩了,一边走口里一边说楮门子的纲口:“各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暂且别走,我们也没什么能耐,就会说这几段,还都仰仗各位赏面。您掏出来几块钱给我,这才算我的能耐。您养个小狗,养个雀儿,天天也喂吃的,好叫它们逗个乐。咱俩刚连说带唱半小时,天气也冷,我们大褂里可单薄。您要是乐了,一块五块的都随意。您看莫赣老师卖票,最低也要八十,我这里,您给八毛也行……”
  观众都是一乐,齐涉江前头说得软和在理,也不是单纯的卖惨,都把自己和小鸟小狗对比了,后头又甩个包袱,拿莫赣说事。
  这么一说,小伙子学得神似,只要个零钱,还真实惠。
  这都属于仁义纲,说些讨人怜爱的说辞,也是看在这圈观众多是面慈心善的老头老太太。
  要是观众不同,比如遇到老来听又不给钱的,纲口也得换了。语气再硬一点,比如拿观众互相比较,观众不愿显得不如人,也就丢钱了。甚至有暗骂的,暗示谁听完了就走家里头没啥好事之类。
  那些都属于刮纲了。非常形象,钱不是观众打赏,而是演员拿话头刮下来的。说到你不好意思,不得不掏钱。
  现场呢,要是年轻人出门可能拿个手机扫码支付就完事儿,这些大爷大娘身上还是有点零钱的,被齐涉江一套套的说辞说得一笑一乐一心软,反正也不差这些零钱,也就掏出来给他了。
  一会儿功夫,齐涉江扇子上就满满当当的了。
  接着,齐涉江还要给两人进一步示范,如何说一小段就楮门子。他看看时间不早了,叫齐乐阳先唱一段,拢住观众,自己到场面桌后头收拾了一下,这才起来继续说。
  每说一个小段,就收一次钱,各种手法轮着来,还要说得观众心甘情愿,不挑他的毛病。不过到了后头,已经是换作飞楮了,叫大家往中间的场地里砸钱。
  ……
  唐双钦同着副手、助理,一起戴着墨镜到公园去溜达,他开车路过,想到齐涉江今天来帮忙,就下车来看看几人的情况,心底到底还是有些担忧、好奇。
  大老远呢,就看到一群人围在那儿,还有莫声等人的话音传出来。
  “嘿,生意不错啊。”唐双钦眼前一亮,这个客流量,明显比他们说的之前的情况好。
  到了前头,就看齐涉江一套套地抛着话,周遭的观众就往中间丢钱,另外俩人轮流捡,拿来装钱的小盒子已经是满满当当了。虽说大票子不多,但胜在数量可观啊。
  唐双钦真没见过这样的,尤其是齐涉江还拿话点那些听了半天不给钱就想走的观众,搞得人家迈步不开,还掏了钱。
  这个就是唐双钦想象的风味啊,他兴奋地叫副手偷偷录点花絮。
  助理忽然道:“他们几点来的啊,看Jesse说得都出汗了,也太卖力气了吧。好险粉底应该是防水防汗的,不然脸该成斑马了。”
  唐双钦仔细一看,是,齐涉江是挺累的样子,没想到他如此上心啊,这孩子品性是不错。
  拢共收了得有三四次钱,齐涉江一抱拳,让开位置了,由齐乐阳顶上,他自己则一下委顿在地。
  唐双钦看着坐下去的姿势有些奇怪,走了半圈,走到场面后面去看。
  只见齐涉江正席地而坐,在桌子和人身的遮挡下,把裤脚挽起来,脱下踩着的一双木跷。
  ——不错,从他收完第一次钱,后头开始说小段为什么用飞楮,就是因为他脚下一直穿着跷鞋,桌子挡住看不见罢了!
  齐涉江虽然来帮他们的忙,但自己也要紧着练功,为了不浪费时间,他把跷鞋带上,看看时间差不多,就穿上。
  唐双钦愣在当场,简直难以形容自己心情。所以,刚才齐涉江一直在边说相声边练跷功的?就这样,他还得忍着疼痛,保持面色如常,甚至笑起来。
  ……
  莫声和齐乐阳一起扶着齐涉江,往一旁的石凳走。
  刚才他俩演完了一段,又学着收了一次钱,就暂时停了,先把齐涉江送走,齐涉江踩完跷,走路都是飘的。
  “没事没事,我自己走得了。”齐涉江吐了口气,正如洛霞所说,这就是耗出来的,他现在已经比一开始能站得久多了。刚才连说几个小段,加起来也有半个多小时。
  就这还不止,两人演的时候,他自己脱完鞋后在旁边快走了好一会儿,练完跷功必须活动活动的,不然血脉不通,腿就废了。而且活动的时候,腿也是非常疼的。
  莫声和齐乐阳都吓到了,没见过这么能折腾自己的。卖艺的时候踩跷啊,还完整地演了下来,这完全是硬逼着自己快速进步。
  他们俩,是又惊吓,又佩服。在他们看来,齐涉江都不是主角,踩跷镜头也不是特别多,单为了还原小印月先生的身段,真是何苦来着。
  “数数看这里多少钱了?”齐涉江问道。
  两人把钱都倒出来,一张张数,大多都是一块、五块的,也有硬币。
  最后一合计,拢共三百零四块五毛,里头也不知哪个小孩还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