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1006章

大明武夫-第1006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地开化泥泞,大军辎重没办法通行,这一战打不起来,就等于赵家军可以通过海运送更多的兵马和物资来到,到时候就是更艰难的局面。

既然赵家军不战,那建州女真大军只能先动求战了,阿敏、济尔哈朗和岳托一道道军令发出,三千骑兵和四千步卒先行出发,控制住最容易埋伏堵截的丘陵区域,把守住各个路口,然后大军开始拔营出发。

建州女真这边也知道瞒不住,尽管骑兵队周围封锁的很严密,可这么大的动静根本瞒不住探子,如果这个时候赵家军迎头堵截,双方会打的很难看。

不过按照探马回报,在丘陵区域到复州城这一带,赵家军除了轻骑活动之外,没什么大队的动作。

这到底是严阵以待还是迟钝,建州女真这些经验丰富的武将们都是判断不清,但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敌人怎么想,建州女真的大军只能按照自己的步骤来做了。

如果赵家军始终没有阻击拦截的话,初步的大营定在五十寨驿,会在丘陵区域南边的路口设立守卫,保证退路的安全。

通过丘陵区域的时候最为提心吊胆,甚至派出士兵提前砍伐经过道路两侧的树木,免得大军被火攻,这样规模的兵马如果被浓烟搅乱了队伍,那都是巨大的灾难。

建州女真大军一切顺利的通过了这片区域,当进入平坦地带,看着茫茫雪野的时候,从上到下都是松了口气,可心中也是纳闷,这赵家军到底在想什么,难道就这样坐视,这等大战,每一场胜负都绝对最后的成败,难道不该层层设防骚扰,让对方没有一点顺利吗?

不过这样的表现倒是和情报中所说的一样,赵家军似乎不懂什么兵法,完全按照自己的路子来打,无非靠着火器犀利而已,这样的幼稚不懂,肯定要吃大亏,但这样的想法大家都存在心底,已经不敢明说了,你说赵家军幼稚,可自家骑兵已经损失了近两千,可对方一直不败,幼稚怎么样,能赢就是本事。

当进入五十寨驿附近的时候,或者说自从出了丘陵区域之后,周围出现了赵家军的轻骑,但这些轻骑距离很远,从不和女真蒙古骑兵斗气互杀,似乎就是为了观察大军行动,因为距离的远,即便有心派人去捕杀也无能为力,还要担心自家兵马会不会落入旁人的陷阱。

五十寨驿早就是一座空城了,好在赵家军也没有对这个不大的砖堡进行破坏,勉强还能扎下营盘。

如今建州女真大军的隐患很多,粮道就是一个,给养要从盖州卫城那边出发,在熊岳驿那边存储中转,然后通过丘陵区域,走几十里路之后才会到达五十寨驿的临战大营,粮草都只能用牛马大车运输,这一路上会被拦截伏击的地方很多,甚至在丘陵区域安排不多的人员就可以造成很大的破坏,如果粮道被断,人心惶惶,那胜算就不必提了,而是要考虑全身而退的情况。

经验丰富的建州女真将领对这个也有自己的安排,实际上每一处容易被拦截伏击的地方都是局中局,女真和蒙古的近万骑兵分为几个大队,随时准备支援阻击,只要敌人敢来肯定会被痛击。

除此之外,阿敏和济尔哈朗还特意拍特使回到沈阳,如果一着不慎,粮道真被断掉的话,那么这边存量还能支持半月,在这半月之间,代善、皇太极和莽古尔泰之一会亲帅大军来打通粮道。

做了这些准备之后,准备和复州赵家军大战的建州兵马才算免除了后顾之忧。

只是他们做了种种准备,对面的赵家军依旧只有轻骑探马窥伺进程,没有任何骚扰拦截伏击的动向,难道是真不懂,或者是幼稚,动的时候让人猜疑颇多,但现在不怎么动作,大家也都是糊涂,行军作战,生死大事,怎么可能这么无所作为。

当一切都稳下来,确定在五十寨驿扎下大营之后,战场也可以确认了,大家都知道,不出意外的话,战场应该在永宁监城和复州城之间的宽阔地带上。

阿敏和济尔哈朗所在中军没到达五十寨驿之前,就派岳托率军急行,先占领了永宁监城。

永宁监城和五十寨驿距离不足十里,可以说互为犄角门户,如果只占领其中一处的话毫无意义,反倒会让赵家军也有合适的落脚点,只有两处都占了,才能让赵家军只能在野外安营扎寨,在这样寒风凛冽的天气里,野外扎营会有大风险。

在做这些的过程中,建州女真的各路探子倾巢而出,这次可没有人敢贪功冒进,每个人都是尽职尽责的打听消息,然后回报。

复州城内外忙碌的热火朝天,每天都有大量的木柴被送入营盘内,每日里还能看到顶风冒雪的操练,这些情报都被传回了阿敏那边,这让女真诸将有些纳闷,难道这赵家军就不怕被冻伤吗?

“鞑子想不到咱们富裕到什么程度,他们所见的无非就是沈阳辽阳,最多也就是探子去过江南,哪里能想到我们徐州的强大。”陈昇对下属简单说道。

鲁大、巴音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可来自东江镇和辽东本地的那些人则是目瞪口呆,他们或者从未见识过,或者在山东时候了解的还不充分。

普通的士兵也有齐整棉衣棉帽,顿顿饭油盐不缺还能吃饱,柴火敞开供应,让每个人取暖都不成问题,即便牲口也被照料的很周全。

陈继盛和张盘本来已经做了最坏的准备,如果风雪寒天一来,赵家军被这寒冷伤害到,他们就会带着赵家军沿着海岸线向高丽那边行进,在鸭绿江东岸和皮岛一线,用高丽民居来安置大军,甚至还有零星的逃亡出现,从山东重回辽东的人觉得赵家军撑不过这个冬天,为了避免陷入崩溃的灾难,所以先行躲避。

第1437章先是一场大雪

谁能想到会是这般局面,赵家军从上到下觉得稀松平常,本就该做到的种种事情,看在辽东本地人眼里,那就是不可思议,每一天的耗费都是金山银海,可以说银钱物资流水一般的填埋进去,居然还能这么从容的消耗。

那徐州到底富庶成什么程度,尽管在封海之前已经看到了无数大船川流不息,堆积的物资如山如海,可只有真正消耗起来,才知道这代表着怎样的财富。

而建州女真那边只是在外面观察,根本摸不清内部到底如何,只是在那里揣测,觉得赵家军在这寒风大雪中很难熬。

至于赵家军那边,他们觉得一切理所当然,却不知道所以然,偶尔也会有人想到,为何大明支撑大军如此艰难,每次营头出征都搞得这么天怒人怨,地方上苦不堪言,而赵家军却是物资这么充沛,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赵家军控制的地盘还要远远少于大明所控制的,不过想到这里也没什么去深想,最后的结论无非是进爷无所不能,所以才有这样的结果。

没什么人会想到体制和工商,因为赵家军这种高效的体制,所以能最大效率的动员,能避免中间无谓的消耗,但更重要的是工商,大明、女真甚至蒙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靠天吃饭,他们的财富无非是靠着种植和养殖,最多也就是去掠夺,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动用的剩余财富极其有限,根本没办法支撑太大规模的军队和太大量的物资消耗,如果这么做了,就必然有巨大的反面效果。

而赵进的徐州体系不同,他的财富取之于工商,粮食酿酒,矿石冶铁锻造,纺纱织布,远洋贸易,中外贸易,这些所创造的剩余财富比起农牧掠夺所得,简直是云泥之别,多出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而且农牧一年只有有限的时间才会出产,而工商业则是一年四季无时无刻不在创造剩余财富。

赵进靠着这些,打造了这个时代最强大的部队,靠着这些,供应海量天量的物资。

看到那如山如海的物资,很多辽东和山东百姓第一反应不是徐州豪富,而是徐州地面上的百姓一定活得很苦,因为这么巨大的耗费,当真要刮地三丈才能做到,百姓只怕被敲骨吸髓了,可和士兵们交流下来,说徐州那边安居乐业,每个人又难以理解。

因为这个时代没多少人知晓赵家军的体制,知晓赵家军为什么强大,他们只觉得赵进点石成金,一切都好像凭空而来。

“现在对我们最麻烦的不是这冷,而是这将下未下的雪。”陈昇在军帐议事的时候说道。

自从建州女真大军进驻五十寨驿和永宁监城两处之后,已经连阴了几天,天空中是铅色乌云密布,天气却没前几天冷了,而且风也变得很小,但这样的天气代表着要下雪,要下大雪。

火器怕水,不过下雪比下雨稍微好些,在雨中赵家军的火铳和火炮完全没办法打响,下雪只要注意防护,还是能够开火,但射击频率肯定要变慢,然后开火之后的火器会变热,落雪融化潮湿,一样会让影响射击,甚至哑火。

赵家军火器犀利,这是历次战斗的取胜法宝,如果说下雪的话,那就要有损害了,影响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不过倒是不担心下大雪的时候敌人会进攻,大雪纷飞,火器的确没办法开火,可骑兵步卒也不能在这种阻碍视线,甚至影响行动的天气里动作,这里连命令都没办法顺利传达,万一出现什么波动,战场上就会有不可控的情况出现,若是胜利还好,如果是大败的话,那就是灾难了。

用兵万全,谁也不会冒这等风险搏命,阿敏和济尔哈朗带着建州差不多五分之二的本钱出来,陈昇带着赵家军四分之一的力量,双方都是重任在身,谁也不敢去冒险赌博。

可这将下未下的大雪对赵家军影响更大,对建州女真影响小些,建州女真的女真、蒙古和汉军对辽地的风雪天气更加适应,一个合格的统兵将,就会利用这大雪或者避开这雪,趋利避害。

不过对于阿敏来说,他没有多少时间可耗费了,五万大军的粮草消耗可不是小数,何况这里面还有近万骑兵,人吃马嚼那更是个无底洞。

尽管建州女真在这场大战之前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但真正运转起来,还是有些吃力,而且这场大战,对于建州女真来说,本就是凑齐了足够的力量求战,要尽快解决这辽南半岛上的心腹之患,不能拖延也不敢拖延。

拖延的越久,钱粮耗费的也就越多,拖延的越久,距离开海船来的季节也就越近,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关内的援军可以通过海船登陆,那冬天这个耗费巨大的攻势还有什么意义,建州女真最大的天时地利也成了笑话。

阿敏和济尔哈朗以及岳托自然着急,说是热锅上的蚂蚁也不夸张,但他们总找不到一个好时机,反倒被对抗狠狠打了几次,天时地利的大局面对建州女真的确有好处,可赵家军却在这对他们不利的大局面下,在细节上赚了点回来。

这样的相持对于阿敏他们几个来说是老成持重,不敢有什么疏忽,在大汗努尔哈赤和其他几位贝勒眼里,这就有不顾建州大局,只盯着自己旗下和牛录的私心了,建州金国为这次大战下了血本,你却为了自家兵马迟疑不前,难道觉得大汗手里的刀不快吗?

催促出战的命令不断从沈阳那边送到大营里来,阿敏和济尔哈朗知道没什么犹豫不前的可能了,只有开战。

不过从盖州卫城来到五十寨驿和永宁监城这边,也就没什么太多的选择,只有开战一条路可走,无非是什么时候打。

在阿敏下令第二天准备出战,硬攻复州城的时候,当晚下起了大雪,这么阴沉的天气往往象征着大雪。

雪下了一夜一天,地上积了厚厚一层,天地间茫茫雪白,但这雪让阿敏出兵推迟了下来,在这样的大雪纷飞下,骑兵冲击力和机动都会受到极大的削弱,除了骑兵之外,建州女真这次也带了火器出征,有缴获辽镇明军的大炮,也有高丽的火铳兵,这些很要紧的战力也不能缺少。

说起来已经临近年关,建州女真这边也是过年的,而且自从占据辽镇之后,除夕正月的喜庆铺排就越来越大,关内徐州那边情况也差不多,自从赵家军崛起之后,徐州春节欢闹就是南直隶头一份的。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双方谁也不想着过年的喜庆,大家都知道,血战将近。

阿敏从之前的大势来判断,赵家军应该会死守复州城,或者依托复州城开战,所以建州女真大军要拔营前出,围城而战。

让建州女真兵马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天大雪停下,赵家军就从复州城内开出,在距离城池二十里的位置上安营扎寨。

永宁监城距离复州城四十余里,大队人马脚程快些,就是一天的路,但要从早上走到天黑,赵家军这样的进军,看似是自找麻烦,实际上却表达了主动求战的意图。

城池相对于其他区域,必然是易守难攻,赵家军如果死守城池,建州女真打起来就会吃力很多,阿敏也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却没想到赵家军居然从城里出来了。

到底还是年轻冒进,到底还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