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绣色生香 >

第45章

绣色生香-第45章

小说: 绣色生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湛见她可爱,满心的怜惜笑着道:“有愧也无妨,有爷在,你怎么亏心就怎么亏心。”

    有你在才害怕呢。

    “不过,若是送皇后娘娘寿诞的绣品,爷倒是有个提醒。”沈湛凝眉,想了想,道:“皇后娘娘早年生太子难产,此后就不大喜欢红色。”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苏婉如不知道刘三娘的屏风是怎么定稿的。

    “多谢侯爷提醒。”苏婉如笑着道:“掌事说,若是讨了皇后娘娘的喜欢,我们是要进宫谢恩的。”

    他摸了摸她的头,没说话。

    苏婉如也打算换话题,这事儿她说了心虚,“青柳说你很忙,忙什么?是不是因为中都凤阳的事。”

    “先去了徐州,后直接绕道去了凤阳,那边祖陵定了址,可在淮水下游,不好!”他摇了摇头,手指点着桌面,“将来必会出事。”

    他盗墓挖穴多年,对墓群墓道的设置还是有数的。

    “那你写奏疏禀报此事了吗。”苏婉如托腮看着他,第一次看到,沈湛谈政事的时候这般睿智,半分不糊涂,“这是大事也是大功呢。”

    沈湛看向她,摸了摸她的头,笑了笑,“此事有更合适的人去上奏。”

    “你打算卖人情?”苏婉如眼睛一亮,指着他笑了起来,“老奸巨猾!”

    他愣了一下,哈哈笑了起来,捏着她的脸颊,道:“爷正年轻,哪里老了!”

    苏婉如拍着他的手,心里却莫名生出一丝佩服,他不是莽夫悍勇没头脑的人啊……如今他军功赫赫,已经封侯了,所以再立大功对他来说,一点用都没有,圣上顶多再给他加个三公的封号罢了。

    他要这虚名做什么,又不是用笔墨垂青史的文官,他只要战打的好,只要不谋反不造乱,不站错队,他就能安安稳稳的活到老,为后代留荫恩。

    所以,这功劳他既然用不着,就不如拿来做人情。

    比如,小皇孙,比如……宁王?

    总之,现在的他不是要在圣上面上露面,而是笼络自己人,打通各界的关系。

    “不亏是爷看中的女人。”沈湛不意外苏婉如的聪慧,“心有灵犀。”

    苏婉如无语,摆着手一脸的嫌弃,“民女不敢高攀,更不敢说和侯爷您心有灵犀。”

    “牙尖嘴利。”沈湛弹了她的脑门,嘴边的话忽然一顿,看着她笑道:“过来,让爷抱会儿。”

    苏婉如戒备的看着他,摇头。

    沈湛蹙眉,翘着腿好整以暇。

    苏婉如的纳闷和戒备,转眼就被院子里的脚步声打断,随即就听到蔡萱喊道:“阿瑾,你起了没有啊,我头好痛。”

    脚步越来越紧。

    “你太坏了。”苏婉如蹭的一下站起来,不情愿的扑在沈湛怀里,敷衍的抱了一下,“快走快走。”

    沈湛眯了眯眼睛,露出乘人之危的样子。

    “无耻。”苏婉如不得不弯腰抱着他,柔声细语的道:“侯爷最好!”快走,快走。

    沈湛不动。

    苏婉如松开他,看着他的脸,咳嗽了一声尴尬的凑过来,在他脸上飞快的一亲,“行……行了吧。”

    沈湛笑了起来,突然起身将她楼过来,唇就压了下来……

    蔡萱敲门,“阿瑾,你醒了吗。”

    苏婉如急的红了脸,沈湛才松开她,摸了摸她的脸,在她耳边低声道:“爷晚上再来找你。”又朝门口点了点下颌,“去开门吧。”

    “你……”苏婉如怀疑的看着他,磨磨蹭蹭的去开门,蔡萱抱着头站在门口,“阿瑾,我头好疼啊,有没有什么药解酒的。”

    头疼吗?她还好唉,居然没有头疼,“要不,我去找大夫问问?”

    “算了。你让我进去喝杯茶。”蔡萱推开堵着门的苏婉如进来,一下子扑在床上,咕哝道:“阿瑾,我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苏婉如心头砰砰的跳,在房里四转了一圈,沈湛却已经不在了,她正满腹奇怪,就一抬头看到了某人正躺房梁上喝茶……她顿时一个头两个大,拉着蔡萱就走,“别睡了,我肚子好饿,要去吃早饭。”

    “你让我躺会儿嘛。”蔡萱抱着被子不肯走,“就一会儿。”

    苏婉如连拉带拽的将蔡萱弄出去,沈湛失笑,不一会儿从房里出来上了街,卢成默不作声的跟在后面,低声问道:“爷,姑娘没事吧?”

    “没事。”沈湛拿了苏婉如的私章出来,“拿她的章去通天票号开个户头,往后我们得的所有的银子,让周先生给她存一成。”

    一成?爷现在刚拿了个盐井,到手就开始赚,这往后一年没有三五百万两,也得有个一百多万,给姑娘一成也不得了啊,还有前几天从徐州回来的路上,碰到一个大墓,他们倔了,也得了不少。

    “是。”卢成应了一声,没有再多问,拿着私章去了通天票号开了户头,又将事情和周奉说了一遍,周奉吃惊的不得了,拿着私章翻来覆去的看着,“这……就是爷惦记的女人?”

    “是!”卢成知道瞒不着周奉了,“此事你知道就好了,千万不要去劝爷。”

    劝也没用的。

    “老夫懂。”周奉这么精明的人,当然知道沈湛都到这个程度了,怕是八匹马也拉不回来了,“只是这钱多了点,爷既然要娶人回来,何至于给她存这么多钱。”

    她说着,去了内院找到了沈湛,语气诚恳的劝道:“她一个女人,就算置办嫁妆也用不着这么多钱,更何况,既然将来是夫人,爷的钱不也是她的钱。”

    “女人有钱腰板硬。”沈湛吃着馒头就着肉饼,“再说,若我哪天有意外,她有钱在身上,也不用胆怯害怕。”最重要的,不会为了生计去嫁别人。

    周奉嘴角抖了抖,发现他刚才说了句废话,默默的放了私章,“那在凤阳各地收了八万两,分不分?”

    “分啊。是钱就给她分点。”沈湛又抓了个馒头,青柳就端着药进来了,“侯爷,喝药的时间到了。”

    沈湛没废话,抓了药碗一口气闷了,擦了嘴嚼着馒头接着说话,“八万两?都谁送的?”

    “您过目。”周奉递上名单,沈湛咬着馒头看名单,随意一扫点了点上面的一个人,“这嫪五是监工?”想接皇陵的生意,所以贿赂了沈湛一万多两。

    周奉应是,“他的小舅子是当地的一个乡长,乃地头蛇。”

    “那钱收少了。”沈湛蹙眉,点了点桌面,和周奉说了几句,周奉眼睛一亮,立刻就点了头,“成,卑职这就暗示他们再送三万两,一准将修建皇陵的事给他们做。”

    这种地头蛇办不成大事,还无恶不做。正是做替罪羊好人选,还能给小皇孙留个立威信的机会。

    沈湛满意的点了点头,起身抓了衣服穿好,想了想又将苏婉如的私章揣自己怀里,“你去喊杜燕秋,让他明天跟着我去一趟松江,来回四天,记得带好盘缠。”

    “爷是去找那个铁匠?”周奉随后,沈湛点了点头,道:“那铁匠打的刀很好用,爷亲自去看看。”

    周奉应是,又道:“今天中秋节,收了好些帖子,您看……”

    “不去。”沈湛很高兴,“让厨房做桌子菜,晚上有人来。”

    是那位姑娘吧,周奉看着沈湛的背影,叹了口气感慨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此话诚不欺人啊。”

    沈湛没听到,哼着小调,走了。

    吃过早饭,苏婉如就去刘三娘跟前应事,八扇屏风七个人,刘三娘绣中间两副,其余的人一人一副……

    “苏瑾。”刘三娘和自己组里的人介绍苏婉如,“她虽是新来的,可手艺却不俗,接下来这半年多咱们都要一起共事,相互谦让友爱一些,目的就是将当下的事情做周全了,不要丢了应天锦绣坊的脸。”

    “是!”苏婉如跟着大家一起应是,刘三娘看着众人笑了笑,指着一个个绣娘和苏婉如介绍,“这是邵姐,她在锦绣坊二十年了,比我们都要年长一些,手艺也是没的说,乱针绣咱们组里她最出色。”

    邵姐名叫邵娟,常州人,看外表约莫三十一二的样子,略有些胖,看人时眯着眼睛,苏婉如估摸着她眼神应该不大好。

    也不稀奇,做绣娘的,十年二十年后,眼睛就没有利落的。

    “这是姜枝,姜叶姐妹,她们是双生子,不过容貌却不大像。”刘三娘笑着说着,苏婉如和两人互相见了礼,都比她年岁长资历老,“还请三位姐姐多关照。”

    邵娟等三人冲着她笑着点头,说不敢当。

    “这两位是马倩和聂娟。”刘三娘介绍完,就拿了八副底稿出来,“此番是以山河为主,这幅江南烟雨,这幅是中原,这幅塞北风光……”她一一介绍,分发下来,苏婉如拿到的是雪后的燕京。

    “临摹底稿,好了以后我们再开会议论,不好的就重画,宁愿每一步都耽误点功夫,都不能马马虎虎应付过去,最后返工重来。”刘三娘办事很认真,一一叮嘱每幅图的要领后,才让大家都散了。

    苏婉如拿着底稿下楼,蔡萱迎过来,好奇的看着,“这是燕京吗?这不好绣啊,落了雪的屋顶也就罢了,这人畜要浮在上面,有点难。”

    “嗯。”苏婉如也觉得有点难,而且还是双面绣法,虽两面是一样的,可这么大的图,太费工夫了,“也是学习,等绣完这幅图,我的绣技就要突飞猛进了。”

    蔡萱掩面而笑,点着头,“对,一定会突飞猛进。”

    “恭喜你啊,阿瑾。”阮思颖端了茶过来递给她,眼里露出真的替她高兴的笑,“我们五个人,胡姐姐去了锦绣馆,你接了寿诞的绣品,你们两个人真厉害。”

    蔡萱与有荣焉的笑着,“胡姐姐不敢说,但是将来阿瑾好了,肯定会帮我们的。”说着,看着苏婉如,“对吧,对吧。”

    “是!”苏婉如掩面而笑,“我们不管谁好了,都要互相帮助照拂。”

    阮思颖笑着,朝窦娆看去一眼,瑟缩了一下笑着道:“那你们说话,我接着去做事了。”

    便走了。

    时间其实很紧,苏婉如既然接了活就不打算敷衍,精心坐下来描图,楼梯上蹬蹬传来脚步声,周槐娟的大嗓门吼着,“姑姑说今儿让大家休息半天,晚上饭堂有加餐,姐妹们要是想出去玩的,就结伴出去,不过戍时前必须回来。”

    “真的能出去啊。”蔡萱跳了起来,拍着手道:“今晚听说夫子庙有花灯的,阿瑾我们去看花灯吧。”

    苏婉如看看手里的事,想起来什么,问周槐娟,“所有人都去吗?”

    周槐娟摇了摇头,道:“姑姑她们应该不会去。”

    那她就更加不去了,她看着蔡萱道:“你自己去吧,我不去。”

    “去嘛。”蔡萱拉着她起来,“就穿上次去赴宴时穿的那条裙子……这次我出钱,请你吃零嘴。”

    周槐娟凑过来,“还有我。每次都是阿瑾掏钱,这会我和萱儿掏钱。”

    说着,两个人半拖半拉的拽着苏婉如下楼。

    一下午,三个人就在房里换衣服,蔡萱还特意梳了单螺,别了一支苏婉如送她的鎏银的铜簪,又活泼又清雅,“我好看吧?”

    蔡萱穿着新做的裙子,来回的转着圈儿,苏婉如失笑,点头:“好看。就是薄了点,我觉得你夜里了肯定会冷。”

    “不会。”她拍着胸脯,“我从小就不怕冷。”

    苏婉如和周槐娟都笑了起来。

    三个人晚饭都没有吃,就蹦蹦跳跳的往夫子庙去,路程不算近,走过去要半个多时辰,苏婉如穿着件半旧的芙蓉色夹袄,下身是条青色的挑线裙子,跟在像只出笼小鸟一样的蔡萱身后。

    一路吃着零嘴逛到了夫子庙,天色正黑,商家纷纷将灯点亮,挂着各式各样的标语的幌子随风飘荡,挑着担子的小贩边走边吆喝,赶来凑热闹的百姓,或坐牛车,或坐驴车马车,挤挤攘攘的在外面的路口下车。

    蔡萱一碗桂花糖芋苗没吃完,四处就已经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好热闹啊,这就就是人人传颂的夫子庙灯会啊。”蔡萱第一次看到,拉着周槐娟问这问那,“是不是还有舞龙灯的?”

    周槐娟白了她一眼,“那是上元节,中秋节素来没有。”

    “哦。”蔡萱点了点头,拉着周槐娟就朝人堆扎,“阿瑾,娟姐姐快来,这里有卖糯米馅团子的,和我娘做的一样。”

    徽州有中秋不吃月饼,吃糯米团子的,里面裹着芝麻或者豆沙馅,又甜又糯。蔡萱的娘是徽州的,她自小到中秋就吃这个,所以见到了格外的高兴。

    苏婉如哦了一声,勉强跟过去,可接着就被人流冲了一下,转眼就被动的走了十来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