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探幽录 >

第420章

大唐探幽录-第420章

小说: 大唐探幽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虽然也有法术,但是阴阳师里修为最高的却是阿倍广目,所以小野一郎暗中跟阿倍广目密谈,威胁他跟自己一起实行报复大计。
  阿倍广目道:“我是来到大唐后才知道,为了这件事,主神已经谋划了很久,他留了家族的死士在我们国家,如果我不肯听命,等到我们启程回到本国之日,就是我的家人们罹难之时,他还拿出了几样信物给我看。”
  举手入怀中,拿出那面小小地古镜,阿倍广目摸索着镜面,道:“这是家母的遗物,之前我离开本土的时候把它送给了我的侄女,她答应我会贴身保存,那才是个六岁的孩子。”
  明崇俨道:“你的法术能力在他之上,难道无法反制吗?”
  阿倍广目道:“我也曾想过反制,但是主神所擅长的跟我不一样,而且很能窥测人心,那次我跟不系舟的人暗中合作,本来想借助他们的力量不知不觉地铲除主神,却被他用分身之术瞒天过海,让不系舟的杀手以为已经完成了任务,此后主神更加警惕,说如果我再有异心,他就要在我家人的身上报复,我不能拿他们的安危冒险,从此只能放弃这种想法。”
  明崇俨想到上次高宗梦魇,原来阴阳师是因为这个才跟不系舟交易。
  明崇俨问:“既然如此,为什么我找到你的时候,你会直接承认罪行,不是该矢口否认吗?”
  阿倍广目一笑:“我知道明大夫的能力,为什么要无赖一样抵赖呢。而且我也不想再当傀儡了,如果能够被你们杀了,主神大概不至于因此而为难我的家人吧。”
  明崇俨眉睫一动,举手从袖子里掏出那两个破旧的式神:“这个东西……以你的能力,就算是要聚魂,也不必留下如此直接昭明身份的式神,只要没有这个,我的怀疑就只是怀疑而已,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阿倍广目似笑非笑道:“你就当我是丧心病狂了吧,在大唐的国土之上做阴阳道,但阴阳道本就源自中华,这样做就等同于在鲁班门前弄斧头而已,我本来就知道这是个行不通的死局,不怕做的明显些。”
  “不,”明崇俨道:“你的确是故意这样,但并不是丧心病狂,而是你想让我发现,你想让我找到你,结束这一切,是不是?”
  阿倍广目一笑垂眸,若有所思地喃喃道:“流萤断续光,明灭一尺间,如果是这样结束,未必不是最好的解脱方法。”
  ………
  明崇俨跟阿弦离开之时,阿弦道:“这么说来,阿倍广目倒也算是迫不得已。”
  明崇俨道:“是啊,他的母亲早亡,所以他越发重视亲情,当然容不得有人伤害他的亲人。可是触犯我大唐律法毕竟是事实,因此而死……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阿弦不言语,过了会儿才问道:“那个小野一郎怎么会被反杀了呢,有些古怪。”
  两人正说着,就见一队人从前方而来,中间一个正是袁恕己,几名差官似押解状带着一人,却是倭国的遣唐使副使,大岛渚。
  明崇俨见状:“好了,答案来了,问少卿自然就知道。”
  见了袁恕己,先问他驿馆中情况如何,袁恕己道:“我赶到的时候,遣唐使中的主神已死,死因是被砚台击中了后脑。杀人者正是大岛渚,另外还有一个证人。”
  两人便问证人是谁,袁恕己道:“是河内鲸。他原本有事要寻小野一郎,来到的时候,正好看见小野掐着大岛渚的脖子,而大岛渚在危急关头抓住桌上砚台,给予致命一击。”
  明崇俨跟阿弦听罢,这才把阿弦梦中所见说了,又将方才见过阿倍广目的情形说明。
  袁恕己道:“原来果然是小野一郎主谋?我问大岛渚因何杀人,他还吞吞吐吐地不肯承认,只说是为了自保。我正怀疑这其中有什么蹊跷呢。如果是因为大岛渚发现小野一郎跟雍州之事有关而质问,小野欲杀人灭口,时运不济反而被杀,这一切倒是说的通了。”
  明崇俨道:“但大岛渚跟阿倍广目一样,为了避免事态扩大连累整个使团,所以才不肯招认主神也跟雍州之事有关。”
  阿弦道:“少卿只当不知,再仔细审问大岛渚。”
  袁恕己道:“放心,这件事非同小可,我当然要细细审问,主谋就这么死了……总觉得阴差阳错的,意犹未尽。”
  明崇俨道:“害人终害己,因果如此而已。”
  袁恕己不以为然,道:“因果?若一切都指望因果,要我们做什么?”
  ………
  经过袁恕己详细审讯,大岛渚果然一一招认,就跟阿弦梦中所见几乎一样。
  而阿倍广目听说副使已经招认,又加上河内鲸前来劝说,就也将实情供认不讳了。
  案情大白,所有卷宗递呈进大明宫。
  在袁恕己看来,这阿倍广目虽然是被胁迫,但触犯律法是板上钉钉无法否认,如今小野一郎身亡,阿倍广目自然要被处以极刑。
  不过,数日后宫内传达出来的旨意,却并没有处死阿倍广目之说。
  袁恕己深觉诧异,找大理寺卿询问,正卿却也说不明白。
  直到后来,袁恕己才通过其他方式得知,原来是明崇俨在皇后面前为阿倍广目求情,是以天后才格外开恩,并没有下旨处决阴阳师,反而许他在遣唐使启程之日一并回转倭国。
  袁恕己听说此事后,大为不快,却也并没有别的法子。
  而就在三月三来临之际,沛王李贤跟太平公主也自雍州回到了长安。
  因为先前雍州之事沛王做的极好,二圣下旨,将沛王徙封雍王,在雍州牧外,又授以凉州大都督、右卫大将军之职位,食实封一千户。
  但正是因为雍王李贤回到长安,才刚死里逃生的阿倍广目的命运,却又出现了令人意外的变化!


第326章 桃花
  李贤回长安那日; 怀贞坊里; 阿弦正在听袁恕己抱怨明崇俨“是非不分”。
  阿弦开解:“明先生是术士,阿倍广目也是; 大概他们两个惺惺相惜吧。”
  袁恕己嗤之以鼻,鄙夷的表情引得旁边的玄影侧目; 一人一狗的白眼相映生辉,精彩纷呈。
  袁恕己道:“跟倭人惺惺相惜?我看是被他害的不够。雍州的事如果不是你跟狄仁杰出马,未必会解决的如此顺利; 如果给他们诡计得逞了; 就算杀了整个遣唐的使团又能如何弥补?”
  阿弦觉着袁恕己说的极有道理; 但是站在明崇俨的角度,却又有些了解他的心情。
  阿弦只得说道:“罢了,横竖他们要走了。”
  袁恕己道:“正是因为要走了我才这样怒呢,这跟放虎归山有什么差别?这阿倍广目既然有这样的神通,不是正该斩草除根么?放他回了倭国; 倘或再一心地钻研如何对付大唐等等,他明崇俨能飞过去再杀了他吗?”
  阿弦见他恨意满溢,张口闭口杀气冲天; 便笑道:“好吧; 我明日去找谏议大夫,再跟他说明其中利害,大夫是个聪明通透的人; 他会知道该怎么做的。”
  “除非阿倍广目死; 不然我终究心意难平。”袁恕己哼道。
  阿弦咳嗽了声; 忽地说道:“对了,三月三那天,你请了赵姑娘踏春了没有?”
  “没有,”袁恕己诧异她忽然提出此事,没好气道:“我不习惯弄这些虚言假套,都定了亲了……怎么,难道崔晔请了你?”
  阿弦是故意要转开话题的,如今见奏效,便道:“并没有,不过,另外有人请了我。”
  “哦?”袁恕己疑惑:“是谁?难道是小桓?”
  阿弦笑道:“不是,是周国公。”
  “武承嗣?”袁恕己皱眉,琢磨着说道:“你跟武氏的族人走的倒是颇亲近。”
  “也不尽然,”阿弦摇头,“我跟河内侯现在是势成水火了。”
  “你跟武懿宗结仇?”袁恕己越发惊讶。
  阿弦就把陈基,玄影等事说明,便道:“我不能原谅他竟想害死玄影,另外,这人凶残成性,他杀了府内的一名侍女,居然逍遥无事。”
  袁恕己欲言又止,只哼道:“他之所以逍遥无事,你难道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阿弦的心一窒,知道他指的当然是武后。
  袁恕己见她低头不言语,心里有些后悔,但面上却仍道:“怎么,我说了一句,你就不受用了?”
  阿弦道:“不,正因为我觉着你说的对,才无言反驳。”
  袁恕己心里暗觉宽慰,不由笑道:“我就知道小弦子不是那样心地狭窄,一定明理……”才说这句,便自觉话语太过亲昵,便咳嗽了声:“对了,今天沛王殿下回长安,你们在雍州相处的如何?听说他的那个户奴终于被铲除了?他怎么又舍得了呢?”
  阿弦道:“殿下是性情宽仁,才对那户奴多有容忍,其实他也是个极明白的人,早就命人暗中盯着那户奴了,终于找到他不法的铁证,自然就不再容情。”
  “你倒是很袒护你这位……”袁恕己笑了笑,道:“罢了,实不相瞒,看到你如今是如此……我心里也略觉宽慰。”
  之前阿弦透露了高宗知道她的身份后,袁恕己暗中揪心,曾设想过许多法子,如果阿弦身份败露而武后无法容下的话该怎么应对,连护着她逃走的方法、诸如破釜沉舟之类都想了许多种。
  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峰回路转,虽然如今真相仍不能大白于天下,但最重要的是阿弦的安危,她如今平安无事,又貌似很得高宗的宠信,比之他之前那种种可怖的设想,已经是太好的情势了。
  ………
  李贤这次回长安,先进宫拜见二圣,高宗对他在雍州释放胡浩然出狱治疗之仁慈,平复两族之争之果决大加赞赏,连武后也因他亲自前往解除百姓械斗的英勇之举而褒奖了数句。
  陟封雍王的旨意降下后,臣民皆都交口称赞。
  高宗因见到李贤跟太平回京,心情大悦,次日,因思忖数日不见阿弦了,便趁兴召她进宫。
  阿弦在麟德殿前见到了雍王李贤,一名宦官正躬身在同他说着什么,阿弦上前行礼,带笑道:“雍王殿下。”
  李贤回头见是她,眼神顷刻变化,终于一点头道:“原来是女官,是奉旨进宫么?”口吻淡淡地。
  阿弦一怔,脸上的笑容便收了起来,也有些讷言了,只回答了个“是”。
  李贤却并没有再说下去的意思,自顾自回头又对那宦官说:“你自去回禀公主,说我有事在身,改天再见。”说完之后,也并没有再跟阿弦招呼,转身径直去了。
  阿弦立在栏杆前,回头凝视李贤离去的身影,这一刻,身心俱冷。
  ………
  寝殿之中,高宗见了阿弦,照例嘘寒问暖了一阵,又道:“先前贤儿也在,你来的时候可见了他不曾?”
  阿弦只得说:“见了。”
  高宗笑道:“雍州的事,我都听说了,其实贤儿那夜大出风头,是你暗中的功劳,对不对?”
  阿弦道:“并不是的,就算没有我,殿下一个人也能料理妥当。”
  高宗欣慰不已,说道:“我最喜欢看你们之间如此和睦了。不过不打紧,先前贤儿已经都跟我说了。他说了是多亏了你的指点,才将那些叫嚣的刁民哑口无言的。”
  阿弦怔怔地看着他,高宗又道:“另外还有一件事……”
  停了停,高宗道:“这次太平去雍州,她……已经把你的事告诉了贤儿了,所以你也放心,贤儿不至于会再对你有什么误会,事实上,这一次他回来,除了封王之外,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贤儿的亲事要定下来了。”
  之前李贤对阿弦的态度那样冷淡,阿弦已经猜到事情出了变化,但是高宗这一连串的话说下来,阿弦不知道该惊讶于哪一件。
  最后她按捺心绪,勉强问道:“是吗?不知道定的是哪一家的姑娘?”
  高宗道:“原本在王府里有个长史官,叫房先恭的,他们家祖便是曾任过宰相的房仁裕,如今看中的,是房家的孙女儿,房先恭兄长房先忠之女。听说品貌俱佳,小贤儿三岁,正好匹配。”
  阿弦身不由己听着:“果然很好。”
  高宗笑道:“是啊,如今你们姐弟都有了好着落,父皇的心总算放下一大半了。”
  ………
  阿弦离开高宗寝宫,才下台阶,就见太平在几个宫女的陪伴下,站在前方不远处,见她来到,便紧走几步。
  以往见太平,还可以投以暗中关切喜爱的眼神,然而这一次相见,知道太平已经明白自己的身份,心中滋味沉浮莫名。
  太平道:“父皇……已经跟你说了么?”
  阿弦点了点头。
  太平道:“我去雍州的时候本已经知道了……但是我、开不了口。”
  阿弦垂下眼皮,太平上前一步,突然握住她的手。
  阿弦吃了一惊,本能地将要甩脱,然而被小女孩软嫩的手掌紧握,又是血脉亲情相关,身体已经本能地放弃了抗拒。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