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长嫡 >

第164章

长嫡-第164章

小说: 长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忠信郡王妃乃是出身山东士族兰陵萧家。
  萧家在齐鲁之地声名显赫,祖上可以追述至汉时,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时光。
  在齐鲁之地,萧家乃顶级世族门阀,虽不如谢家清贵,但在齐鲁一带,也是十分有地位名望的。
  时至今日,哪怕昔日名门王家已随着朝代更迭而渐渐衰败,但萧家在山东一带影响力依旧是十分的大。
  哪怕就是燕追身侧,号称交游满天下的姚释,与萧家相比,在齐鲁之地影响力依旧弱了萧家不止一筹半筹。
  萧家祖上自汉朝时便颇出人才,就是陈朝之前,宇文氏也数次与萧家联姻,直至前朝杨氏的皇帝,几次母妃都出身自兰陵萧氏。
  正是因为如此,萧家地位节节涨高,至今朝中,兰陵萧氏的官员依旧有好些仍在担任要职。
  大唐出身自山东的官员、学子,俱都以识山东士族而自豪。
  当初容妃在为自己的儿子选妃时,是费尽了苦心的。
  此时崔贵妃连讽带刺,忠武郡王妃萧氏脸上虽然仍带笑意,但傅明华心中猜测她恐怕是极为不快的。
  说话的功夫间,太后从内殿出来,众人又连忙起身下跪。
  今日因为祭祀的缘故,前来朝拜的女眷便不如上一次宴请时那样多。
  太后一一见了礼,之前说的话便不了了之了。
  只是晚宴完时,傅明华走在后头,温新便唤了她一声,说是太后赏了她一盒进贡的珍珠,温新还道:“太后说,您气度端华,性情温和,非是那等言语酸薄之辈,这珍珠配您正好,您且收下,得空了进宫来陪太后说说话。”
  一旁容妃听了这话,眼中闪过阴沉,脸上却越发笑意更深了些。
  崔贵妃极力控制住自己上扬的嘴角,看了容妃一眼,容妃提了提自己披帛,头也不回转身便出殿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 太后
  
  晚上燕追有事,先送了她回府,自己则是去了书房。
  傅明华洗漱完,江嬷嬷端了珍珠上来,一颗颗的,足有花生那般大,个个饱满圆润,这一匣子可是十分珍贵难寻的。
  江嬷嬷就问道:
  “这珍珠取些做条项链,您也好戴。”
  傅明华就点了点头。
  说了这事儿,江嬷嬷感到十分奇怪:“太后怎么会送您这一匣子珍珠?”
  还是让温新亲自送出,当了容妃的面,说的那些话,不可能是温新自作主张说来的,倒像是受太后指使,可如此一来,不是摆明了落容妃脸面了?
  如今容妃如此得宠,太后却似十分不喜欢她一般。
  江嬷嬷纳闷不解,傅明华就抿唇而笑:
  “燕氏出痴情种。”
  吓得江嬷嬷伸手来捂她的嘴,又恍惚着反应过来,这里不过是内室之中,又无旁人,傅明华就是言语放肆了一些也是不打紧的。
  只是江嬷嬷仍是叮嘱着她:
  “这样打趣的话,还是少说为妙,您如今这个位置,就怕有心人听了。”
  傅明华伸了手指,拨了拨匣中的珍珠,听着珠子被她拨动,发出的轻微细响声,才笑道:“嬷嬷不必担忧,我心中有数。”
  傅明华原本好奇心并不重,只是元岁那日再进宫时,太后便使温新前来召她去紫兰殿说话,傅明华便唯有让身边的人亲自随静姑回蓬莱阁了。
  能与太后说话,崔贵妃自然不会阻她。
  在如今的情况下,燕追麻烦缠身的时候,傅明华若是能与太后关系亲近,也是对燕追大有益处的。
  傅明华进宫之时天色尚早,此时进了紫兰殿,太后不过才将起身罢了。
  她还未上妆,一头花白长发披散在身后,看到傅明华进来时,便笑了一声,令人搬了胡凳前来,使傅明华坐下。
  只是傅明华并没有坐,反倒走到太后身侧,扶持太后的宫人便让了开来,她上前扶住了太后,太后便笑:“好孩子。”
  这服侍人的事儿傅明华不常做,但出嫁之前也是要学的,她做来不比宫人更差,甚至动作理温柔。
  太后漱了嘴,她掏出帕子细细为太后擦嘴,换来太后更温和的眼神。
  “我这宫中静得很,时常看你与你母亲说些知已话也是羡慕,若是得空,多来陪我。”她拍了拍傅明华的手,傅明华便乖巧应了一声,她眼中便露出满意之色。
  宫人来为她穿衣,她抬了手,就见傅明华捏了帕子望着她看,不由就笑道:“盯着我看什么?”
  “看您好看。”傅明华笑着道,上前替她整理衣衫。今日元岁百官女眷要进宫拜见,她穿了厚厚的鞠服,渐渐便显出几分威严来。
  虽说年纪大了,但样貌脸庞,依稀能看得出年轻时的风采。
  太后听傅明华这样一说,便眯了眼睛,笑了一笑:“太祖当年在世时,也是时常这样说的。”
  她的情绪便有些低落,显然是提起了已经逝世多年的太祖之故。
  温新退了下去,太后便叹了口气,拉了傅明华道:“人年纪大了,就是啰嗦。”
  “不啰嗦。”傅明华认真的摇头,道:“您愿意说给孙媳听,是晚辈的福气,旁人求也求不来的。”
  太后便拍了拍她的手。
  “你的母亲将你教得很好,小时进宫便极有规矩仪礼,旁人都比你比不上。”她转过身去,傅明华取了玉篦子替她轻轻的梳拢头发。
  太后的眼睛便眯了起来,陷入了回忆之中:
  “说起来,当初我与先帝,也是不少人称赞的。”
  她伸手去翻匣子,拨弄着其中素净的首饰,神情淡淡的。
  “只是先帝一开始订下婚约的人,却并不是我。”
  太后当初也是出身陇西名门郑氏,太祖当年也是名门之后。
  早年太祖曾定下亲事,但家道中落,女方瞧他不起,而毁约将女儿另嫁。
  太祖受了这打击,并没有消沉,而认识了后来郑氏的一位子弟。
  当时的郑家欣赏太祖为人品性,认为他将来必有出息,而将女儿嫁给了他,并陪嫁厚厚的物资,以助燕氏渡过难关。
  后因太祖起兵之故,而连累郑氏遭到了灭族之祸。
  自那时起,太祖发誓此生只得郑氏一人,夫妻二人恩爱一生,绝无二心。
  立国之后,太祖应了誓言,对当时还是皇后的郑氏十分宠爱呵护。
  哪怕太后只生两子一女,可太祖依旧对她百般宠爱,夫妻情深。
  说起当初夫妻恩爱的情景,太后脸上露出少女般的欢喜之色。
  那时太祖与她恩爱,那是整个大唐,满朝文武,俱都知道。
  “先帝总说,他富有天下,而我则只有他。”
  帝后二人同吃同住,如普通夫妻一般。
  直到建元后期,昔日与太祖曾订下亲事的女子所嫁夫家因为忠于前陈,而在大唐立国之后,全家被贬为奴。
  那位女子的女儿胡氏也因为罪奴身份,而被投入宫中,对太祖时时纠缠,而使当时还是皇后的郑氏大怒,令人将胡氏活活打死,抛尸出宫。
  正是因为这桩小事,使向来恩爱的夫妻二人,还曾脸红脖子粗。
  自此之后,虽然没人敢说,但郑氏依旧留下了善妒的名声。
  “元娘,若是换了你,你会如何做?”
  太后问了一声,取了一只华胜在手中,侧了头问她。
  傅明华便愣了一愣,认真的思索。
  太后性情刚烈,又被太祖捧在掌中,眼里容不得沙子。
  明知此举会受太祖厌弃,仍一意孤行。
  她想了想,顿了手中的动作:“我不知道。”
  “若是追儿如此呢?”
  太后又问。
  傅明华便又皱了眉,答道:“若是我,感情越深,我便越怒。”
  “若怒了之后,知道他会因此而心生不快呢?”太后大有深意,看了她一眼,傅明华就毫不犹豫:“若王爷真心爱我,自然便该知道,若有旁人对他纠缠不休,若他依之任之,我心头早已不快了。”
  太后便笑了起来,拍了拍她的手:
  “不可如此倔强,有时该让,还得避让一步。”
  
  第三百四十二章 记住
  
  说到这里,太后脸上露出失落之色:“我当初就是不肯退让一步,与先帝争执。”自此之后夫妻二人便生份了许多,太后亦是心中有气,认为先帝维护胡氏,旧情难忘,也不肯放软了态度。
  先帝积郁成疾,直到半年之后逝世,嘉安帝登位,郑氏成为太后。
  “那时后悔才真的晚了。”她皱了皱眉,说起此事时,眼中泪珠点点:“只是先帝也从未怪我,临终时仍拉了我的手,说是黄泉路下等我,他先去为我开路,免得我将来孤独。”
  他临终之时,后悔与爱妻赌气,真心向她悔过,并向她发誓,不是因为胡氏之死而生了她的气。
  太祖认为只是昔日故人之后,他从来未曾对旁人生出过半点旖旎之心,只是气怨郑氏不信任他,又打死胡氏,太过不给他脸面罢了。
  “有时夫妻之间,也需要相互体谅。虽说吵吵闹闹感情才好,”太后握紧傅明华的手,拿帕子压了压眼角:“但也要把握其中的度。当初我以为他偏袒胡氏,气我打伤了他心肝肉,赌着气不肯睬他,若是有话直说,又哪至后来摧心肝一般的痛。”
  “元娘,你要牢牢把我的话,记下来。”
  傅明华沉默着没有说话,太后深呼了一口气,拿起这支华胜,眼里含泪笑着道:“你说哪支好?”
  她说着,又有些失了兴致,将东西一收,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傅明华替太后梳了梳头发,便有宫人上前来接手,太后就道:“元娘过来坐了一阵,贵妃怕是等得着急了。”
  便让人送傅明华出紫兰殿去。
  温新上前侍候她,忍不住就问:“您好似对秦王妃份外喜欢。”
  还破例出言提点她。
  太后神色微微一顿,想起了傅明华之前回自己的话。
  她问傅明华,若明知有时做的事,燕追会怒,她又会如何。
  傅明华的回答与当初的她做法一样,可能并不是那么完美无暇,可却意外的合她心意。
  “还与她说这些。”
  温新拿了戒指,亲自戴到了她手上,太后便叹了口气:“只是无人可说罢了。”
  嘉安帝虽孝顺,可有些话她也不愿意与儿子说,更何况就是她愿意说,嘉安帝也不见得有那闲功夫来听。
  至于容妃、崔贵妃等,她又不屑于去说。
  虽说女儿嫁在洛阳,可长公主早就一心倒向定国公府,倒是傅明华是最好说话的那个人选了。
  元岁将过,姚释便风尘仆仆回了洛阳,与之同行的,还有当初燕追曾提过的乔子宁也来到了洛阳之中。
  月中,嘉安帝任命礼部侍郎姜寅亲自任主考官,主持今年春闱。
  大唐立国不久,才将废除中正九品制,对于科举是十分看重的。
  此次容涂英也不知用了什么样的方儿,将主持春闱的差事弄到了手中,傅明华几次进宫,崔贵妃提及此事,都十分的愤怒。
  容妃倒是越发趾高气昂。
  燕追的弱冠礼定在了二月二十六日,是由太常寺以龟卜之仪卜出来的黄道吉日。
  傅侯爷与白氏定了一月底走,发了贴子过来,二十三日要办宴席,邀傅明华回去长乐侯府一趟,也算是为他们送行。
  近来燕追忙得不可开交,武器的事儿他还没有解决,朝中容涂英的手越伸越长,仿佛暂时没空理睬他,也没有御史提及此事,带着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诡异宁静的感觉。
  傅明华二十二日亲自让人备了些汤水,送到他书院之中,只是来了却也未曾见着人。
  侍人恭恭敬敬的将她请进了房中,只是不敢去报与燕追知晓。
  傅明华左右也是无事,便在房中候他。
  自上回她来过这里,燕追便让人将此地收拾了一番,还放了些文房四宝在其中。
  他自己平时倒是并不过来,笔、墨都没有用过的痕迹,还是新的。
  她差了人上前来问,今日房中侍候的是个三左右的宫人,说房中的东西都是燕追为她备下的,她尽管使用便是。
  傅明华自己研了墨,目光透过窗外,便看到窗外几株杏树已是抽展枝条的时候。
  秦王府的院落修建极有讲究,整体布局以抑景为主,取欲扬先抑之意,外面十分含蓄,越往里走,景致便越讲究。
  这书房之外正对花草等添景,还有一条人工凿挖的湖泊,与院中大片大片的湖面相通。
  窗外看出去能见山水,以及对面的亭台楼阁。
  她动了心思想画幅画,铺了宣纸,还未画一半,燕追便匆匆过来了。
  “可是等久了?”
  他抿着唇,神情间有些愠怒。
  傅明华放了笔在砚台上,摇了摇头,还未说话,燕追已经朝她走了过来,离她越近,眼神便越趋平和,来到她身旁时,甚至嘴角边已经露出了笑意。
  “还说没有等久。”
  他亲昵的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