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蜜爱春娇(种田) >

第40章

蜜爱春娇(种田)-第40章

小说: 蜜爱春娇(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家铺子将易家定下的榨油机和桌凳都送了来,一辆大马车拉着,马师傅亲自押货,到了下河村。


第48章 
  那马车拉着满满一车的家什进了下河村,除了桌凳外,还有一台木制的大型器具。
  满村的人都不识得那是什么,就有些好奇的孩童,追着车子一路跑到了易家院子门口,方才晓得这些东西原来都是给易家送的。
  车子在院门口停下,大黄警醒的跳了起来,守在门边,盯着门外的动静。
  马家铺子的两个小伙计下了车,帮忙将物件儿挨个抬了下来,一面吆喝着叫人出来接。
  易家哥俩闻声走了出来,上前接货。
  众人搭着手,先把那台榨油机给搬了下来。
  易峋打量着这台器具,木头打磨的溜光水滑,衔接处严丝合缝,整个机子都是按着自己图纸所绘打出来的。
  马师傅腆着肚子站在院中,一脸得意道:“怎么样,我老马出手,甭管啥新鲜花样的东西,没有打不出来的!”
  易峋心中满意,也免不得要奉承他几句,微微一笑,说道:“马师傅手艺精道,这十里八乡哪个不知,谁人不晓?”
  马师傅得意洋洋,点着头说道:“那是,那是。”
  他有年头不做这样的木头器具了,易峋又有许多改进的要求,能做出来,那真是他的本事!
  当下,易家兄弟两个指挥着那两个小伙子,把这台机子安放进了隔壁秦家的老房子里去。他们原打算将这房子当作榨油坊用的,器具既然来了,自然就放了进去。
  余下就是易峋替秦春娇那豆腐脑摊子打的桌凳,这倒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功夫手艺,只要东西够结实就行。另外,竟还有一辆推车。
  这推车做的简单轻巧,车把上也能悬挂东西,中间开了一个口子,可以安放锅具,车顶上有个篷,可以张挂雨披,雨天遮雨,夏天遮阳。这车子轻便,车轮上甚至还蒙了皮子,便是个女子也能推动。秦春娇和董香儿两个人,推着这个小车做生意,是极方便的。
  马师傅不知道他打这车子是干嘛使得,直至易峋将秦春娇叫来看这车子,他问了方才知道缘故。
  秦春娇出来看见那小车,一下便明白是做什么使得,雀跃之下,心里也暖融融的。易峋嘴上说着不同意,但却凡事都替她考虑周到了。
  她走到易峋身侧,挽着他的胳臂,将脸颊贴在他胳臂上,轻轻说了一句:“峋哥,谢谢你。”
  易峋揉了一下她的头,浅笑着没有说话。
  马师傅摸着下巴,瞧着这小两口,笑眯眯的。他还记得,之前他们来他铺子里时,这姑娘一副落落寡欢的样子,如今瞧这样子,该是和好啦。
  他就晓得,峋子打小就是个极聪明极有点子的孩子,自己的小媳妇那还哄不好么?
  中午,易家就留了马师傅师徒一干人吃饭,还把赵三旺也叫了来。如今易家有什么事,都会喊着赵三旺一起。
  秦春娇下厨烧了几个好菜,还烫了一壶酒。
  因为来吃饭的都是男人,她夹在里面就不大方便了,便一个人留在了厨房。
  正吃着饭,赵进的媳妇忽然走了进来,说要问秦春娇借把葱。
  这是女人家的事,男人是不插话的,就任她进了厨房。
  赵进媳妇进了厨房,就见秦春娇和董香儿在灶前坐着,正吃面。面前一方小桌,桌上也摆着如外头大桌同样的菜色,只是量少些。
  赵进媳妇见状,堆笑道:“哟,春娇丫头和香姐儿两个人,也吃这么好啊?”
  乡下,女人不上男人的席面,那是惯例。通常,妇人们也就是做好了饭,在厨房随意吃些凑合着也就罢了。似秦春娇这样,两个女人摆一桌的,也当真是少见。
  董香儿晓得这妇人也是个碎嘴头子,但这是在易家,便没吭声。
  秦春娇也不想跟她多纠缠,起身应付道:“叔奶,啥事儿啊?”
  春耕是完了,但秦春娇正和董香儿商议着那豆腐脑摊子的事情,所以今儿还是把她拉了来,中午便留下来一道吃饭了。
  赵进在村里是有辈分的人了,赵桐生还要管他喊一声叔,秦春娇可就得管他叫叔爷,他媳妇当然就是叔奶奶了。
  赵进媳妇便说道:“我家老头子要吃葱花饼,正巧我家里没葱了,来问你借把葱。”
  这赵进家离着易家可隔了半个村子,赵进媳妇绕过那么多家,偏偏来易家借葱?
  董香儿和秦春娇心中都犯嘀咕,面上谁也没提起。
  秦春娇去给赵进媳妇拿葱,这妇人便撩起了董香儿:“香姐儿,你从婆家回来也有日子了,咋还不回去,这一天天待在易家,算咋回事?”
  董香儿脸色有些难看,她还没说话,秦春娇便拿了葱过来,接腔过去:“叔奶,三姐是来帮我忙的。这不是前儿我家雇了些人下地,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叫了三姐来帮忙烧饭。”
  赵进媳妇怪怪的一笑:“这地也种完了,人也都散了,她还不去?你们姊妹俩可真要好,有啥好东西都不忘了那一个!就是亲姐妹,也好不到这个份儿上。”
  这是什么话?
  董香儿的脸涨得通红,开口想骂,却见秦春娇悄悄向她摆手,这才硬忍了回去。
  秦春娇向那赵进媳妇笑了笑,说道:“叔奶,您这话说的可就招笑了。我和三姐好,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如您说的,我们好的跟亲姐妹似的。那我留我姐姐吃顿饭,有什么稀罕的?您老人家也是有老姐妹的,您姊妹来了,难道您不留饭吃?”
  赵进媳妇听这话里带刺儿,就有些不大高兴。她在村里这么高的辈分,可没谁敢当面顶撞她。像董香儿这样只会撒泼的辣货,她是不怕的。但秦春娇偏生没有骂人,一字一句都在理上,让她挑不出个茬来。
  但她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也不把这点事放在心上,脸皮一老,也就过去了。
  她拉着秦春娇,绕着弯子的问易峋打那么多家伙是要干什么,打那机子又是做什么使得,她从来没见过这么个新鲜东西。
  秦春娇不耐烦跟她纠缠,也不想说自家的事跟这种不相干的外人听,便说道:“叔奶,他们男人的事儿,咋会说给咱女人听?我啥也不知道,您老人家这么好奇,不如上前头问我家男人去?”说着,她停了停,又貌似无意的说道:“叔奶,您看我们家这饭都吃过半了,叔爷那葱油饼还没进嘴呢。我怕耽搁了他老人家吃饭,也不留您说话了。”
  赵进媳妇的脸红了,这小妮子是话里藏刀,暗着讥讽她呢。
  她家饭吃了一半了,赵进的葱油饼还没进嘴,那不是说她是个懒婆娘,都这会儿功夫了,饭还没做上!
  赵进媳妇脸皮再老,也觉得站不住了,哼了一声,拿着那把葱抬脚出门走了。
  待她走了,董香儿才张口骂道:“真是晦气,好端端的吃着饭,偏有这外三路人来搅和。一天天的不安好心,就看不得人家安生!”
  秦春娇便劝她:“三姐,别搭理这些人,咱们过好咱们的日子,不用管这些人说三道四。”
  董香儿心里却有些难受,看了她一眼,轻轻问道:“妹子,你心里没啥不舒服的吧?如果你介意,那、那我往后就……”
  倒也不怪董香儿多心,乡下男女间少避讳,这种事就常有。董香儿是个嫁过人的妇人,原本就比那些姑娘家少忌讳,易家又有两个大男人,难免被有心人这样嚼裹。
  这有些上了年纪的妇人,仿佛就和年轻的姑娘媳妇们有仇,千方百计的想要欺凌践踏她们。
  秦春娇将脸一沉,斥责道:“三姐,你说啥呢!外人满嘴胡嚼也就算了,你咋也跟着多心起来了?咱们相识多久了,你为人咋样,我还信不过?你说这个话,就是没把我当妹子看了。”
  董香儿鼻子微微一酸,笑着擦了把眼睛:“姐说错话了,你别生气。”
  赵进媳妇提着葱回了家,一进门就冷着张脸,把葱往桌上一撂,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赵进正坐在一边抽烟袋子,其实他早吃过饭了,苞米碴子粥,糙面窝头,芥菜疙瘩,一天三顿连样都不带换的。
  他抬眼瞧了婆娘一眼,慢条斯理道:“咋的了,话问出来了?”
  他媳妇鼻子里哼了一声:“就为了问你那点屁事,平白无故让那小泼妇撅了我一顿!”
  赵进懒怠理会她那些琐碎话,又问了一遍。
  那妇人才说道:“那小蹄子口风倒是紧,咋问都不肯说,只说峋子不告诉她,叫我问她男人去。那一屋子的人,我哪儿好问去?只得回来了。”
  赵进眯了眯眼睛,又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没有吭声。
  他媳妇倒来了劲儿,神秘兮兮的说道:“董家那死丫头也在易家,她可算是赖到易家了。老头子,你说说,这董香儿不回婆家,一天到晚的待在易家到底打啥主意?她吃易家的喝易家的,易家当家的男人竟也不说话!”
  赵进瞥了她一眼,这才说道:“你想说啥?”
  他媳妇说道:“我寻思着,要不是峋子占了她啥便宜,能这样容着她?”
  赵进吐了个烟圈:“不能够吧,他有秦春娇那么个活色生香的大美人,还不够?董香儿是嫁过人的,他稀罕?”
  他媳妇啐了一口:“你说的秦春娇干净似的,不一样卖给人家又出来的。再说了,你们男人那臭毛病,就跟猫馋腥似的,哪有个够!”
  赵进咳嗽了一声,吐出一口黄痰,将烟袋杆子往腰里一别,起身往外头去了。
  他媳妇问道:“你干啥去?”
  赵进说道:“我去瞧瞧桐生侄儿。”
  隔了两天,秦春娇和董香儿那豆腐脑摊子便张罗着开张了。
  这日一大早,秦春娇早早起来,磨好了豆浆,煮出一大锅鲜嫩的豆腐脑。
  董香儿也早早赶了来,摊了些酥油饼,又装了一罐子的咸菜。姐妹俩七手八脚,把那些桌凳碗筷都放在了那小车上,就推着往村口去。
  董栓柱也被喊来,替她们进山挑水。
  董大娘一万个不乐意,董香儿没搭理她,董栓柱听了他姐的话,觉得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来找点事做,如果这摊子赚了钱,也是他们俩的进项。这姐弟俩一拍即合,董大娘再闹腾也没用了。
  出了屋子,大黄好奇的看着这俩女子,摇头摆尾的想跟上,奈何没人放开它。
  这时候天色还早,稀薄的晨雾里带着森森的湿冷,又夹着些不知名的野花香气,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姊妹俩从没干过这事,又是新鲜又是兴奋,一路上小声的议论着。
  走到了村口,两人将车停在了路边,把桌凳摆放整齐。秦春娇学着城里那些摊子的样子,也做了一块牌子,写着“豆腐脑五文一碗,油饼两文一张。”挂在车子前头。
  这时候路上还没有人,秦春娇和董香儿靠着锅子,时不时低低说些什么。
  锅子底下生着炉子,也不怕豆腐脑冷了。
  天色渐亮,村里人逐渐出来,有预备外出的,也有打算下地的,到了村口见了这摊子,都是一怔。
  就有村人奚落起来:“哟呵,这不是易家的媳妇儿吗?咋出来摆摊卖吃食了?峋子天天夸口,男人该怎么怎么的,咋的了这是?买你把钱花光了,所以赶着老婆出来赚钱了?”
  亦有人说道:“这妇道人家,出来抛头露面的,成什么样子!”
  虽说也有没吃早饭的村人,闻到锅子里豆腐脑和油饼的香味,嘴馋想买。但又招了那些人的笑话,不敢买,远远张望了一番,犹犹豫豫的走开了。
  董香儿虽然生气,却也没法,那么多张嘴,她哪儿吵得过来。
  秦春娇将唇抿成了一条细线,脸色沉沉。她没有着急,更不会费事跟这些人生气,她原本也没打算做他们的生意!


第49章 
  看热闹的村人,终于逐渐散去。
  天色更亮了几分,易家兄弟两个背着弓箭等打猎的物件儿也出了村子,同行的还有丁虎。
  春耕完了,经了一冬天的休养,山里的野物也都肥了,正是进山打猎的好时节。
  他们走到了村口,丁虎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好,但看见了秦春娇和董香儿的摊子,还是吃了一惊,说道:“春娇和香姐儿,咋想起来摆摊了?”
  易峋走上前来,看着空空的桌凳,低声问了一句:“生意不好?”
  秦春娇浅笑着说道:“别担心,等路上人多了,就好起来了。”
  易峋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董香儿在旁抱怨道:“还不是那起见不得人好的,在这儿罗里吧嗦。我瞧着有几个是想买的,被他们说跑了。”
  秦春娇便说道:“三姐,不用理那些人,咱们原也不是要做他们的生意。”
  董香儿说道:“我晓得,但这心里就是气。咱们好好的干买卖,碍着他们什么事了,一大早的跑来说那些风凉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