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雏凤归 >

第110章

雏凤归-第110章

小说: 雏凤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甲二有些诧异的抬头看着青瓷,这般快就好了?看到青瓷清明的双眼,下意识直接道:“就是因为不敢惊动燕国的人,只能小心搜查。”
    三皇子殿下拼了命拿下敌将首级让那边军心大乱,他自己失去消息的事情当然不能宣扬出来,不然自己这边军心也乱了,拿命去拼的胜利就没了。
    青瓷也是考虑到这个,不管此去是喜是悲,他既拿命去换的荣耀,在胜利之前,万不可被人说出来才好。也幸好他上战场之后都是以面具示人,自己人知不知道另说,燕国肯定是不知晓他正面目的,假扮也方便些。
    “恩,我们到了之后找人,也是小心为上,绝不能让燕国那边得到消息。”
    青瓷也不过白嘱咐一句,说完就低头细想事情,显然还有要吩咐的,甲二也不催促,只垂首等待。青瓷想了许久之后才轻声道:“不知道可不可以把他当日和将士分散的地方,以及你们的行军路,和附近的地形图给我?”
    听到这话,甲二诧异抬头,这是要自己亲自找?
    甲二这次是真的震惊了。
    说实话,虽然他也知道三皇子和青瓷的事情,但是并不赞同太子把人送到边关去,一个姑娘家,去边关能做什么?无非就是等待和默默垂泪罢了,何必辛苦这一遭?三皇子回来还好,若人没回来,姑娘又该如何?
    可现在看到青瓷很快就缓过来的神情,满目的坚毅,她不仅接受了这个事实,还冷静的在想后面的事情。哪怕她说的这些其实早已有人做过,可她一个深闺姑娘能想到这些并且要实施,真的很让人钦佩。
    苦难并不怕,熬不过去是天意弄人,若从没坚持就怪造化弄人,那才是真的懦夫。
    甲二端正站姿,恭恭敬敬给青瓷敬了一个军礼。
    “我这就回去取。”
    “等一下。”
    青瓷出声阻止了他的离去,王妈妈既是太子的人,青瓷也不再顾忌什么,直言道:“太子妃的情况如何了,她可有什么话跟我说?”听到这话,甲二直接看到了一旁站着的王妈妈,青瓷顺着他的视线也扭头看了过去。
    王妈妈道:“姑娘放心,太子妃一切安好,还没发作呢,如果发作了,会第一时间给姑娘发消息的,让姑娘不要担心。”
    “太子妃也让奴婢转告姑娘一句话。”
    【姐姐,我会等你回来,不用担心我。】
    不用担心?怎么可能不担心,可现在能如何,人都已经在船上了,甲二也不可能再回头,他都已经出来了,肯定要去边关找子玉的。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当初选择了青釉,现在又被青釉给推了出来。
    低头,捂着脸,半响都说不出话来。
    为什么老天爷总是让自己做选择呢!
    王妈妈既然能被太子派过来,自然也是都知晓两姐妹事情的。她之所以初见面就对青瓷散发了极大的善意,是因为王妈妈觉得这姑娘太不容易了,放弃一切总是为别人考虑,偏生老天爷总见不得她安稳。
    伸手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江南的侬语小调在耳边轻叹。
    “姑娘不怕,老天爷是眷顾好人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不怕,不怕阿。”
    路压得厚实,马车也做的很好,王妈妈又在车凳上又给青瓷垫了好几层褥子,哪怕急行军三日,青瓷觉得还好,只是身子酸乏是一定的,但还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速度终于缓了下来,王妈妈揉了揉颠簸了三日的腰,伸手拉起帘子一角。
    声音也带着满满的疲惫。
    “姑娘,边关到了。”
    这三日外面的人没歇一路只往边关赶,青瓷和王妈妈在车里还好些,至少累极还能闭眼,可王妈妈的年纪在这摆着,到底是老了。青瓷轻声道:“待会到了地方妈妈不用管我,先自行安歇了,歇息好了再说其他的。”王妈妈也不推辞,应了。
    青瓷也掀开自己这一侧的车帘向外看去。
    入目就是一整片的枯黄苍茫。
    高大的土色城墙威严庄重,上面巡防的侍卫密集,偶尔被他们的鹰目一扫就觉得骇人,通过检查进入边关城,青瓷以为的荒凉并没有,这里人来人往,商贩众多,看起来就像一个寻常的热闹市集。
    到底也是有不同的。
    妇女老人孩童很少,大多都是肌肉横生的壮汉,一看就知道不好惹。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是水乡,京城是富贵,边关就该是彪悍才行。
    马车很快在一座三进三出的院子前停下,甲二骑马到车厢一侧,微微弯身对青瓷道:“姑娘先安歇,我去军营一趟,有新的消息会马上过来通知的。”青瓷点头,虽然已经说了几次,但还是要说。
    “太子妃的分娩就在这几日,你若得了消息,不管是喜是悲,务必要第一时间告诉我。”
    当初走的时候太医就说了大约还有十多日发作,如果没有提前或者延后的话,就这两天了。
    甲二点头,“姑娘放心。”
    看着其他人护送青瓷等人进了院子,甲二这才一甩马鞭朝着军营的方向狂奔。
    青瓷是秘密来边关的,她的身份又不能告知任何人,自然不能准备这边的官府府邸,只寻了一处寻常的小院。院子虽小,好在什么东西都有什么也不缺,院子里也早早的等了一列伺候的人。
    知道青瓷等人是远道而来,什么也没说,只说备了热水和吃食,洗过吃过就先睡一觉,什么事,睡醒了再说不迟。
    连着坐了三天疾行的马车,青瓷下地时甚至脚都有点软,好在旁边马上有人过来搀扶着,王妈妈也是,几乎两个人架着她一起往侧房去的。脚踩在地上,青瓷抬头看了一眼灰蒙蒙的天,此时正是傍晚,火烧云染红了天际。
    边关的天都是红的。
    少卿,我来了,你在哪里?
    神思身体皆疲惫,梳洗后勉强用了几口白粥青瓷就胡乱睡去了,睡时外面晚霞漫天天幕将黑,醒时外面早已漆黑一片,混沌的脑子似乎还听到了人声,时辰还尚早?青瓷刚刚坐起身子旁边就传来清脆的声音。
    “姑娘怎得这么快就醒了,才睡了不到一个时辰呢。”
    人也很快来到了床边,伸手扶着青瓷。
    青瓷眯着眼朦胧看去,是名穿着云红襦裙的小丫头,大约十四十五的年纪,大约是边关人士,肤色有些偏黄,眼睛很大。见青瓷看她,一边蹲下给青瓷穿鞋一边道:“我叫昙花,是军爷让我来伺候姑娘的。”
    具体哪位军爷的命令青瓷并没有兴趣知道,一边穿衣一边道:“军营那边可有消息传回来,人回来了没?”
    昙花摇头,“军爷没回来,不过有一位公子一直在正厅等着姑娘呢。”
    几乎昙花一说公子青瓷就想到了乔望舒,快速的把自己倒腾好去往客厅,正垂首坐在椅子上出神的人,不是乔望舒是谁?两个人没见,他似乎瘦了些,颜色倒还是当初的模样,并未被边关的风沙侵蚀。
    乔望舒听到脚步声抬头,人也随即站了起来,不悦道:“怎么就睡了这么一会?”
    青瓷摆手,“在马车里虽没有好生休息,人也一直昏昏沉沉的早就睡够了,你知道些什么情况,你快快告诉我。”
    昙花或许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可送青瓷进了正厅后就让里面原本还呆着的两个妈妈退了出去,自己也远远地守在门口,自己听不到,别人也不能靠近。
    连着赶路,青瓷说不憔悴是假的,似乎连墨黑的青丝都失了颜色,乔望舒看了她半响,凤眼中满是不忍,许久之后缓缓从怀里掏了一个荷包出来,递到青瓷面前。
    青瓷低眼看去,墨黑的云缎,金线勾勒的墨兰,是自己让乔望舒带去边关给少卿的。当时仔细想了又想,少卿是将军又是三皇子,他自然什么都不缺,所以去相国寺求了护身符,缝在了荷包里。
    只盼他平安归来。
    青瓷死死的看着被染红的金线,墨兰变成了血兰,云缎也是干枯暗红血迹。
    闭眼,不忍再去看这个本是祈求他平安的荷包。
    乔望舒见到青瓷整个人脆弱的像张纸,似乎风一吹就能破了,连忙道:“别太早下定论,这荷包是在他失踪的地方找到的,并没有发现尸体,也没有发现残肢,燕国那边也没有任何消息,说明还是有希望的!”
    青瓷依旧闭目不言。
    也不知道过了许久之后才哑着嗓子问道:“是在长河边上找到的?”
    青瓷问甲二拿了所有东西,自然知道公子玉失踪的地点,长河是边关最大的一条河,也是它把地方一分为二,过了河就是燕国。
    “恩。”
    乔望舒想了又想还是道:“现在是秋季,长河水位平稳并无凶险,只要他意识是清醒的,应该就不会出事。”公子玉是在水边失踪的,周围搜查都没有人,应该是顺着水流被冲走了,就是不知道被冲到了哪里,是否有人医治他。
    青瓷伸手接过那个满是血迹的荷包,眼泪再也忍不住,一滴一滴的落下,滴在荷包上,干枯的血迹似被晕染,一点一点散开。
    他受了伤,身子又不好,那样冰冷的河水,他能坚持多久,他现在又在哪里,是否有人为他治了伤口,是否为他备了一碗热汤?他那样爱洁的一个人,断不能忍受身上的脏污,也不知道有没有热水供他洗浴……
    知道青瓷现在必然难过的紧,巧舌如乔望舒这时也没再开口说什么,拍了拍青瓷的肩膀,转身就要往外走,这时候还是让青瓷一个人静静吧。
    脚刚抬了一步就被青瓷给叫住了。疑惑的回身就见青瓷将荷包珍重的放在怀里,伸手摸了一把脸,笑了笑,“陪我吃饭吧,我饿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的时速没救了,我1点过开始写,写到现在,几乎是1个小时1000字_(:зゝ∠)_
    
    ☆、第110章
    
    门扉无声地被推开,身着红袖襦裙梳着流月髻的丫鬟轻手轻脚的走进了房内。走过红木多宝阁,绕过四君双秀竹屏风,就见床榻上的人依旧闭目安睡,不自觉更放轻了脚步走到床前站定。
    虽说现在边关战事不利,甚至到了国将破的地步,可现今刚刚花苞一样年纪的小丫鬟依旧痴痴的看着床上人,脸颊染上了春桃。
    他长的真好看……
    目光在他如画眉眼扫过,痴恋维持了半刻就换上了心疼,小心翼翼的弯身检查他的伤口,又伸出手背碰了碰额心,微微灼热。叹了一口气,这么俊的小公子,谁下这么重的手,浑身竟没一处好的。
    低热一直持续,小丫鬟就守在床边一直予他换热帕,直到换过两盆水后又看了一旁的大钟,皱眉侧身看向了门口的方向,到用药的点了,怎么还没人送过来?又等了一小会后还是没人来,丫鬟起来,太医嘱咐了,这药必须要按时喂的,哪怕人没清醒,灌进去一些也是好的。
    刚走到门口还没唤人就看到了从院门进来的人。
    快步上前,福身请安。
    “大皇子。”
    “恩。”
    来人应了一声,随后道:“他如何了?”
    正了脸色还是沾上了心疼。
    “最近几日已经从高热变成了持续低热,太医说这是正在慢慢好转,只是他依旧是昏昏时醒时睡,醒时人也是迷蒙的神智未清,好在这几日好了些,趁着他醒的时候奴婢喂他膳食,他也知道吞咽了。”
    最严重那几天,都是用药强灌米汤吊着,现在好歹能吃进去东西了,虽然神智依旧未清醒,只是本能动作而已。
    “好好伺候他,他若清醒了立刻通知我。”
    “是,奴婢记住了。”
    大皇子恩了一声,并没有进屋,而是转身就准备离去。刚走了两步就听到后面传来微微忐忑的声音,“大皇子,奴婢,奴婢可不可以问里面的那位是谁家的公子?”
    闻言转身,微微凝眉看着期待望着自己的人,小丫鬟脸上的炙热在大皇子冰冷的视线下越来越冷,最后全部变成了惊恐,直直地跪在了地上不停磕头。
    “奴婢不是要打探他的身份,只是想知道他的名字而已!”
    “奴婢以后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她被那张脸给蒙了心智,这近乎二十天的朝夕相处早已芳心暗许,虽然那人从未睁眼看过她。当然,她并不是愚笨之人,不然也不会被派遣到这来伺候一个不能被别人知道的小公子了,怕大皇子误会了自己的忠心,连忙澄清。
    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一直不敢抬头,没人说话,只觉得头顶的压力一重高过一重,身子都隐隐颤抖起来,冷汗更是布满了脸颊。
    良久后离去的脚步声响起,冷冷淡淡的声音也落下。
    “他不是你能想的人,歇了心思罢。”
    直到脚步声彻底远离后才抬首,然后整个人瘫软在了地上。大皇子虽温润,但一直是言出必行,他说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一腔春水还没来得及倾诉就覆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