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木林巷生活 >

第1章

木林巷生活-第1章

小说: 木林巷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林巷生活》东纸箱
文案:
特别不讲究的流水账

施嘉:把铁子的朋友给铲了。
楚元一:拿喜儿来还。
施嘉:什么是喜儿?
楚元一:是你,以身相许。

内容标签: 天作之合 甜文 情有独钟 
搜索关键字:主角:楚元一施嘉 ┃ 配角:郑屈铭褚禾赵睿 ┃ 其它:

    
    第1章 第 1 章
    
    远竹书馆其实不能说是书馆,只是一个不到三十平的小店。后墙紧挨江岸的行人道,几乎可以算是隐蔽在巷尾河边。
    长长窄窄的木林巷就四家可以开门的商铺,其中一家是历史长远不可查的布艺店。施嘉刚接手书馆时,这家裁布店就已经十分破旧了。好几年过去了,还是原来的样子。按理说这年头裁布需求越来越少了,可布店的老大娘愣是稳稳当当的每天开门。
    书馆重新开业那天,施嘉没点鞭炮,也没拉横幅,把门口的木牌匾擦亮了就直接营业。裁缝铺的大姨第二天就剪了块红布悄悄给他系在了门把上。那时施嘉还小,什么也不讲究,嘴也不甜。看到那块鲜亮的红布飘飘扬扬的又觉得社会哪有什么不如意的?不过是遇见什么人,做着什么事罢了。
    后来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木林巷来来回回换了好几家店。偏僻的巷子别说买东西的人,连商铺楼上的居民都是从前面的街口回家。生意不好,自然留不住商铺。
    直到去年,一家咖啡厅和一家古陶工作室分别开张了。咖啡厅占据了通向主街道的巷口,生意倒是不错。每天施嘉去书馆都会路过坐满人的露台。现在正值入夏,缠绕着木阶的花藤开满了鲜艳的小花,把毫无生气的木林巷都衬得生动起来。施嘉以前从来不在乎巷子里开什么店,这些店能熬得住多久的萧条生意。但今年开始,坐在书馆里偶尔也能闻到飘到空气中香甜浓厚的奶味、咖啡味,施嘉又觉得巷子里有家咖啡厅挺好的。
    书馆生意不好,施嘉也不在乎。每天太阳升起就从家里溜达出门,在店里看一天书或看几部电影,月亮稳稳挂起了再慢慢走回家。每天每月每年……古板却充实。
    书馆中间放了两个高到天花板的架子,连同两侧的墙架,共六面从地摞到顶的书墙。往里就是一个用长沙发圈起来的小空间,施嘉平时就坐在沙发上看书或是用投影仪播电影。小店铺被书塞得满满当当,连沙发顶上都修了半阁楼似的置书架。
    书馆有一定年头了,施嘉一直打算修补一下这些不堪重负的木架子,春夏变季,雨水多不好搬书。坐在沙发上又老是担心头顶上的书砸下来,有时就搬个板凳坐书店门口。这天天气还不错,施嘉关了店里的灯,又搬了凳子在门口看书。
    巷子里特别安静,隔了几步路的陶工作室闭着门,布店也没有裁布声。书馆挨着江边,这会儿甚至能听到水流动的动静。施嘉捧着杂书,靠着椅背翘起二郎腿,盯着江岸摇曳柳条发呆。
    没享受多大一会宁静,施嘉就听到一个哭泣的女声和安慰的男子声音从书馆后墙传来。这光天化日的,八成是溜河边来分手的。施嘉本来不想知道,可这种事情发生的频率特高,基本可以归结为此处为情断宝地。
    况且这会那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声音在巷子里格外清晰“连一次机会都不能给我吗?我们认识这么多年,我忍着一直没告诉你,怕自己配不上你,怕给你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我试想过许多情况。可现在你却打算用这个借口骗我吗?”
    静了会儿,男子的声音才响起“我没有必要骗你。这么些年了,你应该也看出来了,什么才是借口。很多事情都是讲不了道理的,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不值得你这样等我。这么说特别不好,可我只能说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从来没给过我希望,我还自欺欺人的想,你也不曾给别人多一份心思。我出于私心一直选择相信你最后会变的,即使是将就也该有是我。元一,我真的爱你。”
    男子的声音特别低:“我不值得你这样。真的抱歉。”
    施嘉被迫听了一段话,觉得思路跟不上他们的话题。又想到自己,还好人际圈不大,这交际要是都拐弯抹角,那还不够折腾的,白了少年头。施嘉身子往后靠,椅子腿腾空一半,有一下没一下的瞎晃,完全沉醉在对自己人生的畅想总结中不能自拔。
    直到两个人从转角拐出来,施嘉才惊得“啪”一下坐好。两人听这动静都不自觉的看了他一眼,施嘉手忙脚乱的捡起掉在地上的书,尴尬得都要同手同脚的迈进书馆里。等外面的脚步声远去了,施嘉才觉得自己凭什么会表现得像是专门偷听的。郁闷了一会才到外面搬椅子。
    刚放好椅子,褚禾就过来了。褚禾是前两个月来借书认识的,他在巷口外主街一家新开的私房菜馆当厨师。两人同龄,一来二去就熟了。施嘉第一次见他还以为他只是在厨房做配菜,没想到还是个掌勺的。褚禾挺骄傲的,说菜馆讲究的就是新颖融合传统中式美味,传统继承最难的就是发现新门路,琢磨清楚了就能顺风顺水。
    褚禾进门拿了个书签递给施嘉:“我们菜馆老板在这借书?”
    施嘉接过书签,是夹在刚才那本书里的,估计掉门口了:“谁是你老板?”
    褚禾指指门外:“我过来的时候他给我的书签。就在前面两步。”
    那就是刚才拒绝人姑娘的那男的没差了。施嘉把书签重新夹好:“没在这借书。路过捡到的吧。”
    “我也觉得,老板都忙得吐血了哪有时间看杂书。”
    施嘉心想那可拉倒,你老板还谈情说爱呢:“你不也忙里偷闲看会儿书吗?”
    褚禾嘿嘿笑,在沙发上坐下:“我没怎么上过学,这趁年轻赶紧补一补。我得向你学习学习。”
    施嘉也笑:“可别学我,我也就读完了高中。现在还窝在这度日呢。”把登记的本子拿出来又道:“上回你借的书得赶紧拿回来,也不是我店里的。书的主人催着要收回,看不完就下次我给找找有没有人卖,收一本回来囤着,你爱看多久看多久呗?”
    褚禾“哎呀”一声:“他什么时候来要书阿?”
    “大后天中午来吧,你再抓紧看两天,早上给我送过来就行。”
    褚禾嘟嘟囔囔两句就去找别的书了。临走前问:“中午了,上菜馆吃饭吗?我给你亲自煮一餐。”
    施嘉脸都躁:“你们菜馆那价位就差被工商查啰,”扯了扯身上好几年前样式的外套:“我这小老百姓哪能吃得起。”
    “那下回我给你从家里带,非得给你露一手。”褚禾朝他摆摆手就走了。
    施嘉把面前的东西整好,从店里望向外面,还是空空荡荡的没有人。关了灯瘫在沙发上,外面的亮光明晃晃的照进来,穿过书架的光被切成一道一道。施嘉想,这日子还挺没意思的。
    
    第2章 第 2 章
    
    施嘉本来还想着挺久不回家了,碰巧周末他妈学校没晚自习,他爸今年应酬也少,赶早估计还能聚一聚。就迎着下班高峰期,折腾老半天倒公车回家。
    都到小区跟前了,他爸才打来电话说去书馆接他去县里吃饭。施嘉挺无语,风尘仆仆的赶来,还一身挤公车的臭汗:“我明天还去开店,你跟妈去吃吧,这来来回回的还不够我开伙费的。我过两天再回趟家。”
    “吃完饭就送你回去,你开山庄那郑伯今天收了条四百斤的猪,要做全猪宴,你妈都说得尝尝。我从学校顺道过去接你,半小时差不多。”施楠齐那边一群小孩的声音,估计还在等施嘉他妈。
    “一千斤跟一百斤都是吃那几块,我们还是对猪宽容点吧。”施嘉蹲在马路牙子边,想着一会是回书店还是回家煮面吃。听他爸喊了一声,又问:“接上我妈了?”
    施楠齐直接把手机给了冯京优,坐上车,他妈就说:“儿子,你到哪啦?”
    “我在小区门口,你跟我爸去得了。”
    “都好长一段时间没见你了,整天窝在店里别把身体都搞坏了,去山里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我听你郑叔叔说郑屈铭今天到也去,你俩不也挺久没见面了吗?”冯京优又道:“而且过段时间你爸又出差,今天正好得空。晚上再晚送你回去也来得及。”
    郑屈铭比施嘉大三岁,小的时候怼着施嘉要他喊大哥。没几年后就跟受了佛祖点拨一样,人间走一遭,您爱叫啥叫啥。整个人跟冰山似的,冷热不近。初中结束之后十分有魄力的拜了个师傅学做毛笔,一开始跟他师傅学挑毛笔用料,据说日子过得跟上山下乡比不多,回来之后沉迷于研究狼羊年龄不能自拔,同时见动物就想薅尾巴。这几年得道高深了,特别深藏功与名,施嘉都偷偷给他手机号备注李大白。两人离这会都快大半年没见面了,施嘉就同意了:“那行吧,我回家换身衣服,这天气燥得慌,一身汗黏黏糊糊的。我的衣服你没给我丢了吧?”
    冯京优在那边笑:“都给你收箱子里了,前两个月的外套,可能有点压箱底的味道。要不你穿你爸的?”
    施嘉往小区走:“您可得了,我还正年轻。”
    施楠齐开着车“嘿呦”一声:“这小子可臭美了,这会嫌你爸老了?”冯京优哈哈笑:“我这生了个俏姑娘吧。”
    “说个电话还整外放,想偷偷说悄悄话都没机会。”施嘉也笑:“爸你专心开车。我先跑两步,别一会换你们等我了。”
    挂了电话,施嘉先在小区门口做了登记,保安才让他进去。这小区好歹也住了快十年,搬出去自己住后,保安一批批的换,每回回家都要做登记。这才意识到长大了,只要离了最开始的地方,不管相隔是近是远,孩子都不再是依附于的父母膀翼之下的稚禽。
    施嘉高考之后没念大学,其实考得还不错,但没打算继续读,收了录取通知书一甩手就给拽江里了。十九岁生日那天给他爸妈洋洋洒洒的写了两万字的忏悔书。
    开头表明自己不想庸庸碌碌的复制别人的生活,上学工作娶妻生子,念书这么多年的动力完全在于考个好成绩,证明不是没能力读书而且压根不想读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的乏味的过一辈子。中间又自我剖析没上进心没事业心,要这儿子有何用?只为自己不考虑将来,特别叛逆特别不孝。结尾说如果同意,新人生的打造我头一份献礼,要是不同意,我再写两万字道歉,然后去读大学,也许变成天天抠脚打游戏,卧床吃辣条的辣鸡。起承转合,言之深切。施嘉给他爸妈念忏悔录时,越念越想哭。施楠齐和冯京优被他这阵势惊得一愣一愣的。最后施楠齐接了个电话就要出去办事,临出门了就说:“不读就不读吧,没那么多煽情的。当初爸连初中都没念过,现在不一样过得舒坦?”
    施嘉在家三个月老老实实的洗衣做饭,他妈在学校有晚自习时就赶着放学点去送饭。等本地的大学开学,施嘉也背着书包去远竹书馆开门了。冯京优把书馆钥匙给他时说,父母望子成龙,也知道孩子总归不是附属品。爱你和对你的责任,责任最先考虑的。有些人一辈子也没能走一条喜欢的路,混混沌沌的过几十年。能过得幸福,什么时候想通都行。
    ——
    施嘉在家翻箱倒柜才找到一件短袖,还是前几年的,衣服已经很短了,走两步还得往下扯一扯。干脆又套了件外套,感觉哪哪都不对劲,在房间里踱了一阵才出门。
    三人到了山庄,天才刚刚擦上暗色。正逢周末,山庄生意又火爆到不行,车位都兜转半天才找到。等他们到了包厢,人都满满当当的坐齐了。包厢分有两张大桌,一桌基本是叔伯辈的,全是施楠齐的兄弟。施嘉进门就先去那边一一打了招呼,又拜托他爸少喝酒。
    郑屈铭见他来了,招手让他坐另一桌来。施嘉走过去,一群年轻人闹哄哄的,看起来都是互相认识的,叫嚷着让他赶紧坐下拼酒。等施嘉在郑屈铭旁边坐下了,就给施嘉介绍一圈,都是跟郑屈铭差不多年纪的。有男有女,施嘉很久没这么大阵仗吃过饭了,差点要被这气氛感动,很讨喜的挨个喊哥,喊姐姐。
    到介绍坐在左手边的人时,施嘉认真打量了一下。主要是这人在这闹咂咂的环境里实在有点格格不入,就挺安静的坐着喝茶。长得很好,不是那种张扬的帅气,而是沉稳温和的引人注目。施嘉皱着眉头总觉得这人在哪儿见过。郑屈铭道:“这是楚元一。就在你书店旁边开了家私房菜。”又回头问楚元一:“叫一味私厨是吧?”
    楚元一点头,朝施嘉笑道:“有空来坐坐。饭店跟你书店就隔条街。”
    施嘉这会知道为什么面熟了,敢情这位朋友就是那天搁书店墙角拒绝人来着,偷听了闲话还被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