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长嫡 >

第79章

长嫡-第79章

小说: 长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怕傅侯爷发火,但又恨他当着两个儿媳以及孙女们,却丝毫不给她留脸面。
  “兴许,兴许是元娘做得不对。”
  傅其弦也是惧怕傅侯爷,可看白氏一副委屈的神色,仍小声开口。
  傅侯爷嘴角微微下垂,眼睛也不看他,只是望着白氏看。
  白氏红了眼圈,却不敢流出泪来:“我原本想着,太夫人若是肯出手帮衬着,府中孙女们便有个好的前程了。”
  傅明霞无父,母亲沈氏又不是出身自什么名门贵族,将来恐怕难成什么好的姻缘。
  当时看太夫人对傅明华笑意吟吟,她才开了口。
  谁想到独孤氏丝毫不留情面便将她打发了。
  白氏心里想着的事儿,傅侯爷也清楚。
  她向来维护傅明霞,一心替她着想。原本也是没错,只是她关心则乱,如今不止是她丢脸,连带着他也是颜面无光了。
  “前些日子,尚书省下右司郎冯万应大人曾向我提亲。”
  傅侯爷突然开口,白氏便愣了一愣。
  他没有勃然大怒,也没有大声喝斥,反倒提起此事,白氏喘了一口气,想起了这冯家来。
  冯家原本算不得什么高门大户,不过冯万应的嫡长女冯氏却嫁给了荣庆侯府嫡次子为妻。
  冯万应早年丧妻,有四个嫡出的儿子,只是长子已经成婚,所说次子也是定了亲事。
  白氏看了傅侯爷一眼:“家里几个庶女也到了成婚年纪,现在许下婚事,备了嫁妆隔个三两年嫁去,也是差不多。”
  傅侯爷端了茶喝了一口,搁了茶杯就道:
  “我瞧明霞年纪正好,婚事如今也拖不得了。”
  一听这话,不止是白氏吓了一跳,就连傅明霞都瞪大了眼。
  那冯家又不是什么好去处,冯万应虽然官拜五品,但当初冯家经商有成,捐了银子走的是岐王的路,才捐出一个七品的官儿来,脱了商籍。
  冯万应本人虽读了些书,但天赋有限,否则当初也不至于捐钱买官了,白氏看死他最多进上五品,怕是再无出息。
  他的几个儿子都未曾听说过才学出众,这样的人家,怎么配得上傅明霞?
  “侯爷,使不得呀!”
  白氏着了急,连忙便道:“那冯三郎未曾听说有何功名,老二屋里多的是女孩儿,又何必非要二姐儿?再不成老三房中也有几个适龄的姑娘,想要明霞,也不看他们有没有这么好胃口!”
  “更何况年纪也不般配,听说那冯三郎才不过十岁小儿,也太小了些,二姐儿可是等不了的。”
  不过是嫁了个侯府嫡次子便如鸡犬升天,白氏阴沉了脸,傅明霞也双眼通红。
  显然她是对这桩婚事并不满意。
  她向来心高气傲,恨不能将来的丈夫能将傅府一干姐妹将来归宿全都比了下去才好。
  傅明华却觉得有些不对头。
  她抬起头来,傅侯爷却道:
  “谁说是那冯三郎?”
  不是冯三郎,还能有谁?
  冯家可没有适婚年纪的男子了。
  白氏咧了嘴角正要笑,只是笑容刚一露出,她马上便僵住了。
  冯家确实有个适婚之年的男子,就是冯万应了!他元配发妻四年前生下嫡四子之后,便缠绵病榻而亡,至今未曾续弦。
  白氏浑身汗毛都立了起来,嘴唇哆嗦。
  傅侯爷眼神冷淡,看着白氏就道:
  “冯大人乃是天丰二年的秀才,如今官至五品,性情、人品都是极好的。他前些日子请了宗正寺的刘大人前来说,只是我一直压着未同意罢了。”
  原本冯万应就是求娶了傅府庶女也算是高攀,可此时谁都没想到傅侯爷竟会使傅明霞嫁出去。
  众人都惊呆了。
  傅明霞尤其如此。
  她的人生才将开始,便要嫁个比她大了足足两轮有余的男人,她双眼通红,提了裙摆便站起身来,高声喊道:“我不嫁!”
  说完起身便跑。
  沈氏神色凄凉,既想去追女儿,又想留下来哀求傅侯爷,一时之间竟不知所措。
  “哼!”傅侯爷冷哼了一声,望着白氏,神色不快:“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孙女!当众对长辈大呼小叫,谁给她的胆子?”
  “侯爷……”白氏凄惶张嘴,傅侯爷却道:“此事我已经定下,不必再说!此事定下之后,我会请刘大人拿了冯大人八字,你拿着前往白马寺,请人一对。”
  对过八字,此事便算成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好处
  
  在傅侯爷面前,丝毫没有白氏反驳的余地,她只看着傅侯爷将话说完,便起身离开。
  这一走便像是将白氏魂都带走了似的。她也没有闲心再管傅明华等人,只是红了眼眶,由银红扶着进了内室,沈氏也哭哭啼啼跟了上去。
  出了白氏院门时,钟氏望着傅明华欲言又止。
  钟氏看得出来,白氏今晚丢人,恐怕是触了傅侯爷逆鳞,要下决心收拾她了。
  只是她望了傅明华一眼,想了想仍是小声的说:“你自己多加小心。”
  傅侯爷此人心机颇深,心胸又并不算宽阔。
  白氏犯到他手上,傅明霞也被发落,哪怕今日之事不关傅明华的事儿,恐怕他也会牵连傅明华的。
  更何况家里这些小娘子中,傅明华都未议亲,他却偏提了傅明霞,恐怕在傅侯爷心里,对傅明华婚事是早有打算的。
  钟氏叹了口气,她也是日子难熬,丈夫不在身侧,自身都顾不了,又哪儿有本事帮傅明华呢?最多也不过就是提点她两句罢了。
  傅明华点了点头:
  “多谢您提点。”
  钟氏也就摆了摆手:“不用谢我,你这样聪明,恐怕自己也是明白的。”
  “虽然如此。”傅明华伸手捏着大氅拉了拉,笑着就道:“可三叔母的提点又是不同。”
  听了这话,钟氏脸皮一热,也不再看傅明华一眼,只是伸手摸了摸傅明月的头,神情慈爱:“天时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元娘也还是早些回去歇着吧。”
  傅明华应了一声,看钟氏母女走了。
  站了一会儿,夜里风寒雪重,寒意透过鞋底直往上窜,才没站多久,便脚底都麻了。
  她也匆匆回了院子,泡了个香汤才觉得浑身暖和了。
  碧青跪坐在浴盆边,清理傅明华顺滑的头发。
  这热气缭绕的屋子里,傅明华被熏得双颊泛红,眼波迷蒙,这才多了几分少女之气。
  碧云进来,神色有些不快:“娘子,庄简公府太夫人送的是一卷女诫。”
  太夫人送女诫的原因,分明就是因为白氏举动,而瞧不起傅明华的意思。
  今日白氏出丑,却累得傅明华在旁人心中印象不好。
  碧云咬着嘴唇,有些生气。
  “搁起来就是了。”
  早在接过那袋子之时,傅明华便已经摸着心中有数,这会儿倒也不气,只是闭着眼睛吩咐了一句。
  碧蓝舀了些带着淡淡香气的水缓缓倒在傅明华胸脯之上,那肌肤如凝脂,微微起伏的曼妙曲线被水光润泽。
  “夫人想为二娘子谋划,却又偷鸡不成蚀把米。”
  说到这里,碧蓝有些幸灾乐祸:“还想怪罪到娘子身上,这回却不想侯爷将二娘子婚事定了下来。”
  碧青也勾了勾嘴角,伸手抹了一把额头:“二娘子若是嫁右司郎黄大人,可是低嫁了。”
  “那黄大人年纪可不小了,就是比世子都大了几岁。”
  傅明霞向来心高气傲,却定了这样一个婚事,恐怕气都能气得死她。
  两个丫头都有种扬眉吐气之感,傅明华却将头靠在桶沿,歪了头盯着两人看:“这可是一门好亲事。”
  梦里的‘傅明华’也记得冯万应大人曾向长乐侯府提过亲。
  不过当时嫁进冯家的,可不是傅明霞这个白氏的掌中宝,而应该是庶出的哪个姐妹。
  可惜傅明华幼时年纪小,梦里许多情景都已经忘了。
  不过唯一能记得的,就是这冯大人年纪虽不小,但是对妻子却尤其爱护。
  那时冯万应不纳妾,不狎妓,对妻子处处关怀体贴,当时梦里的‘傅明华’也曾耳闻了的。
  之所以记得尤其清楚,不过是因为梦中的‘傅明华’过得并不幸福,才会对出嫁的庶妹十分羡慕。
  “唉。”傅明华叹了口气,可惜冯万应这样性情敦厚的人,遇到了心气高的傅明霞。
  “好亲事?”
  碧蓝有些不信,取了香露在手中晕开,双手一搓才在傅明华圆润晶莹的肩上按压:“那冯大人只是续弦,年纪又大,还有子女,二娘子嫁过去可是现成的……”碧蓝说到这儿,顿了一顿:“娘子怎么说这门亲事好呢?”
  傅明华别过脸来,望着她看:“冯大人在洛阳并不出名。”
  不比地方官员,五品便已是大员。
  在洛阳之中,像冯万应这样下五品的官儿却多如牛毛,根本不被人看进眼中。
  傅明华睁开了眼,她的目光在雾气重重的房里柔和却又极其坚定。
  “三叔母说的话,你们想来也该听了。”她吐气如兰,碧蓝愣了愣,傅明华又眯了眯双目:“祖父要与他结亲,必定是有好处。”
  冯万兴虽然年纪大,但未必不会翻身。
  更何况他还有儿女。傅明华想起了他嫁进荣庆侯府的长嫡女,只是没看过荣庆侯府的郎君,她也不敢一口断言就是。
  傅侯爷无利不起早,能接下冯万应托人带来提亲的请求,并应允将傅明霞嫁去做人填房,表面看来是因为白氏举动之故含怒而定,但实则令人深思。
  若是没有缘由,他恐怕会留着傅明霞,将来嫁给更有利于长乐侯府的人。
  “好处?”
  江嬷嬷手里捧了一杯清水进来,正巧便听了这话。
  她喂了傅明华喝了,将杯子一搁,才问道:“娘子这话是何意思?”
  “祖父曾说,冯万应是托了宗正寺的刘大人前来提起此事。”她微笑着,脖颈与靠在桶沿的玉白背脊形成优美的曲线。她不着寸缕的坐在水中,一只雪白圆润的手臂没入水中,那手指细长,在水底轻点着,带起阵阵涟漪。
  江嬷嬷便看得恍神,那手指间细微的动作无声无息,偏偏引起的动荡却从水底涌上水面来,如同傅明华这个人。
  旁人都当她谢氏一死,她必定是六神无主,任由长乐侯府搓圆捏扁,再兴不起风浪,只是废子。
  可偏偏她又并不是别人所想的那般,坚定而又隐忍。
  “这刘大人能进宗正寺,恐怕不是普通来历,应该与皇室中人有牵扯。”

  第一百六十六章 哭求
  
  傅明华推测,要么刘大人身后是有某位皇室提携,使傅侯爷抱着牺牲一个孙女,也要换回刘大人好感,以使与刘大人身后的人拉扯上关系,要么就是冯万应为了此次续弦,提出了不少好处。
  她叹了口气,傅明霞若能嫁他,往后也是正经的五品官太太,恐怕也比嫁个不承爵、没功名的勋爵府次子要好得多。
  第二日白氏装了病,说是不能起身,傅明华前去请安时,她还在屋里一声咳一声的。
  傅侯爷闻讯而来,脸色铁青。他定下的事儿,又哪容白氏反悔的,进了屋之后也不顾有晚辈在,径直往内室而去。
  不多时便听到内室里两声争执声传来,白氏轻声的哭:“侯爷为何如此绝情?二姐儿自小没父……”
  中间夹了些碗盏被摔碎的声响,末了就听傅侯爷道:“若是你不去,我便使吴氏前去!到时丢了你的脸面,可别怪我无情。”吴氏是傅侯爷的两位妾室之中的一位,也算是出身良家,父亲当初是正经的读书人,讨了个秀才功名,当时的工部之下管水利的司川员外郎海成乃是同乡。
  看在同乡之仪,海成将吴秀才收为幕僚。数年之后感念这吴秀才办事妥当,由海成举荐,将这吴秀才外放为县令,后吴秀才想方设法将女儿献进长乐侯府,才得了当时傅老侯爷一个恩典,提为了六曹之下司户一职。
  吴氏进府之后,容貌秀丽,性情温顺,颇得傅侯爷宠,生了一儿三女,一女并未养大,两个女儿外嫁,如今年纪大了,安心在府中过,也不与白氏争锋,倒颇得傅侯爷看中。
  一个月中有十来天都歇在她房里的。
  这会儿傅侯爷提起让吴氏替代白氏出门,显然也瞧出白氏借机装病是想将这门婚事拖黄了。
  只是傅侯爷原本没有真正要使傅明霞嫁去的心,此时被白氏一闹,也是心硬了。
  今日傅明霞在府中时,便使白氏三番两次为了她出丑,若再留几日,岂非白氏要翻天了?
  屋里白氏哭哭啼啼,傅侯爷却勒令她立即起身。
  “若你病好不了,便迁去佛堂养病,这府中大小事儿,你也不要操心了。”
  傅侯爷的声音十分坚决,白氏就哭道:“让个姨娘掌家,以后让几个晚辈怎么议亲?”
  “你丢人还不够吗……”傅侯爷先是说了些什么,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