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过门 >

第23章

过门-第23章

小说: 过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寻猝不及防地一跃而起,居高临下地把徐西临压在了藤椅上,现场给徐西临表演了什么叫“一时痛快”——他堵住了徐西临的嘴。
    上一次在ktv,是被逼无奈的无聊游戏,一个心里琢磨着怎么跟吴涛划清界限,一个根本神魂不在家。
    这一回则全然是强吻了。
    窦寻手掌卡住他的脖子,拇指掰着他的下巴,手劲大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横冲直撞,没有一点“正常邦交”的意思,完全是侵略行径。
    徐西临吃了好大一惊,不知是气的还是怎样,一股说不出的战栗感从后脊一路冲到了头顶,他一时忘了把窦寻推开,直到窦寻没轻没重地用虎牙咬破了他的嘴唇。
    徐西临猛地回过神来,一把搡开窦寻,藤椅应声而倒,徐西临踉跄着退后两步,下意识地伸手一抹嘴——果然见了血。
    “你变态吗”四个字抵达了徐西临的舌尖,差一点吐出来,可是千钧一发间,他对上了窦寻惶然倔强、又高傲又慌张的眼神,徐西临险险地咬断了伤人的话,血流到了嘴里,他气急败坏地拂袖而去。
    两个人谁也没心情吃饭,隔着个起居室,各自紧闭房门不出来,徐西临越想越后悔——他买的零食还都扔在窦寻屋里了,可恶。
    豆豆在楼下打转,时而发出几声不开心的咆哮,想引起家人的注意带它出去遛,叫了半天没人理,那老狗也乏了,耷拉着耳朵趴在一边,喉咙里“咕噜咕噜”地骂人。
    徐西临把书柜上徐进的照片拿下来。
    他不爱摆遗照,这是她生前在一个旅游景点照的照片,那会她才三十来岁,还没胖,年轻又时髦,冲着镜头神采飞扬地笑。
    徐西临把镜框擦了一遍,想起一句很经典的电影台词。
    “生活总是这么难吗,还是等长大就好了?”
    就在这时,大门响了,杜阿姨和徐外婆回来了。
    徐西临半死不活地爬出来打了个招呼:“姥姥,阿姨,回来了?”
    “来,”徐外婆冲他招招手,又问,“小寻呢?”
    徐西临把脸色一撂,木然说:“闭关参禅呢。”
    “啊哟,几岁的人了,还是一早到晚吵吵吵。”外婆一看就知道又打架了,别了徐西临一眼,“外婆帮(跟)你讲两句话。”
    徐西临走路不抬脚,稀里哗啦地下了楼。
    徐外婆:“你爸爸……”
    楼上的窦寻悄无声息地把房间推开一条小缝,楼下的徐西临暴跳如雷:“我说了不跟他走不跟他走,说多少遍了,您还提他!”
    “叫什么叫?”外婆抬巴掌在他脑门上扇了一下,“你爸爸最近在想办法回国内工作,希望一个以后安定下来了,他一个礼拜能来看你一次。”
    徐西临的愁绪如一条大河参北斗,听闻郑硕还要来添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地往沙发上一瘫:“爱来不来。”
    “还有……”外婆顿了一下,欲言又止地看了杜阿姨一眼。
    往常到了家就会去忙家务事的杜阿姨今天反常地坐在一边不动,见外婆看过来,她才吞吞吐吐地说:“是……是有这么个事,咱们老家那边拆迁,一家给了好几套楼房,我儿媳妇又刚刚生了孩子……”
    徐西临第一句就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心里忽悠一下,从灼灼三伏直接摔到了数九寒天。
    杜阿姨低着头,几乎不敢看他:“我儿子说现在家里条件也好了,想接我回家养老,孙子那么小,也要个人带……”
    徐西临轻轻地说:“阿姨,您要走啊?”
    杜阿姨嘴唇微动了一下,嗫嚅半晌:“阿姨哪会趁这个节骨眼走呢?放心啊,等你考完试。”
    杜阿姨在徐家待了十年,俨然已经成了这个家的一部分,家里谁出趟远门带礼物回家,都不会忘了她,很多时候,徐西临都忘了她是别人的妈。
    他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知道自己应该把话说得漂漂亮亮的,再给杜阿姨准备一笔奖金,感谢她这么多年在他家的辛苦,告诉她这边还有他这么个“儿子”,将来有什么事可以来找他。
    可是通通说不出口。
    徐进没了,杜阿姨走了,外婆老了。
    还有窦寻……唉,窦寻不提也罢。
    他那乌托邦一样无忧无愁的家像沙滩上的小小沙堡,在细浪与微风中渐渐消瘦、渐渐分崩离析,把他暴露在浩瀚无边的海边,在咸腥的动荡中颠沛流离。
    徐西临应了一声,没吭声,走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徐西临刚下晚自习,忽然收到了窦寻一条短信。
    窦寻有日子没搭理过他了,平时照常回来看外婆,来了就往自己屋里一钻,对徐西临避而不见。
    徐西临翻开短信,见窦寻言简意赅地发了一个地址,他反应了片刻,想起那是他们小区的宠物医院。
    他隐约明白了什么,在北方干燥又唐突的春风中呆立了一会,闻到了复杂难辨的无常气味。
    
    第30章 非非
    
    聒噪讨厌的老狗豆豆死在了春天里,无疾而终,享年十四岁。
    杜阿姨一开始忧心忡忡地说不告诉徐西临,后来想了想,他也不瞎,家里那么大一坨活物没了会无所察觉吗?这才叫正好回家的窦寻通知了他。
    徐西临在后院挖了个坑,把豆豆埋了,情绪似乎没怎么受影响。
    “狗么,”他对自己说,“寿命就这么长,没办法。”
    人呢,虽然寿命足够能彼此陪伴,但也有老幼之分,也有天灾人祸,这都说不准。徐西临已经很坦然了,他发现人很多痛苦,都来自于过多的怀念。如果对“过去”没有执念,懂得“过去就是过去了”的道理,就不太会畏惧生活会变得面目全非。
    这跟今年过了十七岁,这辈子就再也没有第二个十七岁一样,虽然遗憾,但很正常,没有人会因为过生日寻死觅活。
    只是外婆非常不习惯,家里少了条狗,少了一多半的热闹,徐西临有几次看见她戏也不听了,嗓子也不吊了,坐在院门口发呆,就知道她是寂寞了。
    趁着杜阿姨出门买菜,徐西临悄悄对外婆说:“要是杜阿姨走了,咱们去家政中心再请个人回来陪你说话好不好?”
    徐外婆想了想,摇摇头。
    徐西临以为她担心外面请的陌生人不好相处,就说:“没关系的,咱家事儿也不多,到时候大不了多给点钱,请个性格好会说话的,再不行让杜阿姨介绍老乡来,知根知底,都算亲戚。”
    结果外婆悄悄对他说:“请人,要花钞票的呀。”
    徐西临当场就愣住了。
    他外婆这个人,说不好听一点,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年轻的时候靠丈夫,后来丈夫没了,女儿又能扛得动一家人,两代人默契地联手维系了她一辈子千娇百宠的美人命,至今出门都体体面面的,路边下象棋遛鸟的老大爷们都争着跟她打招呼。
    她一辈子没在柴米油盐上操过心,至今连火都不会点,一天到晚臭美穷讲究,出门买东西从来不主动问价格,得先点个头说“要了”,再由卖家陪着笑脸报价。
    徐西临从有记忆开始,就没从她嘴里听到过阿堵物的各种代称,好像那会脏了她的嘴一样。
    他的表情太难以置信了,外婆有点发愁地叹了口气:“你现在要读书,将来长大了,还要结婚、要养家,这都是要钞票的呀,以前这些事你都不晓得,以后蛮好要知道知道了。”
    徐西临语无伦次地说:“姥姥,咱……咱家钱够用。”
    外婆:“多少叫够用的啦?现在多攒一点,将来遇到用钞票的事,你就少为难一分……”
    她上了年纪,一唠叨就停不下来,拉住他远远近近地叮嘱了半天。
    徐西临胡乱应了几声,魂不守舍地走了,他当然不至于要她来教育怎么过日子,只是震惊。因为徐进在的时候,外婆可能都不知道“过日子”仨字怎么写,临到古稀,她竟然悄无声息地学会了这项技能!
    徐西临走了几步,站在楼梯上回过头来:“姥姥,杜阿姨究竟……”
    他本想问“杜阿姨究竟真是自己不想干了,还是您想辞了她”,话到嘴边,又觉得没意思。
    他想,她知道猪肉鸡蛋多少钱一斤吗?知道徐进留下多少钱吗?给她千八百块的现金,她都不见得能数得清,她懂个屁的日子经。归根到底,是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她不觉得徐西临能挑起这根梁,所以才心怀不安,忧心忡忡地想多给他留点东西。
    她对这个娇生惯养的孙子没信心。
    徐外婆笑眯眯地问:“杜阿姨哪能?”
    徐西临沉默着摇摇头,把那不合时宜的问题咽下去的同时,他把“您放心靠我,我也能赚大钱,也能照顾得您舒舒服服”的表白也咽下去了,类似的话他说过一次,而且基本没有做到,再挂在嘴边就没脸了,不如揣在自己心里记着。
    自此,徐西临的心事又多了一样,整个人周身的浮躁气消失得差不多了。他开始不再像个以呼朋引伴为荣的少年,也能坐得住了,每天省下几大车的废话,堆在一起,留着回家陪外婆说。
    窦寻虽然躲着徐西临,但该听见的话他都听见了。豆豆下葬后一个礼拜,他有一天突然拎了一只活物回家。
    那是只灰不溜秋的鹦鹉,也不知道窦寻从哪弄来的,长得鬼头鬼脑的,可能是只幼鸟,身体带着小动物特有的不成比例,丑巴巴的,到了陌生的地方有点害怕,羽毛时而炸一下,或是不安地在架子上走两圈。
    这鸟大概跟窦寻有点八字不合,一路冲着他耳朵尖叫,叫唤得他脑仁疼,到家见了外婆反而闭了嘴,装起文静乖巧来。
    “它能说话,不过得慢慢教,教会了可以陪您聊天。听人说智力还行,就是不知道性格怎么样。”窦寻有点拘谨地跟外婆交代,随后又特意补充说,“寿命很长,能活五六十年。”
    徐外婆喜欢得不行,拉着窦寻长长短短地问,正说着,徐西临回来了。窦寻神色复杂地看了他一眼,趁机摆脱了外婆“爱的折磨”,飞快地上楼了。
    徐西临心不在焉地陪着外婆看了一会鸟,这扁毛可能不喜欢男的,不但对窦寻态度恶劣,还趁外婆不注意啄了徐西临一口,他看外婆高兴,就没声张,感觉自己这辈子可能是跟宠物有缘无分了。
    然后他磨磨蹭蹭地上了楼,刚把手放在窦寻门把手上,那门就“吱呀”一声开了,居然是虚掩的,徐西临吓了一跳,再要退回去已经来不及了。
    他们俩冷战了一个多月了,期间窦寻除了应杜阿姨要求给他发过一条短信之外,就没跟他说过一个字。方才窦寻在楼下的那个眼神,让徐西临觉得他可能想跟自己说话,可是拉不下面子,这才犹犹豫豫地上了楼。
    门响惊动了窦寻,他静静地回过头来。
    徐西临喉咙微微动了一下,有点紧张地问:“那鸟叫的声音大吗?”
    窦寻顿了顿,态度平和地接了这个台阶,他说:“长大就不爱叫了。”
    徐西临大大地松了口气——这仿佛是个仪式,过了这一关,两个人就算是和好了。
    徐西临:“问你道题行吗?”
    窦寻“哦”了一声,站起来跟他去了起居室。
    愤怒来得快去得也快,窦寻自从消气,其实每一秒都在后悔,可让他主动道歉是不可能的——他也不会,怎么说?那天不应该亲你吗?
    只好互相耗着。
    他攒了一个月的感情和温柔,好不容易有个宣泄口,一时好得都不像他了,讲完题,窦寻就默默坐在一边,翻开徐西临满目疮痍的英语阅读专项训练,低着头用荧光笔把每道错题对应的原文都画了出来,乖巧极了。
    楼下的灰鹦鹉看不见讨厌的男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安静下来,只是偶尔轻轻名叫一声,一点也不吵。
    窦寻低着头,心无旁骛地拿着塑料尺和荧光笔,他白袖口一尘不染,腕骨嶙峋,手掌显得有些单薄,眉目安静,五官优美,是个善心悦目的美少年。
    美少年平时脾气臭不可闻,气得别人只觉得他面目可憎,显不出美,这么一转性,他那些藏得很深的好就“水落石出”了。窦寻不会拐弯抹角,不会甜言蜜语,也不会装模作样,二十分的温柔体贴背后附赠一百二十分的赤诚真心,眼里有谁就时刻惦记着谁,让人细想起来特别动容。
    徐西临看了他一眼,兀自走了一会神,想起两人之间被短暂压下的分歧与窦寻穷追不舍的问题,不由自主地顺着歪的思路稍微畅想了一下,把自己代入电视里看来的一些场景,想象自己走过去,搂过窦寻,把那双他看了很久的手拉过来……执手相看泪眼那段就暂且不必了——然后腻腻歪歪地摸摸他这里,再摸摸他那里,吻他一下……
    再往下他不敢想了,因为谈恋爱是从电视上和路边小情侣那看来的,属于“名门正派”招数,再深入的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