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正史二三行 >

第76章

正史二三行-第76章

小说: 正史二三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山林后,二人意见相左。
    少主班桐听到护法的描述后,执意要他开棺木偷取诏书。
    护法急道:“少主……现在逃出去才是最主要的,诏书可以先放放……”
    “没有诏书,能逃到哪去?”一个瘦小的年轻男子说道,“那些冯党只认诏书,没有诏书我还是什么皇室正统?”
    护法心道,你本来就不是皇室正统。
    他当年把那个昭王打昏后,一路送回教中,谁知那人醒后,听到教主说皇上驾崩,想问问王爷什么想法,愿不愿意同神风合作时,忽然跪地痛哭,说自己叫姜福,不是昭王。
    “王爷为了救小人坠下崖去,生死不明……小人当时怕死,不得已才冒充王爷,小人不知朝中发生什么变故,求求你们快去救救王爷……”
    “对!对对!还有!”姜福情急之中没有多想,为了表明此事急迫,说道,“皇后还等着诏书,诏书在画里,王爷身上的这枚银针是开画取诏书的钥匙,求你们快些知会给官府!救出王爷,告诉昭阳宫的人!”
    当时在场的只有教主和几个护法,教主当时已得知朝廷救回了一个‘昭王’,形势对冯党十分不利。
    教主想,他只要宣布自己手里这个是真昭王,失势的冯翔就不得不与他合作,送他兵马。
    几个护法和教主商议之后,割了姜福舌头,烧了他的脸,剪下他那身王族制式的衣服一角,给冯翔送去,换三千兵马。
    这个‘昭王’并没有活太久,冯翔在凉州被部下刺杀后,失去价值的‘昭王’就死了。
    至于班桐,他是教主的儿子。
    但教主从未说过,他有野心,他想等儿子登基称帝后,再告诉他真相,做尊贵无比的太上皇。
    护法说:“我们可以先联络凉州分舵,教主被抓,教徒们肯定会来营救,到时候少主有了人手,再来讨要诏书也不迟。”
    “你懂什么!”班桐叫道,“你们拜的都是教主,从不把我这个少主放在眼里,没有传位诏的少主,你们的人哪里会听从?!你若不去,我自己去!”
    他站了起来,护法慌张拉住他:“教主只有你了!你若再遇不测我们神风就真的完了……少主,听我一句劝,他们有兵防守,只我们两个人根本就摸不到棺木……”
    “我有神风护佑!!”班桐说道,“神风送我从牢狱中出来,枪弹避着我飞,都是因为我才是正统,神风护体,这次也绝对能拿到诏书!”
    他甩开护法挺胸走了出去,护法急的直跺脚。
    他们暴露了。
    拾京早已听到湖边小丛林的动静,他站起来,见一满脸尘土的男人慢慢走过来,身后一个脸更脏的人像疯了一样大笑。
    “完了,完了……我神风气数已尽……”
    他们不是族人,但明显是冲着棚帐来的。
    拾京道:“报上名。”
    “你就是那个偷走我父王诏书的贼生的儿子吧?把我父王的诏书还回来,你们这些下等人!”
    拾京讶异:“……班桐?”
    那人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芒,一步步走近,嘴里念叨着:“神风佑我,刀枪不入,乘龙归京,荣登大统!”
    那个疯掉的人一边笑着一边跑。
    周围驻兵前去追人,拾京瞄准了班桐,在驻军的火铳拉响之前,眯起一只眼,毫不犹豫地扣下了扳机。
    燧发枪八颗子弹,全部打准了。
    班桐倒在了地上,死的可笑。
    “有病。”
    拾京扔给了他两个字。
    怪不得封明月会说,神风教闹得挺大,实则不成气候,不足为惧。
    “是班桐。”拾京收枪,平静对身边的驻兵说道,“替我告诉公主,看在我打死了神风教的少主的份上,让她原谅我不经上报就偷跑出来的罪。”
    驻兵半晌无话。
    这时候你竟然惦记着这个……
    作者有话要说:  拾京从没打准过什么,除了班桐。
    题外话,评论区看不到正文说要让我赔钱那个读者,你知道晋江的作者后台什么明细都能看吗?读者的具体购买章节,我看的清清楚楚。评论区里我那个提意见的读者是一直追文的读者,她讨论的是情节,你不用在二楼附和这是骗钱,你俩看的不是一个东西,我日更八千不是为了专门骗你一毛二的。这本V了七十章,你跳着买了14章,84章之前的二十多章没买,订阅率只有20%,我更新后你看不到正文很正常,防盗就是这么个意思。
    不过看你的意思,可能你都没意识到那是防盗章……
    欢迎对小说本身的意见建议,作者们都是在摸索中进步的,这篇算是古言长篇试水,虽然试糊了23333,
    但比起客来有进步……
    还真不能立flag,下本我不吹代表作了,万一吹得跟这本一样尴尬就惨了23333,所以,下本肯定不是代表作,目标……能顺利讲个好故事给你们听就行。
    这本基本快完结了,跳着看肯定看不懂,上一章好多内容都是前面提到过的,姜福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且关于当年的事情,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所以真相以上一章为准。
    我果然又恢复话唠本性了哈哈哈哈哈
    谢谢花总的雷~

  ☆、第86章 诏书第二十三

昭阳京今日的早朝,千古难见。
    改朝换代二十三年之后; 皇帝公布了先帝的二十二封诏书; 确切说是二十三封。
    不是宣读; 而是……
    “诏书第六封; 傅起,陆笑汝……你俩的。”
    封晚云坐在玉阶上,带着琉璃镜; 把延熹帝画的那幅兵部侍郎傅起与吏部侍郎陆笑汝早朝争执图展开; 小心翼翼扯出里面的诏书,眯起眼离远看了; 短暂一笑,把诏书给了傅起:“陆、傅二位; 前途无量……给; 夸你们呢。”
    傅起看完,沉默地把诏书传给身边的陆笑汝; 陆笑汝看完; 抬袖遮脸半晌,擦了泪花。
    “谢先帝……”
    封晚云又拿起一张,看了背后的标记,展开来; 手指指着念道:“诏书第十云岫阁学士……你的。”
    她把这张图给了旁边的柳帝君; 短促一笑,又恢复严肃表情。
    柳帝君微微一惊,没动:“我的?”
    “看吧; 就是你的。夸你的,接旨。”
    柳书名接过画轴,见诏书上提到的果然是自己。
    “云岫阁学士柳书名,心细如发,老于世故,然与朕志趣相投,心沉意坚,可重用。后登基后,可酌情拔升,钦此。批注:字不错,云卿赞多次。”
    这封诏书在永熙九年延熹帝所作的云岫阁清晨忙碌图中,画中有在桌案后批阅文书的柳书名。
    封晚云又拿起一幅画,见到这幅画,画的是她花园赏春,哼了一声,说道:“这张肯定是朕的……”
    封晚云把昨日拆的一半画撕开,露出整张诏书:“诏书第七……致晚云……”
    她迅速看完,突然笑出声来。
    朝臣们急切想知道内容,但都没出声。
    年近半百的皇帝笑的像个双十少女,她捧着这封诏书一遍一遍的看,笑着笑着,眼中溢满了泪水。
    她出了会儿神,对着诏书微笑了好久,迅速收起表情,淡淡把这封诏书叠起放在旁边,云淡风轻道:“不是什么要紧事,一些唠家常的话……朕就不念了。”
    她又拿起一副画轴,看到上面是题字为骄阳明月,笑道:“这定是给明月的,诏书第十一,骄阳明月将军……”
    封晚云像是一个人在和先帝对话:“嗯,东南三州总将?烦人,他俩用不着你操心……”
    她笑完,换诏书时忽然看到下方的朝臣,这才想起自己还在朝堂之上,微微笑了笑,严肃道:“给封顾二位将军的,朕先帮这夫妻俩收着。”
    “这张是什么?古意醉酒谈花……嗯,裴古意的,这张是给裴古意的。诏书第十四……义弟古意多年劳苦功高……”她差点把手中的画给下方轮椅上坐着的昭王,愣了一下,她失神片刻,手转了个方向,把诏书给了江蕊,“替古意收着,你看,你拿给昭王看,哝,给义弟的,赶紧看吧。”
    昭王慌忙转着轮椅,从江蕊手中拿过那张诏书,看完后,呜咽不已。
    江蕊犹豫了好久,慢慢拍了拍他的背,轻声道:“殿下把还它给我吧。”
    她与昭王四目相对,最终,拿回诏书淡淡躬身一礼,站回对面自己的位置。
    封晚云拆完了二十一张画轴。
    诏书第二十是给冯翔的,皇帝念完,说道:“来人,烧给冯翔,辜负了先帝所托,让他在地下亲自给先帝赔罪吧。”
    诏书第二十一是给全体大臣们的,感谢他们包容自己这样的皇帝,谢谢他们忠君为民,并嘱托他们将来继续忠明君,为民开盛世。
    念完后,皇帝忽然落寞道:“诏书第十三……你们应该都已经知道了,朕不多表,第十三个画轴,朕之前送给那个苍族孩子了,他挺喜欢那幅画的。至于诏书第二十三……朕还未找到。”
    她展开诏书第二十二,说道:“先帝在诏书第二十二做了个批注,说诏书共有二十三封,而第二十三,是他给天下的大礼,朕猜,可能是有关民生民计,朕还在找,找到了自会给众爱卿宣读诏书第二十三。”
    她站起来,背着手,走回龙椅,慢慢坐下来说道:“你们也看了,要说诏书吧,这些有些牵强,先帝呢……一些永熙年过来的老臣可能知道他什么脾性,留在画中的这二十多封诏书,自古以来,会做的,恐怕也只有他了……”
    “好了,今日无事了,众卿,退朝吧……”
    “等等……”
    柳帝君忽然抬手止住宣礼官,叫来宫人:“去把未央宫东墙上挂的那幅画拿来,昭王之前画的那幅……陛下的画像。取来。”
    封晚云道:“第二十二张诏书说了,最后一封诏书第二十三,是留给天下人的,怎么会是那幅画,何况那画是昭王画……”
    “先帝最喜那幅。”柳书名说道,“先帝说过,天予昭王一双巧手,美人图能有八分传神,无人能及……”
    延熹帝画工虽不俗,但不及其弟班尧。
    在延熹帝的要求下,班尧画了侯门长女封晚云,熹帝甚是喜欢,婚后也常悬于寝宫,时时赏看。
    宫人把画捧来,用极锋利的刀,一点点将画剥开。
    诏书的一角,露了出来,正是第二十三封。
    封晚云震惊不已,站起来道:“不可能!”
    这副画后方并未标注二十三的字样,然而,画中的的确确藏有诏书。
    朝臣们不知不觉中都屏住了呼吸,诏书第二十三,延熹帝留下的最后一封藏画诏书,会是什么内容?
    赠天下人的大礼,又是什么?
    剥画的这段时间,封晚云感觉,自己仿佛又重走了二十年。
    短暂的漫长。
    诏书完整剥离开来。
    宫人们悄悄擦去额上的汗珠,恭恭敬敬把诏书呈给皇帝。
    封晚云一把抓过看了,忽然跌坐在龙椅上,别过脸去,强忍泪水。
    柳帝君上前,把诏书拿了起来,看了好久,他面无表情地把诏书递给宣礼官:“念,大声念出来。”
    宣礼官高声念道:“帝王诏第二十三。朕年而立,富有四海,子民万万,天下安乐,盛世清明,乃朕之福也。然朕御极以来,无堪大任之才,无享康健之福,膝下亦无儿女,为朕之子民万世和乐,朕决意退位。章亲王之后裔,定国侯之长女,大延皇后封晚云,现今才德俱全,有担大任之能,必能承朕之大统。特准皇后封晚云,于永熙十五年七月二十一万寿之日,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启新朝新风,昭告四海。钦此。永熙十一年三月七日辰。”
    这就是先帝留给天下人的大礼。
    给他们择一个比自己更合适皇帝位的明君。
    这也是延熹帝最后的浪漫。
    让他的皇后在生辰那天,登基为帝,接受万民朝拜。
    遗憾的是,凡人终难逃命运捉弄。
    写下这二十三封诏书的延熹帝,再不会知道,他的皇后没有听懂他的暗示,错过了这些,在本该属于她的帝位上,经受了二十三年的折磨。
    他的弟弟,死在云州荒林之中,死在爱的牵绊和愚昧的恶意下。
    他的义弟,受了二十多年的病痛折磨。
    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又有多少爱与恨,在命运的玩笑带来的阴差阳错中诞生,纠缠。
    封晚云慢慢撇了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
    “班羲……”她温柔低语,“恨死你了……”
    朝堂之上寂静无声,宣礼官宣读诏书的最后一个音渐渐消散。
    静默之后,众臣跪拜,齐声三呼万岁。
    建元二十三年,延熹帝的第二十三张诏书,终于使大同的皇帝封晚云,堂堂正正的坐稳了帝位。
    拾京唯一一次用火铳打准了目标,解决了南柳的心头患后,虽然脸上无波,内心却很雀跃。
    消息可能早就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