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丫鬟宅斗指南 >

第259章

丫鬟宅斗指南-第259章

小说: 丫鬟宅斗指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庶民的死能换来贵妃娘娘的觉悟,庶民就死得值了。”郑明俨回答。

    “好,好,”董贵妃疯癫的表情:“你说的好。本宫怎么忍心杀了深爱了这么多年的男人。郑大人,本宫今日和郑贵妃在养心殿前跪了两个时辰等皇上过来,替你求情。皇上答应了我,待他与众臣商议几日便放你出狱。”

    “庶民郑明俨多谢贵妃娘娘为庶民求情。”郑明俨岿然不动地埋头下跪。

    董贵妃对他此举无可奈何:“郑大人,既然你要感谢本宫,可否在你心中容本宫一席之地,一丁点就可?”

    郑明俨的倔,让董贵妃伤心欲绝:“贵妃娘娘在庶民心中是皇上的女人,不容庶民妄想。”

    董贵妃看着牢门外的秦雨青,说:“郑大人,本宫连你的丫环都不如,这个秦雨青,从三年前在临州见面时,就跟你到现在。还可以跟你在这牢房中有说有笑。郑大人,你对本宫太绝情了,就算把这个丫环的情谊分一点给本宫也不肯吧。”

    “娘娘说笑了。您万金之躯怎是这个丫环可以及得上的?”郑明俨劝慰董贵妃:“娘娘,现在已是深夜,您若再不回宫,只怕皇上会生疑。”

    董贵妃傻笑着:“既然你不愿意,本宫也不会卑贱地强求你与本宫共欢一夜。可是即使这样,本宫还是那么爱着你,一生,一世。”

    董贵妃有气无力地离开了牢房。

VIP卷 第三百九十三章 皇上更加疑心郑明俨

    郑明俨几乎是对那国色天香的董贵妃恐惧地魂飞魄散,秦雨青已扭头不想看这场面。她并不嫉妒董贵妃与郑明俨在的缠绵,而是害怕国色天姿的董贵妃,不懂世事,会惹出麻烦。

    郑明俨叫她,以为她因董贵妃方才所为而生气:“刚才……。”

    “是我不对。”秦雨青说:“我和旁骛想尽办法才进了宫,请求郑贵妃和董贵妃在皇上面前替你求情。董贵妃对你是有情意的,可没想到她违背后妃规章,夜晚出宫,做这龌龊事。我在害怕,怕皇上知道。郑大人,我不该进宫找董贵妃。”

    郑明俨这才明白突如其来的一切:“原来如此。董贵妃向皇上求情放我出狱,皇上还答应了她。我猜测董贵妃没有骗我们。只是皇上就算再宠爱董贵妃,也不会因为女人而改变自己对国事的看法。而董贵妃并不聪明,在皇上面前说话肯定也漏洞百出,只怕她这么一闹,我的处境会更危险。”

    秦雨青后悔得捶胸顿足:“我不该去找董贵妃,让郑大人前有虎穴,后有狼群。郑大人,趁狱卒还未进来,我们互换衣裳,我可以扮成男装,假扮你……”

    “雨青,你在说什么疯话?事情还没到最糟糕的地步,你不是劝我要有信心吗?你自己这样心思不宁,叫我如何安宁?快回去照顾涓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郑明俨假意怒吼秦雨青。

    “郑大人,我两日后就来看你。”秦雨青不安地说。

    心事重重的秦雨青后悔不迭自己去找董贵妃帮忙,在牢房闹出那样的丑事,真说不出口。

    回到住处,不见涓涓和甄世宜夫妇,只有许文辰哭丧着脸说:“秦姐姐,文辰刚从紫禁城外面回来就发现这张纸条。”

    “什么纸条?”秦雨青无精打采地问。

    “你自己看吧。”许文辰说。

    秦雨青拿过纸条一看:郑夫人,京城都传言郑大人必死无疑,你才三十多岁,别守寡,以后再嫁也不能带着涓涓,委屈了她。我们会把涓涓当亲生女儿的。甄世宜字。

    一边是生死不定的郑大人,一边是被盗走的女儿,秦雨青又惊,又急,又累,顿时眼冒金星,晕倒在地。

    许文辰将她背到床上,连夜请来郎中,郎中把脉后说:“公子,你说这位夫人是你的姐姐吧?她脉象稳定,身体康健安好,但疲惫乏力,必是因为操劳忧心过度所致才晕倒。现在七月,还很热,不能用人参等热补。我给她开些温补的药,你煎给她喝,好好休息调理。”

    “谢谢大夫。”

    次日,秦雨青醒来,起床第一句话就是问许文辰:“文辰,找到涓涓没有?”

    许文辰将实情告诉她:“秦姐姐,我已经报官了,不敢说是郑大人的女儿,就说是我的小侄女被人偷走了。可是,我刚去了一趟衙门,仍然没有下落。”

    秦雨青应声卧倒,欲哭无泪:“涓涓才满一岁,就与亲娘分别,而她这一岁中爹娘遭遇坎坷无数。老天,是我还是涓涓造的孽,要让涓涓来偿还?”

    许文辰不想看到秦雨青这么伤心:“秦姐姐,郑大人是涓涓的亲爹,他应该知道这件事。如果你把这事告诉他,两人一起诉说,排忧解难总比一个人痛苦好。”

    秦雨青躺着无力地摇摇头:“不可,郑大人已经够痛苦了。上次他得知在老家莞州的两个女儿被逼为娼而自杀身亡时,伤心地撞墙自尽,幸好被狱卒绑住手脚。正好那时我赶到,安慰了他好一阵,说他还有涓涓,他才撑过来,没有再寻死。如果让他知道涓涓被偷走,谁知道他的痛上加痛会有多难受。”

    许文辰替秦雨青不值:“难道就让秦姐姐一人独自忍受丧女的痛?”

    秦雨青转过身垂泪:“不会很痛。这一年多来,我也亲眼所见,膝下无子女的甄世宜夫妇对涓涓视如己出,疼爱有加,她们不会薄待涓涓的。等郑大人出狱后,我和他再一起去找涓涓!”

    许文辰生气地说:“秦姐姐,你一切都在为郑大人着想,可他为你想过多少,做过多少?”

    秦雨青流泪浅笑:“他为我想的做的很多很多,都在我心里。文辰,这些事,等你再大一些,就会明白了。你别劝秦姐姐了,以后还得麻烦你继续去紫禁城外打听朝堂上的消息。”

    许文辰不满地“嗯”了一声,觉得秦雨青真的很傻。

    紫禁城西暖阁,丰裕帝在批阅奏章,一份份都是弹劾郑明俨的。刘公公来报:“皇上,万大人来了。”

    “让他进来。”

    因为吴旁骛写的那份假奏章“臣万弹佑错怪了郑明俨,郑明俨无罪……应当释放”,万弹佑着实被皇帝批了一顿。

    最后万弹佑顺着皇帝的意思接一句:“要是再有这等事,不用皇上降罪,臣自己去刑部领罪。臣告退。”

    回去的路上,万弹佑苦思冥想:这份假奏章是谁冒充我的名义写的呢?能进我书房的只有旁骛和打扫书房的奴才。可是奴才不识字,旁骛的笔迹和我的不一样,不可能是他们。那就是政敌派人潜入了我的书房。

    万弹佑回到万府后就命人请锁匠给书房换锁,还把书房的窗户装修一番。吴旁骛见到这情景和万弹佑难看的脸色,想到大概了:万弹佑肯定知道假奏章的事了。希望皇上就此对万弹佑起疑心,放郑大人一马。

    可是,不谙政事的吴旁骛希望落空,她不知她那些充满希望的小小计策只是螳臂当车,阻挡不了万弹佑罪恶的阴谋车轮去碾碎正义。

    朝堂之上,郑明俨被万弹佑的同党骂得狗血淋头,每日如此。而丰裕帝对郑明俨的怀疑也是日渐增加,无法消除了。

    令丰裕帝怀疑之外的还是怀疑:爱妃董贵妃和郑贵妃隔三差五地问他什么时候放了郑明俨。

    关于两位贵妃为郑明俨而向自己请求宽恕的原因,丰裕帝想要弄清楚。他先去郑贵妃居住的翊坤宫。

    “臣妾参见皇上。”郑贵妃行了礼。

    “素素,快起身。今日朕来,就是问你,为何总是为郑明俨求情呢?”丰裕帝开门见山。

    郑贵妃也毫不掩饰:“回皇上,永续二年冬,……郑明俨救了臣妾一命……臣妾与郑明俨同姓,为表感谢,与郑明俨义结金兰,成为兄妹。如今义兄有难下狱,义妹理当为义兄求情。皇上,臣妾相信,义兄郑明俨绝不是坏官,是受了冤枉。皇上,臣妾再次恳求您为郑明俨一事三思,莫因一时怒气而降罪于他。”

    “素素,你说得合情合理,朕明白你的心思了,你在翊坤宫好好玩折纸,别再管政事了。”丰裕帝对郑贵妃说得很简单。

    郑贵妃却感觉到丰裕帝根本无心听他的劝言,心中失望感丛生。

    丰裕帝再到了董贵妃的承乾宫。来到承乾宫后,见花匠们搬来一盆盆从未见过的树苗堆满整个承乾宫,而自己赐给董贵妃的牡丹、芍药、月季却被放在了角落。

    丰裕帝走近树苗闻闻,有股奇香,令人神清气爽,这股香暂时让他从“叛贼郑明俨”的事情中走出来。他随意问一句:“这种树苗叫什么名字?产自哪儿?”

    小花匠为难,犹豫了一下:“皇上,这种树苗叫菀馨,产自莞州。”

    丰裕帝赫然而怒:“莞州,那不是罪臣郑明俨的家乡吗?为何承乾宫全部种他家乡的树?都给我搬出去,烧了!”

    一太监告诉丰裕帝:“皇上,菀馨树是董贵妃娘娘的最爱,董娘娘只要闻到菀馨树味才精神百倍。若烧了这些树,只怕董娘娘要责罚奴才们了。”

    丰裕帝收了怒气:“董贵妃喜欢,留下这些树吧。”

    太监松了一口气。

    丰裕帝走进董贵妃的卧房,发现都是菀馨树叶。尽管丰裕帝憎恨郑明俨,连带着讨厌菀馨树,不过既然他的爱妃喜欢,那就随她吧。

    董贵妃正坐在床上喝药。丰裕帝坐在董贵妃的床边,问:“为何董贵妃的病情屡不见好?”

    太医为难地回答:“皇上,董娘娘是忧思,抑郁,导致心绪不宁,晚上噩梦频频。奴才的药只能控制病情,关键得看娘娘自个摆脱伤心情绪啊。“

    “皇上,您什么时候放郑大人出狱?”病中的董贵妃没有舒缓丰裕帝烦闷的心绪,开口就是郑明俨。

    丰裕帝故意说:“爱妃一直问郑大人。”

    “那是因为臣妾为皇上担忧国事啊。”董贵妃争辩。

    丰裕帝示意所有宫女和太医都退下,只留下他和董贵妃,反问她:“可你担心的就只有郑明俨这件国事吗?”

    董贵妃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就说:“皇上,臣妾不懂其他的。”

    丰裕帝没回话,拿起董贵妃书桌上的几首诗,念了一遍:“

    《思》,《念》,《恋》,这都是爱妃写的诗吗?”

    “臣妾日夜思念皇上所作的诗。”董贵妃起身说。

    “朕除了上朝,来得最多的地方就是爱妃的承乾宫了,爱妃怎么还写这么多忧思的诗呢?”丰裕帝说:“朕奇怪,爱妃的每一首诗都有三个字,正直的“正”,明白的“明”,表演的“演”,“正明演”,三字与罪臣郑明俨的名字同音。”

    董贵妃意识到丰裕帝已经注意到诗中的秘密,急了,想把诗抢过来说:“臣妾不准皇上偷看臣妾的诗了。”

    丰裕帝没让她把诗抢走,而是继续说:“第一首《思》藏头诗,思郑明俨,第二首《念》藏尾诗,念郑明俨,第三首《恋》,姑且说藏身诗吧;恋郑明俨。哼!朕都知道了,你为何对郑明俨是否出狱的事情纠缠不休。”

    董贵妃一下子跪下:“皇上,你误会了,臣妾只是借用这几个字作诗,用得比较频繁罢了。别无它意。”

    “它意是什么?它意是有一晚你违禁出宫入狱,支开狱卒,探视郑明俨。孤男寡女,你和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丰裕帝问。

    看来丰裕帝的锦衣卫没有把实情全部抖落出来,否则不堪设想,那晚也实在太难堪。

    董贵妃哭成个泪人儿:“臣妾想亲自去审讯郑明俨,皇上却对臣妾这般怀疑,臣妾没脸活了,死了算了。”

    董贵妃这才意识那一晚有多危险,如果皇上知道了,那郑明俨马上就没命了。董贵妃一狠心,用剪刀在手腕上猛地剪一刀,鲜血直流,说:“皇上,看到了吗?臣妾对你的爱就如这鲜血般绛红。”

    董贵妃在丰裕帝面前一向温婉贤淑,这样刚烈的样子少见。董贵妃问:“皇上还不信吗?臣妾再剪一刀来证实。”

    丰裕帝抢过董贵妃手中的剪刀说:“爱妃,美人儿,朕相信你,相信你什么都是对的。刚才是朕的错。朕不许你再伤害自己了。”

    董贵妃终于暂时保住了郑明俨,说:“我和郑明俨是清白的。”便倒在丰裕帝怀中……虽然董贵妃以命相逼,但天生疑心重的丰裕帝还没完全打消对董贵妃和郑明俨的怀疑。

    这些天,除了弹劾郑明俨的奏章外,丰裕帝逐渐看到弹劾靳朗熙的奏章,贪墨、索贿、刮田、piao娼、卖官鬻爵、朋党营私,能想到的罪行应有尽有,只是密奏上都没有实在的证据。弹劾奏章与日俱增,让丰裕帝对靳朗熙的信任度一点点的降低。

    这些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