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 >

第41章

民国之文豪-第41章

小说: 民国之文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是下人。”穆琼道:“我叫穆琼,笔名楼玉宇。”
  傅怀安整个都僵住了。
  “我家之前多穷,你跟我去搬过家,应该都看到了,但托《留学》的福,我现在衣食无忧,应该还会越过越好。”穆琼道:“我很高兴你喜欢我的书,跟你说这么多,只是希望你别这样下去了,好好读书。”
  穆琼说完,就往大众报编辑部走去。
  傅怀安见状,竟是一咬牙跟了上去。
  穆琼没有管他,只管往楼上走,结果刚上了楼梯,就被人拦住了:“你们不能上去!”
  拦住他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男人。穆琼问:“为什么?”
  “上面是大众报的编辑部,一般人不能上去。”这人道,说完还皱眉看了傅怀安一眼。
  傅怀安注意到,哼哼了两声。
  “你上去说一声,说是穆琼来了。”穆琼见这场面,就知道估计是傅怀安这样的人太多了,以至于李荣华不得不派人在门口守着。
  “穆琼?”那人一惊:“李总编一直让我等着你呢,快上去吧!”
  他让开位置让穆琼上去。
  穆琼往楼上走去,而傅怀安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紧紧跟在他的身后往楼上走去。
  穆琼很快就上了楼,然后就看到了大众报的一众编辑,而李荣华也看到了他:“穆琼!你总算来了!”
  “李总编。”穆琼笑了笑。
  “小王,快给穆琼搬个椅子,再倒一壶茶送过来!”李荣华吩咐了一声,又笑着看向穆琼:“穆琼啊,最近很多读者给你写信,我们编辑部都快堆不下了!还有很多人来找你,就连齐老先生也来找你了!”
  “齐老先生?是齐绍昆齐老先生吗?”傅怀安突然插嘴。
  “是啊!”李荣华应了一声,扫了一眼傅怀安,就又去看穆琼了。他认出傅怀安了,但没当回事。只以为是穆琼年轻心软,被傅怀安给缠住了。
  傅怀安得到肯定的答案,一脸震惊,穆琼也同样被惊住了。
  齐绍昆齐老先生,穆琼没有穿越前,就已经如雷贯耳,对这位老先生还非常崇拜。
  这位老先生在清末,曾经因为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一度逃到日本,后来又当过某个大报纸的主编,发表过很多言论,还办过学校,资助过抗日……
  他家中原本极为富裕,但到了晚年,他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全靠学生接济过活,最后病死在了国家统一之前。
  没想到这样一个人,竟然想要见自己……穆琼一时间又惊又喜,还有点受宠若惊。
  “齐老先生给你留了一封信,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人,也给你留了信。”李荣华道,然后将那些信拿出来给穆琼。
  穆琼珍重地将那些信全都收到了自己的包里,又把自己写的《求医》拿了出来:“这些日子,我构思了第二本书。”
  李荣华喜笑颜开,接过稿子就道:“我相信你的这篇小说,一定写得比之前的更好!”
  穆琼没说话。
  他是觉得自己的这篇小说,写的比《留学》要好的,不过,这部小说不一定有《留学》那么受欢迎。
  李荣华接过稿子,就看了起来,而这一看……他叹了口气,很快把稿子收好了:“写的真好,唉!”
  穆琼笑笑,又跟李荣华聊了几句,然后花钱雇了两辆黄包车离开——大众报的编辑部攒下了很多读者给他写的信,他根本就拿不动,只能雇了黄包车,帮自己拉回去。
  顺便也把他拉回去。
  穆琼抱着一箱信上了黄包车,朝着傅怀安挥了挥手就扬长而去。
  穆琼离家的时候只带走了几张稿纸,回来的时候,却带回来那么多信,朱婉婉和穆昌玉都被惊了惊。
  “娘,昌玉,这些都是读者给我写的信,我没空全部看,你们帮我看吧。”穆琼道。
  他事情很多,不可能所有的信一一看过,只能看大众报这边已经帮他删选过的一些信,但也不可能不看……毕竟这都是读者花时间写了,又花邮费寄给他的。
  朱婉婉和穆昌玉如今没什么事情,不如就让她们帮着看,还能锻炼一下她们。
  “我们总共才认识没几个字?怎么看?”朱婉婉迟疑。
  “你们不认识的字,来问我就行了。”穆琼道。
  听穆琼这么说,朱婉婉才答应下来。
  而穆琼这时候,则是拆开齐老先生给他写的信看起来。
  穆琼正在看齐老先生的信的时候,傅怀安已经回了傅家。
  他一进去,就看到自己的哥哥正坐在门口看书,顿时身体一僵,不敢往前迈了。
  “今天不是礼拜天,你不上课跑去哪里了?”傅蕴安抬眼看向自己弟弟,问了一声。
  傅怀安有点气弱:“我……我去找人了……有事!”
  傅蕴安看了自己的弟弟一眼:“你应该知道,不能惹事。”
  “我没惹事!”傅怀安道。
  傅蕴安就不管他了。
  但傅怀安没有像往常一样去自己的房间,他踌躇了一会儿,突然问:“喂……你说,爸能一直这样下去吗?”
  “你觉得呢?”傅蕴安问。
  “应该可以的吧?他那么厉害!”傅怀安满脸崇拜。
  “你倒是比他还自信。”傅蕴安道。
  “什么意思?”傅怀安皱眉。
  “他要是像你一样自信,当年就不会把家眷送出国了。”傅蕴安道:“现在我和你,也不会待在这里。”
  傅怀安一愣。
  他的母亲是他爸的二姨太,但他小的时候其实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因为那时他爸的正房太太,带着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住在国外。
  直到几年前,这些人陆陆续续的回国,他才再不是处处被人捧着的独一无二的小少爷了,几个月前,他还被扔到了上海,被自己的三哥管着……
  “那我以后怎么办?”傅怀安脱口而出。
  傅蕴安道:“好好读书。”
  作者有话要说:
  穆琼and傅蕴安:好好读书。
  傅怀安:TT


第45章 齐老先生
  傅怀安回了房间; 整个人都是懵的。
  六七岁以前的事情,他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只记得从自己有记忆开始; 虽然不常见到自己的爹,但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的,随时随地都有一群人捧着; 出门去读个书,家里能派七八个佣人能挑着担子送来各种吃食,随他挑拣。
  那时候,他最不痛快的,也就是他娘一直盯着他读书了。
  当然了; 虽不痛快,但那时候他被自己的娘盯着; 还是学得不错的; 当时学校的老师,还有自家另外请的先生,都说他天资聪颖,出类拔萃; 总之恨不得把所有的好词儿都往他身上用。
  他娘那时候,大约也是对他寄予厚望的,总是让他好好读书,多跟他爹亲近; 对他管得很严。
  可惜,这样的日子过到他十来岁; 就大变样了。
  他大哥从国外回来了。
  他娘起初不在意,说他大哥是个不爱读书的,当初在家里被追着满院子打,也不肯好好坐下来听课,不见得顶用。
  结果,他大哥跟他娘讲的完全不一样,特别有本事,刚回来没多久,就做出不少事情来,人人都说他爸好运气,养了个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再过两年,他二哥也回来了,那就更了不得了!
  而他娘,再不逼着他学东西,让他爱干什么干什么,说是凭着他这身份,总归一辈子吃穿不愁。
  他隐隐也明白了什么,更知道自己的大哥二哥并不喜欢他,至于他的父亲……他父亲对他大哥二哥小时候的事情如数家珍,见着他,连他在读几年级都不知道。
  他就干脆顺着心意过日子了,这么一来,他的日子倒是过得比他小时候还要来的舒坦。
  然后……他就被他爸扔到上海来了,姓都给改了,还不许他透露家里头的事情。
  在上海的日子,他过得很憋屈,但他娘让他听他三哥的,他也就只能忍了。
  毕竟,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傅怀安一直觉得,等他再长大一点,那肯定就想干啥干啥了,谁也拦不住!
  国内待着不痛快了,还能去国外逍遥。
  可今天被穆琼这么一说,他心里不免有些七上八下的,回家之后,自己的三哥又给了那么一个答案……
  他突然想到,要是哪天他爸出什么事情……他大哥二哥是肯定不用怕的,他三哥也不用担心,但他和他娘呢?
  呸!他爸肯定不会出事!
  可是,就算他爸不出事……他难道真要一直这样下去?
  那个齐绍昆齐老先生,他是知道的,当初他爸想请这个齐老先生给自己当幕僚,结果人家跑了,见都不见他爸。
  他自然也没见过。
  但人家想见穆琼。
  这些日子他找不到穆琼,无聊的时候专门去姚家那边问过,也算是知道了一些穆家的事情,得知当初他们家一度穷困潦倒,差点饿死。
  结果现在,原本那么穷的穆琼在大众报被人礼遇,得到齐老先生的欣赏,他呢?不跟着穆琼,连大众报的门都进不去。
  傅怀安原先并不在乎这些,毕竟他清楚,那些人要是知道他是谁,肯定都要巴结着他。
  但这反过来想想……他要是没有一个好爹,是不是就什么都不是了?
  傅怀安心烦意乱的,头一抬正好瞧见自己桌上摊开的大众报。
  他暗骂了一声,把这些报纸抓起来,揉成一团直接就丢到了屋角。
  这两天,他本是心心念念想要知道江振国和他喜欢的女人到底怎么了的,但今天闹了这么一出……
  这《留学》,他不看了!
  穆琼可不知道傅怀安的心思。
  他已经把齐老先生,还有商业印书馆的总编章澈等人的信看完了。
  齐老先生的信写的不长,只说想要跟他见上一面,至于章澈,则是希望可以出版《留学》。
  《留学》这本书,穆琼也是愿意出版的,他看过信,就打算明天先去找齐老先生,再去一趟商业印书馆。
  晚上,朱婉婉用猪大骨熬的汤煮了一锅青菜豆腐干,当做一家三口的菜。
  这时节做炒菜,一会儿工夫就冷了,再加上用的是荤油,卖相上很不好看,但这么煮一大锅的话,就能一直吃热乎的了。
  滚烫的豆腐用酱料沾一下,当真好吃的很,吃完身体也暖和了。
  猪大骨上是没什么肉的,这年头猪骨照样卖钱,但卖的到底不如肉贵,因而朱婉婉另外买了些肉,肥肉熬猪油,瘦肉放进去一起煮,也很有油水了。
  穆琼早早睡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先誊抄了两千字的《求医》,然后收拾了一下自己,就出门去了。
  齐老先生在信里留了地址,而穆琼过去之前,先去称了一些蜜饯果脯。
  齐老先生办大学之类的事迹,放到现代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绝大多数人知道他的存在,是因为他的学生写的文章里提到了这位恩师。
  而这文章里还提到,齐老先生嗜甜。
  不过他平常并不表现出来,因而大家都不知道,他为着面子着想,也不会去买来吃……但是,若有人去看他的时候,送了糕饼果脯之类的甜食,他会很高兴。
  因为这是别人送的,他能光明正大地吃。
  而穆琼,正是因为想起了这篇文章,才会特地买上果脯。
  齐老先生的儿女都大了,早已成家立业,他的妻子也跟儿子住在一起,并未来上海,因而他现在跟自己的学生住在一起。
  这学生……当初穆琼找齐老先生的资料看的时候,也看过这位学生的资料,知道他是个很了不得的人。
  百年后,绝大多数人对这个时代,也就有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一些知名人物。
  而大家知道的知名人物,要么就是从政从军的人里最有名的那些,要么就是流传下很多作品的作家,人们对这个时代很多做出了不少贡献的人,其实并不了解。
  就说齐老先生的那些学生,大家最了解的,就是那位留下许多作品,还写了齐老先生嗜甜这事的作家了,他比齐老先生都要有名很多。
  当然了,他现在其实还不是齐老先生的弟子。
  至于如今和齐老先生一起住的这位学生……虽说也能在网上搜到他的许多事迹,但绝大多数人,都是不知道这个人的。
  他名叫魏亭,家里是书香世家,祖上还留下不少财物,富甲一方。
  到了他这一辈,家中就只有他一个男丁,他也就生来豪富。
  可是,在民国的那些年里,他竟是散尽家财,办了很多学校。
  他办中学小学,还跟自己的老师一起办了大学,后来更是办了上海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工人。
  国家遭逢大难之际,他还慷慨解囊,资助抗日,再后来……
  日军攻打上海,整个上海都乱了,只有租界勉力支撑,成了战乱中一座可以庇护百姓的孤岛的时候,他带领自己的学生,救了很多百姓,将那些百姓安顿在自己的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