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正史二三行 >

第29章

正史二三行-第29章

小说: 正史二三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
    清早,贝珠带着拾京去捕蛇。
    拾京背着小箩筐,拿着一个小银钩,在前面打草开路。
    等到了蛇群栖息地,贝珠灵活地爬上树,赤手抓蛇,扔进拾京身后的箩筐中。
    拾京仰头说道:“不要青蛇,卖不上价格。药铺的老板说要那种红黑相间的缠藤蛇。”
    贝珠盈盈笑道:“小阿京,昨晚在我这里没睡好吗?”
    拾京的嗓子依然沙哑,鼻音很重。
    他想了想,从怀中取出南柳给的香囊,翻出里面的一根药草,放进嘴里咀嚼。
    贝珠滑下树,瞧见了,稀奇道:“好漂亮的颜色,前日赶集买的?”
    “换的。”拾京诚实道,“青云营一个小将军的,我拿面具和她换的。”
    贝珠乐道:“怪不得溪清要让我看着你,你和那小将军私下里换的?”
    拾京好半晌才嗯了一声。
    “……这袋子的颜色可真漂亮。”贝珠再次感慨。
    拾京依言收好香囊,指着东面外围的树,小声提醒道:“贝珠阿娘,那里有条缠藤蛇,在睡!”
    贝珠脚步轻的像风,过地无痕,嗖的一下,无声攀上树。
    拾京小心翼翼来到那棵粗壮的大树下。
    缠藤蛇行动极快,动起来如闪电,因而它挂在树上睡觉时最易捕捉。
    贝珠屏住呼吸,招手让拾京再走近些,自己举起手,手捏的也像个蛇头,慢慢靠近缠藤蛇。
    就在她即将下手时,玉带林外的青云营教场上传来几声响,声音如雷,惊飞了树上的鸟,也惊跑了缠藤蛇。
    贝珠叹了口气,顺势攀到最高处,双手为盖,置于额上,朝教场那边看去。
    “……着火了吗?”贝珠疑惑道,又看了一会儿,她突然瞪大了眼,惊道,“火铳!青云营终于练上火铳了!”
    贝珠今年三十七岁,二十三年前,苍族杀入岚城砍神风教教徒的复仇战,她也参加了。
    因而,对那种铁管中能喷出炽热铁块,滋滋喷火冒着浓烟杀人的火器印象深刻。
    拾京问道:“贝珠阿娘,怎么了?”
    贝珠心想,拾京没见过那种火器,应该让他开开眼才对,于是招手道:“小阿京,你上来!”
    拾京攀了上去,坐在枝桠浓密的树冠上,向教场望去。
    一只红腹翠鸟落在他头顶。
    拾京没去赶它,呆呆地望着教场。
    “哎呀!是个女娃娃。”贝珠说道,“看上去年纪不大,不知道她怎么样。”
    上场的恰是南柳。
    离得远,拾京只看到模糊的烟蓝色身影,很熟悉。
    是南柳。
    拾京心道:“奇怪,离这么远,连脸都看不清,我是怎么知道她是南柳的呢?”
    连续十声枪响过后,红腹翠鸟拍翅而飞,鸟儿们从茂密的树丛中哗啦啦飞起,带起的风,吹着拾京的头发。
    从自己纷飞的凌乱发丝间,拾京看到南柳悠闲地骑着马扛着那根会喷烟的铁管,缓缓从白色烟雾中走出。
    有一瞬间,拾京觉得有什么东西到了他的喉咙处,像是要吐出怦怦直跳的心,莫名让他不安焦躁。
    “贝珠阿娘,她们在练火铳?”
    “对啊!”
    “……刚刚那个女孩子,怎么样?”
    贝珠转了转乌溜溜的眼珠,说道:“我看不懂,但听声音,我觉得肯定是好的!”
    她见无人再上场,顺着树滑了下去。
    拾京望着青云营的教场,旗帜在蓝天白云下飘扬。
    拾京忽然发觉,原来他离青云营如此之近。
    只要,只要再向东走不到三百步,就是青云营。
    “小阿京,下来吧。”贝珠喊道,“别被勾了魂去,不然我怎么向大母交待?”
    拾京收回心,慢慢滑下了树。
    夜里,拾京坐在贝珠家的院子里,帮她补衣服。
    贝珠拿了石粉和树枝,说道:“衣服先放放,来帮阿娘画条线。”
    拾京接过树枝,贝珠说道:“从这里到那头,画条直线,你画着,我来撒粉,圈蛇用的,来吧。”
    拾京把自己的头发快速用晒干的藤蔓缠起来,甩到身后,捏着树枝,弯下腰,在地上画出了一条漂亮的直线。
    贝珠惊讶不已:“小阿京线画的好直!”
    拾京不解道:“阿娘不是让我画直线吗?”
    “可是,虽说是画直线,我从来没画这么直过。”贝珠咋舌,“就是你珠明弟弟也画不了这么直,他的手握刀弯弓可以,可一拿起树枝就抖。”
    拾京笑了笑,低头看去,地上的线确实笔直干净。
    贝珠高兴地填上石粉,说道:“小阿京这双手最巧了,你握着树枝,树枝就听你的话。”
    “其实……是阿爸教的。”
    拾京想起他的阿爸握着树枝,摸索着在地上写字,教他识字。后来他也拿根小树枝,阿爸写一个,他跟在后面,一笔一划学一个。
    但因阿爸目盲,所能教的也很有限。
    他现在还记得阿爸搂着他,轻轻说道:“这可怎么办,不读书终究是不好的……”
    贝珠愣了愣,呆了一会儿,忽然扔了石粉,拍了拍手,说道:“小阿京想吃什么,阿娘给你做!”
    “贝珠阿娘……”
    “说吧,阿娘听着呢。”
    “我想吹埙。”
    贝珠笑道:“放心吧,阿娘这里离得远,他们听不到。”
    拾京坐在院子里的石椅上,再次吹起了那首《大风起》。
    断断续续吹到第二遍,林子外,忽然有笛声传来。
    拾京停了下来,睁开眼,惊讶地听着。
    笛子声清脆,吹的也是《大风起》,比他连贯多了。
    玉带林外,青云营一天的训练早已结束。
    月亮都升到了天空中央。
    南柳半睡半醒之间,突然听到帐外远远传来断句异常熟悉的《大风起》。
    她立刻翻身坐起,又停了一会儿,确认了,鞋都顾不上穿赤着脚就跑了出去。
    她循着埙声,沿着玉带林边缘走着。
    声音忽远忽近,南柳确定不了具体位置,很是焦急。
    是拾京,拾京在!
    今天给他带的酥糖也忘了给。
    南柳慌张寻着声音。
    她怎么才能告诉拾京,她现在就在玉带林外,在他的不远处,听他的埙声呢?
    正当发愁之时,南柳突然听到身后传来笛声,接上了拾京吹断的《大风起》。
    埙声不再响起。
    南柳顿时火冒三丈,扭头喝道:“是谁?!”
    是谁大晚上的多管闲事!
    月下阔步走来一个绿衣男人,长发高高束起。
    他停在不远处,放下横笛,问道:“你又是谁?还不让人吹笛思乡不成?”
    听到这个声音,南柳怒火一顿,瞬间化为惊喜:“明月舅舅!”
    封明月惊住。
    大同一十三个州,四万万百姓,唯有两个人能叫他舅舅。
    大的那个远在京城,唯剩一个,就是眼前这个披头散发赤足的小姑娘。
    封明月乐道:“南柳?!三年未见,舅舅竟然都认不出你了!”
    似乎除了竹楼中的人,其他的生灵全都怕那不停歇的牛角声。
    溪清最小的弟弟刚刚能说出连贯的话,豆丁一般的小人儿还没桌子高,扒着门边问姐姐外面是什么声音。
    溪清说:“是有人打……”
    大母打断她,很平静地回答:“无事,他们吹着玩的。你快过来,不要扰你阿姐吃饭。”
    母亲既然这么说,溪清再好奇再心急,也只好装作没听到,脸上云淡风清的吃饭。
    晚饭吃的差不多时,牛角声也歇了。
    战事结束了,聚集地外围的守林人到竹楼通报:入侵者已被逐出林外,有六个族人受伤。
    大母仁慈地叫人收拾出旁边的竹屋,让他们把受伤的孩子们抬到旁边的竹屋,到自己的身边来养伤。
    自始至终,溪清都不知道入侵者是谁,为什么会打起来,到底算谁赢谁输。因而,当南柳带着赤珠营和青云营的将士进林送和谈书时,溪清是害怕的。
    她怕攻入林中的是青云营,怕之前和她起了两次冲突的女人这次以战胜者的身份进林来逼她低头认输。
    溪清把和谈书拿给大母看,担忧地问大母:“这是什么?会不会是让我们投降的东西?刚刚我们和青云营打起来了吗?”
    她的母亲懒懒看了眼那张纸,继续闭上眼睛养神,说道:“溪清,不要让毫无根据的不安占据了你的心乱了你的阵脚。枪声是从西北边来的,和我们打起来的绝不会是青云营。底下站着的那个小姑娘,刚刚报出了两位故人的名字。和二十年前一样,仍是他们两个,他们的名字我不会忘记。若是他们,那更不会是为了刚结束的战事而来。何况,这纸上写的……溪清,叫拾京来。”
    苍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但苍族现在的族长,大母霞溪,却认得几个字。
    其中就有拾京这两个字。
    祭坛下,她妹妹和那个男人常住的地方,曾放着那个男人给自己儿子亲手磨出的小床,床头的木头上刻着拾京的名字。
    不仅是床,当时,祭坛下的石屋中还有许许多多那男人亲手做的小玩意,明显小一号的杯子,色彩斑斓的陶碗,上面都刻着拾京的名字。甚至包括石屋一侧的墙,也有拾京的名字。
    有些工整好看,有些歪歪扭扭。
    而今,除了那面挪不动的墙,其余的东西无一例外全被丢进了墨玉潭。
    大母没有同女儿多说,只是道:“叫拾京来,让他念念这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月明星稀。
    与青云营定好明早入林会面的时间后,溪清从祭坛返回竹楼向大母通报情况。
    大母背对着门斜躺在竹床上,正在歇息,她没有睁眼,只缓缓问道:“拾京在祭坛?”
    “是。阿妈,巫依把他锁了起来。”
    大母懒懒抬起眼皮,目光散漫,怕了怕正在她身旁熟睡的幼子,问道:“他又做了什么事?”
    “……私逃出林,穿了外族的衣服,还和外族人一起赏灯。”
    大母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又问:“纸上的字,他念了吗?”
    “念了。”溪清犹豫了一刻,说道,“可是阿妈,我觉得奇怪。”
    大母的表情很玩味:“你说说看。”
    溪清掏出她卷好的和谈书,仔细展开来,说道:“我知道拾京的名字怎么念。这张纸里面有提到他的名字,他念出来的时候我听到了。纸上只有短短一句话,但他再说给我听时,却说了很多事。我觉得这张纸上写得字,应该是给他看的。”
    “拾京看完后怎么跟你说的?”
    “他说明早青云营和赤珠营有两个人会进林同阿妈见面商量些事情,但没有说什么事。”
    竹床挨着竹墙,顶上敞着一扇窗,抬头就能看见外面的夜空。
    大母撑着脑袋,望着夜空,说道:“明天,每三十年才会出现的扶苍星就要升空了。”
    溪清不知母亲为何突然提起扶苍星。
    大母问她:“溪清,你知道扶苍星对苍族而言,意味着什么吗?”
    溪清摇头:“阿妈,我从未见过扶苍星。”
    “扶苍星升起时,我们最接近溪水母神。那时,母神会聆听你的心愿。当扶苍星映在溪水中央的镜石上时,无论什么样的心愿,溪水都会送出祝福,为你实现愿望。”
    溪清高兴道:“这就是说,拾京也能被祝福,成为我们的族人吗?”
    大母摸着熟睡中的小儿子刚刚及肩的黑发,说道:“溪清,明日不必派人到墨玉潭守潭,让那些原本要守林的人现在到祭坛去,守住祭坛。明日祭典之前,除了我和巫依,其余的,谁都不能到祭台去。”
    竹楼外传来咚咚的脚步声,急切而欢快。
    “阿妈!”溪砂面带笑容,在门口停住脚,放下弓箭卸下弯刀,欢快地跑来,抱住大母,“阿妈,我听他们说,外族人刚刚来找我们谈事情?他们谈什么啊?”
    大母揉了揉他的发顶,眼底多了些笑:“溪砂,你怎么一直跟长不大一样。我还没问你,刚刚跑哪里去了?”
    “……阿妈,我去了墨玉潭。”溪砂搓了搓自己的鼻子,小声说道,“我去送珠明了。”
    大母轻轻点了头:“知道了,你还有什么事?无事就去睡吧,不早了,月亮都要沉下去了。”
    “阿妈,我想和你商量件事。”溪砂看了溪清一眼,恳求道,“阿姐你能先出去吗?”
    大母嗤笑:“你要说什么她不能听的?”
    溪砂凑近大母,从肩头披挂的橘红色布挂中取出一个蓝紫色香囊,银线暗纹,绣工精致。
    “这个送给阿妈……”
    大母低眉一看,问他:“哪来的?”
    “捡来的。”
    大母捧着他的脸左看右看,溪砂连忙垂下眼,脸红道:“阿妈,这是夜空的颜色。”
    大母眯眼笑道:“我瞧出来了,你这个表情……你喜欢这个小玩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