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捡到一本三国志 >

第173章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73章

小说: 捡到一本三国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遵命!”
 这一行车马又将行驰了近月,方才感到了司隶地区,刚刚进入司隶地区,便立刻有镇守司隶的军旅前来,随同护卫,这下,袁术的压力大减,士卒们也就松懈了下来,车马最终进入了雒阳,之后,袁术便率人前往城外的南军大营,拜见了校尉孙坚之后,便开始了休息。
 当天子得知,外贸之税已经进了国库,正在清点的时候,他意识到,是时候通知闻人公了。
 闻人袭得知了这个消息,从家里狂奔而出,据说,他当日都未曾穿履,是赤着脚冲向了国库的,国库的官吏们在迎来了闻人公之后,也是不再那么的操劳了,清点之事,闻人公是要亲自为之,都不愿意动用其余的官吏,过了整整六日,闻人袭方才清点完成。
 天子当然是召开了朝议,要与百官商议外贸之成果,另外就是是否继续施行外贸,以及对贵霜的外交政策等等,百官再次汇聚在皇宫外,王符也是早早便来了,这些日子里,他一直都在忙着改革科功制,到现在也是有了些成就,他得向天子奏明方可继续施行。
 正在等待之中,一辆牛车缓缓行驶而来,闻人袭跪坐在牛车上,一脸压抑不住的狂喜,当他看到了百官之后,立刻又收起了自己的笑容,甚至都没有让奴仆来扶,直接起身,从牛车上跳了下来,看得一旁的奴仆都是心惊胆战,生怕闻人袭出了甚么意外。
 此刻的闻人袭,哪里还有以往那般奄奄一息的感觉,大病都已经痊愈了啊,完全看不出任何病态!
 王符冷笑了一声,说道:“闻人公,几日不见,腿脚怎么变得如此利索?”
 “哈哈哈~~~”闻人袭大笑起来,说道:“你可不知啊,此番。。。”,他正要说,忽然意识到了甚么,连忙收了声,脸色也迅速变得肃穆起来,摇着头,说道:“幸得名医,大病痊愈。”
 蔡邕笑着走了过来,问道:“闻人公如此欣喜,看来此番外贸,大有成果啊?”
 “嘿嘿嘿。。。”闻人袭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又迅速变得肃穆起来,摇着头,说道:“仅仅万余钱,没有什么成果。”
 蔡邕脸色有些发黑了,你这厮,就是撒谎,也能不能不要表现的如此明显啊!!
 皇宫正东门缓缓被打开,闻人袭摇着头,率先走了进去,还有些感慨着:“仅仅万钱,国库危矣,国库危矣啊。。。。”
 百官目瞪口呆,愣了许久,方才与他一同走了进去,走进了大殿里,分别站立,众人都在默默的观察着闻人袭的脸色,只见闻人袭的表现格外的精彩,忽而傻笑,忽而肃穆,变幻不定,引得百官瞩目,过了片刻,天子率太子前来,王符率百官拜见。
 王符率先上奏,说起了最近关于科功制的改进之事,王符先前给天子提的那些举措,果然,用处不少,在全国范围之内施行之后,便查获了很多的贪官酷吏,不过,也发生了一件让王符头疼的事情,便是新州刺史阳球,已经有百名官吏联名弹劾,行事酷烈,草芥人命。
 不过,天子对他很是庇护,王符没有办法让阳球下狱,但如果不进行处置,又会影响举措接下来的实行,王符讲述完了成果之后,便说起了关于阳球的事情,天子皱了皱眉头,说道:“此人深得朕之信任,未曾想,竟做出如此事来,令张郃查明此事。。。再做处置。”
 不少期待阳球入狱的大臣们,都是有些无奈,百姓不知,可是他们知晓,这阳球,对张郃有提拔之恩,俩人关系极为密切,要张郃去查阳球,能查出问题就算是怪事了!不过,天子有意要庇护阳球,他们也无能为力,王符随后说起了各地的官吏之事,大批官吏被抓,储备人才有些不够用了。
 王符希望能够再次进行招募,另外,便是要将对于官吏的律法编入考核提纲之中。
 对于这些,天子都是不反对的,令王符全权操办,说完了这些事,天子看向了百官之中的闻人袭。
 “闻人公,朕听闻,此番外贸,成效巨大,来,告知百官,哈哈哈,国库如今钱财几何?”
 “陛下!国库空虚,无有什么钱财,这番对外貌,投入不多,故而没有什么大成果,还望陛下能够加大外贸之事,明年,定然能够取得不菲的成效!”闻人袭起身说道。
 天子忽然觉得有些头疼,按了按额头,有些无奈的说道:“闻人公啊。。。这数十辆车马,行驶进入雒阳。。。国库怎么会空虚呢?这。。。算了,算了,总之,此番收益巨大,外贸之事,的确对国大利,当以施行,明年外贸,便可扩大与整个益州,益州商贾,皆可参与。。。”
 “闻人公,其中巨利,你可向百官透露一二。。。这些都是朝中忠良。。。”
 “陛下,若是臣讲述外贸之利,岂不是使百姓多行商事,弃之农桑,此乃本末倒置,有损国本也。。。。”
 “唉。。闻人公,所言有理。。有理啊。。。”
第0331章 天下富裕
 南军大营之外,出现了几个不速之客。
 几位身穿皂衣的小厮围着一位年长的老者,聚在大营之外,说着什么,守卫大门的两位士卒很快就注意到了他们,这老者穿着不凡,他们本不想驱赶,可是对方在此处驻足了太久,实在是有些奇怪,一位士卒走到了他们的面前,不悦的说道:“南军大营,不得靠近!”
 那老者笑着说道:“老朽前来,是为访亲。。。”
 “未有校尉之令,不可入!”
 “唉,前几日从凉州返回的那批士卒,可是在大营之中?”老者又问道。
 士卒思索了片刻,说道:“他们在西南校场。。。准备返回。”
 “多谢!”老者笑着,便令身边的小厮拿出些钱财,要递给他,士卒并没有伸手要那些钱,转身便离开了此地,又回到了门口,老者有些尴尬,上了牛车,便朝着西南校场的方向赶去,西南校场在雒阳之西,乃是个小校场,只能忍得下百余士卒,位置较为偏辟,远离县城乡亭。
 老者赶到了校场之外,令小厮前去询问,小厮几步便来到了校场大门,士卒举起了手中的长矛,小厮这才急忙说道:“我是来找袁司马的,还望诸位能够为我禀告一声。。。”
 士卒愣住了,点了点头,一人继续守在门外,另一人进去禀告,袁术正在校场内操练士卒,忽然听到士卒的禀告,伸出头,朝着营帐外看了一眼,小厮也正看着校场内呢,看到了袁术之后,咧嘴便笑了起来,袁术皱着眉头,令士卒们继续操练,便转身走了出去。
 走到了校场外,那老者急忙走了上来,笑着说道:“拜见少君!”
 袁术拱了拱手,面前这人,正是袁府之中管事,管事有些激动的打量着面前的袁术,看着与先前截然不同,浑身都冒着一股英武气息的年轻将领,他心里也不禁感慨,他说道:“少君,许久不见,不知可能抽出时日,前往府中,与家主一见。。。家主时常提及少君,心里甚是思念。。。”
 听到他这么说,袁术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无有军令,不敢擅离军营。。。你且回去,告诉阿父,最迟明年,我便向校尉请假几日,归家探望,明日,我便要率军返回凉州了。。。此时,也来不及请辞了。。。”
 “唉。。。”
 老管事听闻,只是摇着头,没有言语。
 袁术返回营帐,士卒们没有询问,这几日,前来寻找袁司马的人很多,先前来了个傲气十足的小胖子,袁司马那是急忙出门迎接,两人在营帐内寒暄许久,那人方才离去,之后又来了一位年轻士子,还送来了几辆车马的石炭,今日又来,看来司马在雒阳内的好友还是不少啊。
 到了次日,袁术率领士卒,返回凉州。
 而国库获得如此海量的财富,王符立刻便坐不住了,他向天子提议,从国库拨出钱财,在边境地区进行开垦耕田,为幽州,三韩,贺新二州,送去铁犁耕牛之类,另外,还要取出一些钱财,在这些地区建造房屋,帮助百姓们度过寒冬,对于其他地区,理当采取轻税免赋等举措,来鼓励当地的发展。
 听闻这个消息,闻人公好比被踩到了尾巴的狸猫,一蹦三尺高,险些与王符厮打起来,最令他痛苦的是,天子竟然接受了王符的提议,对地方上有规模的实行了轻税免赋的举措,国库的钱财又朝着四周散去,闻人公欲哭无泪啊,早知如此,当时就该弄死王节信啊!
 不过,后悔显然是没有用的。
 在得到了庙堂的资助之后,全国各个地区都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百姓们家里都开始有了存粮,甚至是些闲钱,这已经是近百年内未曾有过的情景了,而这些则是进一步的鼓励正在发展之中的手工业,很多地方市的规模发展起来,苛刻的商税,也没有能压制下这样的苗头。
 天子另外令凉州刺史郑玄拨出钱财,对棉进行大规模的采购耕种,从上一年的试耕看来,棉在西凉之地,是大有搞头的,虽然从质量上来说,并不如从外采购的洁白色的优棉,可也是淡黄色的中棉,依旧可以用来进行纺织,上一年郑玄组织了超过五万以上的耕农,进行棉花种植。
 在汉朝,百姓一向都是进行粮食耕作,只有少数豪强,才会令佃户进行茶叶水果等种植,因为庙堂对百姓收的税是以粮食缴纳的,少数行业是以钱折算,百姓都害怕若是耕作了其他作物,会交不上税收,郑玄在发动这些百姓的时候,还是声明,免去他们今年的税收,这才让他们放心耕作的。
 可是,令郑玄也没有想到的是,百姓在进行棉耕作之后,贩卖棉,获取的钱财,足够他们换来比他们以往耕作产量更多的粮食来,以前他们辛苦的耕作,相差不多的耕地上,也没有能获取如此多的粮食啊,这下,整个凉州百姓的热情都被带动了。
 郑玄对此事,有些慌张迷茫,他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没有耕作粮食,反而获取粮食更多,他一方面觉得应该提倡更多的百姓进行棉耕作,可是又担心若是所有人都耕作棉,粮食产量不够,会在凉州内引发粮荒,出现灾难。
 在得到了天子的命令,与国库的钱财之后,郑玄决定,明年要发动十万百姓进行棉耕作,并且同时要在凉州提倡棉种植,他还联系了益州,司隶,并州等地区的刺史,希望明年能够与他们进行贸易,以棉换粮,也算是给凉州百姓留下后路,若是出现了粮荒,还能迅速进行赈灾。
 最后,天子将剩余的钱,用来进行矿物开发,重点自然还是在铜铁炭之上,尤其是墨炭,要求各地郡县大力进行开采,争取在今年之后,让各地的百姓都能使用墨炭,抵挡寒冬。
 王符对这些都已经列出了目标,他要在西北境内大规模耕作棉花,出售到扬州,兖州,冀州等地区,另外,要将贺,并,新州出产的墨炭出售到南方与西北部,王符初步的目标,便是要边疆五州,能够成为富裕大洲,让他们不继续拖累大汉的国库,能够转身成为大汉日后财政来源之一。
 建宁十五年,这是一个百姓欢呼雀跃,商贾们擦拳磨掌,士子们掌灯夜读的一年。
 同时,也是闻人公大喜大悲,心头滴血的一年。
第0332章 井现黄龙
 建宁十六年,历癸亥
 年初,蔡邕会同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荀攸、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训、贾诩、太史令单飏等人,对《诗》,《书》,《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七部经书的校订完成,并发往了太学与门子学,形成了统一成制的教学经本。
 崔寔按照天子的命令,扩展鸿都门学,并且从单一的赋,扩展到了书,画,以及辞,并且当月招收了百余在这些方面颇有建树的大贤,入驻鸿都门学,另外,好此道的士子们,同样也可以进入鸿都门学,进行学习,在他们进入鸿都门学之后,涌现出了大量的人才。
 当然,也同样的出现了很多极为优秀的作品。
 近百篇的文赋传遍天下,虽然从内容上来说,这些文赋都极为相同,都是对天子,百官,或者当今的盛世进行夸赞描绘,但是他的确是在天下带起了一股文风,文字奢华,范围大气,这成为了建宁的盛行文风,文笔之中充斥着盛世的傲然气息,令人沉醉。
 在书方面,蔡邕所创立的建宁体自然是成为了主流,同时也有很多人对此进行了创新,而在画方面,京兆长陵人赵岐作了《建宁长歌图》,当时便有数位名士,要以千金收购,赵岐没有出售,反是送给了宫中的天子,天子对此画极为喜爱,爱不释怀,当月,赵岐拜并州刺史。
 在元月,寒冬尚未完全度过,各地还在紧急的抵抗严寒,不过在拥有了棉与墨炭之后,百姓们的生活的确是好了很多,没有发生之前那般的大规模灾难,不过,在益州,确不是这样,商贾们已经开始做好了准备,只要到了春时,他们便会前往贵霜。
 益州已经千余人的商贾准备前往贵霜,他们汇聚了数百辆车马,载满了货物,就等着郑玄的命令,郑玄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