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蜜爱春娇(种田) >

第131章

蜜爱春娇(种田)-第131章

小说: 蜜爱春娇(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吧。
  黄里正来易家待了半日,看着女儿在夫家的日子,心中是彻底放心且得意起来。
  其实,女儿做不做夫人,他并不放在心上,只要夫家殷实能度日,且能好好待她,那便足够了。
  今日,虽说易嶟当差不在家中,看女儿操持里外,说话做主的样子,他便知道她一定过得很好。
  总算,亡妻留下的这个独苗,他没有亏待她。
  眨眼功夫,一月过去了,秦春娇出了月子,而易晗的满月酒也到了。
  十二月初四这日,易家正堂和偏厅里摆了十来桌的酒席,除却亲朋好友,四邻街坊,易峋与易嶟的同僚,也来了不少。
  甚而,还有一些朝里的文臣武将、世家子弟不请自来。
  易家兄弟两个算是朝中新贵,不说易峋同陈长青的关系,便是他的救驾之功,那便是旁人不能及的。
  虽说眼下皇帝并未封他什么大官,但拿膝盖想也知道,飞黄腾达是指日可待的。陈长青那当年,不就是因为替皇帝办了几件要紧的差事,才有了今日这地位么?
  这份差事,的确凶险,却也能立大功。
  故而一时里,易家宅邸门前,车水马龙,宾客云集。
  令人意外的是,宁王与宁王妃夫妇竟也到了,一同来的却还有太子妃苏婉然。
  这些皇亲贵胄,平日里只同世家往来。因着他们的到来,易家在众人眼里,更有几分不同了。
  易家兄弟两个,尤其是易峋心中也颇为疑惑,他们谁也不曾去请这些人。
  但贵客登门,总要好生招待的。宁王留在外堂上,宁王妃和太子妃自然迎进了花厅。
  苏婉然跟宁王妃本是姑侄,自然就在一处,而旁的女眷众星拱月一般的围拢着她们。
  这些女人,满嘴的阿谀奉承,一时说宁王妃保养得当,风韵不减,一时说苏婉然闺阁风度,贵气出众。
  跟她们在一起的,却还有一名青年女子,生的眉清目秀,虽也是小姐装扮,但衣着饰品却简单了许多,众人也不知她是何人,便只同王妃与太子妃说笑。
  堂上群雌粥粥,热闹非凡。
  片刻功夫,胡娘子便过来说道:“我们家夫人带小少爷来见诸位夫人了。”
  众妇人顿时一静,齐齐望向门口。
  约莫片时,就见一艳丽少妇抱着一个大红绸缎襁褓,缓步走来。
  今日是易家小少爷的满月酒,众人当然是要见见孩子的。秦春娇出了月子,便抱着孩子出来见客了。
  她今日打扮的十分娇艳,穿着一件玫瑰缂丝赤金纽子对襟夹袄,下头穿着一条掐金丝的鹅黄色盖地棉裙。腰肢已然收了回去,依旧是窄窄的只盈一握,挂着一条芍药流云如意流苏,随着她走动,摇摇晃晃。
  头上的发髻高高盘起,乌油亮泽,发髻上戴着一串金镶玉凤衔牡丹步摇,衬的头发愈加黑亮起来。
  苏婉然冷眼看着,秦春娇经过这一场生产,似乎没有丝毫的磨损,甚而比当初在相府里时更添几分的风韵。她怀里抱着个孩子,面容白皙红润,笑得明艳动人,这一幕却分外的扎起了苏婉然的心口来。
  连这个婢子都有孩子了,她自己却什么都没有。
  苏婉然只觉得胸口似有一团火在灼烧着,偏偏一旁几个妇人的叽喳传进了她耳中。
  “这易家的大夫人,可生的真好。瞧这花朵一样的小脸,柳条一般的身段,真像画里走出来的人一样。这难怪,易家老大那么疼她,什么都听她的。我听说啊,这易家上下差不离都是她说了算。”
  “这个啊,我估摸着,都是那玉容膏抹出来的。那个养颜玉容膏,就是易家铺子里售卖的,轻易可不好买了。我打发人来问了七八次,总是没货,好容易才得了一盒子。也就涂了半个月,这脸上的皮肤还真就白嫩了不少。你想,她必定有些独到的秘方,这么天天保养着,那能不好看么?”
  “话是这么说,人家能琢磨出这些东西来,还把自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也是本事呀。这整个京城里,千金小姐是不少,这么能干的,你还真挑不出几个来。”
  苏婉然听着这些话,更觉得刺耳难忍。
  正巧此时,秦春娇抱着孩子走到了宁王妃跟前,含笑说道:“多谢王妃、太子妃娘娘,屈尊降贵,赴小犬的满月宴。”
  宁王妃寒暄了几句,便看向那襁褓之中。
  易晗已满一月,脱去了刚出娘胎时的样子,生的白白胖胖,两颊粉嫩嫩,肥嘟嘟的,一张小嘴水润殷红,小胳膊小腿都像藕节一样的白净滚圆。
  看见这样一个可爱的婴孩儿,纵然是宁王妃这样的人,心里也觉得喜欢,口里便笑道:“真是个好孩子,一看就是个有大出息的胚芽。将来啊,必定是个大富大贵的人。”
  她说着,想到这孩子就是她将来的孙子,是她将来的倚靠,心中就更高兴了。


第149章 
  秦春娇哪里知道她这段心思,只当是个吉利的客套话,笑着虚应了几声。
  家人宋青进来,低声报道:“太太,外头客人也想见见小少爷。大爷让我过来,抱了小少爷过去。”
  外头都是男客,秦春娇出去便有些不大方便了。
  她将襁褓交给了宋青,把棉被仔细掖好,细细叮嘱了许多事情,才放了宋青过去,却还兀自不放心的张望着。
  后面,刘氏同宁王妃说了几句日常闲话,无过是孩子几时出生的,落地的时候多重之类。
  刘氏一一作答,也有几个青年贵妇,嫁人几年不见消息的,悄悄的问秦春娇要些没用完的私人物事。这是本朝风俗,算作讨个吉利。
  苏婉然冷眼看着,将胸前的一串玫瑰挂珠几乎捏碎。
  这时候,偏有个没眼色的小妇人,想着两边卖好,便向苏婉然道:“太子妃娘娘,您也跟易夫人要个什么,讨个吉利,说不准来年就有好消息了呢?”
  苏婉然眉毛微微一抽,这话简直是狠打了她一记耳光,这不是在说她生不出来孩子么?
  她只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让她如芒在背,羞耻不堪。
  秦春娇倒也没料到这妇人忽然会这么说,她深知苏婉然的脾气性格,便料到她不会善罢甘休了。
  果然,苏婉然漫步上前,向她一笑,淡淡说道:“易夫人才过门一年,就喜得贵子,果然可喜可贺。”
  秦春娇晓得她不会只说些泛泛的吉利话,没有言语,静等她的下文。
  果不其然,苏婉然浅笑道:“然而,咱们这样的人家,最重视的便是开枝散叶。易夫人有了小少爷固然是好,但到底还是单了些。不知易夫人,有何打算?”说着,她忽然垂首一笑:“看易大人的后宅,是连个年轻一些的婢女都没有。易夫人这驭夫的本事,想必是不小。你出身原本不高,有些小家子脾气是难免的,但到底今非昔比。你做了官家夫人,总要撑得起这局面才好。不然,人会说我们苏家管教无方,出去的人竟然只会拈酸吃醋,不顾大局呢。”
  这番话里的意思,便是问着秦春娇,打不打算给易峋纳妾了。
  按理说,时下的风俗,当家的主母确实可以做主为丈夫纳妾,但大多妇人若非无可奈何,实在没有子嗣后继,不会行此下策。偶尔,也会有妇人为标榜自己贤惠,为丈夫纳妾的,但也是罕见至极。
  再说了,纳不纳妾,这是人家自家门里的事情,关苏婉然何事?
  即便是太子妃,这手也未免伸的太长了。难道说,太子还能强迫臣下纳妾不成?
  这一言,已然激起了在场一众贵妇们的不满。
  另外,这位易夫人的出身来历,众人也隐约听过些许,乡下出身的婢女,如今做了武官夫人,凭着手艺撑起了偌大一间红火店铺,还得了皇帝的青睐,堪称传奇。
  她出身是低微,但能有今日,也是人家的本事。再说,她已经是朝廷敕封的诰命夫人了,今日又是人家小少爷的满月酒,你当着这么多人前说出这样的话来,不是蓄意生事么?
  苏婉然说她小家子脾气,她自己才是真正的小家子脾气。
  众人对苏婉然这番言行做派,心中颇有几分微词,但碍着她的身份,都没说什么。
  秦春娇却觉得有些可笑,这苏婉然竟还以主人身份自居,在她面前颐指气使。
  她这个性格,真是一辈子也改不了了。
  经过这些日子,她也早已想通了,自己已不再是苏家的婢女,而苏婉然也好,苏家的谁也好,都没有权力再对着她吆五喝六。
  正想说些什么,易峋却自己抱着孩子,从外面进来了,伴随着娃娃的啼哭声。
  他迈步进堂,一面说道:“春娇,晗儿在堂上哭闹不休,想是要你哄?”
  秦春娇听见儿子哭了,心顿时揪了起来,也不及去理财什么苏婉然,当即迎了上去。
  两口子哄逗着孩子,其余的女客有七嘴八舌出主意的,亦有三五成群闲话家常的,竟而就将苏婉然丢在了一边。
  苏婉然的脸色有几分难看,自从重生以来,没人不看着她的脸色行事,她还从没有落到过这种尴尬的境地里。
  宁王妃轻轻瞥了她一眼,暗道这个侄女儿真是年轻,沉不住气。
  等孩子渐渐安静,她忽然迈前一步,微笑道:“易夫人,本宫这个远房外甥女,你还从未见过吧?你们年纪相仿,正该好生亲近亲近才是。”
  秦春娇听闻,便望了过去。
  她一早就看见了宁王妃和苏婉然身侧这个衣衫素淡的女子,起初只觉得面目熟悉,也没有仔细去看。此刻听宁王妃提起,便又将那女子细细打量了一番。
  只见这女子眉目清秀,鼻子秀挺,只是一张唇过于单薄了些,擦了一点胭脂,倒更显得寡淡起来。
  秦春娇越看,便越觉得这女子眼熟。
  只听宁王妃笑道:“这是我的远房外甥女,名叫孟玉如,今年五月左右才进京。”
  秦春娇这才恍然想起,这女子就是当日刘氏官司之时,在客栈里仗着家族威势,逼迫她出让客房之人!
  这孟玉如果然进了京,投奔了苏家。
  宁王妃亦是苏家人,今日携她前来,倒也不足为奇。
  但秦春娇总觉得,这底下似乎有些什么蹊跷。
  宁王妃又笑道:“我这外甥女是个可怜人,父母早亡。当年她母亲在世时,指腹为婚,在京里为她定下了一门好亲事。谁知世事无常,当年定亲的孩子竟然不见了,以至于玉如的婚事拖延至如今。到了最近,倒是有了些消息,只是那男子竟然已经成婚生子,我这外甥女真不知如何是好。”
  话到此处,她笑了笑,又问道:“易夫人,你觉着,这件事该如何是好呢?”
  她嘴里问着秦春娇,目光却落在了易峋身上。
  秦春娇心里奇怪,不明白宁王妃为什么会问她这个。
  她对这个孟玉如全无好感,只是敷衍道:“这自然,还是要看他们自己的意愿。”
  易峋对这些妇人间的往来,更是全无兴趣。他跟秦春娇叮嘱了几句话,便要回外堂,对那孟玉如连瞧也不曾瞧上一眼。
  就在此时,老胡忽然进来,一脸又惊又喜的神色道:“大爷、太太,皇、皇上驾到了!”


第150章 
  这话,令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臣子的满月酒,龙驾亲自降临的,在本朝可前所未有。
  即便是皇室子弟,往往也不过是派人送个贺礼也就罢了。
  易峋虽说护驾有功,但到底不过是一届侍卫,他孩子的满月,皇帝竟然亲来庆贺,可见对其的重视。
  易峋鱼秦春娇也是吃惊莫名,连忙出门迎驾。
  门口,果然皇帝的御辇停靠,前呼后拥,伞盖如云,一众御前卫士,手持明晃晃的金瓜护卫在侧。
  这一条街上的百姓人家,听见了消息,全都跑出来看皇帝,跪在家门口上。
  从前那翰林在这儿时,皇帝可几十年都没来过,换了这户人家,生了儿子摆个满月酒,皇帝竟然亲自来给他们庆贺,可见这户人家比当初那位翰林老爷还要厉害些。
  这些百姓,几乎大半辈子也见不着皇帝,今日见了这样的排场,都是既新鲜又好奇,趴在地下,眼睛却一个劲儿的往上瞅。
  陈长青领着女婿、儿子出外跪迎,前来道贺的官员乌压压跪了一院子。
  皇帝下了辇,令众人平身,他自己满面春风的走到了易峋跟前。
  今日,皇帝的心情极好,那件事已查访的差不多了,这孩子就是他失散多年的侄子。
  一想到,他是多年知交好友的儿子,自己的侄子,还救了自己的性命,皇帝心中便洋溢着唏嘘感慨,舐犊之情竟而不亚于他的亲生父亲宁王。
  皇帝随意寒暄了几句,陈长青与易峋翁婿两个,便将他请到了内堂。
  龙驾降临,那自然是坐了首席主位。一众臣子还不敢坐,直至皇帝莞尔道:“今日朕来,便是为易校尉庆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