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小牧场 >

第96章

小牧场-第96章

小说: 小牧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你!”
  巡警忙上前把男人制服。
  男人还在叫嚷:“我没犯法,你们抓我做什么?”
  其他人都呸了一声:“连养大自己的人都能这么对待,我可不信他没犯事!巡警先生你们可得好好查,把他关个十年八年,别让他再出来祸害人!”“什么十年八年?这些人至少判个无期!”“还是枪毙了吧,没良心的混账!”
  面对四周众口一词的唾弃,男人终于有点慌了:“我没犯事,你们不能抓我!快放开我!”
  巡警把男人的手扭到身后,直接把他带走了。不管这男人有没有犯别的事,他刚才的行径已经足够恶劣!


第92章 卖联
  袁宁上前扶起摔倒在摊位旁的老人; 望向旁边抽噎着的小女孩。见旁边的小女孩用手背抹泪; 因为跟着老人摆摊的缘故; 小女孩手背不太干净,刚才跌了一下; 还沾了点地上的沙土。袁宁从兜里掏出张小手帕,温柔地递了过去:“不要用手擦眼睛,用这个吧。”
  小女孩愣了愣; 定定地看着那柔软的手帕,颜色是浅浅的蓝,质地非常软和; 漂亮得很。她迟疑着不知该不该伸手去接,那么好的手帕; 万一被她弄脏了怎么办?
  “没关系的; ”袁宁看出了小女孩的犹豫; 感觉像看见了当初的自己。那时候他也是这样的吧?得到什么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会弄脏了、浪费了。袁宁蹲到小女孩面前; “我还有很多; 这张送给你。”
  小女孩怯怯地把手帕收下。
  袁宁朝她笑了笑,上前要扶老人去看医生。老人却说:“没关系; 这点小伤不要紧的。谢谢你; 孩子。”
  老人脸上有着难以掩藏的悲伤。他也想把巡警叫来、想把锅那男人告进监狱; 可到底是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这点小打小摔又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他能怎么办呢?
  只能忍着!
  要不然能做什么呢?
  就算是像今天这样把人抓进去关几天; 也没多大用处,回头出来了还变本加厉地上门骚扰。这就是这种地痞流氓的可怕之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袁宁见老人神色靡靡,再看老人微微发抖的右手,心里有些难过:“您孙女还要您来养大呢,要是您的手出了问题岂不是还得她来照顾您?”
  老人手抖得更厉害了。
  这时巷里的医生闻讯赶来,见老人受了伤,冷啐一声:“又是那王八羔子回来闹事了?吴叔,你就是太心软了!这种人你不对他狠点儿,他会越来越得寸进尺,闹得你一天到晚都不得安宁!”他一屁股坐到老人旁边,熟练地打开药箱,替老人处理手上的伤。医生对着伤处端详片刻,“伤了筋骨,这几天不能动了。”
  “这怎么行?”老人嘴皮直哆嗦,“就指着这几天给小可赚学费!明年小可就要上学了,交学费、买课本都要钱……小可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要吃好点……”
  “这不是才刚过年吗?小学九月才开学,早着呢!”医生也急了,“你硬要继续摆这摊子,你这手可真废了!听我的,这几天好好歇着,把身体养好比什么都重要。”
  “我不念书了。”小女孩哭着说,“爷爷我不去念书了。”
  “说什么混话!”老人怒道,“爷爷就是吃了没念好书的亏!就算不吃饭,也不能不去读书!你看看刚才那混账东西,小小年纪不愿意去学校,去外面混社会,现在混成什么样了!你去念书就不会走那样的歪路,也不会被人看不起!”
  小女孩抽泣着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围观的人还没有散去,听着这爷孙俩的对话都心里发酸。
  就在群众们开口要给些钱帮小女孩凑学费时,袁宁拉了拉章修严的手,转头对老人说:“老爷爷,我和我大哥帮您写!”
  老人愣了一下,目光在袁宁和章修严身上打转,这才发现这两孩子穿得很好,气质也相当不凡,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小孩。只是他们年纪这么小,能写好春联吗?
  袁宁说:“我可以先写一张给您看看!”
  其他人一看还有热闹可以看,都不走了,还有一些新的围观群众被这一大圈人吸引过来,把春联摊子围得密不透风。袁宁瞧见这仗势,心里有些发怵。他忍不住看向章修严。
  章修严在一边看着袁宁,没有安抚或者插手的打算。既然是自己决定要管的事,那就自己管到底!
  袁宁:“……”
  袁宁偷偷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呼吸平稳下来。没什么好怕的,他参加过全国书法比赛呢!那时虽然没有这么多人看着,可气氛比这紧张多了!
  袁宁稳住了呼吸,也稳住了手。他拿起老人摊位上准备好的笔,微微一怔。
  袁宁跟着章修严练了那么久的字,对笔墨的好坏还是看得出来的,老人用的墨是普通的墨,笔却有些特别。这摊位太过隐蔽,简直整个摊子都藏在小巷里,租金是不需要的,但相对来说客流量也少——最明显的就是今天老人还没卖出半张春联。
  于是笔还没沾墨,娇柔的笔头圆润洁白,宛如含苞欲放的玉兰花。
  笔的好坏可以看四点,尖、齐、圆、健——头尖、毫齐,整个笔头充足丰满、富有弹性。这笔看着是好的,袁宁见猎心喜,顿时忘了紧张,当下就沾了墨,在摊平的纸上写了起来。
  袁宁写的是老人对联本上随意挑的一联:上联是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是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袁宁认真写完了,确定老人所用的毛笔好使得很,尖、齐、圆、健四点全占了,感觉写出来的字比他平时练习时还要好看!
  袁宁正要和章修严分享试用心得,蓦然发现其他人都直直地望着他,那目光像白日见了鬼,又像是看着什么怪物。
  袁宁有点不自在,忍不住望向章修严。
  章修严看出袁宁的忐忑,没再见死不救。他上前接过袁宁手里的笔,跟袁宁一样专心致意地写下另一副春联。
  虽说是同出一脉,但章修严的笔势要更遒劲健秀些,他的字结构沉着、筋骨劲峭,好像要从纸面跃出来似的。
  相比之下,袁宁的腕力差了点,写不出章修严那劲健浑厚的笔锋,但他的字却比章修严的字多了几分秀逸,匀称秀丽之余又暗藏筋骨与锋芒。
  当然,只有内行人才能看得出这点门道,在外行人看来就是——好看!这春联写得好看!贴在家门上感觉自己都是个文化人了!
  其他人都在一边看着袁宁和章修严先后写出春联,明明耗时不算短,却没有人愿意眨一下眼——更别提离开。
  这么小的两小孩,字怎么都写得这么好?可比外面卖的那些好看多了!
  有人最先回过神来了,挤到前面说:“这副对联我要了!”其他人也恍然回神,不甘落后地表示要买。
  袁宁让小女孩在旁边收钱兼维护秩序,自己问后面的人要挑什么联、要谁来写。
  不知不觉间,摊位上的红纸和墨水都用完了,袁宁和章修严也写得手腕发酸。小学学杂费一学期加起来不超过四十块,今天卖出这么多春联加起来勉强凑齐了一半!
  袁宁看着还在靠拢过来的人群,抱歉地朝他们笑了笑:“今天不写了,趁着天色还早,我把老爷爷和小姑娘他们送回家去。”
  其他人都知道袁宁和章修严是义务帮忙,虽然等了这么久没买上也不觉得有什么,都理解地散开了——其实他们也不是等着买,而是在旁边看看这两小孩写大字。
  这时人群后头挤出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脖子上挂着个相机,脸上带着惊喜的笑容:“原来是宁宁你们啊!”
  袁宁见到来人,也有些惊喜:“赵哥?你不是到国外去了吗?”
  来的是赵记者,以前做过自闭症专题的。前年赵记者跟着医疗队到国外去,遇到了不少险情,章先生替医疗队争取过不少东西,也给了赵记者不少帮助,因此赵记者和章家人是非常亲近的。
  “过年了嘛,回来看看。既然主角是你们,那这新闻可不能由我来做了,省得有人说我拍马屁抱大腿。”赵记者揉揉袁宁的脑袋,“宁宁你还是这样,到哪都能遇到点事儿。”
  章修严默不作声地把赵记者的手拍开。
  赵记者:“……”
  章修严说:“经常揉脑袋会长不高。”
  袁宁很赞同:“对!”
  赵记者:“……………………”
  章修严说:“不是袁宁总遇到这些事,而是事情一直都在发生,只是袁宁遇到了会管,有的人遇到了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袁宁总是会招来很多“麻烦”,章修严却从来不觉得那是袁宁的原因,更不会因此觉得袁宁是个小麻烦精。
  想要帮助别人没有错,在自己有余力的情况下帮助别人更没有错。袁宁不是不懂分寸的孩子,像刚才那种情况袁宁就没有第一时间冲上去和那男人硬碰硬——知道自己打不过的情况下,袁宁会去求助巡警而不是自己逞威风。
  赵记者向袁宁做了个封口表情。他算是知道了,章修严这人是开不得玩笑的,尤其是开和袁宁有关的玩笑!
  袁宁说:“我们帮老爷爷把摊子推回家吧!”袁宁跑回摊子前,招呼小女孩一起把东西都收拾整齐。
  老人在一边红了眼,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能反复叨念:“谢谢,孩子,谢谢你们。”他一直相信好人有好报,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总会帮一把,即使大半生都过得穷途潦倒,他还是这样相信着——这两年来被养子逼到极致,才渐渐有些灰心丧意。
  袁宁问明老人家在哪,和章修严、赵记者一起推着摊子进了七绕八弯的小巷。在小女孩的指引之下,袁宁看见了爷孙俩住的地方。


第93章 笔
  眼前的房子与其说是房子; 不如说是两栋楼之间的夹缝。这边以前应该是用来堆放杂物的; 后来在上面加了点钢筋、覆上水泥; 就成了老人和小女孩狭长逼仄的家。屋里没什么电器,也没有单独的卫生间和厨房; 门的附近摆着个小炉子,烧煤饼的,底下还摆着块烧过的煤; 露出惨淡的土红色。
  这房子还有一点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正对着对面的公厕,即使门前隔着两颗桂花树依然能闻到那古怪的味道。不过屋里收拾得很整齐; 东西都井井有条地摆着,最里面有张小床; 是小女孩睡的; 上面摆着个娃娃; 被子是旧的,但有着女孩子爱的花纹。床前隔着帘子; 白天撩起来; 晚上放下,显然是想给小女孩隔出独立的空间。
  再往外些; 是张长长的木椅子; 底下有暗层; 晚上可以拉出来平铺成床——白天一收,不占空间。章修严把摆摊用的车子推进屋,屋子的前半段已经塞得满满当当; 差点连他们站的位置都没有了。
  老人面色赧然:“我们家地方窄,平时我们两个人住着就很挤。今天多亏了有你们……要不然我连叫巡警的勇气都没有。唉,是我没把他教好……”
  正说着话,小女孩的呜咽声突然从屋里的矮柜前传来。那是他们的碗柜,摆放着平时用的碗筷和杯子。小女孩想用手背把泪擦掉,又想起袁宁说不要用手擦眼睛,只能吸着鼻子把眼泪往回吸。
  袁宁蹲到小女孩面前关心地问:“怎么了?怎么突然哭了起来?”
  “我找不到好的杯子,”小女孩伤心地抬起头,眼睛里溢满泪珠子,“我想给哥哥倒水,杯子不够。”她被邀请去朋友家做过客,朋友的妈妈是这样教朋友的,可是——可是她们家只有两个杯子,爷爷那个还是缺了口的。平时她和爷爷相依为命,不觉得这样的日子有多艰难,可是——可是这么好的哥哥来了她们家里,她却没办法倒一杯水招待他们!
  “哥哥不渴。”袁宁摸摸小女孩的脑袋,“等你长大了会赚很多很多钱,带你爷爷住大房子,买很多很多漂亮杯子。到那时你再请哥哥去你家做客,给哥哥倒水喝——你会做到的对吗?”
  小女孩脑中浮现袁宁所说的未来,心里的难过蓦然消散无踪。她用力点头:“我会做到的!”
  老人听得眼眶发热。他也疼爱这个孙女,不过他们爷孙俩到底隔着一代,像袁宁这样轻声细语地引导他从来不曾有过。孙女是懂事的,平时都听话得很,很少要他操心。可正是“不用操心”,才更令他心疼——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懂事,能不心疼吗?
  老人再次向袁宁三人道谢。
  章修严说:“这不算什么。”
  赵记者连忙摆手:“我只帮忙推了推车!”
  袁宁笑着说:“反正我和大哥每天都要练字,帮您写这半天还省了我们的纸墨呢!”
  老人听到袁宁这么说才稍稍心安。只不过他不会因为这样就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自己不需要再表达感激。老人手微微抖了一阵,转身打开一个木箱子,从里面取出三支笔。这三支笔的模样和袁宁刚才用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