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带着男神穿六零 >

第177章

带着男神穿六零-第177章

小说: 带着男神穿六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上冰糖雪梨的时候,就是放在豆浆豆腐脑那一块一起卖的,但是现在,那边的桌子已经放不下多余的汤锅了。
  向辰把自己关屋里想了一会儿,又把账本拿出来仔细看了看,最后一咬牙,决定再单开一家糖水铺子。
  其实应该算是甜品站,但是这会儿大家都喜欢说糖水铺子。
  向辰下这个决定也很不容易,他以前从来没有做生意的经验,这家小吃店也是许恒洲开了之后交给他管的。让他自己重新开个新店,他还从来没试过。
  下定决心之后,向辰做了一份策划书拿给许恒洲看,就跟刚开始管小吃店的时候许恒洲让他做的那样。
  “我打算先卖冬季养生甜汤,我问过葛叔和黄阿姨,他们两个加起来会做好几种,而且我记得你给我看过的菜谱上也有几样,以后可以上新用。”
  许恒洲边看策划书便听向辰说他的想法,“等天气热了,可以换消暑的甜品,绿豆汤西瓜汁柠檬水等等,其实我还想卖冰激凌呢。”
  向辰说着说着自己笑起来,没有冰激凌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夏天,他能吃许恒洲空间里的存货,可惜许恒洲管的特别严,要是自己开店,就有吃不完的冰激凌啦。
  “我觉得很好,放心大胆的去做吧!”许恒洲鼓励地拍拍向辰的肩膀,“钱够吗?不够找我拿。”
  “够的够的。”向辰把账本拿给许恒洲看,带着点小骄傲:“你看,我有这么多钱了,你要是缺钱也可以跟我说。”
  别看卖吃的是个小生意,一个包子一碗面的,但是数量多了,可不少挣钱,向辰现在也是一个颇有身家的小富翁了。
  所以这次开新店,他打算多买几间铺子,当初许恒洲开小吃店的时候,房价十分便宜,很轻松就把房子买到手了。
  后来小吃店开起来了,他们隔壁那家就租了房子开店跟他们卖一样的东西,但是据店里的小姑娘们打听来的消息,那房租可不算很便宜。
  那家店老板很明显是想蹭他们小吃店的人气,而且开始也如愿了,只是后来,向辰把小吃店重新装修,店里一下子又上了很多新品种。
  隔壁店却没办法再完全模仿,因为这些新品种,像糯米饭,一次得蒸一大锅,如果卖不完就亏了。豆浆,人家都是一桶一桶的送,炒面炒饭等,都是要人现做,他们人手不够,生意也不够好,做多了怕卖不完。
  这样一来,他们店品种单一,味道也不如阳光小吃店生意好,虽然因为价格便宜吸引了一部分客人,但是吃的东西,再便宜能便宜到哪去,也就是一分两分的,大部分人还是更愿意去小吃店吃,又好吃又有面子。
  这样一来,隔壁店生意越来越差,甚至因为小吃店生意太红火,房东又想提高房租。
  这就让隔壁店老板很委屈了,生意红火的是小吃店,跟他们没关系,为什么要管他们多收钱?
  后来隔壁店撑不下去了,就把店关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去别处开店了。其实如果他们去别的地方,没有小吃店作对比,周围的人图方便,也会去吃,生意差不了。
  隔壁店的后续向辰没多关注,但是房价他关注了的,房东眼红向辰店里的生意,有前车之鉴不敢自己开店,房东也没有做生意的头脑,就找向辰,说要把隔壁房子也卖给他。
  但是他要价太高了,简直是狮子大开口,虽然跟后世没得比,但是在现在,这个价算是天价了。
  又不是什么四合院,房子里也没埋黄金,向辰更不是傻子,自然不愿意买他房子。
  也有跟隔壁店老板一样,想蹭小吃店人气,开新店的,只是卖吃的会被小吃店挤到开不下去,卖其他东西,不知道生意会不会好,房东又死要钱。
  所以直到现在,他那房子还没卖出去。
  不过向辰这回也不打算便宜那个想坑他大方房东,左边买不了,还有右边呢,实在不行,他去买对面街的房子。
  “这回我要多买几间铺子。”向辰跟许恒洲抱怨,明明是他们小吃店把这条街的人气带起来的,结果现在房价竟然也跟着涨了,简直是坑了自己。
  “糖水铺子用不了太大的房子吧?”许恒洲说。
  “没事,我租出去,反正买房子不会亏钱。”向辰安排的明明白白。
  许恒洲一挑眉,笑道:“那这样,我再给你添点儿,你去把这条街买了。”
  向辰:“……”
  向辰失语了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你在开玩笑吗?”
  “谁跟你开玩笑了。”许恒洲叉手坐在向辰对面,一脸正色:“你觉得我当初买铺子,是随便买的吗?”
  向辰疯狂摇头,许恒洲继续道:“以后这儿有个大型商场,你小吃店先开着,以后就算动迁,也能先行入驻商场。”
  向辰努力翻找了一下自己关于后世首都稀薄的记忆,他没去过,很多地方都只是听说,地名都对不上,不知道也正常。
  “那我又能当拆一代啦。”向辰有点兴奋,发家致富靠拆迁,前一世是外公外婆的老房子,这次是他自己买的。
  许恒洲被他歪到外国的关注点噎了一下,这时候难道不该畅想一下自己开个牛逼的商场吗?怎么就想着拆迁款了。
  “那我钱好像不太够。”向辰又翻了一下自己的账本,跑回屋里把存折也翻了出来,皱眉道:“现在房价都涨了,开新店也要花钱……”
  许恒洲说:“大概要多少?我给你添一半。”
  向辰摇头:“要不了那么多。”
  许恒洲道:“既然要开新店,不如再多开几家,火锅店怎么样?冬天不想吃涮锅子?”
  在他看来,买房出租实在是不划算,肯定是要尽量把店面都利用起来的。光出租能挣几个钱,不如让那些店都给他生钱。
  “想!”向辰也被激发斗志了,他可是将要拥有一条街的男人,他可以想吃什么卖什么,以后自己随便吃!简直不能更爽。
  “还可以开个蛋糕店,只要说是外国的糕点,生意肯定好。有了火锅,怎么能没有烧烤,串串香,冒菜,我还想吃烤鱼,蟹煲……”
  说着说着,向辰就暴露心思了,许恒洲轻笑两声,装作没听出来,帮着向辰把他这些都记下来。
  满满当当写了一张纸,向辰开心得眉眼弯弯,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从街头吃到街尾而且还不用付钱的美妙场景。
  “嗯,真不少。”许恒洲拿起向辰的美食愿望清单、呸,不是,是美食一条街未来规划,仔细看了看,笑着问:“准备一起开?那你可有的忙了。”
  向辰僵住,看了眼密密麻麻写着字的纸,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
  他明明最开始只是想买冰糖雪梨,结果变成了开糖水铺子,现在变成一条街……


第200章 向教授
  街是买到手了,店一时半会却没办法全开起来。
  而且买街也废了向辰不少功夫,不过还好,总价比向辰预计的要低一些,不是所有房主都像隔壁房东一样看不清现实恨不得把房子卖出天价的。
  在小吃店没开起来之前,这一片只是普通老街,甚至房子还很破旧。这时候,住楼房才是人们向往的,所以这种老式的街区房子里,住的其实都是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
  小吃店开起来之后,虽然带高了房价,但是真正愿意来买房租房的人并不多。
  这样的房情房价,租来自己住肯定是亏,开商店,卖吃的会被小吃店挤兑到没生意。卖其他东西,那在哪不是卖,别的地方房价还低呢。
  虽然小吃店有人气,但谁知道这人气能不能给自家带来生意,未知的利益总比不上在眼前的高额租金,所以整条街,只有零星几家住户,弄点瓜子花生之类的炒货带着卖点儿。
  这些人家做这些东西只是顺手,没当成正经生意,就没花什么心思,瓜子直接炒,并没有后世什么奶油绿茶焦糖之类多种多样的口味,有时候还有炒糊的,所以生意很一般。
  这样一来,向辰买街的时候遭受的阻力就小了许多,他给出的价格在这个时候是很实惠的,老街的住户家里条件不好,很容易就被他拿出的钱打动了。
  而且这时候的家庭孩子很多,一般都住不下,向辰就知道街对面有家,七个孩子,跟葫芦娃似的,晚上睡觉得用门板再搭一张床,不然根本睡不下。
  所以许恒洲还给他出了一招,如果不愿意卖房子的,他们可以用大房子换小房子,在别处给他们买大一些的房子,拿来换,很多家里孩子多的人家就会非常高兴了。
  买街的事许恒洲最后还是插手帮忙了,这中间麻烦事很多,有隔壁房东那样狮子大开口的,也有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卖房的。向辰经历的世情太少,处理这些事情难免有纰漏,许恒洲便从旁协助,教给他许多跟人打交道的方法。
  买街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向辰的糖水铺子先开起来了,就在右边那件屋子,向辰找人重新装修了一下,整体呈现暖色调,风格跟后世随处可见的奶茶店甜品站相似,但在这个时候就是很时髦的装修了。
  至于店员,他把杨莹莹调到糖水铺子当店长,又招了个小姑娘给她打下手。糖水铺子现在规模比较小,两个人已经够用了。
  小吃店那边,也有人替代杨莹莹的收银工作。因为小吃店生意太好,每天只卖半天非常不划算,但是卖全天,早上开店时间太早,甚至要提前很长时间过去准备各种食材。
  所以向辰后来又多招了几个员工,让老员工带新员工,等她们熟练之后,就分成早晚班,这样一来,延长了营业时间,多赚了更多的钱,店员也得到休息。
  跟他多赚的钱相比,多招人出的那点工资钱就不值一提了。
  这时候没有电脑打小票,全靠手写,所以做收银工作的,一般都是老板信得过的人。杨莹莹收银做了这么久,从没出过问题,但是向辰觉得这个姑娘应该能担更大的担子,就把她调去做店长了。
  小吃店的收银工作由另两个小姑娘来做,一个是头一批招进来的,后来经过考察之后,跟杨莹莹换早晚班。另一个是这次临时挑的,但也是向辰比较信任的。
  两个小姑娘开小票的时候,都用复写纸在收银台留一份存根,每次交班都要对一遍帐,虽然麻烦,但是制度上更完善,免得账面有缺漏以后撕扯不清。
  有买街的麻烦事作对比,开糖水铺子就显得简单很多了,毕竟有了经验,向辰做起来兴致颇高。
  糖水铺子开业顺利,向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把糖水铺子后面打个小勾,一排排下去,全都是他接下来要做的。
  十一月中旬,覃老师给向辰带来一个好消息,他要升职称了。现在向辰是讲师,再升一级,就是副教授。
  在六零年我国颁布的相关规定里,要想升副教授,除了对教学工作有要求,还有一个拔高性的标准,论文就是其中之一,以及需要对一门外语精炼掌握。
  向辰在读书期间,各位教授给他补习的时候,就布置了不少论文任务,有些写的很优秀,教授们帮忙投出去,发表了一些。当初他能提前毕业留校,除了大会上被领导人表扬过,还有就是这些论文也给他加分了。
  至于外语,他从小跟许恒洲练英语,现在听说读写都不成问题,让他去教英文,他准备准备也能上阵。后来又跟顾云之学了俄语,虽然不够精通,但跟人交流没什么障碍。
  硬性条件通通达标,学校在考察过他的工作情况之后,决定在年前给他升职称。
  要是在后世,向辰这个年纪,就算能力够了,肯定也要卡一卡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国家人才紧缺,现在两大高校的老三届,后来很多都进了中央机关,所以向辰只是升个职称,真的不算事儿。
  覃老师能把这件事拿出来说,就是已经十拿九稳了。
  十二月初,买街事宜进入尾声,只剩下个别几家还没完全谈妥,在价格上有些纠缠,但对卖房并不排斥,年前一定能完全解决。
  与此同时,向辰一直在筹备火锅店的事,火锅这东西有个好处,只要提前熬够足够的底料,厨房的师傅刀工还不错就行了,学徒就能做,主要需要招的是服务员,这个工作技术含量不高。
  专业的事情要请教专业的人员,向辰自然去找了葛师傅,大概是因为知道他性向之后,葛师傅依旧没转变对向辰的态度,所以向辰现在对葛师傅也多了几分亲近。
  葛师傅还真给他想出了办法,他帮向辰联系了一个川省来的厨子,这位大师傅姓鲍,做的一手好川菜,火锅更是不在话下。后来因故没继续做厨师工作,窝在一个小县城做点散工。
  好在葛师傅有这位鲍师傅的地址,写了信说有人请他过来做大师傅,并把向辰开出的工资条件写上去。
  不久之后就收到鲍师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