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长嫡 >

第253章

长嫡-第253章

小说: 长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是容妃听到消息之时,怒火中烧的原因。
  与秦王府守备的骁卫相较,骁骑军远胜骁卫一筹不止,容妃颦眉苦思,皇上如此做,到底是什么原因?
  她得了消息的同时,容涂英也同时得到了嘉安帝派遣朱宜春的消息。
  与容妃的火冒三丈甚至迁怒了女医不同,容涂英听到这则消息时,笑出了声来。
  新纳的高氏正站在他身后,全心全意为他按捏肩膀。
  高氏年纪不大,但会察言观色,服侍起人来颇为称心,她按了已经很长时间,手臂酸麻,可容涂英没有说话,她却不敢停,仍是微笑着,好似没事人一般,这是容涂英最喜欢她的地方,乖巧而安静。
  “皇上已令人召集了三省令,想必是已经看到了您示意让人呈上的折子。”
  苏颖坐在书桌的左下手,皱着眉:
  “可是既然得知忠信郡王府大战在即,凌宪之怒来自凌少徐之死,为何皇上还会应允崔贵妃所求,护秦王府周全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容涂英却闭了眼,叹息了一声。他实在是个难得的美男子,人至中年,却仍风度翩翩,留了长须,神情儒雅堂皇,眉清而目秀,让人一见便很容易生出好感来,只是苏颖投靠他的时间久,知道他温文尔雅的皮相下,是有多心狠手辣的。
  “是我的错。”
  他伸了修长的指尖揉眉,毫不吝啬承认自己的错误:“我太着急了。”
  苏颖有些疑惑的看他,容涂英微微一笑:“忠信郡王府的折子是一早凌宪写好,呈至洛阳,扣在我手中的。”
  这件事,苏颖身为容涂英心腹,自然是知晓的。
  可是苏颖一时反应不过来,容涂英错在了哪。
  凌少徐一死,忠信郡王府呈了折子,给嘉安帝施以压力,这桩事情,总得有人领罪。
  哪怕皇帝再希望除去忠信郡王府,但却不能明目张胆说要开战的,如今燕追的举动,使西京的人落入水深火热的境地,燕追有了‘嫌疑’,哪怕他位高权重,皇上于情于理也该将他召回洛阳。
  这是一开始众人就打算好的。
  而忠信郡王府之所以愿意配合容涂英的举动,除了一来可以借机攻占大唐州县之外,自然容涂英也是提供了好处的。
  可是此时容涂英却说他错了,这样做错又错在了哪里?
  “大人,下官不懂。”苏颖皱了皱眉,说了一声。
  容涂英便微笑着,伸了手来,拍了拍正在按捏自己肩颈的一只玉手,顺势握住了那凝脂软玉。
  高氏的脸颊浮出两抹红晕,乖乖的任他握住,伏在他背上不出声。
  “你不懂,我就教你。”容涂英温和的说道:“折子上得太快,凌少徐白日才死,晚上皇上便收到了西京传来的折子。”
  哪怕西京距离洛阳并没有多远的距离,可至少快马兼程,消息一来一回,也该要明日傍晚才能收到回信才是。
  
  第五百二十七章 难测
  
  但是眼见计谋将成,容涂英的心急影响了手下的人,中书舍人高辅阳今日就将折子传递到嘉安帝案桌上了。
  苏颖一听他点拨,自然是醒过了神色,骇得脸色都变了。
  “这……”
  容涂英仍是在微笑,指甲却已经掐进了高氏手背上的肉里。
  女孩儿家细皮嫩肉的,一会儿高氏脸上的红晕就被惨白所取代,紧抿着嘴唇,极力忍住疼痛,不敢出声。
  好半晌之后,容涂英才松了手,拍了拍高氏手背,将手放了下来,高氏仍为他轻揉慢捏,苏颖满头大汗,问道:“大人,如今该如何是好?”
  “走一步,瞧一步了。”容涂英将手收了回来,握成拳放在唇边,轻轻的咳了一声:“皇上既瞧出怀疑,要保秦王府,傅氏不要去动了,事到如今,没必要因为一个妇人坏了大事。”
  他目光落在自己手掌之上,看到指甲缝中沾着的皮肉碎屑,顿时一双远山似的眉便皱了起来,脸上露出戾色,高氏还要再捏,他沉下脸喝道:“滚!”
  高氏也不知自己做错了何事,见他发火,一张粉脸涨得通红,有些不知所措,这一刻她站在容涂英身后,没有看到容涂英眼里露出的厌恶之色。
  “皇上虽说要保秦王府,”容涂英从袖口中掏出帕子,斯条慢理的擦拭自己的指尖,眼皮垂落下来:“可如今凌少徐死在洛阳,又有秦王府的匕首在,无论如何,秦王暂时脱不了嫌疑,管他是真是假,只要事情与秦王相关便成了。”他抬起头来,看了苏颖一眼,目光淡淡,嘴角却露出使人如沐春风的微笑:“子服,你不要本末倒置了。”
  高氏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苏颖听到帘子被撩起来又落下去相互撞碰的轻微脆响,激灵灵的打了个冷颤。
  秦王府里,傅明华派出的碧云等人已经出了府去,外头雷声更大,雨下得密密实实,将园里的花枝、树叶都打断了。
  她换了一身青色衣裙,穿得十分朴素,脸上脂粉未施,首饰未戴。
  可是这丝毫不掩饰她一身风华,她的目光明亮坚定,琼鼻之下樱唇紧抿,好似这场暴雨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心情一般。
  碧云几人已经离府好一阵了,清风阁中,下人点亮了灯火,外间雨势极大,屋里一片静谧。
  文学馆内没有被捉走的几位儒学之士已经来了,在外等候。
  就连一向性情活泼的碧蓝此时也是愁眉紧锁,难以开展笑颜。
  时间越久,下人心情便越着急,今夜接连出了这样多变故,燕追又不在洛阳之中。
  王府里原本做为谋士之首的姚释被大理寺卿段正瑀捉拿,此时归期未定,王府余下的文人、食客顿时便如一盘散沙。
  傅明华让碧云等人去召李辅林等人前来,可是去了这样长时间,也不见人回来,莫非出事了?亦或是得知秦王府出事,朝中重臣明哲保身,不肯在此时以身犯险了?
  今夜雨又这样的大,月亮仿佛也被一片乌云遮挡,露不出那皎皎光华。
  碧蓝急得身体直抖,傅明华却一下一下的轻轻拍着肚子,神情温柔,仿佛在安抚肚中未出世的孩子一般,不焦不躁。
  “去将灯点得更亮,令人将二王墨宝铺陈出来。”她侧头吩咐着碧蓝,碧蓝愣了一愣,一旁银疏就道:“娘娘,李大人他们不一定会……”
  “只管去就是了!”傅明华侧了头,目光落在身后的地上,碧蓝就应了一声:“是。”
  才刚指挥着粗使婆子将装了二王墨宝的锦盒抱了过来,就听得一串急促的脚步声往清风阁方向前来。
  那锦盒之上裹了厚厚的布巾,但饶是如此,雨势太大,哪怕打了些伞,那巾子仍是湿了。
  二王传世墨宝传到后世,一件比一件更少,碧蓝也唯恐雨大伤了盒中墨宝,这是有银子都难以买到的稀世奇珍,她正在吩咐人将锦盒擦干再开,听着外头的脚步声,就险些欢喜得跳起来了。
  “王妃娘娘……”前来报信的是个声音尖利的侍人,一路淋雨而来,形状狼狈,正站在阁外大声的回话:“皇上亲点左神武卫府大将军朱宜春,领五百骁骑,前来镇守王府啦。”
  听着不是李辅林等人前来,碧蓝脸上先是失落,紧接着明白了这内侍话中的意思之后,碧蓝兴奋得险些跳了起来,她转头去看傅明华的脸,欢喜的道:“娘娘,皇上派人来了!”
  傅明华点了点头,问道:
  “碧云几人可有消息传回来?”
  碧蓝心中一紧,也有些担忧。
  在此之前,傅明华曾吩咐过碧云,若遇着有人拦路,傅明华教的话对拦路之人不管用,便不必硬碰硬,只管先回来就是了。
  可是碧云的性格虽然表面温柔,可实则倔强,傅明华交待的事,她必会想方设法办到的,此时仍未回来,李辅林等人又不见下落,碧蓝咬了咬唇,又有脚步声响起,蒙蒙雨雾之中,一个穿了灰色衣裳的内侍快步朝清风阁跑来:“王妃,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辅林李大人求见。”
  这一刻碧蓝愣了一下,紧接着欣喜若狂。
  在此之前,她还在担忧李辅林等人会趋吉避凶,这样的情况下怕是不会前来,尤其是碧云几人迟迟未归,碧蓝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
  可是她实在没有想到,李辅林等人仍会前来,哪怕此时情况如此不利于秦王府。
  她几乎要喜极而泣,眼泪迅速的蒙上了眼眶:“娘娘……”
  “请他前来。”
  傅明华微微颔首,吩咐道:“再有陈敬玄、王秋甫、王植岁……几位大人前来,不必通报,直接领进清风阁就是了。”
  外间等候的侍人应了一声,又匆匆下去了。
  阁内下人们忙着张罗热茶,李辅林过来时,阁内烧了碳火,垂了纱幕,中间摆了案榻,其间挂了二王亲笔手书,仿佛秦王妃真的请他过来,是为了赏这难得的墨宝似的。
  
  第五百二十八章 劝说
  
  他微微一愣神,随即已经有丫鬟打起了帘子,微笑着请他进去。
  李辅林定了定,才点了头入内。
  他曾见过秦王妃,只是留下的印象都不如此时深刻。
  她穿了一身青色衣裙,挺了肚子,站在二王的墨宝前,周围穿了锦缎的下人都不及她引人注目,李辅林目光一下便落在她身上了。
  “同平章事来了。”
  傅明华转过身来,微笑着看了李辅林一眼,李辅林忙就躬身行礼。
  这位自嘉安帝登基以来便深受皇帝宠幸的大臣不过五十来岁,身材清瘦,蓄了短须,面庞清癯,目光深幽。
  一举一动皆透着位居高位的气度。
  自傅明华少女时期起,李辅林便在大唐声名显赫,在旁人看来,他就是将来继杜玄臻之后的另一位中书令,是实则掌丞相之权的官员之一,可世事难料。
  因为容涂英的入仕,瓜分了他很大一部份的权限,逼迫这位孜然一身的同平章事不得不被迫倒向了燕追一方,与容涂英争斗。
  “见过王妃娘娘。”
  李辅林躬身行礼,后头王秋甫、陈敬玄、王植岁、顾秋实、裴敬等人接连到了,傅明华点名的朝臣之中,唯有尚书左丞汪宁未到。
  碧云等人也迟迟未归。
  此时人来了大半,傅明华向碧蓝打了个眼色,主仆二人心意相通,碧蓝悄悄的退了出去,准备去寻一队骁骑,找到碧云几人。
  “王爷那二王墨宝,前些日子,我的曾外祖母去世,临去之前,犹记得不肖曾外孙女,将她老人家一部份私藏,赠了些于我,这些物品之中,就恰好有这二王墨宝。”
  傅明华指了被铺在桌上的王羲之、王献之的字,神情平静道:“我总觉得,这样的稀有之物,我一个人看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清风阁内,她的声音温和,挺着肚子,嘴角边还带着笑。
  赶来的朝中诸位大臣跪坐于榻案之上,一言不发。
  今夜接到傅明华令人前来传话,要召见这些人后,几位朝臣稍加犹豫,便仍都赶来了。
  事到如今,众人与容涂英之间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秦王燕追若被斗垮,众人也都要受牵连。
  与其将来容涂英得势之后秋后算账,不如此时拼死一博了。
  前来的朝臣各个心中都暗自揣测,看傅明华这架势,神情平静,莫非是姚释在被捉拿进大理寺之前,交待了什么话,稳住了她?
  “王羲之采众家所长,独成自己风格,笔势含蓄委婉,遒美健秀,实在是难得佳作。”李辅林率先开口,陈敬玄等人亦是跟着夸赞:“尤其是这贴快雪时晴贴,更是结体匀整安稳,钩挑波撇不露锋芒,却显气定神闲之意。”
  陈敬玄话一说完,众人目光都落在了傅明华的身上。
  今夜她取出这贴快雪时晴贴,众人猜测她是不是也是有其用意在。
  众人说了半晌,茶水都喝了两盏。
  李辅林才沉吟片刻,拱手道:
  “请王妃恕我直言,今日忠信郡王府凌少徐之死,您可曾听说了?”
  听了李辅林这话,陈敬玄等人的目光就落到了傅明华身上。
  银疏站在一旁,哪怕这些人的目光看的不是她,但依旧是觉得压力极大。
  傅明华被众人行注目礼,笑着就说道:
  “听说了,凌少徐遭人在忠信郡王府杀死,胸口之上的匕首刻秦王府印记。”
  王秋甫与顾秋实相互对视了一眼,眉毛都紧皱了起来。
  “但依我看来,这却是好事。”
  她深呼了口气,坐到了一旁的束腰圆凳之上,目光从一干朝臣的脸上扫过,含笑缓缓的道:“在座诸位与王爷相交多时,深知王爷为人。王爷远在幽州,如今分身回来杀人?分明是有人背地里捣鬼,有意陷害而已!”
  李辅林坐在榻案之上,听了这话,没有出声。
  谁都知道凌少徐之死,背地里确实有猫腻,可目前这些人想听的并不只是傅明华喊冤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