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长嫡 >

第43章

长嫡-第43章

小说: 长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非她以为,少夫人一去,丁家那位,便配得上您?”
  付嬷嬷冷笑了两声,扶了傅明华下石梯,看丁治平的眼中全是不屑之色。
  傅明华笑了笑。看了一眼远处,小娘子们围在湖泊边,倒真是一副极美的风景。
  她由付嬷嬷扶着下去,傅明霞还在说着这池子的来历,一群姑娘听得津津有味。
  几个少年有意要去园中逛逛,便由下人带了出去。
  等这几个少年一走,之前还羞答答的姑娘们脸上立即露出笑容来。
  “傅娘子懂得真多。”一个穿了米分色襦裙的少女小声的夸奖。众人也都点了点头。
  傅明霞眼中掩不住的得色。看了少女一眼:“我在家排二,你们可以叫我二娘。”
  这少女没有指名道姓,她总觉得像是在唤傅明华似的。
  她这小心眼倒是让傅明华勾了勾嘴角。
  看得出来这两年白氏是用了心教导她。使她礼仪、规矩与姿态都比之前好得多,甚至看到自己时也学会了无视。
  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白氏教导得再好。也不过如此而已。
  几人相互报了名字,那之前说话的少女就道:“听说今日定国公府的丹阳郡主也要来。这是真的吗?”
  傅明霞脸色一下子便沉了下去。
  她跟丹阳郡主关系并不亲近,此时自已生辰定国公府的人虽然要来很好,也使她脸上有光,不过丹阳郡主与她关系并不亲近。当初她还算是得罪过丹阳郡主的。
  再加上之前丹阳郡主拜访傅家,也只与傅明华单独相处过,说起丹阳郡主自己也不比她们知道多少。难免就让傅明霞有些尴尬。
  “祖母也向定国公府发了贴子。”
  傅家未被皇上斥责时,长乐侯府就算是世袭罔替。也比不过定国公府尊贵,此时更是没有丝毫可比的。
  不过薛夫人为世子定下了四姓之阴氏女为妻,而阴家与谢家又甚为亲密,谢氏嫁进长乐侯府,因着这层关系,白氏放贴时薛夫人推脱不开,才答应要来的。
  正是因为有定国公府的面子,今日傅明霞生辰才会有这样多人前来,众人都是为了定国公府的面子。
  说起定国公府,几个少女脸上都浮现出羞涩之色来。
  薛夫人生了三子一女,世子虽然定了亲事,幼子又年纪太小,不过还有个嫡次子也到了可以议亲的年纪。
  如今薛夫人尚未再为儿子相中哪家娘子,今日前来的几家夫人都有些意动,若薛夫人看中了自家女儿规矩相貌,若是心里喜欢,能嫁进国公府当然不错,若是嫁不进,得薛夫人一个善缘,也是极好的事儿。
  几位小娘子听到傅明霞这话,都不由有些兴奋,对于薛夫人满怀期盼之情。
  白氏又唤了嬷嬷来请一群人上去,定国公府的薛夫人已经带了丹阳郡主与两个儿子来了。
  众人上前见了礼,都是一番亲热。
  彭氏身后的丹阳郡主却不肯将目光落到傅明华身上,只是低垂着头数自己袖边的珠子玩。
  八月天气仍热,丫环们端了茶水上来,来的人渐渐多了,大人有大人要谈的话说的事儿,便打发了孩子们各自前去玩耍。
  众人都围在丹阳郡主身侧讨好,傅明华不想凑这个热闹,走了一阵便故意落了下来,等人走远了,才走到游廊的一角,坐了下去。
  江嬷嬷拿了帕子替她压了压额角与鼻翼,碧云与碧箩拿了帕子替她扇风,一道少女的声音从下方传了上来:“都去玩耍,你怎么坐在这里?”
  这游廊离地约半丈,下方一条小径直通游廊阶梯。小径两旁种了牡丹,只是此时过了开花的季节。
  傅明华转了头去看,见丹阳郡主站在下方,正仰头望着她看。
  见傅明华转头去时,她又没有笑脸,提了裙摆上来。
  江嬷嬷几人见面的退远了些,丹阳郡主咬了咬牙,才坐了过来,目光也不看她,只是转头往四周看。
  “郡主不也在这儿?”
  傅明华微微一笑,丹阳郡主被人缠得极紧,也不知怎么独自过来的。
  她说话轻声细语的,听得丹阳郡主咬了咬唇。
  这态度,就像她当日没有讥讽过自己一般,偏偏此时她还没有道歉的意思。
  “长乐侯夫人不是说了让我们随意走走?莫非我还不能来了?”
  丹阳郡主将手趴在栏杆上,头也不回说了一句。
  她这模样倒与当初傅明华在阴氏设宴遇到她一模一样,只是当时与她说话时,可没这冷淡的态度而已。
  想想当时江嬷嬷说她因为自己一句话而眼红了,恐怕是有些记恨她的。
  傅明华站起了身,正要找个借口离开,丹阳郡主却转过头来,瞪着她看:“站住!”
  
  第九十章 和好
  
  “我以为郡主想要独自清静清静。”傅明华没动,丹阳郡主‘哼’了一声:“元娘,你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会待你如此。可恨我此时都来了,你却不肯跟我说声‘对不住’,莫非你不在意我这个朋友不成?”
  她这话将心里的不快挑了出来明说,倒是让傅明华看了她一眼,想了想又坐了下来。
  “你当我当初说那话,是在讥讽你?”
  丹阳郡主盯着她看:“莫非不是?”
  傅明华淡淡一笑,也不出声。
  她这模样,恐怕真的指的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个意思。
  丹阳郡主愣了一愣,好一会儿之后伸手去掐她腰:“你既然知道我是为哪桩事情不太开心,你还这样不声不响的!我回去可是哭湿了两张帕子。”
  傅明华没想到她会动手,腰间被她抓了两下,她又没躲,丹阳郡主泱泱的将手收了回去:“我乳母说,这不怕痒的人都是……”她似是觉得自己说错了话,又将说了半截的话吞了回去。
  傅明华却不在意,丹阳郡主脸颊一红,拉了她手:“这事儿也是你不肯与我明说,也不怪我误会。”
  “听说你与武安公府周家世子定了亲。”
  年初时便听说丹阳郡主订了婚事,武安公府也颇有来历,与被称为江陵望族的宇文氏族有姻亲关系。
  而最惹傅明华注意的,是这宇文氏。
  宇文一族乃是鲜卑后裔,自称炎帝神农氏后裔,最重要的,是这宇文一族来历惊人。
  这支族群,是死逃生前往江陵。
  宇文一族实则陈朝之前的皇室,只是后期天子贪图享乐,不理政事。大权旁落至朝臣之手。
  当时的陈太祖手握重兵,嫁女给周哀帝宇文护,极得宇文护宠信。
  哀帝死后,太子宇文康以不到十岁之龄继皇帝之位。而国家在事则落在陈太祖手里。
  那时百姓只知陈太祖而不知宇文康,直到陈太祖将宇文康亲手杀死,在建康称帝,改国号周为陈朝时,对宇文一族定了罪名便开始伸出屠刀来。
  宇文氏当时子孙极多。枝繁叶茂,却遭陈太祖杀得几乎绝了嗣。
  在这样的情况下,宇文一族为了保全根基,而逃至江陵,陈太祖登位之后,忙着收拾残局,无暇顾及这支残余宇文氏族人,也觉得这些人再掀不起什么风浪,为免自己往后遭人诟病,这才使宇文一脉在江陵立稳了脚跟。
  直到陈朝中期。陈孝德帝免了宇文一族的‘罪责’,宇文一族才开始真正发展壮大起来。
  至今也有一百来年。
  虽说不如谢氏一脉这样以世族的名义存在于世的时间久远,不过宇文一族也算是颇有来历,又得陈孝德帝扶持,发展至如今,在江陵已经是名门望族,并非权势鼎盛,却因极有来历,而受贵族们追捧。
  这样真正有底蕴来历的世族,才真正受人尊敬与仰慕。
  傅明华记得。崔贵妃所生的九皇子燕骥娶的妃子便是出身江陵宇文氏。
  若是丹阳郡主能嫁进武安公府,光凭这公府与宇文一族有姻亲关系,论身份来历,武安公府周氏能与宇文氏族联姻。也差不到哪儿去。
  最重要的是,武安公府也颇有来历,老国公是前朝旧臣,出身显赫,算是陈朝三朝元老。
  嫡女嫁悼帝为后,直到太祖一统天下之时。能精明的看准大势,给太祖以帮助,所以大唐立国后,被封为南诏太守,手握重兵。
  武安公为向太祖表忠,晚年居于洛阳之中。
  太祖感念其忠义,任命武安公子继父业,仍镇守南诏,加袭三代。
  老武安公死后被追封南诏王,陪葬于昭陵,得享太庙待遇。
  直到新任的武安公死后,也是被太祖追封南诏王,传到与丹阳郡主议亲的武安公府世子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
  当初太祖的加袭便到世子这一代而已,世子一旦继位之时,便降为武安侯府,除非周氏一脉再立下大功,才可延爵。
  不过就算是降了等,但武安公府的来历地位摆在那里,也非定国公府浅薄的底蕴可以比拟的。
  最重要是,武安公府安份守已,对嘉安帝忠心耿耿。
  再加上又非世袭,嘉安帝对周氏异常放心,哪怕是武安公府有养私兵,可数量却远达不到使朝廷注意的地步,富贵而安全,总比跟了简叔玉那样随时有可能会丧命的危险份子要好得多。
  难怪丹阳郡主在那时被自己一句话气得离开之后,今日又主动前来找她说话的,恐怕也是明白武安公府是一门难得的好亲事。
  另一个原因,恐怕就是武安公府之所以能看上定国公府这样才冒出不足五十年的世族,并愿意使嫡子娶丹阳郡主,恐怕不是在看在丹阳郡主这长公主之孙女的皇室血统,更有可能的是看中了与定国公府已定下四姓之一的阴氏女为妻。
  如此一来方才提高了定国公府名声,使武安公府结成了这桩与丹阳郡主的亲事。
  因有阴氏之故,自己又与阴丽芝交好,薛夫人这才会带了女儿前来傅府的。
  傅明华望着丹阳郡主那张含羞的脸,微微有些出神。
  这种女儿家的娇羞,她却无论如何也是感觉不到的。
  梦里感觉不到,如今的她更不可能感觉得到。
  丹阳郡主有薛夫人为她操持,自己却得仔细谋划自己的婚事。
  “今年定下的。”丹阳郡主脸色微红,但依旧落落大方的,一口便承认了。
  又看傅明华眉眼含笑,一副温婉端庄的样子,心里的羞怯又压了几分,不由自主的问:“你呢,可有中意的对象?”
  傅明华回了神,也开始认真的思索这个问题。
  目前洛阳与她身份般配的子弟之中,她也将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都细细想了一遍。
  也倒有人选,只是还得琢磨一番。
  廊外种着一排排的金桂,已经结了不少花苞出来。
  头顶往外伸了上翘的顶角将阳光挡了大半,只余斑驳的光点落在两人垂落到地的轻纱披帛之上,使傅明华那披帛边以银丝绣的暗纹,此时才展现出了那华美的真面。
  
  第九十一章 考虑
  
  晃得丹阳郡主有些不能直视。
  刚刚不见端倪,倒觉得这披帛只是色泽艳丽,她认出了这是出自河北道恒州织造的孔雀罗,华贵是华贵,可是却没想到了暗藏玄机。
  直到这一刻阳光照在披帛之上,才让丹阳郡主回过神,心里隐隐有些嫉妒,对自己即将要嫁的武安公府的世子又生出几许期待来。
  传承多年的世家,富贵得不显山不露水,那种低调的奢华让她有些心生艳羡。
  她喜欢傅明华这种一举手,一投足皆带着让人说不出滋味儿的雅韵,那种仿佛旁人学了也学不会的气质才使她头一回看到傅明华时,不由出声招呼。
  风夹杂着金桂的香气袭来,还有一朵已经枯萎的小花苞也被吹落到傅明华身上。
  从她肩头跌落,滚到她裙摆之上。她坐着的动作,裙子将这枯了的小花包牢牢的接稳了。
  丹阳郡主就看她不疾不缓的将这花苞拂开,神情温和沉静。
  “我?”傅明华轻声反问了一句,抬起头来盯着丹阳郡主看:“我还早着。”
  其实也不算早了,她如今已经虚十二,年一过便十三了。
  只是白氏压根儿没有要替她打算的意思,她自己倒是有几个目标,却暂时还没定下来。
  ‘谢氏’之死,也有崔贵妃的原因,她不嫁位高权重的皇子,也不想成为崔贵妃的棋子嫁给权臣。
  若是能嫁进富贵而无权的世族。里外应酬她能得心应手,保持得住自己的体面与自尊,地位摆在那,丈夫有宠无宠她都不在意。
  她更在意的是自己的日子过得舒不舒心,而非围着男人过日子。
  傅明华不想再说这个问题,便问:
  “是不是年初时,武安公府夫人携世子进洛时宴会相识的?”
  丹阳郡主之前听她说议婚之还‘还早’。正欲开口的。却没想到傅明华转头说起了此事,不由羞得脸颊泛红,顿时忘了自己之前说的是什么了。
  “嗯。”她声如蚊虫一般。轻应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