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长嫡 >

第255章

长嫡-第255章

小说: 长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微笑着,将人心摸得分毫不差的。
  “极有可能,此时那奏折,已经呈到了皇上的桌案之上了!”只是嘉安帝对这些把戏,怕是了然于心,否则今夜不会使左神武卫大将军朱宜春领骁骑镇守秦王府的。
  一时间清风阁内鸦雀无声,众人下意识的秉住了呼吸。
  李辅林心中震惊,傅明华所说之话,并非绝无可能。
  且仔细想来,各地呈往洛阳的奏折,先经中书省,再由中书省官员一层一层把关,挑捡重要之事,呈交到嘉安帝的桌案之上。
  若容涂英当真与忠信郡王勾结,提前布下这个局,那么忠信郡王便有可能私下写下折子,交由容涂英手中,再到关键时刻,呈交给皇帝。
  并以此来迫使皇帝急召秦王回洛阳,幽州便是属于群龙无首的局面,燕追亦失兵权,更利凌宪大事。
  “凌宪既要起事,便定是对此势在必得,极有可能会联合太原刺史冯说,及契丹和昔日突厥残部、薛延陀等,自函谷进发,先取太原,再得幽州,与外族里应而外合,到时一举吞下大唐半壁江山!”
  傅明华将手里茶杯一放,伸了手指沾了些已经微凉的茶水,在案几上画了一条大概的地形。
  行军打仗她并不在行,但是忠信郡王若想取大唐,咬一口饼,便唯有如此借力。
  李辅林等人听了她这话,许久回不过神来。
  此时再看傅明华时,便多了几分恭敬。
  忠信郡王与容涂英相互勾结,可是此时傅明华娓娓道来,她又说燕追不一定会在幽州里,皇上知不知此事,还不能得知,若皇上早有安排部署,燕追又早就运筹帷幄,那么此时忠信郡王府凌少徐之死,并不能撼动燕追的部署安排。
  
  第五百三十一章 过人
  
  若是齐心协力,他日秦王事成……
  “若王爷渡过这个难关,诸位在座之人,便是为王爷立下了大功的。”傅明华看着李辅林、陈敬玄等人眼睑抖了抖,脸上神色虽未变,但眼中都露出意动之色,便又添了一句。
  李辅林看了王秋甫等人一眼,拱手恭声道:
  “娘娘希望下官等人如何做呢?”
  “搅乱局势!”傅明华听到李辅林这话时,心中才长长的舒了口气。
  她与几位朝臣说话时,虽表面镇定,但心头依旧是提着的。
  情况如今对燕追不利,所以她将事情前因后果详细一说,并没有隐瞒,就是为了让这群心机城府的权臣们能信任燕追哪怕不在洛阳,也并不是完全失了势。
  可是对于几人到底会不会助她,傅明华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因此才费了一番口舌。
  此时李辅林这样一问,显然是傅明华一番话取信了他,让他下定了决心。
  “哦?”
  王秋甫探了上半身向前,“娘娘认为,要如何搅法?”
  “诸位大人心中也该是有数的吧?毕竟当日皇上一反常态,允容大人为太后修建禅寺,几位大人心中莫非就没有什么想法不成?”
  傅明华似笑非笑,牵了牵层层叠叠的袖口,问了一声。
  她已将自己的底露了大半,可李辅林等人确实也要证明他们能有本事才成。
  王秋甫‘嘿嘿’一笑,看了陈敬玄一眼,坐直了身体。
  “今晚赏这二王墨宝,耽搁了诸位时间,我在想,皇上怕是亦会召诸位大人入阁议事。”
  傅明华话音才刚落,外间银疏匆匆进来,大声的说道:“王妃娘娘,宫里内侍监传皇上口喻,召同平章事李大人、左侍中王大人……”她一连唤了好几位朝臣的名,“……进宫议事,此时李大人府中亲随前来寻人了。”
  傅明华听了这话,嘴角便微不可察的勾了勾。
  众人对她心服口服,她料事如神,此时对她自然再无任何轻视,离去之时,神情恭谨。
  强撑着唤了内侍来将一干人送出秦王府,文学馆中其余学士还未退去,傅明华强撑着精神,吩咐这些人:“王爷建议文学馆,招揽诸位为他所用,如今正值王爷遭小人陷害之时,诸位该写些歌谣,传唱于市坊间,以读书人的名义,再状告容涂英,把持朝政,图谋不诡!”
  士子的力量不可小觑,读书人的口诛笔伐不亚于杀人的利器。
  嘉安帝要想将容家推至风口浪尖,无论如何,傅明华为了燕追,为了自己,也该推波助澜,助皇帝一臂之力!这才是当初她向江洲里赵国太夫人崔氏借江洲学子一用的原因,她要让容家永世不得翻身!让容家看着高高在上的龙椅,可望却永不可及!
  她抚了肚子,吩咐着馆内文士。
  随着她开口说话,一干人都频频点头应是。这歌谣一事,也需从长计议,要如何将势造起,配合李辅林等人给予容家的人致命一击,不是朝夕之功就可以。
  商讨了半个多时辰,薛嬷嬷看她神情苍白,不时抚着肚子,心里也有些着急,可看傅明华紧抿的嘴唇,坚定的眼神,薛嬷嬷也就不敢开口上前制止她了。
  将事情商议了半天,傅明华坐了一阵,也实在是觉得有些难受了,才摆了摆手:“暂且就先如此,稍后细节之事,还要另行讨论。”
  几位文学之士之前听她一番分析,又与她商讨对付容家之事,对她印象大为改观,不敢再有人脸露傲气,听了她这话,毕恭毕敬的点头称:“是。”
  又令丫鬟送了几位门客出去了,傅明华才身体一晃,喘了两口气。
  一旁薛嬷嬷大步上前,将她揽进怀中,余嬷嬷忙摸了她的手腕为她把脉,两人有些心疼的道:“您还怀着身孕,却……唉……”
  她怀着身孕,却在接见李辅林等人时,足足坐了一个多时辰,为了气势不落下乘,亦不愿在这个时候弯腰低头使人看轻,所以李辅林等人在时,她挺腰抬头,坐了这样长时间,又无依靠,还怀着身孕,自然是有些难受的。
  再加上与众臣商议说话,又担忧有错漏之处,使这些人明哲保身,压力亦是非同小可的。
  此时人一走了,她才露出疲态,刚刚还连喝了几碗茶提神。薛嬷嬷一面取了装了橙皮的香囊拿出来让她闻了两口,一面便扶了她起身。
  “您先回去暂且歇息,肚子要紧。”
  如今傅明华肚子已大,随时有可能动了胎气,哪知这个时候又发生了这样的事,燕追不在洛阳,姚释又被扣在大理寺,唯有她挺了肚子,出面处理事情。
  薛嬷嬷想到刚刚的情景,心中既担忧又有些佩服,温声就劝:“那茶也该少喝一些。”
  “我心口难受,肚子也动得厉害。”傅明华冷静的将自己此时身体不适的情况说了出来,抬了抬腿:“腿脚也感觉有些不听使唤。”
  话一说完,她捂了胸口,便一手取了巾子掩唇,干呕了一声,吓得屋里众人顿时都炸开了锅一般,忙取盆的取盆,打热水的打热水。
  余嬷嬷二人心中一紧,看她脸色发青,一个为她把脉,一个蹲下身来去摸她肚子。
  兴许是察觉到母亲有些不适了,她腹中的孩子动得厉害。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她又心情激动,有些动了胎气。
  她已经怀了七八个月了,孩子随时都有可能出生,余嬷嬷有些慌张,傅明华‘哇’的一声,张嘴在一旁碧蓝端来的铜盆中吐了一些茶水出来。
  从傍晚从宫里出来到现在,她粒米未进,仅靠喝了几杯水撑着而已,此时她一吐,那肚子动得越发厉害,余嬷嬷有些紧张:“娘娘,这怕是……”
  “不能在此时!”傅明华一手捂着胸口,强忍了澎湃的呕吐之感,艰难的张嘴:“此时不是好时机。”她一面说着,胸口翻腾得却越发难忍,翻身便又呕了两声,一番折腾浑身虚汗频频透出,将里衣都浸透了。
  
  第五百三十二章 料事
  
  薛嬷嬷脸色难看,吩咐着人备好轿在外,一面又将傅明华放平了一些,自己蹲在地上,让她上半身靠在自己肩头,她躺了一阵,脸色仍是惨白。
  “让厨房选送些粥水,不要太过油腻。今日贵妃娘娘赏的杨梅可送进府中了?立刻以蜜熬煮一些送来,先止了这反胃!”
  碧蓝送来了温热的兑了些蜜的水喂了傅明华喝下,好一会儿她脸色才好看了些,肚里频繁的胎动才好了许多了。
  “肚子大了,原本便顶着五脏,您又从晌午起来之后进宫至今,未着米粒,才会如此难受的。”薛嬷嬷皱了眉,被傅明华吓得不轻,此时手脚都是抖的:“在这个节骨眼上,您看在未出世的皇孙份上,也该保重身体,不该太过操劳。”
  她也实在是被吓到了,此时念叨了两句,傅明华闭了闭眼,点头道:“下次我会多注意一些。”说完这话,又睁眼问:“碧云他们回来了没?”
  薛嬷嬷便唯有苦笑了,才将说完,她答应得倒是好,可转头却又问及碧云,薛嬷嬷叹了口气,换了姿势让她躺得更舒服一些,银疏便看了傅明华一眼,回话道:“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不过已经派了张庚前去。”
  今夜傅明华所召的人中,尚书左丞汪宁未至,碧云等人这会儿也未归府,怕是还未到汪府,便路上遇到了事儿,被人截下来了。
  傅明华闭着眼,神情平静的问:“紫亘呢?”
  她语气细柔,仍带着隐忍。那薄薄的眼皮白得透明,依稀能看到皮肤下淡青色的血管。
  碧蓝怕是将她吵到一般,放软了声音:
  “紫亘正在外间等候消息,亲自在催促着让人去寻碧云姐姐。”
  傅明华就吩咐道:
  “让人去寻紫亘,找朱宜春再借三十个骁骑,出去寻人。”
  碧蓝就点了点头,犹豫了一番,最终仍没有将早前她就让人借了一队骁骑出去寻碧云之事说了出来。
  骁骑都没有找到碧云等人,至今也没回来,怕是碧云出了事。
  她眼皮跳得厉害,心中又有些慌乱,今夜怕是会有大事发生。可面前的傅明华面如金纸,嘴唇苍白不见血色,碧蓝又怎么忍心再将事情告知,说了出来让她也跟着担忧心烦呢?
  想到此处,碧蓝应道:
  “您且放心,明早醒来,碧云姐姐便会仍在您的身旁,侍候着您梳洗。”
  傅明华嘴角勾出浅浅的笑痕,极轻的点了下头,眼睛却是酸涩。
  夜里嘉安帝召了众大臣入宫,李辅林甚至来不及回府换去他的那一身常服,只在外披了公袍,头发以犀簪重新挽过,上两梁贤冠,入宫面圣了。
  天色已经不早,李辅林等人来时,中书令杜玄臻、门下令许颢、尚书令窦文扬等人都已经到了,容涂英一党也在,斜挑了眉看后面进来的李辅林等人,容涂英笑了一声:“这样巧,李大人、陈大人等竟一起巧遇上,共同进宫了吗?”
  他面容俊逸温雅,说出口的话却字字诛心,引人猜疑。
  李辅林看了他一眼,内侍孙固递来一方帕子,他接过之后,将脸颊头冠上的雨水擦净,才悄无声息进了殿里。
  诸位晚来的朝臣先后进殿,苏颖看了容涂英一眼,笑着就问:“什么样的大事,使得李大人连皇上的召见也推迟了?”
  容涂英低头以手握拳掩唇,轻咳了一声,挡住了嘴角边的笑意。
  龙椅之上的嘉安帝眯着双眼,看着堂下两派朝党之间争锋相对的情景,眼神阴森。
  “苏大人实在乃我辈典范,皇上一召,便巴巴的来了,在府中之时,依旧是严阵以待,随时等着皇上召唤的吧?还是大人早有预料皇上会召见,提前做好了准备呢?”
  李辅林将话挡了回去,苏颖脸颊一抽,正要开口,一旁容涂英却轻轻摇头,他这才冷哼了一声,别过头不说话了。
  “皇上,臣来迟,请皇上降罪。”
  李辅林几人依次行礼,嘉安帝将手中傍晚时收到的西京的折子扔了过去:“你们瞧瞧。”
  朝堂之中,中书令杜玄臻自然是最先拿到这折子的。
  虽说凌少徐遭人刺杀之后,众人便已经想到了迟早会有这样一天,但事情来得这样快,依旧是让杜玄臻目光闪了又闪。
  他看完折子,默不作声的依次往下递交。交到容涂英手上时,他对这折子再熟悉不过,只略看了看,便装出担忧的神色又往下递。
  李辅林在拿到折子的一刹那,瞳孔便紧缩了。
  他脑海里想起之前在秦王府中时,傅明华不疾不徐的话:“若我所猜不错,凌少徐只是一个忠信郡王派入洛阳,存了必死之心的弃子,那么忠信郡王必会提前写好状告王爷的奏折。极有可能,此时那奏折,已经呈到了皇上的桌案之上了!”
  李辅林拿着折子的手微微的抖,确实如秦王妃所料,竟是半点儿不差的。
  他将折子拿在手中,容涂英似是察觉到了他的异样之处,转了头来看他,李辅林定了定神,面不改色的又将折子传下去了。
  “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嘉安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