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长亭 >

第55章

长亭-第55章

小说: 长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姐姐。”原是薛采薇来了。
  长亭并未有过闺中密友,山中岁月清冷,与她作伴的只有师父师叔师兄而已,况师兄常年病中,倒是她陪伴他的时间多些,及待她大些,师父虽常携她一起下山游历,可他师父的性子散漫不羁,哪里又想得到他的宝贝徒儿是个女娃,需要玩伴,尽带着她吃酒散玩罢了。
  是以长亭从未有过固定的玩伴,遇到薛采薇倒好,她不似一般养在深闺的大家小姐,规矩甚严。
  也不似小门户里的碧玉佳人含羞胆怯,见了长亭这样有些江湖习气的女子,也不觉异类,长亭早知她的身份,却也不似一般闺秀那般敬而远之,二人坦坦荡荡,相处起来倒也投契。
  长亭起身迎过她,分主宾坐下,侍女又奉好茶,二人闲话起来。
  长亭想起一事,笑道:“采薇,我记得你的琴音甚好,不知何时能再听佳音?”
  薛采薇笑道:“难得姐姐有此雅兴,采薇不无从命,但凭姐姐吩咐便是。”
  长亭眉宇间似是有些踌躇,正要说话,却听院外响起人声。
  初夏忙出去一看,回身却满脸喜气,笑着道:“姑娘,是宫中派人来了。”
  长亭脸色一变,疑道:“宫中派人来了?”
  初夏似是松了口气,这些日子殿下再未踏足后院,本以为二人之间恐怕是生了嫌隙,殿下又是那样的性子,从前多少女子就这般失宠,谁知今日忽然宫中就派人过来了,可不是天大的喜事么?
  因笑着解释道:“是呀,姑娘,姑娘受伤前,婢子便听说殿下向圣上上了折子,请封姑娘为侧妃,今日宫中送嫁衣的都过来了,姑娘快来看!”
  屋中侍女无不欢喜,皆朝长亭行礼祝贺,一叠声地“恭喜姑娘,贺喜姑娘!”一派喜气的模样。
  想来长亭这样身份不明的乡野女子,被当今晋王殿下看上已是天大的福分,谁曾想,晋王竟真为她讨来了封诰,是正正经经告了祖宗,入了玉碟的侧妃娘娘!
  这等爱宠谁曾有过?怕是整个周朝也是独一份了。
  更何况晋王殿下如今尚未正式娶亲,能得他青睐正式拜天地入门,是何等荣耀之事。
  连薛采薇亦欣慰道:“恭喜姐姐,得殿下这般看重!”
  长亭却楞在那处,艰难地吞咽了一下,迟疑道:“嫁衣……”
  众人只当她一时欢喜得呆住了,毕竟从前她与赵权两人便好得如胶似漆般,这段日子虽有龃龉,可今日宫中连侧妃的嫁衣都送过来了,殿下对江姑娘之心也可想见。
  很快院外的人便捧着嫁衣与其他物什进了屋,当中一个内侍模样的人行礼道:“江姑娘容禀,此乃尚衣局为姑娘缝制的册封时的礼服与行婚礼时的嫁衣,还请姑娘试过,若有不如意之处,婢子们好改过。”
  内侍神态十分恭谨有礼,毕竟这是晋王殿下亲自向圣上上奏册封的侧妃,也是晋王殿下第一位有名分的亲眷,晋王对这位姑娘的重视他们这些人精又怎么会看不出来。
  晋王乃圣上最为盛宠的皇子之一,如今太子因病避朝,朝中局势纷杂,稍长眼睛的奴才都想着法子去巴结赵权,更何况这现成的机会?这些内侍自然尽心尽力,好讨赵权的好。
  长亭看着面前恭敬奉上的嫁衣,她不懂宫廷规制,可鲜红精绣的嫁衣在她看来已是精细非凡,极尽奢华。
  “你就快册封为本王的侧妃了,我赵权的女人,那些大臣家眷谁敢给你气受?”长亭脑中忽然闪过这句话,她眨了眨眼,想起那日赵权的朱色行服,似乎颜色比眼前大红的嫁衣要晦暗些。
  只是不知……
  长亭似是想到什么,微微一怔,随即回过神,心中一定,含笑对那内侍道:“我头上受伤,这两日精神头总有些不足,方才说了好些话,倒又有些乏了,劳烦你今日跑这一趟,不若你将这嫁衣先放在这里,改日我伤好些再说罢!”
  那内侍见长亭额上覆着纱布,自然没有不肯的,忙客客气气地回了话,又命人将嫁衣放下,与初夏交代过,这才行礼带着人离开了。
  长亭面色平静,含笑让侍女将嫁衣收起来,初夏等人虽有些疑惑,可见长亭神色似乎有些倦怠的模样,也不敢多问,小心将嫁衣收好。
  薛采薇亦告辞道:“姐姐说了这么久的话,想来该乏了,妹妹改日再来拜望,姐姐好好休息。”
  长亭却回过头笑道:“方才还说想请妹妹抚奏一曲,今日春光正好,不若就今日罢,只可惜我的剑丢了,否则我倒是可以为妹妹舞套剑法,亦不枉你我相交一场。”
  薛采薇闻言一顿,抬眸若有所思地看了长亭一眼,迟疑道:“姐姐……”
  长亭对她一笑,薛采薇水晶心肝似的人,释然道:“不能一睹姐姐的剑法的确可惜,采薇身无长物,今日只一曲赠与姐姐,望姐姐莫嫌弃。”
  说罢命侍女取琴焚香,清奏一曲,殷殷切切,似有所言。
  一曲既罢,薛采薇盈盈起身,朝长亭一拜,长亭忙扶过她,薛采薇低声道:“姐姐保重!”
  长亭一笑,切切嘱道:“你也是!”
  长亭静静坐在屋中,似是在等着什么人,屋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长亭面色依旧平静,只是手边的茶已经凉透了。
  初夏上前为她换过茶,见她神色虽淡,却有些肃然,不敢扰她,只得小心立在一旁,暗暗观察她的神色。自薛姑娘走后,这江姑娘便使人去前边通报,想面见殿下,只是殿下朝中事忙,此刻还在宫中,不知何时才能回府。
  待茶凉透了又换,换了又凉,如此往复不知多少次后,一侍女进屋禀道:“姑娘,殿下回府了,命婢子过来请姑娘前院一叙。”
  长亭站起身来,望了望窗外,明月高悬,更鼓声自远处遥遥地传来。
  “梆、梆、梆……”声音低沉徐徐,长亭暗想,竟已三更初上了么?
  她微微呼出一口气,大步往前院走去。
  如今虽是暮春时节,可夜里依旧有些寒意,侍女在前方小心地打着宫灯,长亭默然无语,心头却恍惚想起她上次随赵权离开京城去北地,似乎也是这样的一个夜里,算算时间,到现在,竟已是大半年前的事了。


第77章 
  长亭至赵权书房时; 他还在与幕僚议事,长亭不欲打扰他,便未让人通报,自己在廊下立等。
  不多时; 自屋中陆续出来几人,乘着夜色匆匆离府; 最后出来的是张勉; 见长亭立在廊下,便即刻进去通传了; 片刻便请长亭入内。
  长亭眉头微锁; 从未有过如此踌躇不定的时刻; 举步踏入赵权的书房,入眼依旧是从前的模样,阔朗肃然。
  赵权立在案前,正提笔写着什么,一如长亭初次在这里见他时的情形。
  长亭垂手缓步近前; 屋中四角皆是宫灯; 只是赵权书房甚大,他案上仍旧摆了盏掐丝琉璃宫灯,烛光幽黄闪烁; 映得赵权的脸明灭不定; 如此却越发显得他五官深邃; 如刀刻般完美; 又兼他身形修长如青竹; 便是清月朗朗,松柏长青亦难形容一二。
  长亭在离书案一丈开外便停了步,抬眸看向他,忽然想起,那夜她暗探书房,就在这窗外的椽梁上,她也是这般看着他,他亦是这般秉烛夜读,似乎总有看不完的折子,做不完的事。
  赵权至此也未抬眸,笔下也未停,似是并未注意到长亭的到来。
  烛心传来一声极细的“皮破”声,惊破了两人间的平静,长亭握手成拳又松开,抱拳沉声道:“王爷……”
  赵权的手微微顿了顿,抬眸看向长亭,他双眉极浓,烛光阴影下,似是一团乌云笼住了双眼,可那双眸却映着烛光,熠熠生辉,凛凛夺魂,此刻看向长亭,越发莫名难测。
  长亭与他目光触到的一瞬间,心中莫名一紧,本想说的话却忽然说不下去。
  赵权只看了长亭一眼,面色古井无波,垂目,继续写下去,似是如寻常般问道:“怎么?是今日的嫁衣不如意么?”
  长亭霍然看向他,今日之事,他原是知晓的,转念一想,他怎会不知?若无他的授意,宫中怎么派人来送嫁衣?
  长亭再次拱手,斟酌道:“王爷,我的伤已经好了,下山日久,我也该回师门复命去了,这些日子以来多谢王爷对我的照拂,长亭……”说到此处,长亭脑中忽然闪过数副画面,不禁顿了顿方继续道:“长亭铭感于心,今夜特来向王爷辞行。”
  赵权手上猛然一顿,因他习惯中锋用笔,登时纸上便氤氲了一片,他缓缓抬眸看向长亭,长亭并未闪避,只平静地看着他,可烛光闪烁,她似乎看不清赵权脸上的神情,可直觉的,她似乎感知到他心中所想。
  两人就这般望着对方,一时皆是无言。
  赵权看着面前这个女子,她依旧粉黛未施,一头乌黑如绸缎般的青丝只绾了个简单的发髻,用了根极朴素的银簪簪住,全无其他钗饰,一双细密英秀的眉天然无伪,映上一双盈盈似有秋水般的眸子,似多情又还似无情。
  他忽然有些恍惚,他还记得他在这间书房初见她时,她亦是这般模样,素衣乌发,磊落分明。
  良久,赵权似是回过神,却只沉沉地开口说道:“册封你的旨意不日就会到王府,你若不喜那嫁衣,本王便命尚衣局重做,直至你满意为止。”
  赵权此刻音色低沉,竟和这夜色中的静谧融为一体,可话语虽淡,却沉如金石,和着他天之骄子的威仪,一丝也不容人拒绝。
  长亭闻言,却不愿去揣度这话背后的深意,只沉声禀道:“王爷,长亭乃山野草民,自小便在江湖市井中长大,未受教化,不懂礼仪,王爷身份矜贵,长亭怎堪相配?又怎堪为皇家妇?望王爷将册封的旨意撤去,勿致皇家颜面受损……”
  “砰”一声,长亭猛然顿住。
  抬首望向赵权,却只见赵权神色阴沉地盯着她,雪青的衣袍上有几滴墨缓缓晕染开来,手上的笔被他随手掷到墙角,惊断长亭的声响原是笔折断时发出。
  “你说不想要便不想要么?!”赵权低声恨道。
  长亭心中一跳,却只见赵权似是压抑不住怒气,劈手抓起案上那张纸,似是裹挟着风雷,几步便迈至长亭面前,眼神既阴沉又愤懑地盯着长亭,举着手上的纸寒声道:“这是你我的婚书,是你要本王亲手写下,难道……你忘了么?!”
  赵权音色本就低沉,此刻他内心情绪激荡,一句话竟似咬牙切齿般沉重,问得长亭心头一震,她何曾想过她与高高在上的晋王殿下会有如今这一刻?
  便是做梦也未想过,赵权会有这样的神情,会对她说出这样一番话。
  “你回答本王,这些你都忘了么!”赵权拽起长亭的手,猛然将她拉向自己,语中不复方才的愤怒,隐隐中却带了某种难以言说的期盼。
  他终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日思夜想的那句话。
  他想问她,你忘了那些穷困潦倒却不离不弃的日子么,你忘了日日同床共枕相依相伴的亲密么,你忘了……花前月下,你与我许下的种种誓言么?
  可他终究只问出那一句,只是殷殷切切的眼神注视着长亭,好似普通儿郎,只待心爱的姑娘含羞回顾他一句。
  赵权的话仿若重锤,击中长亭内心某个软弱的地方,使她不得不去面对,不能再回避,长亭眼中现出一瞬的软弱,又似是怜悯,分明还有些同情,只见她眼神闪了闪,却并未挣脱赵权的手。
  她望着赵权,眼神渐渐澄净清明,声音一如从前,清淡如泉却隐带甘甜,似是剖白般,只听她徐徐说道:“我并没有忘记,我记得过去发生的一切事情……”
  长亭看着赵权渐渐转凉的眼神,拽着她的手也慢慢松开,她心中莫名不忍,可终究还是直言道:“可那些只是因我受伤失忆,其间种种曲折误会,致使王爷错爱,我……造化弄人,王爷睿智,何不明白……”
  “所以如今你忆起前事,便要将你我的过往一笔抹消?”赵权问得很慢,似乎字字都是从胸腔中发出,直震得长亭心肠发酸。
  她心中不知何滋味,仿佛有人紧紧攥住了她的心,令她呼吸都有些发窒,她艰难地咽下所有情绪,缓慢却坚定道:“还请王爷体恤,长亭就此拜别,今后,长亭虽身在江湖,亦会遥祝王爷得偿所愿,一展心中所长。”
  长亭一揖到底,赵权却全无回应。
  半晌,长亭抬眸望向他,却只见赵权俊脸微松,一双极好看的眼睛此刻却好似闪着火光,不知是烛火映照还是他已震怒至极,长亭何曾见过这般模样的赵权。
  下一刻却见赵权脸上浮出一丝古怪的笑意,却再不复晋王殿下素来的风仪,只让人觉得阴沉难测,惶恐不安。
  “想走?”长亭只听赵权低低地问了一句,语调清淡却又仿似重逾千金,好似不是在问她,而是自言自语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