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小牧场 >

第228章

小牧场-第228章

小说: 小牧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家里的山地被卖,袁宁回家替父母迁坟,同行的就是章修严。章修严是典型的天之骄子,家世好、能力强,年少老成,早早有着成年人的成熟稳重,一看就和他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可是那样一个人,却愿意干一般人不愿干的事,陪着袁宁一起抱着袁宁父母的骨灰坛上车。
  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从章修严一次次为袁宁破例开始、从袁宁一天天变得依赖章修严开始——他们之间就有了深深的羁绊。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连章家人都同意他们在一起的原因吧?他们仿佛已经长进对方的血骨里,想要分开必须得经历一番剥皮削骨的痛。
  袁波盛了饭,端出去,又折返厨房盛第三碗。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古怪,章修严看看袁波,又看看袁宁,用眼神问袁宁到底怎么回事。袁宁装死,安安静静地吃饭。
  袁波也没立刻开口问什么,只偶尔给袁宁夹点自己带来的菜,都是袁宁爱吃的。袁宁对上袁波的目光,更怂了。
  三个人几乎秉承着食不言寝不语的良好习惯,很快把饭菜解决完了。袁波对袁宁说:“去把碗洗了。”
  章修严如果到这会儿还看不出古怪,那他就不是章修严了。他站了起来,把碗筷收拾好,淡淡地说:“碗是我洗的,我不会做饭。”说完他就把碗筷拿进厨房,熟门熟路地洗起碗来。
  袁波有些吃惊。他沉默了许久,看向在一边巴巴地看着自己的袁宁,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是你主动招惹人的?”章修严怎么都不像是会对自己弟弟下手的人。
  袁宁怂怂地点头,像只小鹌鹑。虽然是大哥先亲他的,但确实是他主动招惹的没错,他从小就特别特别喜欢大哥,很想一直和大哥在一起。
  袁波还能说什么?是自家弟弟招惹人家的,人家章家能接受就不错了,他还能怎么兴师问罪?
  袁波默不作声地走进厨房,收拾章修严清洗完的食盒。他迟疑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宁宁他那人最死心眼,一旦认定了什么就很难改变——你和宁宁会一直在一起的吧?”
  章修严认真点头:“会的。”
  他一旦认定了什么也绝不会改变。


第233章 标杆
  送走袁波; 袁宁就没了刚才那怂怂的小模样儿。见章修严一本正经地洗着碗; 袁宁走了进去; 搂着章修严脖子、朝着章修严脸颊亲了一口。章修严板着脸:“别胡闹。”
  袁宁心里高兴,一点都没被吓退; 帮着章修严一起收拾厨房。两个人生活简单又明快,忙了就各自埋头做事,闲了就齐齐打理屋子; 没多少需要烦心的事。他说:“虽然知道袁波他们肯定不会在意,但是真的得到了袁波他们的认可我还是很开心。”
  章修严“嗯”地一声,他没忘记袁宁从小到大多看重袁波他们。他也很感激袁波母亲的善良和袁波袁光兄弟俩的友爱; 在袁宁还没来到章家之前的日子里给了袁宁那么好的照顾与那么多的关心。所以他以前虽然常常因为袁宁惦念着袁波他们而吃味,却也会主动带袁宁去见他们、主动让袁宁给他们打电话。现在他们已经在一起了; 他自然乐于让袁波他们知道他和袁宁的关系。
  入夜之后袁宁和章修严都忙; 忙到夜深; 也没什么精力亲亲抱抱,挨着彼此进入梦乡。入梦之后他们都到了灵泉那边; 以此减轻忙碌了一晚的疲惫。灵泉那边的空气很好; 虽然已经带上一丝丝凉意,但却新种上的青森森的秋季植物们还是散发着清新又美好的气息。
  袁宁最近忙; 只能拜托罗元良他们去筹备温室的事; 打算现在气候寒冷的昌沧搞试点。见灵泉这边还是初秋的景象; 袁宁暂时放心了。春天和夏天那么长,冬天应该不会那么快到来。
  袁宁刚和章修严走出宅院,人参宝宝们就跑了过来; 兴奋地拉着袁宁裤腿,让袁宁跟着它们跑。袁宁到了那边,才发现田里开了一片一片的棉花,每个枝头都缀着白白的一大团,像一片片小小的云朵点缀在棉田里。举目望去,到处都是白花花的棉花团。
  小树人们又长高了不少,它们伸出身上的枝条,唰唰唰地采棉花,一下子就采完了一整棵。
  人参宝宝们不甘落后,蹬蹬蹬跑过去,手脚并用爬上棉花杆,坐在上面一朵一朵地摘下棉花往箩筐里扔。袁宁一乐,拉着章修严回了宅院那边,换了套颇为古朴的农夫装扮,戴上人参宝宝们织给他们的草帽和草鞋,挑着箩筐去棉花田,帮人参宝宝和小树人采棉花。
  采棉花不是轻松活儿,棉枝和棉壳都会伤手,袁宁和章修严从在望先小学开始就常常身体力行地干一些活,倒不至于被这点事难倒。他们在棉田里忙活了一会儿,手上免不了划出了几道小口子,渗出一丝丝血。这样的小伤口没让他们的动作慢下来,虽然比不过枝条特别多的小树人,超过人参宝宝还是可以的,两个人很快就采满了满满的四箩筐。
  小树人在人参宝宝的指挥下抢过把棉花挑回屋的重担,整齐有序地把一筐筐棉花送回宅院那边的空地上曝晒。大家一起齐心合力地干活,棉花田没一会儿就变得光秃秃的,棉花秸秆都被小树人处理完,放到小河里喂养鱼虾。人参宝宝围在摊开晾晒一整片白白的棉花周围又蹦又跳,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十分喜爱。
  袁宁从书房里找出一些棉花处理有关的书,结合自己在昌沧那边了解到的东西,着手帮人参宝宝们打造各种工具。他手艺不如罗元良他们好,不过糊弄一下人参宝宝还是可以的,人参宝宝们好奇地围坐在一边,时不时随着翻飞的木屑哇地一声惊呼起来,逗得袁宁手下的动作都抖了抖,下刀差点偏了点。
  章修严没去看书,而是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袁宁忙碌,最后还搬出画架和画笔,对着那有趣的画面画了起来。他和袁宁如今都有着比别人要长很多的“睡眠时间”,平时因为忙碌而丢掉的写画功夫慢慢补了回来。他是薛家姥爷教出来的,画画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他一笔一笔地描画着被人参宝宝们围在中间的袁宁,仿佛想把眼前的画面一笔一笔画进自己心里。
  不管未来要面对怎么样的风雨,他都愿意为了眼前的宁静和美好去面对。
  章修严画完一幅,顿了一下,喊道:“宁宁。”
  袁宁和人参宝宝们都抬起头,齐刷刷地看向章修严。章修严朝他们一笑,亮了亮手里的画笔。袁宁和人生宝宝们会意,都朝他一笑,眉眼弯弯,满是愉悦。章修严把袁宁和人参宝宝们脸上的笑容勾画出来,示意袁宁可以继续了。
  人参宝宝们被章修严勾起了好奇心,齐齐迈开小短腿跑了过去,爬到章修严身上看他画画。闹腾了许久,章修严才拉着袁宁去处理一下手上的小伤口,回宅院里的卧房休息。
  人参宝宝们悄悄趴在窗边看了半天,眨巴着眼睛盯着进入梦乡的袁宁和章修严,见他们真的没办法继续陪自己玩,只能自己去找乐子。
  头脑最为活跃的人参宝宝翻身跳进书房,翻到袁宁刚才看的那些书,兴奋地招呼其他小伙伴过去一起看,里面不仅有介绍工具的书,也有介绍技术的书,人参宝宝们捧着它们兴奋地跑到窗边,对日后必将成为它们专属苦力的小树人们高高兴兴地比划起来:“彩棉!彩棉!”它们七嘴八舌地向小树人表述着自己的意思,“花!龙!凤凰!”
  接下来一段时间人参宝宝们都神神秘秘的,棉花晒好之后把它们都收拾进杂物房,袁宁要进都不让进,叫小树人们齐刷刷地列成一排,把他们给挡在外头。袁宁虽然好奇,但也尊重人参宝宝们的“隐私”,没去偷窥人参宝宝们到底在干什么。
  十月中旬,袁宁拿着邀请通知去首都电视台报道。首都电视台算得上是国内第一电视台,有着许多享誉国际的大节目,《历史大讲堂》的制作人姓瞿,长得有点矮,但脸上笑容叫人看着就亲切。
  瞿制作人一般是最早到办公室的人,听到袁宁敲门,他和颜悦色地说:“进来吧。”
  袁宁好奇地瞄了眼瞿制作人,发现瞿制作人精气很足,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得很。他记得瞿制作人已经年过半百,可亲眼见了却觉得瞿制作人才年过三十,正当壮年,有野心有抱负,一双眼睛透着灼亮的光。袁宁只看了一眼就喜欢上这位前辈,恭恭敬敬地问好:“瞿前辈您好,我是袁宁,本来应该早些过来报到的,但怕太早过来反而给您添麻烦,就照着通知上的日期过来了。”
  瞿制作人哈哈一笑,摆摆手表示没关系,让袁宁坐下。他光明正大地打量着袁宁,也觉得这少年讨人喜欢,怪不得他那么多老朋友都对这小孩赞不绝口。这小孩恭敬又滑溜,却不会给人老于世故的感觉,反倒觉得他一言一行都真挚得很。不得不说这是项很不错的本领。瞿制作人笑着和袁宁说起第一期的安排。
  让这么小的学生成为这种科普节目的嘉宾,瞿制作人顶着的压力不可谓不小。可眼下年轻人每天都面对着五花八门的娱乐与诱惑,如果科普节目还是像以前那样照本宣科地办下去,凭什么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让他们静下心来观看这类节目?瞿制作人一直在寻求一个好的突破点,所以费校长找上门时他没有拒绝。
  前段时间“十八岁学生在首都大学授课”引发的论战,更让瞿制作人下定决心把袁宁推出来。这个时代飞速发展着,越来越物欲化,越来越从“集体发展”转向“个人发展”,都说时势造英雄,这样的时势显然是造不了英雄的——但年轻人需要“英雄”。
  年轻人面对着太多的诱惑,太多的选择,他们一头扎进新时代的浪潮里,迷失的多,站稳的少,随着经济阀门的开启,曾经紧闭的国门进一步打开,急进的西方思潮、糜乱的岛国文化疯狂地涌入国内,一瞬间抓住了许多人的眼球,他们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无法再静下心来进行思考。
  所以年轻人需要“英雄”,一个属于华国自己的“英雄”,他必须年轻、出色,同时要有着令人信服和令人仰慕的资本——他必须足以成为年轻人的文化标杆、思想标杆。
  当然,要打造这么一个“英雄”、竖起这么一根“标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瞿制作人也没想着一下子就把英雄造出来,他只想先做好这一档节目,以后有别的机会再好好推袁宁一把。
  有瞿制作人力挺,《历史大讲堂》的录制过程很顺利,袁宁没因为年纪小而遇到什么刁难,反而与主讲专家相谈甚欢,大有结为忘年交的势头。两个人在节目上互动得非常默契,节目效果相当好,偶尔出小错都被袁宁机智地圆了回去,全程几乎没有需要重拍的地方。
  拍摄结束得比预想中还要早,瞿制作人很高兴,招呼整个节目组的人去聚餐。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外走,迎面就撞见了啤酒肚、头微秃的中年人。对方见了瞿制作人,脸上挤出了菊花似的笑容:“哟,这不是老瞿吗?开始录新节目了?”他的目光往旁边扫了扫,一眼看见了跟在主讲专家身边的袁宁,“这就是你们请来的小名人啊。”


第234章 闲暇
  袁宁抬眼看向说话的人; 发现对方正笑呵呵地打量着他; 眼眯成一条缝儿; 说出的话也是促狭比夸赞要多。他一下子察觉了瞿制作人与这人之间的暗涌,瞿制作人是首都电视台的金字招牌; 突然放下手里热度极高的栏目去负责《历史大讲堂》,看来与台里的明争暗斗有关。
  瞿制作人到底是见惯了风雨的,听对方直直地把矛头指向袁宁; 脸色变也未变,淡笑着说:“不知道钱副台长从哪听来‘小天才’这种说法,袁宁小同志非常优秀; 但绝不是光靠‘天才’才让台里决定邀请他来当嘉宾的。”他朝袁宁招招手,示意袁宁走上前来; “袁宁小同志很勤勉; 不管想学习什么都会狠下一番苦功夫。现在到处都在宣扬这个天才那个天才; 我觉得这大大地不妥,‘天才’很重要; 但引导和努力也很重要——甚至说引导和努力更为重要。相信钱副台长您也听说过南辕北辙的故事; 你要去南边,偏偏往北走; 车越好、走得越快; 离目的地反而越远。所以啊; 我们作为首都电视台,全国人民都盯着呢,不能宣扬天才; 要宣扬努力,引导全国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瞿制作人洋洋洒洒地说个不停,钱副台长脸色越来越黑,最后把讥讽的话都原封不动咽了回去,哼哧半天说不出反驳的话来。这文人就是可怕,他只是说了个“小天才”而已,他咋就能说这么一大通大道理?弄得好像他犯了什么立场错误一样!
  钱副台长还没回过味来,瞿制作人已经开口与他道别,领着人去外面吃饭。毕竟是首都电视台,盯着他们的人着实不少,瞿制作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