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庶妃二嫁之调教成夫 >

第28章

庶妃二嫁之调教成夫-第28章

小说: 庶妃二嫁之调教成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一进入濮阳县,司徒谨的眉头就深深敛了起来,他目之所及之处,许多百姓衣着褴褛,面黄肌瘦,眼中充斥着麻木,整个街上都显得荒凉破败,没有一点人气,街角有一对母子正在乞讨,小孩显得很消瘦,衬得一双眼睛越发地大,此刻正骨碌碌盯着周承毅手中的糕点,一个劲地咽口水。

    周承毅再也吃不下手中的糕点了,走到母子面前,递给了那个小孩,那个小孩子接过,就迫不及待往嘴里塞,糕点有点干,他吃的又急,有些被哽住了,依旧没有停下动作,而周围有更多的孩子远远地围过来,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盯着周承毅,等到他们把路上带的干粮都分给了他们,才继续往前走。

    一路大家都没有说话,心情都很沉重,他们平日里过的都是花团锦簇的生活,就连在京城的贫民区,因着天子脚下,虽然吃不好,但填饱肚子总是可以的,哪里见过这样的灾后惨状,只是路过一家粮店的时候,司徒谨的步子顿了顿,幽深的凤眼精光一闪而过,他没有说话,继续往县衙门走去。

    “老大,怎么这一路我看见好几家粮店了,而且店里的粮食都很充足啊。”周承毅带着不解地问道。

    “不急,等见到周县令我们就清楚了。”司徒谨淡淡地说,低沉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周承毅见自家老大明显阴沉下来的脸色,也知趣地不再多问。

    很快的,他们就走到了县衙门,周县令已经得知了消息,见到他们到了,慌忙赶到门口迎接。

 005解决

    “下官周恒拜见豫王爷。”周县令对着走在最前方隐隐为他们四人之首,身后还有几名侍卫跟着的司徒谨俯身拜道。

    “周县令请起。”他温声开口:“本王初到河南,昨日见到周县令的折子,言道濮阳县发生了火灾,如今竟到了需要挪用军需的地步,所以本王今日就过来看看。”

    “惊动了王爷,下官惶恐。”周县令抬头看了他一眼,慌忙又把视线移开,只盯着他天青色的袍角,有些惴惴地道:“还请王爷移步室内,下官定然详细给王爷回禀。”

    他说完,侧身引着司徒谨几人往衙门内走去,几人分了主次一一坐下。

    “本来今夏黄河决堤,濮阳县内好些良田都遭了秧,收成本就不好,偏偏在秋收的时候又发生火灾,有千余户百姓房屋被焚,好些还没来得及收割的麦子水稻也付之一炬,有些百姓都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周县令瘦削的脸上露出一抹痛惜:“下官作为他们的父母官,总不能看着他们活活饿死,于是假传旨意开仓放了些军粮。”

    他说到此处,激动地站起来俯身深深拜下:“就算是事出有因,下官挪用军粮也是事实,王爷尽管处罚,下官绝无怨言,只是还请王爷救救濮阳县的百姓。”

    “周县令,本王且问你,我们这一路走来,看见近十家粮店都在卖粮食,本王目测了下,这些粮食应付濮阳县这次的灾情已经绰绰有余了。”司徒谨淡淡开口,声音冷冽犹如清泉,却如一桶凉水浇在周县令头上。

    “确实如王爷所说的,濮阳县各大商号的粮食还很充足,只是却不是普通百姓买得起的。”周县令按了按倦怠的眉头,苦涩地说,濮阳县就算有再多的粮食,百姓也吃不上。

    他之前接到豫王爷来濮阳县的消息还满心期待,新来的王爷能帮帮濮阳县的百姓,如今听见王爷的问话,他唯有叹息了,同古籍中何不食肉糜的皇帝一样,又是一个不知民间疾苦的皇室子弟。

    “本王冷眼瞧着,粮店里粟米一斗要七文钱,而京城的粟米才两文钱一斗,小小濮阳县物价竟然比京城还贵三倍多。”司徒谨淡淡地说着,纤长的手指抬起茶盖撇了撇茶沫,温润的声音陡然压抑:“想来,是这些粮商看中灾后粮食紧缺,趁机哄抬粮价,大发不义之财。”

    “王爷说的是。”他的话语宛若惊雷炸响在周县令心间,周县令震惊地抬起头,却看不清他的表情,从他这个角度,只能看见鸦翅般长长的睫毛在他清俊隽秀的面庞上投下淡淡的阴影。

    但这已经足够令周县令激动了,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年纪轻轻就位高权重的王爷竟然对物价这么熟悉,熟悉到连贫苦百姓果腹的粗粮价格都一清二楚,倒是省了他费口舌解释。

    “周县令既然知道,作为一县长官,为何不敲打他们,命令他们恢复原价。”周承毅已经憋了半晌,忍不住插嘴道。

    “这位大人不知道,这些商人背后都有人撑腰,我一个小小县令,哪里命令的了他们。”市农工商,虽说商人排在最后面,可能将生意做大做好的,哪个背后没有几尊佛,他一个小小的县令,七品芝麻官,人家弹弹手指就压死他了。

    “这些奸商,本王要让他们把吃进去的吐出来。”司徒谨轻声道,明明不大的声音却仿佛削金断玉一般掷地有声,他又开口问。“周县令,我且问你,濮阳县储备的军粮还剩下多少?”

    “回王爷,濮阳县共存有一万担粮食,我已经挪用两千担在县衙门后头搭建粥棚施粥,如今还剩下八千担。”周县令飞快道。

    “既然如此,周县令,你如此这般……”他露出意味声长的笑意,压低了声音吩咐道。

    “王爷,这……”周县令有些迟疑。

    “你且按本王说的做,本王自有分寸。”他淡淡道。

    “是。”见到王爷坚持,周县令也压下那抹犹豫,咬牙应道。

    “老大,你这是什么意思?不是说周县令挪用军粮不对么,怎么你也跟着挪用了。”周承毅有些想不通,胖乎乎的脸上满是苦恼。

    “你瞧下去就知道了。”他说的高深莫测:“好了,休息够了我们就出去转转,找个合适的地方盖粥棚,过两天我们也施粥。”

    “哦,那我们要传信给王府运米过来么?”周承毅皱眉想着:“王府米应该不多,我们干脆去买点吧,濮阳县这么贵,我们在别处买,不过老大你真厉害,连京城粮食价格都知道。”

    “你当我户部白呆的啊。买米的事情先放一放,如果周县令这边顺利的话,我们就用不着买米了。”他唇角的勾起一抹淡淡的笑。

    “借鸡下蛋也有蛋吃,阿谨打的好算盘。”苏碧眼底氤氲的笑意,恍若雪莲绽放,眸色动人,她还是第一次看见阿谨处理事情,却让她大开眼界。

    她认真地打量着面前身姿翩然的年轻人,有些新奇,又有些感叹,不知不觉间,当年那个面黄肌瘦的小萝卜头就已经长大,就像是经历高温煅烧的瓷胚,终究脱胎换骨,成为精致光滑的瓷器。“姐姐知道了。”他对上姐姐晶亮如星的眸子,只觉得心花怒火,能得到姐姐的赞赏,对他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苏姐姐明白什么了,我还不明白,黑炭,你明白了么?”周承毅郁闷的问道,众人皆醒我独醉的感觉真不好,只是,感觉到自家老大温柔似水的凝着苏姐姐,两人之间似乎有种排斥他人的氛围,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问赵鹤庆。

    “胖子,回去多看书。”赵鹤庆轻飘飘瞟了眼他,丢了一句话。

    “你……”周承毅正要反驳,就被前面的景象吸引了注意力。

    ------题外话------

    要放假了,反而还辣么忙,嘤嘤嘤,下班回来吃了饭洗漱好了就开始写,然后木有发现笔记本没接电源,然后就关机了,还好找回了大半。

 006降价

    只见几个衙役拿了米糊在墙上贴告示,很快,就有一些百姓围了过来。

    其中一个衙役见到人群渐渐多了,双手合拢在嘴边,抬高了声音喊道:“乡亲们快来看,豫王爷知道我们濮阳县受了火灾,知道我们现在缺粮食,决定明天把濮阳县储存军粮的粮仓打开,按照丰年的粮价卖给大家,豫王爷还说了,如果濮阳县内的粮食不够,他还会去临县调运粮食过来,让大家渡过难关。”

    衙役的话音刚落,围观的人群就发出雀跃的欢呼声,按照丰年的价格,也就是粮食的最低价了。当下就有人把衙役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开始问起买粮食的具体事宜。

    “大家不用担心,明天再县衙里,人人都能买上粮食。”衙役耐心地解释让百姓们眉宇间深深的沟壑都舒展开来。

    “豫王爷真是大好人。”他们一边真心实意地嘴里念叨着,一边四处奔走相告,通知周围的亲朋好友。

    “百姓的愿望其实很简单,吃饱穿暖,就能得到他们的真心爱戴。”苏碧见到这一幕,有些感动,垂下眼帘,低低的说道。

    “姐姐,我们一起努力,帮他们达成心愿。”他凝视着苏碧酡红的脸颊,定定说着,心中涌起万千豪情,纵然前路未卜,只要她相伴身侧,他就有数不尽的力气支撑着他披荆斩棘。

    “我也要努力,老大,我也可以帮助他们。”周承毅也被这样的氛围感染,面前这些百姓不会舌灿莲花,嘴里只有最朴实的一句句谢谢,可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却是真心实意的,让惫懒的他也有了为他们做点什么的冲动。

    “好啊,我们一起。”她笑容潋滟,对着周承毅道。

    “承毅有心了。”他淡淡道:“走吧,我们先去找地方。”

    “哎。”周承毅点头,末了又抱着胳膊,对着赵鹤庆嘀咕:“黑炭,你有没有觉得有点冷呢?”

    “是有点。”赵鹤庆嘴角一阵抽搐,对面前这个榆木脑袋简直有些无语了,当然冷了,面前这个胖子老是去打断老大和嫂子培养感情,没看见老大都化身冰山,冷气不要钱的往外放。

    “是吧,我也觉得。”周承毅砸吧着嘴,随即往苏碧那边凑:“苏姐姐,你觉得冷么?”

    对此,赵鹤庆只有一摊手,随他去了,他管得再宽也管不住有人要自己作死,反正老大会出手的,他觑着被乌云罩顶,脸色越来越阴沉的老大不负责任地想。

    施粥的地方很快就找好了,就在县里一处宽大的街道处,那里之前是一处集市,如今因着灾情显出空荡荡的萧条之色,但胜在地方够大,又距离百姓新建的房子距离很近,择好了地方,司徒谨就安排了跟随的侍卫在此搭建,他们则又回到了县衙。

    “下官拜见豫王爷。”正在县衙大厅里来回走动的周县令见到他们,忙喜滋滋迎了上来。

    “周县令无需多礼,看周县令的神情,想必有好消息吧。”他瞧着周县令恢复了红润的面庞再不复之前的愁眉苦脸,也放松了声音问道。

    “托王爷的福。自打告示贴出去,县衙里的粮商很快就收到了消息,如今,粮价都降下来了,还一家比一家低,好些百姓都买上了粮食。”周县令摸着胡子嘿嘿直笑,对于眼前这个年虽不大的王爷佩服到了极点。

    “王爷,既然粮店已经降价了,那我们是不是不需要开仓卖粮了。”思及此处,周县令又有些忐忑地问,就算身居高位的王爷,动了军粮,依旧留下把柄给对手,想必朝中有人不会放过这个弹劾的好机会。

    “告示都贴出去了,本王一言九鼎,说了明日县衙内开仓卖粮就要做到,”他悠悠然说道,幽深的凤眼闪烁着通彻的光芒:“更何况,如果明日县衙内卖粮不能如期实施,只怕粮价又有一番波折。”

    周县令嘴唇微微动了一下,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他心里很清楚,如今粮商争相跌价,不过是看到告示所说,明日县衙会低价卖粮,怕自己辛苦囤积的粮食没人买了,占地方不说,放的久了,还会受潮发霉。倘若明日县衙没有低价粮出售,那他们指不定又立马坐地起价。

    “好了,如今粮价降下来了是好事,这件事你先不要管了,现在,我要你帮你做一件事。”他沉声吩咐道:“你且去找些聪明伶俐的孩子,让他们宣传出去,明天豫王爷要在东门集市上施粥,想邀请有善心有余力的商户一起,为濮阳县的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

    “是。”周县令也不含糊,当即退下去办理。

    “都知道豫王爷来了濮阳县,那些大商贾们正愁着没有办法在王爷面前露个面呢,这下好了,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赵鹤庆轻抚掌,双眼微微眯起,俊美绝伦的脸上带着慵懒的笑:“想来我们粥棚不缺米了。”

    “鹤庆,交给你个任务,明日你且去看看哪家粮店粮食最便宜,买回来补上粮仓的亏空。”他沉吟片刻对着赵鹤庆道。

    “没问题,老大。”赵鹤庆立马应下。

    “我呢,老大?”周承毅见到赵鹤庆都有事做,顿时急了。

    “承毅,你也知道我要是一露面肯定要被那些来拉关系的商人围住,我明天肯定不能露面,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