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山沟皇帝 >

第839章

山沟皇帝-第839章

小说: 山沟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氏公司,看这名字就知道,这是个家族企业,由浙江杭州冯氏家族建立并控股,最早不过是几条小船而已,而后趁着航运市场繁荣,大举扩张,想尽办法扩大船队规模,最后成为了浙北地区的内河航运市场的老大。
 但是他们不满足啊,所以他们很快就是杀入了黄浦江航运市场!
 为了凑集资金扩大船队规模,冯家是把所有能够变卖的产业都给变卖光了,甚至把早年视为家族命根子的土地都是买了个精光,然后是各种贷款借钱。
 如此疯狂的状态下,冯氏公司的船队规模也是迅速扩张,最后成为了上海这一片地区里规模前十的内河航运公司,但是这依旧远远不够啊!
 他们想要更进一步,不仅仅是在上海,而是想要在国内都是成为数得上号的航运企业!
 为了进一步扩张,冯氏家族终于是放弃了控股的固执,开始引入战略投资者,由此获得的充足资金,让冯氏公司开始全面的扩张,不仅仅是内河航运和近海航运,他们还准备涉足远海航运市场呢。
 而扩张的同时,他们为了减少船只采购成本,这才有了进军造船厂的计划,不仅仅是自建,他们还准备直接收购几家中型造船厂。
 冯氏公司扩张的同时,杭州冯氏家族也是彻底失去了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冯氏家族目前只保留了百分之三十多的股权而已,剩下的股份都是被各大金融机构或者是相关行业的公司所持有。
 要不然的话,这家带有冯氏两个字的航运公司,也不会让一个姓孙的人当总经理了!
 孙贺荣,之前在国内第一大的内河航运企业,国企部和另外十多家公司联手持股的‘长江运输公司’任职总经理。
 冯氏公司的董事会可是花费了高价才把他挖过来当冯氏公司总经理的!
 不管是公司的董事会,还是孙贺荣自己,都是所图甚大。
 简单的浙北、乃至苏南的航运市场已经是无法满足他们了,他们要杀入长江乃至近海航运市场,争夺的是全国范围内的航运市场!
 一个只有钱但是实力不足的公司要怎么争夺市场?
 答案很简单:打价格战!
 而要打价格战,烧钱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自身的低成本也是必须的!
 所以在打价格战之前,他们准备收购以及自建造船厂,通过自产自销的方式来压低船只采购成本。
 如果这个操作方式能够完成的话,孙贺荣有把握能够在现有货运成本的基础上,再降低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成本。
 如此低廉的货运成本,将会为后续冯氏公司在航运市场掀起的价格战提供最有利的武器!
 孙贺荣很期待后续航运市场里,货运价格一下子暴跌百分之三十甚至一半的情形。
 到时候,肯定要死掉一片航运公司的,等到那个时候冯氏公司就可以通过吞并这些破产航运公司用以壮大自身。
 一切顺利的话,冯氏公司成为国内前列的航运公司完全不是奢望!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帝国教坊处
 在陈立夫的亲自主持下,吴淞江北岸开发区的开发进度非常的快。
 毕竟北岸开发区,虽然说一开始的目标是打造什么商业、工业、居住于一体的新城区,但是前期开发肯定是工业为主。
 没办法,这是以上海的整体环境而决定的。
 上海的各区域,因为地理环境以及前期规划的缘故,所以商业中心一直都是商贸区,哪怕是县城这一片属于整个上海城区的真正中心都是无法动摇商贸区的商业地位。
 而第一工业区则是属于典型的工业聚集地,而且以重工业为主,入住了大量的国企部所属企业,这是因为上海早期开发的时候,投资建厂的主要还是以国家资本为主,至于民营企业则是比较少了。
 而国企部所属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涉足的重型工业,轻工业是比较少的。
 只有第二工业区,才是入住了大量的民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大多也是汇集在的轻工业为主,在这里,有好几家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相当出名的企业,大名鼎鼎的江南纺织公司,就是在这里设立了大型的生产基地。
 不过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开发,同时因为地方也不算大,所以这两个工业区的可供后续开发利用的面积已经是没有了,基本上所有的地皮或者是工业区自建的厂房都已经是租了出去。
 因此,大部分的民营中小企业,实际上并不是在得知两大工业区里的,而是分散在周边区域。
 如今,吴淞江北岸开发区成立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企业想要入住呢。
 但是想要入住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事,没点实力的企业想要入住,人家开发区还不要呢。
 毕竟这是上海,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资本,从全国范围内涌进来的资本可那可是相当的多,有了资本后,也就慢慢的形成了上海这个全华夏最大的工业制造以及金融中心。
 顺带着,这里的各种类型的服务产业那都是相当出色的,秦淮河的风头都是被抢走了不少。
 人多钱多需求旺盛,娱乐产业自然也就能够顺势蹦跶起来,不过大唐帝国对娱乐产业采取的是严格控制的态度,从业机构需要申请特殊的营业制造,并且在特定的场所进行经营,从业人士全凭自愿,来去自如,而且还要经过体检,持有卫生许可证才能够上岗。
 怎么说呢,这种事既然都延续了几千年了,想要彻底禁制的难度,和不让官员们贪污的难度是一样的,根本无法杜绝,只能是严格管理,让这些社会的阴暗面处于法律的掌管之下,免的搞出来什么被黑势力团伙控制,进而延伸出来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
 在大唐帝国,可没有什么黑社会啪啦啪啦的,毕竟大唐帝国可是君主专制封建帝国,帝国本身就是最大的暴力机构,严厉禁止除官方以外的所有一切非法武装。
 早年的时候,大唐帝国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对城市进行整顿,虽然说当初是为了市容市貌,但是顺带的也是把各种乞丐团伙啊,打手团伙之类的清理干净了。
 因为当年,大唐帝国的巡警们,看见闲散人等就直接抓了,没有劳动力的要么送进孤儿养老院,于劳动力的直接送去各种工厂、工地工作。
 到如今,就更不用说了,大唐帝国连那些地主士绅们的自卫武装都无法容忍,军方一天到晚都盯着国内各地,生怕那里冒出来一群武装组织造反啊什么的。
 所以搞得那些士绅地主们连护院都是不敢私自聘请,只能是雇佣什么保镖公司的护卫,而这些保镖公司清一色都是官方所属的公司,里面的人也都是退役军人。
 所以只要帝国想要打压,那些什么小瘪三就别指望能够蹦跶起来。
 怎么说呢,在大唐帝国就没有这种黑社会生存的土壤。
 没有涉黑,那么娱乐产业也就只是一种普通的娱乐产业而已,只不过经营方式不太一样,基本上是经营场所和从业人员进行合作的方式,而不是说雇佣之类的。
 而从业人员的管理,则是属于官方。
 大唐帝国里其实和明王朝一样,也是有教坊司的,只不过不是挂在礼部名下,而是挂在了商部名下,名字也不是教坊司,而是叫做文化司,这个文化司主要就是管理各种文化娱乐产业的,而管理这种特殊娱乐行业的,则是文化司下属的一个处,名为教坊处。
 基本上,全国所有特殊娱乐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是归属该处管理。
 只不过即便是管理,但却不是强制性管理,因为在大唐帝国没有什么贱籍,不仅仅是娱乐产业人员的贱籍,其他什么工匠啊,军人啊什么的,都是取消了专门的户籍,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不以户籍进行区分。
 所以,在大唐王朝里从事娱乐产业的人员,只要你自己愿意,随时可以去教坊处注册登记,进行体检,获得卫生许可证后就可以随意到任何一个有经营许可证的场所上班,等想要从良的时候,直接走人,然后自行到教坊处注销登记就行了,嗯,不去注销也没关系,顶多就是留下一个档案纪律,没啥实际影响。
 在这个特殊行业上,大唐帝国的官方态度,是严重偏向于从业人员的,避免这些从业人员受到人身自由的迫害。
 上海这边汇集的资本众多,有钱人自然也多,自然也就吸引了不少的从业人员跑到这里来淘金。
 虽然说娱乐产业的发展情况,不一定能够体现什么,但是从另外一方面,也算是间接证明了上海的经济活力。
 说的直白一点,那就是不差钱!
 企业多,想要入驻北岸开发区的企业那可是数不胜数,毕竟在工业区里办厂,和在外头的普通地方办厂那是不一样的。
 先不提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优惠基本上每个地方都会有,只不过是力度不一样而已。
 这些企业,尤其是从外地大老远跑过来想要在上海建厂的人,看重的也不仅仅是什么政策上的优惠,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开发区内便利的各种条件。
 首当其冲的就是交通!
 上海的交通是没的说的,而上海的两个工业区的交通设施那就更没的说了,全国那么多城市,只有上海有大规模的水泥硬化路面,再加上黄浦江和长江以及沿海,交通优势太大了。
 其次是聚焦效应!
 上海各种各样的企业都有,聚焦效应非常的明显,在这里开工厂,原料和市场都是不用愁的,如果生产的产品并不是面向消费者,而是面向企业的工业产品,那么就更简单了,在上海走一圈,你能够找到一大堆的客户。
 当然了,能不能谈下来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此外还有金融以及人才上的优势。
 上海钱多,很多穷的只剩下钱的人,都是挥舞着支票本到处寻找投资机会的,商贸区里的银行,证券公司一大堆,只要你有本事,从那些银行家里手里头弄个几十几百万两银子都是有可能的。
 上海人多,这个人不仅仅是指高端人才,同时还指低端的工人,大量的高端人才跑到上海来,因为只有在这里才有众多的企业让他们找到工作,发挥自己的价值。
 而普通的工人,则是大部分来之于江南道本身以及其他省份地区的农民子弟,他们大老远跑过来就是为了寻找一份工作,赚一份工钱。
 简单说,这里有交通优势,有原料,有市场,有资金,有劳动力,算得上是当代大唐帝国里最适合开办企业的地方了!
 所以吴淞江北岸开发区这段时间,是接到了无数的企业申请入驻开发区的申请。
 对此,吴淞江北岸开发区还需要进行一番的挑选,才会确定最后的名单。
 而挑选的条件也很简单,那就是对投资金额有要求。
 投资金额这个是前提条件,那些只打算投资几千两,万把两银子的小企业就别指望了,没有几万两银子的投资,人家开发区都不让你进来。
 入住企业是不用愁的,哪怕是不算后面这些公开申请的企业,在开发区项目正式破土动工之前,就已经是敲定了十多家的大型企业入住了。
 而其中的龙头项目就是肇庆机械公司的生产基地,其他的也都是大企业。
 北岸开发区情况发展良好,陈立夫也是松了口气,这第一次主持这么大规模的项目开发,说真的没压力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也知道,这个项目虽然说都是上海自己搞出来的。
 但是上海这么重要,不知道大佬们都盯着呢,这要是出了什么差错,头顶上的乌纱帽保不住不说,估计还有可能锒铛入狱呢。
 陈立夫小心谨慎的搞开发区,一心要把北岸开发区搞出来,让上海的工业规模再上一个台阶。
 但是在金陵城的李轩,却是没有把目光放在上海,也是没有放在什么工商业上,如今上海那边发展良好,全国范围内的工商业发展也比较顺利。
 所以他也是懒得过多操心了,反正很多事操心了也没用,相反的,他更加关注农业。
 临近五月,夏天到了,而这个夏天的雨水特别的多!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洪水危机
 李轩来到这个时代也有些年头了,这年号都是从最初的安建二年变成了宣平十五年了,扳着手指头算,那已经是足足十六个年头了。
 这么多年里,华夏总体来说,以人祸居多,天灾都是没有多少。
 前两年淮河流域以及黄河中游也是雨水普降,不过大唐帝国投入海量的水利建设资金也不是白看的,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所以虽然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小规模的洪涝,但是却是没有酿成大祸。
 而现在,李轩看着阴沉沉的天空,还有屋外不断落下的雨滴,眉头紧皱。
 这一场雨已经是连续下了两天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虽然说,这一场雨也不是时刻都是倾盆大雨,但是却是一直不停啊!
 今年的雨季,来的有些早,而且有些猛啊!
 把视线从窗外收回,李轩回到办工桌上,随手拿起皇家理工学院送上来的气象报告,旁边还有皇家科学院的气象报告。
 不过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