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探幽录 >

第184章

大唐探幽录-第184章

小说: 大唐探幽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妇人一听“大理寺”,满面激动,几乎语无伦次:“这、这……原来是大理寺的差爷,我给你们烧点水……”
  苏奇怕她进去打扰阿弦,便将她拉住:“我们不要扰他,让他安稳做事。”
  妇人又合掌,含泪道:“苏公差,若是能找到我们家二郎,就是我一家子的再世父母了。”
  苏奇正要再说,却见阿弦低着头从内走了出来,并不说话,只是要往门外走。
  陈娘子不知所以:“这位、这……”
  苏奇忙追着阿弦,一边儿小声问道:“十八弟,可发现了什么?”
  将走到大门口,阿弦慢慢抬头,转头看着陈娘子,嘴唇蠕动,却无法出声。
  陈娘子哀求道:“这位官爷,我们家那口子到底怎么样了,如果您能找到他,就是救了我们全家了,我、我给你跪下了。”
  她擦着泪,双膝一屈,苏奇忙去搀扶。
  阿弦的目光从陈娘子跟苏奇身上掠过,看向旁侧。
  与此同时,去扶陈娘子的还另有其“人”。
  就在她求阿弦的时候,那“人”就站在她的身旁。
  甚至……原先就在阿弦进门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就是站在中堂门内的这道“影子”。
  陈家人用尽方法也找不到的“人”,其实就在他们的身边。
  “告诉她,告诉她,”陈二郎的鬼伸出手,却无法将娘子扶起来,只是望着阿弦,“求你告诉她,救救他们!”
  而地上的陈娘子仍在哀求:“求您帮帮我们……”
  若非苏奇拦着劝着,她几乎扑上来抱住阿弦的脚。
  里间的孩子也听了动静,忙跑了出来,呆呆地看着这边儿,嘴上还沾着点心渣滓。
  阿弦咽了口气,双手握紧又松开。
  正在阿弦想要转身走开的时候,崔晔的声音忽然又在耳畔响起。
  ——“你当然没有怕,你只是有些软弱。”
  脚像是粘在了地上,阿弦猛然止住。
  她听到自己咬牙的声音,吱吱闷响。
  面前的鬼跟人都在求着,阿弦深吸一口气,俯身将陈娘子扶了起来。
  “你是想要二郎的下落,还是……想要他活生生地回来?”阿弦问。
  陈娘子脱口道:“当然是他活生生地回……”
  她想要的当然是后者,可是这长久的找寻,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清楚,只是不敢说出口。
  又觉着阿弦问的古怪,于是戛然而止。
  苏奇也不大懂,忐忑问:“十八弟,你、你是什么意思?”
  阿弦道:“想要二郎的下落,我大约可以帮你找到。但是,如果是要一个活生生的人,请恕我无能为力。”
  苏奇彻底明白,一下子惊呆了。
  陈娘子直直地看着阿弦,眼中的泪珠大颗大颗落下,最终她双手捂着脸:“我知道,我早知道,我现在只想知道他在哪,我已经受够了这样不死不活地……好歹让我知道个真相……知道他发生了什么……”
  这日,将近中午的时候,府衙的公差冲来平康坊东巷。
  陈家的东邻是个姓王的小商贩,捕快冲进来的时候,王家的人正在吃饭,坐在正中的王商脸色煞白,任凭公差上前将他拿下。
  但不管公差问什么,王商始终一言不发,直到公差押着王商来到他在前街的酱菜铺子的时候,王商脸上的恐惧之色才越来越重。
  公差冲进铺子,并不在前头翻找,只冲到后院。
  原来这王商因要腌制酱菜,又要储存材料,后院里有个地窖,打开后,两个捕快下到里头一阵翻找,果然在角落里找到一具被包裹的十分严实的尸首。
  因地窖阴凉,捆绑的且结实,尸首保存的极好,俨然正是陈家失踪半年多的二郎。
  将尸首吊上地窖之后,王记才终于瘫软在地。
  陈娘子早就大哭起来,冲上前去。
  苏奇跟阿弦站在院子的屋檐底下,苏奇道:“十八弟,谢谢你。”
  阿弦道:“这有什么可谢的。”
  苏奇道:“至少,陈二郎的冤屈昭雪,他终于可以瞑目了,陈家人也不至于提心吊胆,不知道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到底是生是死,流落在哪里了。”
  阿弦不答,只是转头看向另一侧。
  陈二郎站在那里,眼睛望着抚着自己尸首跪地大哭的娘子。
  其实早在腊月之前,陈二郎因生意做的很好,大赚一笔,带了百余银子兴冲冲地回家,谁知半路遇到了赶在年前运最后一批瓜菜的王记。
  是夜风雪,两人宿在客栈,酒酣耳热热络起来,陈二郎因赚了钱喜欢,又因见了邻居,不由失言说了自己身上所带银两数目。
  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王记因铺子生意难做,周转不开,正在困顿之中,听陈二郎说起身负巨款,王记利令智昏,半夜爬起身来,用绳子勒死了陈二郎,将尸首偷偷放进瓜菜车里,次日便一并算了钱扬长而去,因他们是一块儿来住店的,店家也并未留意。
  他怕事情暴露,索性将二郎的尸首藏在地窖,拿了银子周转,才让铺子起死回生。
  他就住在陈家隔壁,陈家一举一动都清楚的很,见陈家的人去找二郎,却也不怕,唯一留下的线索就是在那客栈的登记簿子上,但那样陈年往事,二郎又非要人,谁肯费心费力挨家客栈去查?
  果然如他所料,半年时光已过,本以为安然无事了,却终究天理昭彰,法网难逃。
  苏奇已经赶去安慰陈娘子——只要判了王记的罪,判罚的银两,至少足够陈家的人度日了。
  “苏公差说的对,”陈二郎道,“十八子,多谢。”
  阿弦看着恸哭的惊天动地的陈娘子:“如果不告诉他们,他们心里至少还有一丝希望。”
  陈二郎道:“但我毕竟已经死了,找一辈子又能怎么样,早点了断,他们可以早点开始新的生活。”
  阿弦也觉眼底有些酸:“你说的有道理。”
  陈二郎道:“我也该上路了。”
  深深地对她做了一个揖,身形化作淡淡白光,像是平底一阵风起,抚过前方的陈娘子跟苏奇身上。
  陈娘子蓦地停下哭泣,她茫然四处看了眼,自是什么也看不到。
  但是刚才那阵风实在是太过温柔了,甚至让她想起一种熟悉的感觉……陈娘子愣了愣,重俯身大哭起来。
  离开东巷,已是午后。
  阿弦实在是累了,双脚犹如灌铅,这里距离平康坊家里是最近的,但是又怕看见袁恕己,到底他是如何心思,阿弦还没想通,到底该如何面对他,阿弦也仍没想到。
  她徘徊而行,心里想着陈家之事,陈二郎,娘子,王记……不知不觉,桐县中所经历的那些案子中的当事之人也都一一在心头涌现。
  春日的风掠过街头,也绕过阿弦的身旁,她的心中有种说不清的感觉,随着风而微微涌动起伏。
  “总有一天,你会找到你真正的心之所向。”崔晔曾说。
  等到止步的时候,阿弦蓦地发现自己正站在明德门前。
  她仰头看着那瑰丽巍峨的城门楼,目光掠过自五道门洞中进出的百姓,车马……没有人注意到她,又像是天底下只她一人茕茕而立,这样孤单寂寞。
  “如果、如果我可以……”
  阿弦皱眉,凝视着那三个字,心里有一个朦胧模糊的想法逐渐形成:“如果我可以让一人沉冤得雪,如果我可以让一人心生慰藉,如果……我能让这世间多一份正气公道,或许这就是……”
  直到一股冷意扑面,青面蓬头的鬼从门洞底下飘了过来,怯生生问道:“你能看见我吗?”
  他的样子虽然难看了些,声音却还算彬彬有礼。
  阿弦回神。
  “是,我能看见,”对上它有些殷切期待的目光,阿弦道:“你有何事?”
  

第123章 失控
  在桐县的时候; 因遇见崔晔; 放下眼罩,也似放开了心结; 阿弦已有些习惯了那种随时“见鬼”的生活。
  其实在她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之前,她已经开始那么做了。
  只不过朱伯的突然去世; 以及身世的猝不及防,将她整个人几乎击溃; 身心无法承受。
  后来来到长安,迎面又是这样的疾风骤雨,光怪陆离。
  而后跟皇室的“认亲”,陈基的“背叛”,更把她拽到了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身不由己,几生几死。
  直到现在; 终于有这片刻的时光; 让她明白何为心之所向。
  离开明德门后,阿弦转身往平康坊而去。
  此时她已不想再逃避,到底袁恕己是何想法,她想要当面儿问一问他。
  然而就在阿弦往回的时候; 有一队人马风驰电掣地自朱雀大道上经过,看方向,却像是往城门而去。
  阿弦回看,见正是大理寺的人马; 其中似乎还有刑部的人夹杂。
  现如今能看到大理寺跟刑部一块儿行动,必然是极重大之事。
  阿弦站看了片刻,听周围百姓也在议论纷纷,却都毫无头绪。
  阿弦终于回到平康坊,玄影跑出来迎接,虞娘子听了动静也出来相看:“怎么偏这么巧,那位袁少卿前脚才走,你就回来了,先前是去哪里逛了?”
  阿弦道:“他走了?”
  虞娘子道:“可不是么,我看他面有忧愁之色,问他是否有事,又不说,害我挂心良久。方才有个大理寺的人寻到这里来,说是有个什么大案子,他就去了,临走还叮嘱,说你要是下午还不回来,就让我派人去告诉一声,他好找呢。看着虽不打好相与,却实在是个有心人。”
  阿弦想到之前所见,苦笑道:“是啊,很有心了。”
  虞氏最会察言观色:“怎么,跟少卿闹别扭了?”
  阿弦道:“人家是大官儿,我怎么敢。”
  虞娘子笑道:“你呀,平日里比谁都老成,怎么也犯这任性赌气的毛病呢,上回那陈司戈来你也是这样,明明心里很想他进门很想跟人家说话,偏赌气冷言冷语的,到底有什么心结解不开的?”
  阿弦见她居然看的这样明白,一时紫涨了脸,便道:“我昨晚上都没睡,乏累极了,我先去睡一觉,谁也不要聒我起来。”
  虞娘子道:“瞧,一说到这个就只管跑。好,你睡使得,我打水来洗一洗手脸。”
  果然先去打了水,伺候阿弦洗了手脸。
  阿弦在外头还使得,身子一沾了床榻,即刻往后一倒,四仰八叉地就呼呼睡了过去。
  虞娘子正给她搭衣裳,回头的功夫见她已经闭眸睡着了。
  虞娘子一怔,才要笑,却又叹息了声,因走到榻边,俯身将她的靴子除下,整齐地摆在旁边。
  站起身来,看着眼前这张脸,虞娘子的眼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柔软之色。
  对虞氏而言,一生之中永远无法忘记的,是那个在许府的惊魂夜,眼前的这人温柔地唤她“孩子”,眼神里是她渴慕的无限慈爱。
  兴许就是从那一刻,虞氏喜欢上面前的这少年,不管他是男,是女,对她而言,就如同雏鸟睁开眼睛所看见的第一个人,就义无反顾地认定为自己的至亲欢喜之人了。
  将阿弦的双脚搬到榻上,又拉了被子替她盖好。
  摸了摸站在旁边的玄影的头,示意它好生守在主人身旁,虞氏方轻手轻脚出门,去厨下收拾饭菜。
  就在阿弦沉睡之时,袁恕己打马出城,终究到了地界儿后,他翻身下马,带人疾步而行。
  在他的正前方,大理寺的人跟刑部的人站在一处,有人伸手捂着鼻子,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眼前的一处。
  ——一具无头的尸首。
  袁恕己越过众人,走到跟前儿看了一眼,最近天气才转暖,这尸首损坏并不严重,但是一眼便能看出,在此人活着的时候,曾遭受过非人的折磨。
  破损的衣衫遮不住底下遍布的形形色色的伤痕。
  刑部一位差官道:“这只怕就是先前那个失踪了的京兆府的宋牢头。之前不是只得了他的头颅么?”
  袁恕己皱眉:正是因为宋牢头之事,激发了太平公主被绑架案,可如今钱掌柜已经身死,线索又已断了。
  那差官道:“少卿,这案子还未有进展么?”
  袁恕己道:“难。”
  差官笑道:“若实在棘手,不如移交刑部来处置就是了。”
  袁恕己先前名声不佳,才进长安的时候众人都不看好,本以为他会轻则被罢黜,重则被处置,却想不到竟然会安排以要职,且近来还屡屡进宫,仿佛很得圣宠。
  太平被绑架之事,这些差官们自不知情,故而只以为袁恕己什么也不曾做,连人头案也是悬而未决,屡屡进宫,多半是因为哪里“投其所好”得了武后的青眼而已,是以有些瞧不大起。
  袁恕己道:“不劳费心,恕我直言,大理寺办不了的差,刑部也未必能了。”
  刑部队列之中,有一人闻言便瞥了过来,笑微微道:“袁少卿既然如此自信,我刑部便等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