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806章

大明武夫-第806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还是要回乡,死后也要安葬在乡土,连他们都是如此,普通的士绅百姓更不必说了,赵进这个条件诚意十足,可余致远考虑之后,也只能郑重道谢,婉言拒绝,当然,这个反应也是在大家预料之中。

“人在满腔怨气时候,和兴旺发达时候,做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松江府又是天下第一的好地方,余家现在家业泼天,自然不像从前那么敢赌,不过也没必要对余致远这么苛刻,他余家毕竟帮咱们做了很多事,如果就这么朝李家倾斜,那岂不是犯了从前的错误,又是失衡了,而且余家有个关键,他家业根本在松江,那边咱们不方便,可咬咬牙还是能够得着,其他海上大帮一但入海,怎么抓得到?”

在自己人面前,赵进的话就很实在了,但大家都明白一件事,这一切的根子在于赵字营没有自己的船队,所以才会这么束手束脚。

按照去年的成例,赵进他们在青州府奔袭厮杀的时候,清江浦的比武大会就要开始举行了,赵进回来的时候,比武魁首就应该决出,但赵进回来后才知道,比武大会推迟了,清江浦商会倡议,要将这比武大会安排在腊月和明年正月之间。

既然是自己给了清江浦商会这个权力,那就不会干涉,不过清江浦商会诸位主事人等对这个很慎重,赵进不在的时候,几次过来请示询问,甚至还安排专人在这边等待,就是不敢擅自决定。

等赵进回来后,清江浦商会的王家和白家的家主都是来到徐州求见,阐明自己这么做的理由。

“……今年徐州洪灾的传闻让人心不宁,济宁和青州那边又闹出这样的乱子,归根到底,都是大家觉得进爷这边在洪灾里伤了元气,在下经商遇到类似情况,外面越说周转不灵,越要大作排场,风光享乐,就是要给大伙一个不缺银子的表象,今年这比武大会也要风光大办,给天下间各处彰显咱们徐州实力未损……”

“……进爷这般年纪,勤劳做事,不好享乐,当真是人杰做派,可这般深居简出,又在这等人心纷乱的时节,难免让人担心怀疑,在下等知道进爷不愿意凑比武大会的热闹,可为了徐州大局,为了咱们清江浦的兴旺,这次的比武大会也要请进爷出面,给天下人看看……”

这番话连王兆靖和如惠以及远在清江浦的周学智都深以为然,比武大会要风光操办,的确可以安定人心,不过对于赵进是否露面大家没什么说法,只等赵进自己决断,赵进不愿意凑这个热闹,也很敷衍的说到时再看。

不过清江浦商会的人很坚持,隐约间传来的说法,说是因为徐州洪灾的消息让淮安府官府蠢蠢欲动,觉得可以对清江铺动手脚,刚刚享受到自治好处的豪商们立刻觉得不舒服,所以才想请出赵进这尊神去镇压场面,或许因为这般,清江浦商会的人很坚持,始终来请,连商会中的扬州冯家也参与进来。

就在济宁纷乱,青州府南骚动,赵字营四处镇压的时候,大名巡抚那边的大名军开始建立营盘,宣府、京营以及山东曹州丁壮开始向冀南三府汇集,这些调动差不多就是赵进在青州府镇压匪患的时候开始并完成的。

“各处乱局和魏忠贤有关,这个肯定没错了的,但做出这么多事来,难道就是想掩护那边的兵马调动?那何必费这么大的章程?”

“或许朝廷是真忌讳咱们徐州?”

赵进自问自答,实际上是提了两个问题出来,不过马上都被他一一否认。

“……京师那些大人物没几个傻子,咱们徐州表露出的分寸他们应该把握清楚了,如果济宁和青州府这些事就是为了让大名营盘立起来,未免太小心了……”

“或许他们真的是这么小心,咱们赵字营的作风就是雷厉风行,回击坚决。”

不管是赵进自己,又或者王兆靖和如惠等人,都做不出一个明确的判断,清江浦和扬州商人们依旧坚持请赵进去往清江浦那边露面,意图在比武大会上彰显赵进的威仪,赵字营的实力威风。

他们这么积极倒也不奇怪,且不说徐州的利益和他们息息相关,新开的海州港海贸,那边就牵扯到大宗的辽东特产和木材,甚至还有向辽东和朝鲜的贸易,承北号李子游因为向赵进贴的早,送去的家人子弟多,现在家产飞速的膨胀,已经从清江浦豪商排名二十几位变成了前十位,在商会里说话也是越来越有份量。

而这徐州布更让每个人都眼睛发红,要说那海贸还有不少人没牵扯,这棉布生意可是遍布天下海外,谁都能做,而且这棉布还可以当做硬通货来用,平时松江棉布的生意大家谁不眼馋,可也只能在外面看着,现在徐州居然能产出大宗棉布,这大宗棉布居然还可以和松江布打价格战,短短二个月不到居然就能让松江那边低头服软,这样的生意就是天大财源,一定要巴结上的。

要知道,棉布天下间能产的地方不少,可能大宗出产,又能让松江棉业布业容忍的,也只有这徐州布一家了。

商人们最看重什么,最看重的就是赚钱和银子,徐州赵进不仅仅有武力和杀伐手段,还有能让人发财赚钱的高妙方法,这才让众人好似飞蛾扑火一样的凑过来。

马上就要进入腊月,何家庄不少人家已经开始忙碌过年了,今年何家庄内过年的气氛格外好,因为各家长辈以及城内富贵人等搬过来的不少,人多了,喜庆气氛自然就跟着足了。

不过赵进的父母妻儿已经习惯赵进不在家过年,更习惯操持过年的时候赵进不伸手,也只能习惯如此。

在这个时候,刘勇和雷财都回到了徐州这边,按照本来的计划,他们两人早就应该回来,甚至该回来几次,不过济宁和青州府的乱子一出,他们就一直在外面奔波打探,搜集各种消息。

雷财带回了京师那边的消息,舒家那位在京的亲戚在十月份就被外放到湖广去做右参政,虽说京官外放算是贬低,可这等于是陡然升了几品,按照规矩,等回京之后就另有重任了,算是难得的擢升。

据说这位舒姓官员的同僚都颇为疑惑,心想这人平庸平常的很,凭什么突然天上掉美事下来,远在湖广,赵字营想要打听消息就不方便了,而且赵字营在京内官场上的关系很低很浅,想要打听出这人是被谁提拔起来,有何等因果也很难。

如果是官场上的老手安排这次升任,外人很难看出其中因果,再者说,京官外任本就不是稀罕事,也不会有太多人注意到。

而给济宁官府士子写信的那些人,有人不在京师,有人很难接近,这倒不是有意遮掩或者躲避,在京城这样的地方,进出本就寻常,而且官家的眼线耳目不少,自家留意些,赵字营那边就不太容易接近。

“能这么统筹调配,还能活动山东官军的,也只有魏忠贤了,其他人看不出有这个本事。”这个论断没什么意义又让人无可奈何。

“有人传说这魏忠贤不知文字,不懂宫内朝廷的关节,全靠着阴毒压人,这么可能,魏忠贤成年入宫不假,可他在宫中已经呆了几十年,而且历任要害位置,斗倒了一个个大珰,这样的人物就算自己不怎么精通文字规矩,身边也有人帮着操持,谋算计划同样如此,即便他糊涂,身边也有智囊帮着分析决断,何况这魏忠贤一直精明的很。”这是雷财奔波在外的心得。

“这样的人物不会花费偌大的功夫,仅仅让济宁那么乱一乱,仅仅在青州府那边打破几个毫无干系的田庄,难道就是为了在冀南三府安排下大名兵马,借此在大势上包围住咱们徐州吗?”雷财给不出答案,但他问出了很多问题。

第1154章参加比武的人

现在徐州赵字营控制的地盘周围之外,北边有山东登莱镇官军,西边有大名官军,有新立的河南官军,东边是大海,南边则有中都凤阳的官军,凤阳巡抚的标营,狼山副将的官军,甚至在徐州腹地还有一支徐州参将的兵马。

从大势上来看,赵字营被官军团团包围,官军人数上也是占优,可熟悉双方根底的人很容易判断出来彼此的强弱高下,大名府、顺德府、广平府三府的大名军队在大势上有作用,但真正面对赵字营,起到的作用意义不大。

雷财打听的消息还不止这么多,京师那边传递到兖州府的信笺,从京师那边来到兖州府的各色人等,临清那边是必经之路,对过路的官员和客商,虽然没办法面面俱到,可也有人盯着。

但济宁和青州府出事的前前后后,没什么可疑的人过境。

“既然想不通究竟,那也没必要在这上面花费太大的功夫,还是咱们的老做法,水来土掩,有事就处置。”赵进下了这个决定。

腊月初三这天,赵进给了清江浦商会答复,说是他会参加今年的比武大会,这次比武大会要办的规模隆重些,银钱人力上需要支援的,云山行这边会提供援助。

这个消息一放出去,自徐州到邳州,自邳州到清江浦,自清江浦到扬州,自扬州再到江南,向北的济宁和临清,向西的开封,所有已经关注这比武大会的富贵闲人们都是兴奋起来。

徐州有没有被洪灾破坏,有没有大伤元气,朝廷和地方上会因为这个做出什么反应,局势会有什么变动,这些富贵闲人们懒得理会,他们只是关心这比武大会还办不办。

这等有精彩比武,有这种声色犬马的娱乐,而且还是天南地北的富豪纨绔们相聚此处,带着自家值得夸耀的东西相斗,天下间除了清江浦,哪有别的地方。

去年大家经历之后都是念念不忘,今年种种精彩逸闻就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京师、山西和闽粤的富贵人士甚至有十月就来到清江浦等候的,他们比起那些约请赵进亲临的豪商还要着急。

等确定了之后,人人欢呼雀跃,大家都想得很明白,去年赵进没有来,这比武大会已经办的花团锦簇热闹非凡,这次赵进来,这边又是何等的狂欢气派,今年肯定是要有大精彩可看了。

欢呼雀跃的不光是他们,去年在这清江浦扬名发财的各路人等早早的在这边安排了人盯着,等这消息一传出来,急忙过去准备。

扬州和江南的各处行院青楼,各家戏班子,杂耍百戏的艺人,都开始向着清江浦那边赶过去。

甚至那些去年在这边搭线贸易的商人们都觉得机会难得,享乐玩乐是一回事,可商机多多,大家能一起发财又是另外一回事。

比武大会举办,赵进还会亲临的消息传出,很多人连年都过不成,甚至都不准备过年了,比如说江南和扬州几家最大的珠宝商人,去年在清江浦比武大会的时候,除了比武之外,那些没廉耻的纨绔子弟在斗美,知道点规矩又不甘人后的则是夸富,这比较各自的珠宝就是项目之一。

借这个机会,珠宝商人们都做出去不少生意,等结束之后算账,大家都是吓了一跳,这短短半个月的生意居然赶得上淡季几个月的,甚至连中秋和春节这等旺季都不差,而且这对于珠宝行来说,更是个扬名的好机会,那些苏州和南京的名店,样式精巧,用料精良,可名声只在江南,在清江浦比武大会做过生意之后,江北各处连同京师那边,甚至山西都能传去名声,为长久算,自然这次还要来。

大家原本都是把着店铺所在的地方做生意,可经过这比武大会之后,大家都明白了什么,知道这贸易集散所在的重要了。

除了珠宝生意之外,还有做名贵丝绸和布匹的,还有经营脂粉的,甚至还有江南江北最大的几个人牙子,凡是做富贵人等生意的,都是凑了过来。

无论是富贵纨绔,还是做他们生意的各色人等,还知道清江浦一桩别处不及的好处,那就是不会有什么牛鬼蛇神捣乱,要是去别处,先要给本地说话算数的大爷一份供奉,地方上的各等势力也要招呼到,至于什么仙人跳敲诈,设局偏财勒索,甚至用药迷昏了偷盗,谋财害命等等全然不见,甚至街面上连乞丐小偷都没有,让人玩的舒心,呆着放心。

去年时候,也并不是这么太平,清江浦这等水陆码头又是各路好汉汇集的地方,不少富贵闲人,和来这边做生意的人,吃亏遭殃之也去找赵字营那边诉苦,但没指望有什么解决,只是说说自己的委屈怨气,谁能想到接下来的处置雷厉风行,小偷、匪盗、骗子各色人等被抓被打被杀,赃物退还,比官府的效率不知道高出多少,没过多久,清江浦就变得天下太平,冲着这份太平,大家也愿意来这边。

当然,这比武大会的戏肉还是比武,清江浦和扬州的商人们为这场比武的风光举办,也是下了大本钱,请来了各路强手好手比试。

这武技高手的出身,可不像评话演义里面所说的,越是乡野间无知小儿,越能碰到什么高手名师,比如说乞丐僧道之流身怀绝技,因为这小儿给了半个窝头或者扶了把就毫不吝惜的传授武功,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