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蜜爱春娇(种田) >

第74章

蜜爱春娇(种田)-第74章

小说: 蜜爱春娇(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也没想打听那些,只当故事听了也就完了。
  等这男子身上伤好了大半,便告辞离去。临走之前,他说定要回来,报答这救命之恩。
  但他这一去,却再也没有回来。
  刘氏等了他一段,他却始终不来。过了一年,刘氏满十六岁时,有人上门说媒,便被父亲做主,嫁到了下河村来。
  其实,秦家当初也有四亩地,秦老二又是家中独子,家境算得上宽裕殷实。说媒的时候,刘父还特意看了秦老二一眼,也算生的五官周正。那时候,秦老二还没染上什么恶习。乡下嫁女,没有那么多想头,婆家有地,男人还成,这门亲事也就定了。
  谁知,刘氏嫁过去,就进了火坑。
  这一过,就是二十年。
  刘氏讲完了当年的故事,又淡淡说道:“当初那人走了没回来,我想着他的差事既然那么危险,大概是死了。这么多年了,我也没咋惦记这件事。只是前儿碰见的那位客人,和他长的有些像,我才想着会不会就是呢。”说着,她笑叹道:“也是我多想啦,其实是不是又有什么分别呢?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秦春娇静静的听着,抬头问道:“娘,你喜欢他吗?”
  刘氏不防被女儿这样一问,突然怔住了。看着女儿那双干净的像琉璃一般的眼眸,她说不出话来,既不能说是,又不想说不是。
  她喉咙咽了一下,半晌才哑着嗓音说道:“问这些做啥,都过去了。其实我……连他长什么样,都快记不得了。”
  秦春娇又问道:“那如果,这个客人就是那个人,娘打算怎么办呢?”
  刘氏有些慌乱了,女儿的问题,都是她压在心底里不敢想的。
  不是,也就是一场笑话。如果是他,那该怎么办呢?或者说,又能怎么办呢?
  刘氏敛住了心神,眸子微微下垂,说道:“没啥咋办,人家是大官,能跟咱有啥关系。他来了,我就把这牌子还他。不来,就算了。”
  是啊,如果真的是他,他已经是朝廷正三品的武官了。这两天,她也悄悄跟村里见过世面读过书的人打听了,这指挥使可是朝廷里的大官,是直接受皇帝管辖的要紧官职。这样的人,又是这个年纪了,怕不早就娇妻美妾满院子,哪儿还会记得住自己这个乡下女人。
  秦春娇望着刘氏,刚想张口,刘氏却先说道:“好了,不要再说这件事了。晚上峋子回来,你不是说要炖个肘子给他吃。这都啥时候了,还不去!”
  秦春娇眨了眨眼睛,忽然问道:“娘,那人叫啥名字?”
  刘氏目光微深,张口便道:“他叫,陈长青。”
  话一出口,她便觉得不妥。而秦春娇果然已经咯咯娇笑了起来,刘氏脸上微红,轻轻打了她女儿一下,笑斥道:“死丫头,戏弄起自己亲娘了,还不快去!”
  秦春娇跳起来,迈着轻盈的步子,往厨房去了。
  刘氏看着女儿的身影隐没在门外,脸上的笑意渐渐散去,转而成了一副淡淡的落寞和怅然。
  她不由喃喃自语道:“你咋这么能折磨人呢?”
  当年扔下一句话走了,让她空等着,空盼着,二十多年没有露脸。如今,又是这样,露个脸,扔下一句话,又是一去不回,叫她白白生出些念头来。
  晚间,易峋来家,说赵三旺的身子恢复的差不多了,后日就接他回来。
  秦春娇当然开心,赵三旺好了,她男人也能回家了。
  晚饭,她果然炖了一盆冰糖肘子,另外炒了个槐花鸡蛋,把之前腌好的酸笋切了一盘,烙了些饼,再就是一锅苞米茬粥。
  她的手艺,易峋从来是捧场的。
  然而今天,易峋倒有些吃不安稳了,他说道:“二弟在京里看护三旺,饭食粗糙。我在家受用,不大好。”
  秦春娇早料到这样,便笑着说道:“峋哥,你安心吃。我锅里还留了些肘子,明儿早起我再给你抄一盘槐花鸡蛋,你带进京里去。”说着,她顿了顿,又道:“其实三旺后个儿就回来了,等他们回来了,我和娘烧一桌好吃的等你们。”
  讲到此处,她问刘氏:“娘,你说到时候咱做啥好?”
  刘氏却全没听见她女儿的话,愣怔怔的,吃了两口,就放过了碗筷:“你们吃,我身子乏了,去屋里歇着。”
  看着刘氏离去,易峋才问道:“娘这是怎么了?”
  秦春娇当然不会跟他提起那件事,便含糊说道:“就是累着了。”
  夜间,秦春娇侧身躺着,闭着眼睛,却毫无睡意。
  娘显然是喜欢那个人的,嘴上说着连样子都记不得了,却把那人的名字记了二十余年,一问就在嘴边上。
  自己的母亲有了喜欢的人,她全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是她从来没有过的经历。
  她似乎该替母亲高兴,可是也正如母亲所说,谁知道那人现如今是个什么情形。如果家里已经妻妾满堂,儿女遍地,那还不如不碰上。
  朝廷正三品大员,又是四旬的年纪,独身基本已经没可能了吧?
  但母亲,似乎不能轻易割舍。这种心情,她是明白的,她对于峋哥不也是如此么?在相府里的那几年,她早已断了盼头,却从没断过对他的思念。
  她轻轻转了个身子,便听见身畔低低的一声叹息,母亲也没睡着。
  刘氏果然没睡,她睁着眼睛,看着窗纸上朦胧的月色,白蒙蒙的,是个好夜。
  他走前的那天夜里,也是这样的月色。
  他说天一亮他就要走了,但是他会回来的,报答他们。
  月色里,他的脸不甚分明,然而那如山岳一般的高大身形,却深深印在了她心头。
  这一走,二十年没有回来。岁月更迭,时过境迁,他的相貌已经模糊不清,但那夜里他说过的话,犀利的眼眸,冰冷的口吻,她却怎么都忘不掉。
  少年情悸,动辄就是一生的刻骨。
  在这二十多年水深火热的日子里,几次撑不下去时,她也会想起他来,甚至于有些怨他。
  然而,他其实也没有跟她承诺过什么,当初他说的只是报答,并没有许下什么。
  也许,一切都只是她的一厢情愿,自作多情。
  不过,刘氏已经不再是怀春少女,这样的心思尽管不是滋味儿,倒也不算难熬。
  她已经是这个年纪的人了,宝贝女儿长大成人,且已有了良配。余下的岁月里,她只想和女儿女婿一起安享天伦,往后再尝一下含饴弄孙的乐趣,便足够了。


第83章 
  那个人,终究是没有来。
  刘氏收拾起了这段心思,只当是平静生活中的一段波澜。
  到了后日,赵三旺要回下河村了,秦春娇母女两个打算进京去接他,也顺带进京去瞧瞧。董香儿听说了,也要跟着去。横竖也是不做生意,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三人乘车一道进了京,便先奔杏林春而去。
  找到了地方,一进屋子,赵三旺一个人在床沿上坐着,一些铺盖行李已经卷裹起来扎好了捆放在地下。
  他一见三人,连忙起来,说道:“大娘和嫂子咋来了?”说着,瞧见了董香儿,忽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搔头笑道:“你也来了。”
  董香儿上前看了看,说道:“都收拾好了?”
  赵三旺点头:“都是大哥、二哥帮着收拾的,也没啥东西。”
  董香儿又说道:“可别落下啥了。”
  赵三旺说道:“不会,都收拾了。”
  董香儿不信,走到床铺边,往枕头底下一掏,摸出来一件男子束发用的网巾,便递到了赵三旺眼前:“这是啥?还说没落下东西呢,丢三落四的,没人看着怎么行?我才给你织的,就这样扔了不要了?”
  赵三旺嘿嘿一笑,说道:“三姐,我哪儿敢,真是没瞅见。想是昨儿晚上睡觉,塞到枕头底下忘了。”
  董香儿瞅了他一眼,嗔道:“咋不把你自己个儿给忘了?”
  秦春娇在旁瞧着,听出些话里的意思,不由问道:“怎么,三姐你也进京瞧过三旺?啥时候的事?我咋不知道。”
  董香儿和赵三旺顿时一怔,各自哑了,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没了话讲。
  秦春娇看着这俩的样子,不由挑了眉。
  董香儿到底泼辣些,又怕赵三旺说走了嘴,便含糊了过去。
  正巧这时候,易峋结了账回来,便说可以走了。
  一行人出了门,同程馆主告辞,便离了杏林春。
  这时候还早,回家也没有什么事情,因为大伙都是难得进京一趟,便想在城中逛逛,不急着回去。
  秦春娇说要往鸣春茶楼去一趟,见个人,易峋答应下来。
  易嶟则说要往山货店买些杂物,和他们不一路,便自行去了。
  赵三旺没什么想去的地方,便想和易峋、秦春娇一起走,董香儿却拉住了他,说道:“我有些地方想去,但对京里有人生地不熟的,你带我去转转。”
  赵三旺搔了搔头,想和董香儿一起去,又别人看他的笑话,不好意思,就望着易峋。
  易峋看着他,微微颔首,莞尔道:“你就和她去吧,咱们不一路。等过了晌午,在骡马巷口那儿见就是了。”
  赵三旺这才答应了一声,跟董香儿走了。
  两个人走出几步,转了个弯子,不见了那三人,董香儿才拉着赵三旺的臂弯,说道:“这么听你大哥的话,他不点头,你是哪儿都不敢去啦?”
  赵三旺在杏林春养了这段日子的病,脸给捂白了,每顿又是好饭好菜的养着,添了些肉,就不显得尖嘴猴腮了,倒还生出了几分干净秀气出来。
  听了董香儿的话,他脸上微微泛起了一丝红云,说道:“大哥二哥还有嫂子,都是我的恩人,我当然要听他们的话。”
  董香儿点了点头,说道:“你这话我爱听,做人就是要知恩图报。”也就是经了这件事儿,董香儿才对赵三旺高看了一眼,甚而还有些佩服起他来。被林香莲的药折磨成那个样子,也不肯坑害自己的恩人,这样的人品是错不了的。
  易家对他们都是有大恩的,董香儿对秦春娇心底里也一直存着感激。如果不是这个妹子,她根本没有底气和李家断绝往来,甚至于还会被娘家逼回去。所以,她对秦春娇的小生意尽了十二分的心力,并非只是为自己生计考量,也是为了报答秦春娇。
  董香儿想的很简单,谁对易家人好,她就对谁好。谁敢伤害易家的人,她就跟谁没完。
  赵三旺张了张口,却听董香儿又说道:“但是啊,你也得有点眼力见儿啊。这明显着你哥嫂两口子想自己逛逛,你非要凑在里头算咋回事?你没见,连人家老二都避开了。”
  赵三旺愣了一下,说道:“但是,大娘不是还跟着?”
  董香儿横了他一眼,斥道:“你傻?大娘是春娇的娘,不跟着能去哪儿?再说了,她又不会管小两口的事儿。”
  赵三旺怔怔说道:“我也不会管啊。”
  董香儿又是气又是笑,咬牙说道:“你还真是个傻子!”说着,将手在他头上拍了一下,又抬头说道:“我想去别处转转,你不肯陪我?!”
  赵三旺看着阳光下这明艳的女子,艳丽的脸庞就像山里的刺玫花,美的张扬跋扈。面对着这个从小一起长到大、比自己还大了三岁的女人,他竟然不由自主的脸更红了,不自觉道:“肯,当然肯。”
  待人都走了,秦春娇方才向易峋问道:“三姐这一段,也常来京城么?”
  易峋颔首:“隔三差五便来瞧三旺,还给他送饭,说你们那几天都不做生意。”
  秦春娇这才想起来,不出摊的那几天,好像是没怎么见董香儿。
  瞧方才这两人的情形,似乎彼此都有了些意思。如果当真如此,秦春娇倒也为自己这个姐姐高兴,董香儿经了李家这一场,能再找个情投意合的人,到底是好的。
  她歪着头瞧着易峋:“你怎么没告诉我?”
  易峋眉头一扬,淡淡说道:“你们姐妹情深,我还以为她告诉你了呢。”
  秦春娇这下说不出话来了,董香儿真把这事儿瞒的一丝风儿也不透。而易峋又不喜欢背后说人的闲话,回家一个字儿也没提过。
  她说不过易峋,看了他两眼,索性走到刘氏跟前,挽着她的臂膀,亲昵问道:“娘,你有没有想去的地方?”
  刘氏是个恬淡的性子,一向随遇而安。
  然而这一次,她竟然说道:“那个,指挥使的府邸,在什么地方?”
  秦春娇和易峋都怔了,易峋不明所以,秦春娇看着她母亲,轻轻说道:“娘……”
  刘氏掠了一下鬓边滑下的发丝,浅笑着说道:“没啥,我就是把人家落下的东西给还回去。我……我就看一眼,看一眼就好。”
  秦春娇咬着嘴,没有言语。
  娘的心情,她当然能明白。但是如果那个人当真有意,早该来了不是?
  易峋不知道这对母女怎么了,他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