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桂花巷十七号 >

第44章

桂花巷十七号-第44章

小说: 桂花巷十七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拾好行李,天气冷冽,巷子里空无一人,我们又坐出租车去了火车站。最近的一趟去B城的火车是夜里十点多的,直到我们上了火车,也没出什么意外状况。

Q城去B城的火车要将近二十个小时,加上天气不好,到了B城,已经是31号的傍晚了。出了火车站,我们在街边随便吃了点,背着背包找了一间小旅馆住下。江灿若情绪不高,一路上都很沉默,这是我们第一次来B城,这个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在我眼里是如此的陌生。多年之后,工作的缘故,我多次拜访这个城市,从高铁站或是机场出来,我偶尔会记起当年和江灿若在这个城市度过的短暂的两天。

“赵燃,我做错了吗?”

我们缩在被子里,房间的灯关了,我以为江灿若睡着了,他却忽然来了这么一句。“你没错。发生那种事情,只能说是意外。”

“是吗?”

我听到他轻轻笑了一声,只得道:“是啊。本来就怪不到你,是她自己想不开。既然出来了,就别想了,好不好?”

“嗯。”

他不再说话了,房间里静了下来,过了好久,我还是没能睡着。夜里来了暖气,房间里并不冷,江灿若看来是睡着了,我偏过头瞅着他,他的面庞自然是模糊不清。床靠窗,窗帘并没有拉严实,我微微起了身,傍晚的时候外面就飘起了雪花,这会儿雪像是下大了。

从98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八年,这八年里,我爸就在非典那年出现了一次,江灿若他爸倒是回来了好几次,头一回他见我住到了对门,显然有些讶然,但他应该是什么都没提,我们就这样达成了默契。至于江灿若,从第一次见面的漠然,到现在他对我的信任和依赖,我始终是故意为之,其实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想要做什么。年岁渐长,当年的许多事都渐渐模糊了,上一辈的事情,早就在时间的洪流中成为了过去,我不敢想,如果有一天,江灿若知道我的秘密,他会有何反应,依他的性子,他必然能做出决绝的选择。他的那些小心思,我哪里会不明白呢?我睡眠很浅,有时候晚上我去找他挤一张床,他倒是那个先睡着的人,从他开始习惯往我怀里蹭的时候,我已然了然于心。有时候我也会趁他睡着摸摸他的脸,我总觉得他像是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猫或者松鼠。

雪丝毫没有停的迹象,我压低身子,房间里静得似乎能听到彼此的呼吸,他的一只胳膊还搭在我的胸口,我吻在了他的额头。

我想,江灿若这辈子也不会知道这个吻了。

“灿尧。”

我听到熟睡的江灿若又轻声念出了这个名字,这些年的深夜,我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听到这个名字,我掐了掐自己的大腿。我承认我嫉妒得发狂,我赵燃不是什么好人,可你江灿若又算什么呢?在你眼里,我赵燃不过是江灿尧的替代品罢了。没错,那年夏天在江灿若他外公家,我潜到水底让江灿若着急,也是我故意为之,因为那时候我已经知道他哥是怎么死的。我在他的心尖儿狠狠地扎上一刀,把自己塞进那个伤口,结果说到底还是作茧自缚。原来我们的关系,这些年里早已鲜血淋漓、面目全非。我居然会嫉妒一个淹死鬼,确实是一个十足的变态。

江灿若又蹭了上来,此刻我们胸膛贴着胸膛,没有距离的距离,却是那么遥远。我多希望我和这个男孩之间没有那些无法提及的秘密,可我做不到,我妈的死,像是一根刺,我费尽全力也没法把这根刺从我身上拔出来。我能做的只有紧紧地搂住我身边的这个男孩。

大雪纷飞的2006年1月1日凌晨,我和他像是被抛弃在一座偌大的孤岛,荒无人烟,满目皆空,唯一真实的,是我们彼此交融的体温。

2008年春天,爷爷生病住进A城的医院,那时候我在A城读书,有天上午我去医院看他,就那么巧,在电梯里碰到了江灿若他爸。出了电梯,他爸主动跟我搭话,问我要不要一起吃午饭,我正想拒绝,他又说想跟我聊聊我妈。于是我答应了他。

如果可以,我宁愿那天没有遇到江灿若他爸。因为我终于明白自己这些年就是个傻X。

那天我才知道,我妈和江灿若他爸是彼此的初恋,那是中学时代,后来两个人还是分手了,各自找到了新的人。那一年我爸搞婚外恋,我妈又查出来癌症,她本是万念俱灰,刚好在那之前,江灿若他哥死了,他爸跟他妈关系破裂,我妈就动了心思,想跟江灿若他爸重拾前缘,那时候江灿若他爸心情也是不好,两个人就来往得多了些,但自始至终并没有发生我想象中已经发生的事情。其实那时候江灿若他爸已经和他妈分房睡了,唯一担心的就是江灿若的心理状况,所以才迟迟没去办离婚。后来我妈去世了,他们俩也去办了离婚。江灿若他爸本想找到我,把事情解释清楚,但又觉得那时候我还小,最终还是离开了Q城。

说了这些,江灿若他爸怕我不信,便说吃过饭带我去他家去取我妈的日记本。我知道那个日记本,当年我妈走之后,我曾在家里找过,但那个日记本就像是幻影,凭空消失了。原来是她在去世前寄给了江灿若他爸。

那天晚上我看完了厚厚的一本日记,在宿舍楼的天台上待了十一点半,暮春的风还是微凉,后来是方墨跑到天台上硬把我拉了回去。第二天我就向王晨韵表白了,我知道她喜欢我。我本想等暑假回去跟江灿若好好谈一次,但没料到他没有和我打招呼,就跑了A城找我。那一晚我们在酒店的房间里做/爱,我知道我们彼此的身体都在绝望地颤抖,像是过了十二点就是世界末日。

其实对于顾玮,我并没有多少喜欢的情绪,因为我本以为我这辈子都不会真的去爱一个人。是江灿若,他教会了我什么是爱,他给了我去爱的能力,最后我却发现,他爱的不是我,我也配不上他的爱。

我们走向陌路,早在我们见面的第一天就昭示了这个必然。

2011年秋天,我和王晨韵回Q城办婚礼,我已经快两年没见到江灿若,那时候我很想见他,便动了让他来做伴郎的念头,本以为他会拒绝我,没想到他很干脆地答应了。挂掉电话的那一刻,倒是我有些晃神,原来他已经放下了,这样是最好,他迟早也得从他年少时的那个幻梦里走出来。

婚礼那天,他从酒席上逃走,其实那时候我已经猜到他要走,但我没有拦他,他转身去厕所的时候,我扯住他,与他对视的那一眼,我忽然明白自己是多么狠心。这场婚礼结束,我跟他是连朋友也做不成了。

后来的那几年我都没再见过他。结过婚之后我和王晨韵回了Q城,桂花巷也早就拆了。2014年的时候,有天夜里十一点多我忽然接到江灿若的电话,我当然惊讶,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好半天没声音,我试探地说了一声“喂”,电话那头终于说话了,是江灿若的声音,他轻轻喊了一声“赵燃”,我有些愣,但还是问了一句,“你还好吗?”

那头又沉默了好一阵子,终于“嗯”了一声,我刚想接话,忽然另一个男人的声音传了过来,“你打什么电话啊?来接着喝!”电话挂断了,这时候躺在我身旁的王晨韵也醒了过来,我只好说是别人打错了。

这通深夜的电话,就成了我们生命里的一个谜,后来我再也没接到过江灿若的电话。

2018年春节,我特意去找了江灿若,我知道他有点抗拒与我独处,但他从来就不是一个会拒绝的人。我求他给我看看的他的伤,当我的指尖划过他后背的伤疤,我忽然想紧紧地抱住他,但我知道我做不到,我的儿子就在旁边的房间里。那时候王晨韵正在和我闹离婚,其实刚结婚那两年我们相处得很好,甚至还保持着谈恋爱时的感觉,后来感情渐渐就淡了,果然还是过不了所谓的七年之痒,她一直说觉得我不够爱她,但我已经不知道还能怎样去爱她,最后我们决定离婚,当年结婚那天早上,江灿若让我做到的,我终究还是没做到。春节王晨韵还是陪着我回了Q城,这是我们演的最后一场戏。我们已经拟好了协议,离婚之后,她把儿子扔给我,她就拿着钱去周游世界了,这两年她嚷嚷的最多的,就是一毕业就结婚生孩子,是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我甚至臆想过领着孩子去找江灿若,想看看他还会不会接受我,直到那天我接到方墨的电话,我终于明白江灿若已经有了自己新的人生,那个新的人生里,没有一丝一毫属于我的位置。

算了,这辈子,我还是放过他吧。

只是在街头分别的时候,我还是想抱抱他,就算是给我这啼笑皆非的三十年画上句号吧。

(全文完 + 番外完)

后记 

现在是2019年1月14日晚八点。我从2016年夏天开始写这篇文,到今天,也快三年了。三年时间写了19万字,速度相当慢,不过,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能坚持写完,我已经很满意了。看这部小说的人不多,可能确实写得不好,可能不符合耽美圈的主流审美,等等。原因究竟为何?我不得而知。所以,还是谈谈小说本身吧。

这部小说,是关于江灿若的自我认知。江灿若亲眼看着哥哥死在他面前,他的人生,是一场“寻父”之旅。所谓的“父”,不是狭义的“父亲”,而是“父亲”和“兄长”的结合体,甚至是“家”,是“归宿”,是人生的“终极问题”。哥哥的死,是江灿若的梦魇,赵燃的出现,抚平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梦魇。赵燃,对于江灿若而言,是哥哥的替代品。那么多个深夜里,与赵燃同床而眠的江灿若,念叨的是“江灿尧”。江灿若天生就知道自己喜欢男性吗?不是。盛夏的屋后,波光粼粼的河边,他看到赵燃的裸体,也因为害怕悲剧重演,他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那时候他发现了自己对男性的兴趣,有关于“性”的兴趣,随后他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手/淫。但仅仅认识到自己喜欢男性并不够,他需要将自己对于“父亲/兄长”的迷恋,从对于“恋人”的迷恋之中剥离出来。他三十岁之前遇到了三个男人:赵燃、季天楠、方墨。赵燃是江灿尧的替代品,季天楠是赵燃的替代品,那么,方墨算什么?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老实说,我对于自己给出的解决方案不太满意,一是让江灿若自己意识到他对于“父亲/兄长”的迷恋,二是让江灿若接触了方墨的家庭。我们知道,江灿若的家庭是一个灾难,他这前半辈子在寻找的,不过是一个归宿,一个可以依靠的坚实的东西,那么,温良的方墨,他背后隐藏的“家庭”的力量,可以说是江灿若需要的。那么,江灿若和方墨后来会怎样?这已经不是这部小说所能容纳的。

赵燃和江灿若,像是天平的两端。如果说江灿若的人生是“寻父”之旅,那么赵燃的人生则带着“厌父”的烙印,他的父亲和母亲,江灿若的父亲,这些人让他对于成人世界,夸张点来讲,是以“父亲”为代表的男性所掌控的成人世界持一种怀疑和排斥的态度,但他的这种情绪找不到宣泄口,江灿若的出现,让赵燃的“厌父”情绪有了具体的、可触碰的指向。赵燃的悲剧性在于,他本以为自己不会去爱别人,但在和江灿若的相处中,他重拾了“爱”的能力,可同时他已经被自己的“厌父”情绪折磨得面目全非,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与江灿若相爱,是对他的更严重的折磨,所以他最终放弃了江灿若。赵燃的“番外”,本可以有很大的容量,但是我精力有限,实在不想再写,只能留下这样一个永远的遗憾。

上面说过,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老实说,写这部小说我最大的困扰,就是故事逻辑的合理性问题。在我看来,逻辑是一个故事的基础。目前我正在写第二部长篇,我会更注重逻辑的问题,也想去更深入地探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某些幽密的、细微的存在。期待我们在新文里再相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