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蜜爱春娇(种田) >

第49章

蜜爱春娇(种田)-第49章

小说: 蜜爱春娇(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亩骱伪匾欢ㄒ腥说那
  她也晓得村里有些人在背后骂她妖骚,骂她不正经,她就偏要这样活给他们瞧!凭什么女人在最灿烂的年纪里,要被锁在家中,这不许干那不能做,就连打扮都要想着“正经”为先?
  何况,她买这些东西,用的是自己赚来的钱,不是在瞎糟蹋男人的银子,比那些靠着不知哪儿的男人供养衣食的妇人,不知干净了多少倍!
  另外,她是做饭食生意的,试问哪个客人瞧着漂亮干净的小姑娘不高兴?谁又愿意看见个灰头土脸、邋里邋遢的女人在那儿张罗?看着都败食欲。
  那些女人之所以会这样骂她,是因为她过上了她们连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她们想却又不敢,只好拼命的诋毁她,似乎这样连她们自己的日子都好过了。
  秦春娇完全没把林香莲的事放在心上,她这种愚蠢至极的做法,最终只会伤她自己。
  林香莲这种心性手段,其实连个对手都算不上。
  她匀好了脸,将瓶子重新放好,在床上躺下便是黑甜一觉。
  林香莲那篮子吃食,也是大半天的功夫就卖完了。
  只因为便宜,路上行人也多,卖的就极快。至于赔了赚了,她压根没算,也没往心里去。她才不怕赔钱呢,因为这本钱是赵桐生出的。
  林香莲挎着个空篮子,回到了家中。
  林婶儿接过篮子,见里面都空了,便喜孜孜的笑道:“都卖完了?”
  林香莲点了点头,一屁股坐在炕边上,连声抱怨累死了。
  虽说家里日子不好过,但她从小到大还没吃过这种苦!站在路边,人来客往的应酬,嗓子都说哑了,风吹日晒的半天下来,腿也麻了,脸也被风吹的干的很。
  她真不明白,她娘怎么突然就想起来要她去卖东西?
  林婶儿数了钱,脸色有些不对了,还想着是不是自己数错了,便将那些铜钱一枚枚的仔细数了两遍,依旧是那个数儿。她当即白了脸,问林香莲:“闺女,这钱不对吧?一篮子的馒头鸡蛋,咋就卖了这点钱?”
  林香莲说道:“就是这些钱,我没按你说的卖,馒头两文一个,鸡蛋一文一个。”说着,她又满脸堆笑的邀功:“娘,你不知道,我一说这个价钱,那些人就跟野鸭子似的都涌上来了!就连秦春娇那些老客人里,也有过来的。我抢了她的生意,你高兴不?”
  林婶儿气的全身哆嗦,半晌才骂道:“你这个糊涂攮子,谁叫你压价去挤兑秦春娇了?!你这么一来,本钱折进去一半!天底下哪有干赔本买卖的?!”
  林香莲被她娘骂了,顿时眼睛一红,滴下两滴泪来:“娘,不是你说的?钱不能叫秦春娇一个人赚了,她能干的事,咱也能干。那钱是真不好赚,这半天下来,真是累死我了。你也不心疼我,还这样骂我。”
  林婶儿看女儿哭了,心肠也软了,还是说道:“不是娘骂你,但你干出这种事来,叫娘怎么说?咱们做买卖是为了赚钱,本钱若是都赔干净了,那还怎么干下去?”
  林香莲却满不在乎道:“那有啥,你再和桐生叔要就是了。桐生叔家里有钱,不在乎这点儿。再说了,等把秦春娇撵跑了,有多少钱赚不得?要是就看着眼前这点子,能干的了什么大事呢?”
  林婶儿心里只觉得不妥,但是事已至此,那也没法子了,再者她心里也暗暗赞同她闺女的话。
  真要能挤走了秦春娇,那不是更好?
  她晓得赵桐生是看易家不顺眼,所以叫她们出面,给他们添堵。
  母女俩坐了一会儿,林婶儿叫林香莲吃饭,她则到厨房里拌糖馅儿,熬卤水,预备明天要卖的东西。
  其实林婶儿心里也烦,做这些吃食是个麻烦事,做一点倒也罢了,但要弄许多出去卖,可就是个不轻的活了。五香鸡蛋倒好说,一锅卤水煮出来就是,糖心馒头可要一个个的包。
  她这些年来,还没干过这么繁琐的活计!
  林婶儿一边干,一边心里埋怨着赵桐生,分明听她的主意,用里正的权势,把秦春娇撵走一了百了,大伙也清净了。偏偏要绕弯子想出这么个法子来,什么对面做生意添堵!
  林婶儿抱怨了一阵子,自己也觉得丧气,还不就是因为自己只是赵桐生的姘头,所以说话没分量?那赵太太说啥,赵桐生咋就倒着个耳朵去听?
  两家的生意就这么对着做了下去,林香莲依旧靠着赔本买卖赚虚热闹。但果然如秦春娇所料,她的生意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那些老客人不必说,都是冲着她的手艺来的,尝过她做的东西,要舍了这一口就难了。至于路上的散客,往来行人众多,林香莲怎么也吃不完那些生意。
  何况,也不是所有人都贪图便宜,想要踏踏实实吃顿饭的人还是很多的,再加上豆腐总有做饭的人要买,小摊子只是越发的红火。
  林香莲看着秦春娇那边岿然不动,甚而还有越来越好的意思,心里又恨又妒。
  所谓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她不过是靠着低价赚热闹,每天辛苦了半日还要回去挨她娘的数落,也不知道这事儿啥时候能是个头。
  没别的招数可使了,只好四处跟路上人说秦春娇其实是相府里卖出来的丫鬟,董香儿更是被夫家撵了回来,都不是什么正经女子。
  这话叫董香儿听见,气的暴跳如雷,几回都想跟林香莲理论,却都被秦春娇给按住了。
  秦春娇冷眼瞧着林香莲耍猴也似的把戏,几乎都要笑出来了。她是相府里卖出来的又如何,又没有伤天害理,客人是来吃饭的,又不是物色媳妇,哪管这些没影儿的烂账。
  林香莲这般一来,倒是替她扬了名。
  本来大伙还对这相府里老夫人都爱吃的说法将信将疑,林香莲这么四处一嚷倒好了,坐实了秦春娇就是相府里出来的人。这般,大伙买的就更欢了。
  林香莲弄巧成拙,几乎要把自己给气死。
  这般又过了七八天,秦春娇的红枣用完了,时下也不是下枣子的季节,她想做点时令的点心,便给了村子里那些孩童一些钱,让他们替她摘了许多藤萝花回来,蒸了足足五大笼屉的藤萝饼。
  这藤萝饼,是个应景的吃食,京里那些点心铺子到了时节都必定会上。
  但秦春娇的做法,和那些铺子都不大一样。
  藤萝花蕾摘了花蒂,只留鲜嫩的花瓣,合着猪油、雪花糖捣成馅儿,裹上白面一道上锅蒸出来。
  说是饼,倒更像包子。她还别出心裁的在包子顶上,拿花汁儿画了个藤萝花的花样。
  寻常店里的藤萝饼是酥皮点心,馅儿还要用上许多香料,好吃固然是好吃,但未免过于甜腻,又压住了花本身的鲜香味儿。
  毕竟时令点心,到底是要吃那口鲜的。
  秦春娇这样做,一来是她没有炉子,没法起酥烘烤;二来也是要省些香料,不是正经的点心店,配料没有那么齐全。但这样的藤萝饼吃在嘴里,软糯清香,鲜甜怡人,她自己尝了一个很是满意,想着女人孩子必定是喜欢的。
  蒸了五大笼屉的藤萝饼,着实不少了,但她一点儿也不担心会卖不掉。恰巧相反,她如今的小摊子是供不应求,那些老客人还跟她抱怨,每天不早点来就买不到了。
  果然,这藤萝饼在摊子上一露面就大受欢迎。
  先不说味道,仅是饼子的样子,都招人喜爱。雪白玲珑的包子,顶尖上画着个粉嫩的藤萝花,精致可爱。这样的点心,别说自家吃,就是包好了去走亲戚送礼,都拿得出去了。
  那五笼屉的藤萝饼,眨眼的功夫就卖光了。
  林香莲看着那边生意好的就像开水锅,自己这边只能靠着低价拉客人,气恨交加。
  她现下已经是骑虎难下了,便宜的名声传了出去,如果这会儿涨价,她自己反倒要落个黑心的名声。可就这样卖下去,赔多少才是头?说要挤死秦春娇,那边哪有被挤死的样子?
  这叫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天一早,秦春娇的摊子才摆出来,路那头忽然尘土飞扬,一人一骑飞奔而来。
  那人骑着青骢骏马,到了小摊子前停下。他翻身下马,向着秦春娇一拱手,问道:“敢问,姑娘可是姓秦?”
  秦春娇看着这人的衣着,是青色细布做的直裰。虽不是绸缎,却是上好的松江布,这样的衣裳也不随便什么人家都穿得起的。
  她心里疑惑,还是应付道:“什么事?”
  那人说道:“小的奉主人的吩咐,来买姑娘的红枣糕。”说着,又添了一句:“主人有交代,姑娘有多少,我都一并买下。价钱,任凭姑娘开。”


第58章 
  秦春娇微微一怔,便说道:“红枣糕已经不卖了。”
  那人面上露出些犯难的神色,顿了顿说道:“姑娘切莫推脱,我家主人严令小的一定要买回去,不然小的回去是要挨罚的。至于价钱,姑娘随意开,小的绝不讨价还价。”
  秦春娇更觉得莫名,一旁董香儿说道:“你这人真是的,难道我们有生意不做,骗你不成?红枣糕从前儿就不做了,红枣没了,眼下也不是时候,就算做了,也不好吃啊。”
  秦春娇却笑了笑,将蒸笼上的盖子揭开,向那人说道:“这位大哥,您瞧瞧,我这儿当真是没有红枣糕了。真的有,我也不会不卖。”
  那人看了一眼蒸笼,果然没有红枣糕的影子,但里面那些包子,雪白小巧,包子顶尖儿还画着一朵粉嫩的藤萝花,精致可爱。
  他踟蹰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买上一笼回去。毕竟,家里那位爷不好伺候,如果他空手而回,还不知道怎么闹腾。
  当下,他说道:“那烦劳姑娘,给小的装一笼。”
  这话才出口,董香儿便噗嗤的笑了一声。
  还不待她发话,后面排队等着的食客便鼓噪起来:“什么一笼?你都买了我们买啥?”“这小子不懂规矩,是来捣乱的!”
  原来,这藤萝饼近来大受欢迎,来买的人极多。别说自家买回去吃的,就算走亲戚串门,也要买上几个带去,新鲜好看又好吃,比宋家集子上那些点心摊子上出来的,不知好多少。
  这摊子上卖的虽说不便宜,但也比那些点心铺子价低的多。
  然而秦春娇每天能做的数量有限,就算加上董香儿,也是供不应求。
  因着食客们意见大,秦春娇和董香儿只好限定每天一人只能买几份,但饶是如此,依然还是不够。
  这人张嘴就说买一笼,当然惹的大伙不满。
  秦春娇便笑道:“这位大哥,你也看到了,大伙都等着买。我们摊上的规矩,每人四份。大哥真想买,就带四份回去吧。”
  那人看着那些藤萝饼,每个都只有手心那么大,买少了怕家里那位爷不愿意。但转念一想,这东西他们又没吃过,若是买回去,不和胃口,只怕又要闹。
  这般念头一定,他倒也不再坚持,买了四份藤萝饼,拿出一方红木镂雕双福四喜吉祥纹样的食盒装了。
  秦春娇看见那食盒,目光微微一沉,却没有言语。
  乡下人识得红木的不多,但也看的出那食盒考究名贵,各自都安静了。
  那人装好了点心,向秦春娇一拱手,重新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董香儿愣了愣,低声说道:“咱们名声这么大了么?连京城里的大户人家,都打发人来买?”
  秦春娇抿了抿嘴,没有说话,照旧做着生意。
  到了晌午时候,赵太太带着赵秀茹在下河村口下了牛车。
  前些日子,赵太太的母亲病了,她便带着女儿回娘家住了小半个月,这再回来已是将近四月了。
  这母女俩走到村口,登时一怔。
  赵秀茹扯着赵太太的衣袖,小声说道:“娘,这秦春娇还真是在村口支了个摊子做生意啊?”
  赵太太也是不解,瞅了女儿一眼,没有说话。
  赵秀茹和秦春娇其实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她讨厌她也只是因为易嶟喜欢她。但易峋如今已经说明白了,秦春娇是他的媳妇,易嶟和她只能是叔嫂了。这么一来,赵秀茹看秦春娇就没那么不顺眼了,然而到底是冰冻三尺,她依然不怎么喜欢她。
  赵太太看着秦春娇的小摊子,倒是有些眼热。她在上河村娘家的时候就听说了,下河村口有姐妹俩在摆摊卖吃的。价钱还算实惠,味道是极好的,那摊主说是相府里出来的,手艺连相府里的老爷太太们都说好。
  赵太太一听这话,就晓得是秦春娇了。她这小生意都传到上河村去了,连上河村里那些妇人都晓得,要买点心或者豆腐,就来这儿,既近便又好吃。
  秦春娇这么个小丫头,能把生意做成这样,她心里还着实有点佩服。
  赵秀茹望过去,却又瞧见林香莲也在路边卖东西,人来人往看着也是热闹。
  她心中惊讶,撇下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