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探幽录 >

第252章

大唐探幽录-第252章

小说: 大唐探幽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风高雪急,并没发现湖中异样。”
  驻军未曾发现湖中异常,却发现本该值夜的涂明不见了,众人一番寻找未果,却因此而喧闹了半夜。
  谁知这细作是高丽军的先锋前哨,本要在今夜探查唐军营地布防,趁着风雪偷袭。
  可才露面便被涂明解决,高丽得不到回信,又见唐军营中戒备更加森严,自诩计划败露,这才取消了奇袭之策。
  倘若当夜不是涂明察觉异常,高丽趁着风雪掩杀而来,唐军毫无防备,必然损失惨重。
  所以在冰湖中起初尸身,又将当年俘获的高丽人拿来详细审问,才知道那夜曾有一场大祸消弭于无形。
  阿弦听罢叹道:“虽然真相迟来了,但总算是来到了。”
  涂明道:“若非因为十八子,我的冤屈,不知到几时才能大白天下,连父母,妻儿都因而蒙羞,我就算做个阴鬼,也是无法甘心。”
  “很不必在意,这原本是我的本责该为,”阿弦蓦地想起窥基法师的话:“那天你被可恶的番僧伤害,怎么忽然又无事了?”
  此时才想起仔细打量涂明,却见他已经不是士兵的打扮,而是身着一袭淡青色的袍服,看着甚是周正,而且奇怪的是,他身上丝毫鬼魂所有的寒冷之气都没有,反而泛着一丝很淡的金光。
  阿弦迟疑:“窥基法师说你会有大造化,难道……”
  涂明含笑道:“我也没想到,竟会如此阴差阳错,我因极感激十八子为我伸冤,那天见你危急,便你不顾一切想要保护你,谁知这一念心意,上达天听,上帝悯惜我忠勇,所以免我轮回之苦,如今我已被封为眉州一地的城隍,即刻要去赴任了,在临行之前,唯一的心愿便是看一眼家中,另外就是同十八子辞别。”
  阿弦大喜,忙拱手笑道:“原来果然是大造化,可喜可贺!”
  两人说到这里,涂明忽然回头张望,道:“崔府的堂下虎甚是厉害,居然能嗅到异常。”
  此时两人虽仍立在闹市之中,但阿弦却仿佛听见兽爪扒门之声,以及逢生低低地咆哮。
  卧室之中,崔晔听到这里,心头豁然:“原来逢生躁动,是因为如此。”
  逢生似因听见叫自己的名字,扭头看一眼崔晔,然后张开大嘴,打了个哈欠。它舒服地将毛茸茸地头靠在崔晔腿上,重新耷拉着眼皮,懒洋洋地仿佛睡着。
  阿弦不由多看了它几眼:“阿叔,逢生果然是很有灵性,同玄影不相上下。”
  崔晔道:“其实万物有灵。比如你所说涂明,虽为阴鬼,但壮勇护卫之灵之心不灭,终究得如此造化。”
  阿弦正若有所思,崔晔道:“对了,我方才听你说什么……‘不懂’之类,又是如何?”
  阿弦一怔:“那是……是因为另一件事了。”
  “何事?”
  阿弦皱眉:“之前我在户部遇到一个黄先生……的鬼魂,就在番僧作乱那天,他不知为何跑出了户部,后来就不见了踪影……”
  ——但是今天,阿弦竟意外地从涂明的口中得知了黄书吏的消息。
  因为发现逢生抓门,涂明道:“我来了甚久,也是时候该离开了。”
  他抬眼望向屋内,正那将官命人把各色的物件都抬入院内,涂家二老喜极而泣,涂小郎君被人牵着,喜笑颜开地挨个箱子里打量,又去摸将士们腰间的佩刀,十分活泼好奇。
  忽然他兴奋而郑重地大声宣告:“我长大了也要当兵!当个父亲一样的大英雄!”
  众兵士鼓掌叫好。
  阿弦打量小郎君欢喜雀跃之态,莞尔道:“小郎君甚是可爱。”
  “看他的造化罢了,”涂明眼睛微红,却长长地舒了口气。
  忽然他想到一件事:“差点忘了,那位黄书吏托我带一句话给十八子。”
  阿弦没想到他会“认得”黄书吏,忙道:“黄先生何在?这连日来我都不曾见到他。”
  之前黄书吏飘走后再未现身,她每每惦记,只是无处可寻,又因窥基说他另有心念未成,便想他完成执念后兴许又会回来。
  偏她近来也是事多,不曾回户部,越发不知究竟,不料竟从涂明口中被告知。
  涂明敛笑:“他已轮回去了,他本来想亲见你,但是你身上有大法师的法谕,且还跟崔天官一同,他无法近身,就算勉强靠近你也看不见他……便只叫我带话给你。”
  万想不到那日一别,竟是永诀,阿弦惊惘:“是什么话?”
  涂明道:“黄先生说:物在心中,善者自寻。”
  阿弦目瞪口呆:“这是什么?我并不懂。”
  涂明笑道:“我也只是转述而已,但既然黄先生临去之前念念不忘这八个字,十八子且记在心中就是了,此时不懂,将来未必不会有懂的时候。”
  阿弦笑道:“果然不愧是上任城隍爷的大人了,说的话甚有道理。”
  涂明哈哈长笑。
  阿弦却又想到黄书吏那日离开户部时候的惊慌失措,他似乎在着急找什么人,便忖度问:“那天黄先生要去找的人是谁?”
  “那个人……”涂明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忽戛然而止:“我该走了。”
  阿弦道:“怎么这样急?”
  涂明欲言无声,最终只向着阿弦深深作揖:“十八子珍重。”
  原本清晰的容貌身形瞬间转淡。
  阿弦只来得及叫了声“等等!”涂明已浸润在一团淡色的金光中,如风般消失于眼前。
  而涂明急促离开的时候,正是崔晔进门之时。
  阿弦正说到涂明转述黄书吏的话,外间家奴忽然来到,垂手道:“夫人那边儿派了人来,叫问问一切是否安好。”
  之前崔晔因听说逢生躁动,顾不得跟卢夫人解释,即刻赶回,想必卢夫人暗自担忧。
  崔晔回头道:“叫他们告诉,平安无事。”
  趁着这会儿,侍者又将醒酒汤送了上来,崔晔举手端过,递给阿弦道:“喝了吧,不然怕会头疼。”
  阿弦过了酒劲,又想起先前似乎胡闹,且说了不中听的话……便乖乖接了过来。
  又瞅了崔晔一眼,便埋头喝起来,不料因太急了些,竟呛的咳嗽。
  崔晔道:“慢些,也不管烫不烫。”举手在她背上轻轻拍了两下。
  阿弦将汤水都喝光了,口味微微地酸辣,倒是很对她的脾胃,捧着空碗问:“还有吗?”
  崔晔失笑:“从来只见哄劝着醉酒之人多喝一口此物还不能呢,你却偏偏相反,可见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他接过空碗,递给身后侍者:“再去取一碗来,另外再拿些新鲜的果子。”
  侍者道:“听说今日的葡萄很好,夫人拿来招待众家小姐们……”
  崔晔不等说完,淡淡道:“捡着好的都取些过来。”
  见侍从退下,阿弦问道:“夫人招待什么众家小姐?今天府里头有宴席么?”
  “不是宴席,只不过是寻常走动而已。”
  阿弦见他淡然而答,心想大概不是什么要紧事,便不再询问:“阿叔,先前我是怎么回来的?”她后知后觉,终于开始担心这个问题。
  崔晔道:“你么……”
  阿弦被他的眼风淡淡扫过,干笑道:“我先前贪嘴吃多了几杯酒,也不知道有没有说胡话,如果有什么胡言乱语,阿叔大人有大量,就假装没听到好啦。”
  崔晔轻轻一抚衣袖上的些微褶皱:“有些话可以假装没听到,有的听到了就忘不了了。”
  阿弦正偷偷查看他的神情,听了这话心头一紧:“是、是吗?忘不了的是什么?”
  崔晔并不言语,阿弦也不知该怎么说,屋内一时沉默。
  逢生仰头默默地看了两人一眼,便自顾自举起前爪,慢条斯理地开始舔爪子。
  不多时侍者去而复返,将解酒汤跟果子放下,便退了出去。
  阿弦却没有了再喝汤的心思。
  崔晔见她沉默,也有些心不在焉,随意举手从那琉璃盏中取了一枚果子。
  才要递给她吃,忽然发现手中竟是一枚红通通地大桃,他吃了一惊,忙又放了回去。
  因不说话,一举一动便显得十分明显,阿弦早看见他举手拿了桃子,又是要递给自己的姿态,她便忙不迭地伸手要接过来,正要说一声“多谢”,崔晔已中途转弯,竟又放了回去。
  阿弦举着空空双手,呆若木鸡。
  正在想崔晔是不是真的跟自己赌气起来,连个果子都不肯递给了,崔晔却又拎了一串葡萄,正好放在她手心:“吃这个吧。”
  阿弦看着手中的紫葡萄,猜不透他的心思。
  崔晔道:“怎么不吃?”
  阿弦“哦”了声,揪了一颗,才塞进嘴里,崔晔若有所思道:“我大概知道你先前郁闷是为什么,你恼我擅自做主将你女儿身之事禀明,你担心以后如何自处对么?”
  阿弦忘了嚼吃那葡萄。
  崔晔看着她黑溜溜的双眼,道:“你不必担心,我的用意,你很快就会知道。”
  阿弦觉着口中略涩:“是不是阿叔也想让我像是那些名门闺秀一样,什么梳妆打扮,赏花游园……”
  “谁说的?”崔晔蹙眉,“是不是少卿对你说了什么?”
  阿弦扭开头,嘴里含着的那颗葡萄,吐也不是,吞也不是,这会儿也不是咬破的时候。
  崔晔缓声道:“实话告诉你,我跟他所想的,正好相反。”
  “相反?”阿弦疑惑,转念间便低声道:“可是阿叔跟我说过,要我……要我扮回女装……”
  崔晔一笑:“莫非扮回女装……就是禁锢你双足,让你只能梳妆打扮在家中赏花游园么?”
  阿弦忽地心头跳乱:“我、我不懂。”
  崔晔看着她灵动的双眸,忍不住在她头上抚了一把:“你很快会懂的。但是在此之前,有两件事,你必须答应我。”
  阿弦重又无端心跳:“什、什么?”
  崔晔面无表情:“第一,以后不许再推开我,自己逃走。”
  阿弦咳嗽了声:“哦……”
  “哦什么?”
  “我答应就是了。”阿弦悻悻地,“那第二件呢?”
  崔晔眸色一沉:“不许再跟袁少卿去教坊吃酒,更不许……歌舞。”
  “啊?”
  崔晔微微昂首,侧目:“你好似甚是为难?莫非你极喜欢那种风月之地?”
  “当然没有,虽然那位姐姐的确相貌出众,舞姿曼妙。”阿弦想起那西域舞姬的身段,口水如涌,“实在动人的很。”
  “原来你惦记这个?”崔晔怔住,随即忍笑在她额头上轻轻一敲:“亏得你不是个男子!”
  阿弦一低头,压在齿间的那颗葡萄“啵”地一声被咬碎了,瞬间蜜汁四溢,甜香沁人心脾。
  阿弦忍不住大叫:“好吃!”
  

第174章 豁然开朗
  随着秋风乍起; 天气转冷; 近来长安城中有两件事被满城臣民们津津乐道。
  第一件,便是太子李弘选妃之事; 皇后千挑万选,选中了右卫将军裴居道之女; 据说此女甚有妇德,就连高宗也极为赞扬; 曾亲口说过太子有了裴氏,则东宫内事便再不须忧虑了。
  至于另一件事,虽然看似不大起眼,但在民间以及朝堂上,却引发了极大的讨论跟争议。
  士兵涂明冤案重见天日之事,在京城传的极广; 但伴随这案子真相大白的同时,也有一个名字广为流传; ——“十八子”。
  就在有些不知情的人纷纷打听“十八子”是何许人; 竟如此能为之时,却又有一个极令人震撼的消息传来。
  ——“十八子”,早先为豳州桐县县衙差人,兼任捕快; 在大理寺袁少卿于豳州为刺史的时候,协助使君屡破奇案。
  后上长安,明德门前不畏强权,痛打奸臣李义府之子; 后在大理寺为试役新人之时,又遇许敬宗许相府中龃龉,将许敬宗的长公子许昂拿下。
  虽然未曾被大理寺录选,但一身才能,仍是被慧眼如炬的户部侍郎许圉师许大人看中,特求录入户部为给事。
  才入户部不多久,便主持为涂明翻案。
  有了这几件十分传奇的事打底,满城百姓臣子对“十八子”可谓又是敬羡,又是好奇。
  直到那个让所有人眼珠子都弹落地上的消息公布。
  十八子,原来是个女儿身!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孩儿。
  先前众人先入为主地认为是叫十八子的男子做了以上种种,倒也罢了。当阿弦是个女孩儿的真相传开,舆论就像是烧开了的水,水花四溅,气泡沸腾,简直无法控制。
  种种言语,不可胜数。
  民间的议论无非分为两派:一部分人觉着,身为女子居然出头露面,又是当捕快又是进六部,实在是败坏律例朝纲,滑天下之大稽,应当严惩。
  另一部分却觉着: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日有十八子入朝为官又如何?人家又并非无能之辈,恰恰相反,乃是真才实干,所做比大多数的须眉男儿还强上百倍呢。
  毕竟当初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