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长嫡 >

第190章

长嫡-第190章

小说: 长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就忍了惊惧,小声的问:“王爷可是十分火大?”
  他换了衣裳未曾出来,显然是从另一侧殿门离开了,连与傅明华告别都没有,碧蓝眼中泪珠滚动,有些惶惶:“奴婢,奴婢……”
  燕追与傅明华向来恩爱两不移,平日你浓我浓,今日在园中时,都是那般亲近,全然无久别的隔阂与生疏,若因为她擅闯之故,而使傅明华受了她连累,便是百死也难辞其咎。
  傅明华听她提及此事,红霞又从脖子蔓延开来,只羞得脸色通红,却见碧蓝神色凄凄,似要哭了。
  便忍了心中的羞涩,提点她道:
  “胡说些什么?”
  燕追走时,痛苦万分,又未得偿所愿,怕是不敢见她的。
  想到这里,她心里又觉得更加羞涩。还有原因怕也是要避个耳目,不让下人瞧见狼狈模样了。
  “王爷是做大事的人,何故会与你为难?”燕追确实火大,却不是因为碧蓝,只是因为好事被人打断。
  只是这样的话自然不能与碧蓝说,傅明华咬了咬唇,目光垂落了下来:“不用担心就是了。”
  傅明华自来说话就是有一是一,从不哄人。
  她脸上也不见半分着急,反倒目露羞涩,碧蓝松了口气,又取来早备好的层层衣裳为她穿上。
  郦苑的秋天与洛阳相较,倒是多了几分颜色。
  傅明华坐着梳头的铜镜后,正对着窗,望出去便见景,那里一处廊台,台下是一汪碧水,边上乱中有序的石头堆砌出诗情画意的别致,条条柳枝垂下来在水边,景色宜人。
  颊边躁热渐渐褪去后,她开始猜想姚释唤燕追,怕是有什么要事发生了。
  镜中美人儿渐渐妆扮妥当,梳头的宫人为她绾了盘桓鬓,上回太后赏赐的一袋子珍珠串好之后,绕在她绾起来的发间,中间则串为珠花,下坠黄金镊,落在她额前。
  
  第三百九十五章 讽刺
  
  这样的发式显得温婉动人,却又因那珠串绕在发间,垂在额心的黄金镊,明艳动人。
  碧云又为她抹了些香脂,她肤如凝脂,连粉也不用上,只以尾指挑些胭脂,匀开压在她唇上,以青黛描眉,便已经足够动人。
  崔贵妃已经令人来唤她了,傅明华收拾妥前往崔贵妃的芙蓉楼时,崔贵妃已经派了杨复珍来接她。
  看到傅明华穿戴打扮时,崔贵妃愣了一愣,便抿唇笑了起来。
  谢氏教养子女,不以奢华为重,倒以修养、涵雅取胜。
  她这身装扮,极有谢氏那种世族教养出来的女儿那样的典雅别致,一路走来婀娜多姿,端庄却不失娟秀。
  崔贵妃穿了一身孔雀蓝及地长裙,露出了裹住丰满酥胸的诃子,里面衣裳被诃子牢牢裹住,外罩宽袖长衫,妩媚而又尊贵。
  傅明华站她身侧,既不被崔贵妃华贵所遮盖,却也不抢她风头。
  两人去兵誎亭的路上,恰好便遇到了容妃领了云阳及窦氏也前往兵誎亭。
  容妃艳光四射,穿了桃红色绣孔雀长裙,上配橘黄宫衣,裹在诃子中的胸呼之欲出,裸露出来的肌肤在宫装衬托下,十分白腻。
  她梳了飞仙鬓,两侧各插一金步摇,长长的黄金镊垂了下来,一晃一荡的,香风习习中在窦氏扶持下过来。
  原本也算是美人儿的窦氏,在她艳光之下,十分不起眼。
  “好巧,竟然在这里遇上了。”容妃捻了捻帕子,轻轻勾了下嘴角:“姐姐教得好,”她抬了眼皮,上下打量傅明华,神色慵懒:“秦王妃这穿着打扮,与姐姐倒是如出一辙。”
  她话里挑拨离间,崔贵妃却只是低头淡淡的笑:“都是前往兵誎亭,遇上也没什么好稀奇的。”崔贵妃说了这话,也盯着窦氏看,眼里露出些许挑剔之色,讥讽道:“妹妹也着实该好好教教窦氏,虽说如今四皇子未曾得皇上封王,可也是早晚的事儿……”
  她话里有话,容妃自然听得出来,目光眯了眯,脸上却笑容更深了。
  “窦氏也是皇子妃,怎么跟在妹妹身边,亦步亦趋的,远远瞧着,我当妹妹身边的大宫女抱言触怒了你,又使你换了个更合心意的呢。”
  容妃城府极深,听了这话面不改色。
  倒是窦氏也是出自高门,其父乃是忠武郡王,其母萧氏出身兰陵,自小也是千娇万宠的,崔贵妃这话让她一张小脸涨得通红,眼中泪珠滚滚了。
  傅明华扬了嘴角,崔贵妃这话说得妙,她如说笑一般,容妃若与她理论,便是小题大作。
  若默不作声,便如认了崔贵妃所说的话一般,羞辱了窦氏。
  可要是反驳,岂非就将窦氏放在宫女的同一地位相比较了?
  容妃目光落在崔贵妃裙下,眼中闪过厉色,嘴里却柔声道:“姐姐是不是近来身体不适,眼睛昏花看错了?回了洛阳,我求皇上召了张缪替姐姐开张方子。”
  说了这话,容妃牵了牵衣袍,目光往后下看去,侧了些脸:“还不走?”
  窦氏便身体僵硬,扶了仰了下巴的容妃,先走一步了。
  崔贵妃听了她后面说的话,也不恼,只是轻笑了一声:“时间还长着呢。”
  说了这话,看着傅明华笑道:“我们也走吧。”
  兵誎亭此时已经摆好了榻案,嘉安帝身侧侍候的内侍程济前来迎接她们。
  他是黄一兴收的弟子,三十左右,见人时便脸上带笑,迎了崔贵妃便亲自扶她,讨好的说:“今夜有孙十三娘进行宫来舞剑。”
  崔贵妃便来了些兴致,与他说了两句。
  兵誎亭虽名为亭,但实则紧邻长空殿,此亭因前朝陈太祖而得名。
  陈朝太祖当年郁郁不得志,遭当时在位的皇帝猜疑,而前往骊山游玩,这里自秦始皇时期起,历代皇帝向来爱在此处建宫,陈太祖行至此处,手下幕僚劝他起兵造反,得这天下,那亭才得了‘兵誎亭’这样一个名字。
  此后陈太祖谋而后动,最终夺取宇文氏江山,将宇文一族杀得逃至江陵,兵誎亭的名字便定了下来。
  今夜嘉安帝设宴,恰是在长空殿中,殿外望出去,便能看到兵誎亭的美景,朝臣、女眷已经来了一些,容涂英也在。
  傅明华随崔贵妃进了殿中时,容涂英的目光便落到了她的身上,定定看了半晌,容涂英起身朝这边遥遥行了个礼,才复又坐下。
  崔贵妃的脸色微沉,提醒道:
  “此人不可小觑。”
  接连受挫于燕追之手,见到傅明华时不止没有恼羞成怒,反倒如没事儿人一般,俗话说得好,会叫的狗不咬人,但像容涂英这样老奸巨滑的人,咬人必定致命。
  傅明华点了点头,垂眸微笑:
  “您说得对。”
  众人依次落座,女眷与朝臣各坐一列,傅明华身为亲王妃,居一品之列,地位尊贵,自然坐在崔贵妃下侧,而她榻案另一侧,坐的则是岐王妃。
  傅明华坐了下来,目光便已将殿内情景扫入眼底,燕追还未到,燕信却已在朝中容涂英一党的环绕下,脸上显出几分狂色,正喜笑颜开,与人说着什么。
  倒是中书令杜玄臻身侧围的人并不多,大多都是文人雅士一流。
  这位老相公身材清瘦,居高位已久,他面庞儒雅,神情却不怒而自威,穿了圆领罩绡纱的袍子,虽说上了年纪,但也自有一股气势在。
  一旁岐王妃转头来与傅明华说话,神态亲近:“元娘今日这裙子上的刺绣倒是好。”
  傅明华与岐王妃这位叔母也算是打过几次交道,只是印象并不深,也并没有亲近的亲谈过。
  岐王虽是与嘉安帝一母所出,但性情安份守已,年长封王之后便去了封地,一年回洛阳的时间并不多。
  尤其是几年前出了郑王燕简与简叔玉合谋,而被燕追血洗郑王府上下之后,也对皇室宗亲有了震慑。
  自那以后,岐王行事便越发小心翼翼,嘉安帝若有相召,便不敢有逗留,携家带口全都来了。
  
  第三百九十六章 脸面
  
  傅明华转头也朝岐王妃微笑,见她以裙子先开口,便顺着她的意思,抚了抚自己的裙摆:“当初我出嫁时,外祖母曾自江洲带了好些人为我陪嫁,绣坊的娘子们也是自江洲来的。”
  岐王妃微笑着,凑近了一些来看她裙子,上面花朵栩栩如生:“看这绣法,不像是苏绣。”
  傅明华便温声道:
  “几位府中绣坊娘子都是心灵手巧之辈,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师从不同的人,便将传承手艺,全用在我这裙子上了。”她抚了抚那绣得十分逼真的大团芙蓉:“此乃湘绣,也用了一些蜀绣的技巧在其中。”
  湘绣绣花好用丝绒,这样绣出来的物件便活灵活现,而蜀绣又色彩妍丽,两相一配,自然便更好看了。
  岐王妃啧啧称奇,傅明华心中明白她只是有意做出这番表情,岐王亦是皇室子弟,未必没有什么好东西,不过傅明华却顺着她的意思道:“没想到她们的绣品,得了您的称赞,回头定要好好赏赐她们才是。”
  她说了这话,岐王妃便掩唇而笑,神情欢快,正要说话,坐在她身侧下首的魏敏珠却冷不妨出声:“既然江洲的谢大太太连绣工都为你配送了,怎地没有人教过你在什么样的场合,穿什么样的衣裳,戴什么样的首饰吗?”
  魏敏珠出身不差,今年秋狩,她的父兄都来了,岐王妃为了显示对她的宠爱,将她带在身边,贴着自己坐下。
  哪知她听到了岐王妃与傅明华说话,贸然开口,岐王妃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她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失礼,回过神来想起她说的话,气得脸都白了,转头冷冷盯着魏敏珠看。
  其实内心深处,魏敏珠自然也知道自己说的话惹了岐王妃不快。
  但她想起之前见燕追的情景,便心中堵塞。
  如今的秦王有多风光,便让她对于抢走了自己这桩婚事的傅明华有多怨恨。
  尤其是年轻而俊美的秦王位高而权重,年轻却又英俊,对傅明华却颇为体贴,高高在上的贵妃对傅明华也并不为难。
  而想起自己,丈夫年岁较她小一些,将来又并不承爵,岐王对他要求并不高,出身显贵的缘故,使他对于女人也并不大体贴。
  因为年岁小,便想得不大周到,行事也幼稚,还胸无大志,成日只知与人游山玩水,数次魏敏珠劝他努力一些,将来未必没有建树,他便不以为然。
  说得多了,夫妻两人难免拌嘴,他便拂袖而去。
  婆婆岐王妃反倒对她多有责备,从不维护。
  她在岐王府过得并不如意,岐王妃警告似的目光更是如同火上浇油一般,她‘咯咯’的笑:“这样庄重的场合,怎么头上便只戴了这样简单的珍珠首饰?每粒珍珠不过花生似米的大,莫非谢大太太当初就忘了给你添些妆了?”
  她虚掩了唇:“就是那黄金镊倒是瞧着还不错。”
  岐王妃险些被她气死。
  世子妃忙上来打圆场,笑着说道:
  “谢家乃是清贵,重的是诗书字画的传承,听说元娘还有孤本《张守信集》……”
  世子妃话没说完,魏敏珠就细声细气的问:
  “大嫂是怎么知道的?”
  她语气里带着讥讽,将世子妃也噎住了:“谢家清不清贵,有多少诗书字画,仿佛大嫂曾亲眼见过似的。”
  几人坐得近,说的话又细声,暂时没有人注意到这边的情景,但岐王妃心中已经将魏敏珠恨了个半死,正要开口再打圆场,傅明华伸手抚了抚自己头上的珍珠,也不见恼:“敏珠说的是这珍珠?”
  她笑吟吟的,转了眼珠朝魏敏珠看。
  魏敏珠最恨的就是她这副模样。
  不知怎么的,魏敏珠想起了好几年前,上己节时的洛水画坊之上,自己为难她时,旁人都在看傅明华笑话,丹阳郡主甚至试图打过圆场,可傅明华却依旧是不惊不躁,就这样斜挑了眼神望着她看。
  那时的情景与此时何其相像,不同的只是那时她仍未嫁,父母与她说将她是高高在上的皇子妃,傅明华不过是即将被淘汰的弃子罢了。
  当时的她趾高气昂,此时的她却已嫁,嫁的仍是姓燕,却与三皇子天差地别了。
  她最恨的就是傅明华这样的神情,受傅明华这眼神的刺激,她顾不得岐王妃难看的脸色,笑着就说道:“莫非哪里还有更小的珍珠?还是你耳朵听不大清楚呢?”
  傅明华失笑,忍不住转头去瞧崔贵妃。
  说来,这样的话今日已经是她两次听到了。
  先前来长空殿时,碰上容妃,容妃也曾这样说过崔贵妃的。
  如今倒是轮到了她,也实在是有趣。
  岐王妃见到她的动作,心里一紧,崔贵妃正与一旁的程济说话,感觉到傅明华的目光,转过头来,有些怜爱的伸手替她压了压鬓角,柔声问:“怎么了?”
  这样的动作,看得魏敏珠更加不甘。
  崔贵妃神情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