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82章

大明武夫-第82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吃了这个亏,好多人都觉得痛快,同时又觉得赵进做事仗义,真有豪杰之风。

但这消息传到知州衙门里,徐州知州童怀祖却不太高兴,童知州本来在后堂品茶养神,长随过来说了这个消息后,童知州的脸色就阴沉下来,对陪着喝茶的王师爷说道:“这个赵进做事太过狂妄,杨忠平不管如何,也是有功名的士人,岂是他能随意折辱的,王先生,你去问问,不能纵容此等风气。”

文官都是读书士人出身,彼此间观感如何是另外一回事,却容不得旁人触碰这个团体的尊严。

王师爷用手捋了捋胡须,心里却想到赵进给自己那五十两润笔银子,还有许诺今后的好处,赵进年纪虽小,做事却是个有担当的,肯定不会赖账不给,日久天长好处必然不少,想到这里,王师爷脸上堆起笑容说道:“东翁所见极是,学生这就去申斥。”

转身走出两步,王师爷一拍额头,故作想起什么的样子,回头说道:“东翁,还记得前些日子那七百两银子吗?就是斩杀十四名亡命大盗,徐州一州四县各衙门还有下面个庄子给的悬赏。”

七百两银子不算小数目,平白掉下一笔钱财,童知州当然记得清楚,当下点点头,王师爷故作神秘的说道:“东翁,那银子就是这赵进送的,他杀了那十四个亡命大盗,却主动把赏银上缴给东翁这边。”

第137章雇工

说到这里,童知州也想起来了,赵进城南血战那次算作见义勇为,既然不是案子,他当然印象不深,童知州拍拍茶几说道:“莫非就是杀拐子救人的那个赵进。”

“东翁英明,正是那个少年,真让人想不到,他小小年纪,不到半月,手上就有了快三十条人命,匪夷所思啊。”王师爷笑着说道。

听到快三十条人命,童知州心里猛地打了个突,官府的确是强权,但面对太过强横的人也要逼退,一听赵进居然这么强悍,维护士子尊严体面的心思立刻少了几分。

童知州沉吟片刻,端起茶杯说道:“那杨忠平向来行为不检,吃个教训不是坏事,王先生不必去了,留下喝茶。”

知州衙门里发生这些对话的时候,赵进也在那独院里见客人。

陈晃在外面领着人训练,和赵进最初的判断一样,他的伙伴们尽管和家丁们同时接触操练的项目,但掌握的速度和程度却远远超过,十几天下来,伙伴们已经是差不多合格的教官了,这里面陈旱和董冰峰尤其出色,细想下来,或许和陈晃和董冰峰家里出身军中有关。

如今的王兆靖每日在院子里读书,读书累了就自己在院子里练武,当赵进见客谈事的时候,如果不需要他回避,他就会安静在一边听着。

赵进在椅子上坐得笔直,他有意保持这种一丝不苟的状态,赵进明白以身作则的意义,既然要严训手下,那么自己要做好榜样的作用。

他这个状态给对面的人很大压力,不说别的,单单赵进这个名字就能让知州大人心里大跳,更不要说普通的百姓,站在赵进对面的两个人就差要跪在地上了。

“你们说如今徐州不适合酿酒?”赵进沉声问道。

如果不是孙大雷介绍过,说年纪大那个四十三岁,年纪小那个三十八岁,赵进都会以为面前这两人都是五十岁六十岁的样子。

四十多岁那个名叫卢向久,十年前祖传的酒坊关闭了,如今在城外自己有百余亩地,全家辛苦耕种,勉强算个小地主,三十多岁的那位姓苏,没有名字,按排行叫苏大,原来在酒坊做工,十一岁做学徒,一步步成了烧火下料的大工,酒坊关门后,一直在城外黄河边做苦力谋生。

他们两个人倒不知道赵进的威名,但看着外面那些训练的家丁,再看看边上风姿出众的王兆靖,心里已经认为赵进是了不得的大人物,贵家公子,虽然纳闷这位小爷为什么要仔细询问酿酒的流程,而且明显听得很愉快,但他们两个已经是战战兢兢了。

听到赵进反问,那卢向久一个哆嗦,急忙回答说道:“回老爷的话,的确不行。”

“前些年能,为什么现在不行?”赵进温和的问道。

边上王兆靖的注意力已经从书本上移开,好奇的关注着屋中,每一句话都听得很仔细。

“回老爷的话,前些年运河从咱们徐州门前过,城内又有户部的大仓,粮价便宜的很,酒坊也就有利可图,现在粮食不在咱们这边走了,粮价也跟着高起来,酿酒就没什么钱赚。”

卢向久到底是做过酒坊的,对整个流程很熟悉,从前徐州大量粮食过境,酿酒的成本不高,现在粮价则高了不少,酿酒无利可图。

听到“无利可图。”“粮价高起来。”赵进眉头挑了下,沉吟着问道:“城外种了不少高粱,价钱应该不贵吧?”

随着谈话的进行,卢向久和苏大的紧张也消退许多,他们两个好多年不和酒打交道了,现在谈到,都是勾起了许多回忆。

“高粱?”苏大愕然问了句,随即苦笑着说道:“老爷,高粱的确不贵,那东西旱涝都能保收,去年一石二百文,前年也就二百出头,可高粱做底料酿酒,酒根本没法喝。

边上的卢向久也跟着说道:“苏大说的没错,高粱做酒,味道太差太烈,喝了就跟斧头在脑门砍下去一样,这酒就算做出来也卖不上价钱,只有苦哈哈们才肯买着喝,听说北边有卖给鞑子的,那个倒是能卖个高价,可指望不上,真要做好酒,只能用米麦,但现在做根本没什么钱赚。”

听到“斧头砍脑门。”的比喻,赵进和王兆靖都笑起来,屋子里的气氛也变得轻松不少。

要按照这么说,做酒根本不能赚钱,王兆靖转头看向赵进,让他奇怪的是,赵进脸上没什么失望的神情,似乎更加兴致勃勃,那边赵进笑着继续问道:“从前做酒的这么多,酒都本地人买着喝吗?现在这么多酒坊关门,咱们这边都没酒瘾了吗?”

话说的有趣,大家都笑了,卢向久躬身说道:“老爷,迦河没开的时候,徐州市面繁荣,有钱的多,喝酒的多,但一半的量是卖到河上的。”

河上?赵进不知道对方说的是运河还是黄河,那边苏大接话说道:“河上的漕丁成年累月的行船,一年到头就几个月在岸上,他们都喜欢喝酒排解,而且漕船过微山湖的时候,也可以把酒卖出去,来往客商也是要喝几口的,更别说,走黄河的船家和漕丁差不多的。”

看来说得是运河,原来销路是在这里,王兆靖把手上书本合起,他虽然不懂得做生意和酿酒,但刚才这番话听下来也能得出结论,在徐州做酒不赚钱。

原料只能用米麦,而徐州本地米麦都不够自给,还要从外面输入,价钱不低,用来酿酒成本太高,高粱便宜量足,可酿出来的酒口味低劣猛烈,又卖不上什么价钱,更不必说徐州凋敝,本地卖酒卖不出去,而且运河改道迦河,徐州这边也卖不到运河上去,成本高,没销路,做这件事毫无意义。

不过王兆靖总觉得应该有什么自己没想到的,因为他觉得他能想到的,赵进肯定也会想到。

“唉,山东那边又在闹灾,听说还有换孩子吃的,恐怕连高粱的价钱都要涨了。”卢向久感慨了句。

易子相食,这真是人间惨剧,王兆靖听得心里一颤,但从眼前谈的事情来看,山东灾荒必然要四处调拨粮草,民间自己也要购买,毗邻山东的徐州粮价肯定也会跟着涨起来,酿酒更加不合算。

王兆靖想归想,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心里充满了好奇,想知道赵进接下来会做什么。

“城内有酒坊吗?”

“有几家,都在城南,现在应该只有一家开着。”

“家什齐备的话,开工就能酿出酒吗?”

卢向久和苏大对视一眼,两个人都有些糊涂,刚才说了那么多,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在徐州酿酒根本赚不到钱,眼前这位年轻老爷还是要酿酒,难不成是富家公子要做着玩,可赵进年纪虽小,做派却稳重的很,又不像是那种胡作非为的角色。

“虽说这些年没沾过酒糟,可只要有家什,有粮食,肯定能做出酒来。”卢向久说得很自信,边上苏大也跟着点点头。

赵进点点头说道:“一个人一个月三两银子工钱,管吃管住,预付一年,你们愿意为我做事吗?”

这个价钱一说出口,屋子顿时安静下来,卢向久和苏大顾不得什么敬畏,彼此看看,又抬头愣愣的问道:“老爷,您是说每人每月能拿三两,先先给一年的,然后还管吃住?”

苏大问话的时候说都说不利索了,声音都在发颤,卢向久也直盯着赵进,就连边上的王兆靖都侧过脸看着赵进,现在伙伴们每月才拿二两银子,居然给这两个其貌不扬的酿酒工匠这么多钱。

尽管没经历过什么民生实务,可王兆靖对大概的行情也了解些,正常店铺的伙计,学徒三年的时候能吃饱就算不错,工钱是不要想拿的,就算拿了工钱,一年拿三两工钱也算丰厚异常了,而赵进这边一下子给了每月三两管吃管住的条件,太不合常理。

王兆靖想要开口劝说,却被赵进含笑看了眼,迟疑了下打消了这个念头,工钱虽然不合理,但不是给不起,而且赵进做事都有他的道理,王兆靖觉得砍下去。

赵进笑着点点头,然后说道:“银子可以先拿出来,只要你们签了契约文书,银子就是你们的。”

苏大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倒是那卢向久有家有业,稳重许多,他小心翼翼的问道:“老爷,小的们可以找衙门里的人过来公证吧?”

“可以,契约出来,你们可以找认识的人先看了,觉得不好不放心,不签就是。”赵进含笑说道。

听到解释,卢向久和苏大更加激动,赵进这时收了笑容说道:“我这个人是讲规矩的,只要用心按照规矩做事,工钱什么的都不要担心,但坏了规矩,我这人也不会讲什么情面,你们在城外住着,可能没听过我,等下出去就去找人打听打听,如果文书一签,可容不得你们后悔了。”

第138章高粱和弥勒

赵进一严肃起来,卢向久和苏大登时打了个寒战,心中都是惊愕,心想这老爷年纪不大,却这么吓人,他们下意识的觉得赵进并没有在虚张声势。

虽然害怕,可每年几十两银子,管吃管住却是个巨大的诱惑,卢向久虽然有些田产,可自己也要辛苦劳作才能养活全家,苏大更是整日里在半饥半饱之间,从外表上就能看出他们被辛劳摧残。

更关键的是,这两个人当年曾经有过好日子,一个人开设酒坊,一个人在酒坊里熬到了大工,这属于能吃饱吃好的位置,有过好日子,再经过辛酸劳苦,就会格外盼望回到从前。

在那里迟疑了半天,到底年纪不小,没什么冲动在了,卢向久迟疑着说道:“老爷这条件给的丰厚无比,就算在衙门当差也未必能拿得到,只是小的提前说句话,这酒坊赔钱了,老爷可不能怪罪追讨,要不然,小的不敢做。”

边上苏大连忙点头,赵进笑着说道:“我是东家,赔钱是我的事情,只要你们尽心做,工钱不会克扣。”

能看出来卢向久和苏大两个人犹豫很久才没有立即答应签订文书,只是说要回去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这两个人一出去,赵进就把陈宏喊了进来,让陈宏拿出四百两银子备用。

听到“四百两。”这个数目,陈宏当即瞪大了眼睛,盯着赵进说道:“赵大哥,咱们虽然有钱,可也不能这么乱花,赵大哥要做什么,要是乱来,我不会拿的。”

他这认真的神情让赵进和王兆靖都笑起来,赵进开口说道:“有二宏做账房,我确实放心,认真仔细又有原则!”

王兆靖也点头,陈宏被夸了后脸激动的通红,但还是坚持说道:“赵大哥你一定要说做什么,不能乱花的。”

“我要开酒坊,买地打造器具雇人都要花钱,所以才拿这么多。”赵进详细解释说道,他既然用陈宏做账房,就不会把对方当成小孩子看待,而是认真的按规矩来。

听到这个,陈宏点点头说道:“那我这就去拿了,赵大哥记得一切都要有个凭证,不然没办法入账的。”

等到陈宏出门,王兆靖面色严肃的说道:“赵兄,刚才小弟听那两位工匠说酿酒事宜,怎么算都是要赔钱的,既然确定要赔钱,赵兄何必去吃这个教训呢?”

赵进笑了笑回答道:“我就是有不赔钱的把握才会去做。”

“几成把握?”

“八成。”

简短对答,看到赵进没有丝毫开玩笑的意思,王兆靖点点头,又是重新翻开了书,头也不抬的说道:“那小弟就拭目以待了,赵兄能文能武,居然还懂得经商酿酒,小弟倒是要看看,赵兄还有什么不会的?”

下午杀猪李又送了一笔银钱来,自从城南各方明确赵进给杀猪李撑腰之后,接收严黑脸手下生意的过程就比从前要顺利许多,原来很多观望甚至暗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