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1039章

大明武夫-第1039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这一切需要皇上来亲自定夺,那干脆就由他本人来选择吧。

见到丞相已经不打算再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了,皇上于是微微一笑,然后朝丞相摆了摆手。

接着,他看向了赵松。

因为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所以他的态度也严厉了许多,再也不复之前的那种亲热。

“赵松,你要记住,你是朝廷的大将,不可以因为自己的意气而坏了朝廷的大事。我跟你说过很多次,打仗,靠个人的蛮勇是没有用的,要靠头脑,你还记得吗?”

“皇上的教诲,臣无时无刻不在心中默念,须臾也不敢忘。”赵松大声回答,“请皇上放心,臣倾向于第二种方案,是经过了和参议们多次推演和筹划的,这是最符合我朝实际情况的战法,而不是臣一时孟浪,想要一泄蛮气,请皇上放心!”

“这么说来,你真的把握很大了?”皇上仍旧盯着赵松,“你刚才说你的胜算能有七成,应该不是虚言吧?”

“臣蒙皇上圣恩,岂敢以虚言来诓骗皇上!”赵松连忙站了起来,然后深深地朝皇上躬下了身来,“七成胜算是我等估算了各种实际情况,考虑到了我军的劣势和敌军的长处,并且高估了苦难所得出来的结果,如果实际来看,胜算只会更高!正因为觉得成算如此之高,臣才如此坚决支持第二种方案,以便速战速决,早日为君分忧!请皇上再相信臣一次,臣蒙皇上多年教诲,并且多年带兵打仗,屡立战功,这么多年历练下来,早已经不是轻浮孟浪、大口炎炎之人了!”

接着,仿佛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赵松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喊了出来,“如果皇上不信,臣愿意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担保,此次的攻伐必定可以成功,如不成功,臣提头来见!”

他这一声高喊,犹如振聋发聩一般,让整个大厅陷入到了异样的沉寂当中,人人都看着这位将领,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澎湃而出、势不可挡的决心,这种信心,正是大汉军队在多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征伐当中所淬炼出来的。

就连太子,看着这个堂叔,也不由得暗自心生佩服,甚至被感染得自己都想拿着三尺青锋,跟随着这位大将,去那万里之外的岛国扬我大汉国威了——不过他自己也知道这不太可能,因为他年纪只有这么大,而且又是太子之尊,不可能被派上战场的。他只能留在高丽,尽量为这些勇士们做好后勤保障的工作,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了。

在赵松大喊的时候,皇上先是没有说话盯着赵松,然后眉头渐渐地舒展开来,最后竟然变成了一个笑容。

“哈哈,你啊,你啊……”皇上大笑了起来,一下子把议事大厅的气氛又重新带回了舒缓,“你还跟我说学了我这么多年的教诲,你看你,怎么连临大事应有静气都给我忘了?什么提头来见不提头来见的,胜败乃兵家常事,你是大将,输一次就要死的话,这仗还怎么打?我有几个大将可以死?不要说这种没趣的话了!”

呵斥了他这个堂弟几句之后,皇上又放缓了语气,“不过,你这个人我还是清楚的,不是随口说大话的,你既然说最少有七成胜算,那么大概八成是跑不了的,既然有了八成,那我看这个计划还真能用用。不过我跟你说啊,战场上千变万化,就算再怎么运筹帷幄,到了打仗的时候,还是会有各种变化情况,对此你应该很明白的,所以现在你说有七八成胜算,到了那时候就未必如此了,我提醒你一句啊,到了那里如果发现情况不对,就尽早撤退,保存主力的部队,另选更加稳妥的计划,放心,我不会要了你的脑袋!”

皇上的意思倒也浅显,既然赵松说得这么信心满满,他姑且也就同意了赵松的办法,决定按照他的第二个计划来部署作战。不过,自古以来战场就瞬息万变,因为赵松说话说得那么满,皇上担心万一遇到挫折的时候赵松为了顾及面子不肯撤退,所以干脆就先给他破除了心结。

皇上的用意赵松自然也是十分明白的,他心里蓦地闪过了一丝感动。

“皇上如此维护我等,臣……臣感激涕零!臣唯有一心效死,才能回报皇恩!请皇上放心,此次征伐,赵松必定踏平日本,以慰圣安!”

“好了好了,漂亮话等回来再说吧,现在胡吹什么大气!”皇上笑着摆了摆手,然后转头看向了其他的大臣们,“你们说说看吧,如果还有什么意见的话,尽管提出来。”

虽然皇上心情看上去甚好,但是大家都是明眼人,都已经看出了皇上已经十分倾向于答应赵松所坚持的第二套方案了,既然如此,不管心里到底支持还是反对,他们又哪里会有什么反对的话来?自然他们纷纷表态说觉得第二套方案简单直接,既可以彰显我大汉的天威,又可以符合速战速决的宗旨。

而在这群臣附和当中,皇上扫视了诸位大臣一圈,发现那个第一次列席国务会议的外务司青年大臣周璞的神情好像有些奇怪,欲言又止的样子。

“周璞,看样子你还有话想说?”皇上点了他的名,于是其他大臣们统统住了口,等待着这位青年官员发言。

“臣……臣……臣只是……”周璞还是有些欲言又止,好像还在顾虑着什么一样。

“没关系,国务会议,自然是要议的,不能是哪个人或者哪几个人的一言堂,只要有意见,都可以提,这才能达成群策群力的效果。”皇上笑容满面地鼓励了对方,“尽管说吧,有道理,大家就继续议,够好的话就采用,如果没道理,那也没关系,就当做没说过嘛!”

第1485章胆略和风险

“谢皇上!”周璞的脸上闪过了一丝潮红,终于下定了决心。

就在刚才,看着赵松慷慨激昂地坚持自己的第二套方案,甘愿为国身冒奇险的时候,他的心也蠢蠢欲动了。那赵松已经身为伯爵了,尚且敢于冒险,他这个多年在海上打过滚的年轻人,又有什么道理再害怕冒险呢?

生死富贵,都在这一搏上面了……人生又能得几回搏?

在朝廷当了几年的小官之后,周璞对朝廷的格局也差不多有个了解了。朝廷新创,一时都还没有开始科举,因此朝中官员和地方官们,大多数是来自于之前的徐淮之地,他们的圈子十分狭窄,而且占据了朝中的主要位置。

他的上司孔璋虽然也算是位高权重、而且十分看重他,但是毕竟孔璋也只是边缘化的部门而已,更谈不上有什么势力。更令人绝望的是,地位最高的徐淮集团,他们的主要核心人物们都十分年轻,丞相、财相、工相、商相等等徐淮出身的内阁大臣,现在不过三四十岁,天晓得他们和他们的亲信还能占据要害多少年?如果他一直默默无闻的话,就算苦熬下去,一辈子的成就也只能那样了而已。

所以他想要飞黄腾达的话,就要舍得冒险,就像荥阳伯一样冒险。

而他也在灵光一现之间,找到了自己冒险的机会。

“皇上,以臣之愚见,荥阳伯的两个计划都十分切合日本幕府的要害,可见荥阳伯是用心来制定作战计划的。并且荥阳伯愿意以身犯险,直取江户幕府之咽喉,可见确实有勇有谋,有如此将领诚为社稷之福!”他先恭维了一下赵松,然后说出了自己刚才灵光一现的想法,“不过,在臣看来,正因为这两个计划都十分好,所以强行作出取舍的话实在有些可惜……”

“你的意思是两个都可以用?”丞相有些疑惑地看着他,“这……分兵则力弱,恐怕不太好吧?确定分兵的话能够打赢吗?”

在丞相看来,光是用全军来执行第二个计划就已经十足冒险了,如果再分兵去打京都的话,实在太过于危险了。

听到了丞相的质疑之后,周璞马上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丞相说得也很对,分兵则力弱,我军这次只派了一个旅过去,所以兵力本来就十分紧张,再分兵两路进击的话,恐怕会增加风险,所以臣也觉得不宜分兵。”

他一边说两个计划都不能放弃,一边又说最好不要分兵,如果是在别的地方,大家一定会以为他的是开玩笑,不过这里的人都知道在皇上面前没人敢开玩笑,所以他们也就静等着周璞说出自己的意见。

“臣以为,攻伐日本,我等的第一步是无需置疑的,先攻占日本九州岛。而后,以九州岛为基地,荥阳伯可以按照他的想法去执行直取江户咽喉的计划,而臣,则执行从九州带人北上京都的计划!”

“你刚才不是说不分兵吗?”丞相愈发觉得奇怪了,“再说了,你又没带过兵打过仗,你能领得了兵吗?”

“丞相说得没错,臣不建议分兵,臣也没有带过兵,所以,臣的意思是……”周璞微微沉吟了一下,为自己积蓄起了必要的气势和勇气,“携九州支持我朝的地方豪族之兵北上,然后一路打着我朝援救日本朝廷的旗号,招纳支持我朝的豪族,一路北上直至占据京都,挟日本朝廷以号令其国!”

“啊……”如果他之前所预料的那样,当他说出此言之后,群臣们同样被惊得满座相顾,而后又窃窃私语。

看到自己的话得到如此效果,周璞的心里蓦然感到一阵激动和欣慰。他知道,他已经成功将自己的形象刻在这些大臣们心中的,甚至……刻在了皇上和太子心中。

“年轻人有冲劲,好!”片刻之后,石满强元帅半是欣赏半是质疑地看向了周璞,“不过……日本那些豪族靠得住吗?他们真的会为了我朝讨逆的口号为我所用吗?还有……这些豪族纵使听从了我们的意见,他们集兵起来,没有足够的训练,又没有能服众的将领和军官,再加上各自心怀鬼胎,他们也不过是一去乌合之众而已,真的能够一路打上京都吗?风险似乎挺大的啊。”

石元帅的质疑十分合情合理,于是马上得到了一些人的附和。

然而,此时的周璞却并不害怕。这些元帅和大官,原本他连对话的资格都没有,如今却可以共同商议国家大事,这样的机会几辈子都难得一次,他怎么能够错过?

更何况……皇上也还在看着呐。

“元帅说得对,这些豪族并不会为了一句口号跟随我等,也不过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周璞努力压制住了自己心中的激动,让自己的话听起来尽量平静,“然而,正因为他们自私自利,所以他们就会为我所用。他们已经被幕府压制了多少年,眼看财力物力都被幕府日渐侵夺,心中的恐惧和怨愤早已经积蓄到了顶点,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报仇雪恨而已,而我军却是百战百胜的天兵,带来的是大汉的天威,只需要在他们面前展示一下实力和声威,他们必将声势为我所夺,然后反而会迫不及待地揭竿而起,参与到我朝解救日本朝廷、匡扶正统的行动当中,借此来向幕府报仇雪恨,顺便谋取自己的利益!

同时,虽然他们是乌合之众,但是幕府的兵也不强,据我所知,正如同荥阳伯之前所说的那样,幕府经过几十年锁国之后,多年偃武修文,武备早已经松弛,兵将战力孱弱。而在关西地区,此种情况更为严重,因为幕府的根本重地在江户和关东一带,所以在关西驻扎的军队并不多,主要是依赖各地割据的藩主们维持统治,到时候依附于我们的豪族们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是抵抗我们的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只需要用少量的一点点我朝天兵炫耀武力,率领这群豪族联军打垮亲幕府的藩主们,那进军京都,挟持日本朝廷就易如反掌!只要能够挟持到日本朝廷,好处实在太多了,我等不应放弃。”

“你的意思是不要分兵,只要给你少量的一些大汉兵作为炫耀武力和一锤定音之用?然后你们就可以带着这些豪族直接进军京都?豪族联军也是归汉兵来统辖是吧?这倒是个办法……”石满强元帅明白了周璞的意思,“有倒是有些道理,不过……不过还是风险极大啊。”

“下官承认,风险自然是有的,战阵之中如何会没有风险?”周璞学着刚才赵松的样子,同样昂首回答,“为皇上办差,下官连性命都可以不要,哪里还会害怕什么风险!在此行动当中,最好的结果是一切顺利,我等率领豪族联军打入京都;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下官丢掉一条性命而已,于荥阳伯在关东的行动无损,甚至……因为我等还可以在关西牵制一部分幕府的军队,对荥阳伯还有所裨益!所以,元帅,无论如何我军都可以从此行动中获益,哪怕下官丢掉性命也无所谓!”

他表现出来的如此慨然的决心,和只要对朝廷有利哪怕丢掉性命也要不在乎的勇气,让群臣再度悚然动容,就连太子,也不禁多打量了这个身材高大结实但是长相十分斯文的青年小官几眼。

而皇上虽然表面上不为所动,但是心中却暗暗欢喜。

赵松和周璞今天在会上的表现,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料,他没有想到,这两个人居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