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走进修仙 >

第167章

走进修仙-第167章

小说: 走进修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亨利·庞加莱一生都没有真正燃烧过。
  但是在这个世界,他要面对的却是一个绽放出全部光彩的绝世天才,算君庞家莱!
  而与他同一阵营的,是算主希柏澈和苍生国手冯落衣!是同一等级的数学大家!
  任何一个有水平的数学家都会为这样的论战而激动。
  而且,王崎自己也存了一点小小的心思。
  “我或许还是不如五十岁左右、正处于人生顶峰的哥德尔……但是,我应该有哥德尔二十岁左右的水平吧?”
  他并非是自己参与其中,而是代表哥德尔,参与这场地球上不可能发生的盛会。
  这件事只要想一想,就足够让人热血沸腾了!
  最开始的时候,王崎同样被自己的疯狂想法吓了一跳。但冷静下来之后,他参与这一场论战的念头却是越来越强烈。
  这一场论战,就是数学家用全部的生命全部的才情绽放的心灵之花,是对人生的肯定和升华!
  怎么能错过?
  决不能错过!
  哪怕只是以配角的身份参与其中!
  大概是查知到王崎平静外表下燃烧起来的热情,辰风击掌而赞:“有意思,这样才像样啊!不愧是我看重的伙伴——话说回来啊,我这边的活你还干不干?”
  这几天里,辰风找过王崎几次,也挺王崎提起过自己正在做的理论。他隐约了解到王崎理论的意义,也模煳的意识到了王崎的水平。现在,他反而害怕王崎会反悔。
  王崎说道:“干啊,为什么不干?练气期弟子是不得擅自离开门派的,出门得请假,也就是说万法门新安排下来之前,我都没法离开神京。而神京也就你这里功值最好赚了吧?”
  辰风心里松了口气。表面上却追问道:“你欠我的功值是准备现在还了还是给我干白工?”
  王崎挠头:“还是照当初说好的干呗,冯前辈说了,我这论文带来的利益会在第二个月以后才慢慢显现出来,第一个月收益不会太多,第二个月也就比第一个月强。我最近还是一穷二白的。”
  辰风点点头:“也好。那么你最近的计划呢?”
  “当然是忙筑基的事了。算君回来,论战开始,我估计就不得安生了。”王崎叹道:“对了东家,你懂炼器不?我仙院炼器课翘了,能补课不?”


第八十五章 仙盟的在线论文库、期刊
  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项目,但辰风的时间也不多。据他说,还现在还要训练几个手熟的实验室学徒,也挺忙的——进入元灵环境实证部本事就很考验对法力的控制力。要是掌握不好体内法力、让法力一直逸散,实证部内部的环境都有可能被污染。光是这一点就要刷下不少人。
  在看到几个天灵岭弟子来到这边之后,辰风就让王崎自便,然后带着几个新生的实验狗进入了实证部。无事可干的王崎只好带着被辰风划好重点的《炼器入门》课本和辰风自己的炼器笔记往万法门驻地走去。
  走在路上,王崎就忍不住开始翻阅辰风的笔记了。在他看来,大家都属于高贵的理论型学者,将宝贵的时间投入到技术工作实在是一件蠢到不行的事情——尼玛人类之所以团结力量大就是因为学会了分工合作啊,一个人低效率的包揽一切工作,那和强大的猴子有什么差别?把低级的技术工作交给普通人,自己用理论带动全人类的进步,这才是牛逼科学家应该有的态度。
  而翻开辰风的笔记本之后,王崎才发现自己的想法——真是太特么正确了,看看,辰风这种有见地的五绝真传也是这么想的!
  看看人家的炼器术吧。原理什么的通通忽略,只记下一点手法和常用公式,然后材料的话只需要了解自己需要的几种就可以了?什么?常用材料?我这次炼器有可能用到吗?不用?那为什么要了解?常用法宝经典构造?了解那些玩意干什么?我只需要知道如何炼制模拟法基就可以了。
  抱着这样的态度,辰风硬是用炼器课本上的眉批和小半本笔记本就完成了对炼器术的学习!
  王崎不仅赞叹道:“这才是真正为贴近生活、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炼器术啊——真简单。”
  真阐子叹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老夫那个时候……至少得学着如何保养还有修复法宝啊……”
  王崎接着无视了真阐子的感叹。天材地宝可以大工业生产了,法宝什么的自然可以流水线作业,成本可以压到古法时代无法想象的地步。像辰风这种筑基期弟子都用得起宝器级别的算器。
  王崎走到万法门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一个万法门外门弟子抱着几本书在门口发愣。王崎记得这位是叫做梁锦的,便上去大哥招呼:“喂,站在这儿发什么楞呢?”
  孰料,梁锦在看到王崎之后,竟像是受了极大的惊吓一般,连忙后退两步,深深鞠躬:“王……王师兄!”不料他动作太大,竟把手中书本全部打翻在地。
  王崎奇怪的问道:“你什么毛病,怎么突然之间就这么礼貌了?”
  梁锦后退两步,磕磕巴巴的说道:“那个……那个……在师兄面前怎敢如此、入仓放肆……拿各位,我又失礼了……”说着还手忙脚乱的开始捡书册。
  王崎蹲下捡起一本看了看,书册的名字叫做《万法选辑》,这个世界的学术期刊。
  只不过这个“期刊”和王崎前世看的那种期刊完全不一样,首先,这玩意并不刊载论文的主体部分,而是专门登论文的摘要、关键词、部分结论,偶尔还会附上前辈大修队论文的评价——想要看论文本体,那得自己到仙盟的论文库兑换。其次,由于只刊录摘要,所以一本期刊往往可以辑录很多论文。最后,这期刊完全不接受投稿,全凭期刊的辑录者选择。而一片论文并不只能被一家期刊收录。
  用王崎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快捷但是低效的制度。
  已经有声望、有人脉的学者可以迅速将自己的论文传播出去,首先凭借小期刊杨明,再被高阶修士相中,被选入大型期刊,如果是被高阶修士关注着的新弟子,只怕完全可以一朝成名。而一些与主流理论不是很相容的新理论、或者名不见经传的科研界新人就惨一些了,他们的理论往往需要很久才会被人注意到。
  这对于学术进步多少有些不利。
  而期刊本身也不能为论文作者带来直接利益,甚至很难被称为“资历”。神州的期刊本质上更像是论文的“广告”,而论文作者的真正收益,还是来自其他修士在仙盟论文库的兑换和引用。
  如果但看神州历史的话,这种奇葩的制度其实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地球的学术期刊,核心的特征就是“同行审稿”。这个制度于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它的形成其实是手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欧洲够小,信件与期刊输送快捷。其次,通讯工具并不发达,但邮政已经足够发达。
  不幸的是,神州是一片很大的大陆,除非是巅顶大修,不然就算是高阶修士用飞剑也得走半个月才能走到——而靠高阶修士送信非常不现实。另外,远距离通讯手段其实在几万年前的古法时代就有了,虽然延迟非常严重、能够传递的信息也有限,但是仅仅讨论理论还是足够的。而且这一时期,大家搞理论都是为了自己的修行,所以对论文传播度不是那么关心。
  而由于此地物理规律与地球又很大不同,万仙幻境比着电话、电报系统更早普及,所以一个收费论文库反而比着期刊更早出现,算是跑步进入线上论文库时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论文的兑换下载、引用和修士的收入直接挂钩,所以不管是出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考虑还是修士的版权意识,类似于的免费预印本系统并没有出现——或者说或许出现过,但是被冯落衣带领一众网管给干掉了。
  极度不方便的制度。
  不过如果一开始就抱着怀疑的态度看这个制度的话……
  “还是老头说得好啊,这个一开始不是为了方便而存在的。仙盟采取这种奇葩制度,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理论不会流失。”
  万仙幻境一开始就被设置成只有今法修才能进入的系统。这是一种针对魂魄的甄别手段,只有经过养生主修行,魂魄在破通天之后发生蜕变的今法修才能歇息万仙幻境的信息。而想要大量兑换今法理论,就必须拥有大量功值。仙盟的功值奖励制度当中,获益最大的是一线研究人员,而这种人又不可能背叛仙盟。
  这是非常有效的防御手段。


第八十六章 论战的前奏
  仙盟的期刊以及论文库制度,非常快捷,但是相对低效。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对理论的保护了吧。除非能够悄无声息的掳走成批次、成建制的研究者团队,不然仙盟的存在根基——今法的理论体系必然是安全的。
  王崎带着这样的想法,翻了翻这本期刊。
  由于一篇论文并非只能被一部期刊辑录,所以神州还没有“核心期刊”一类的概念。大门派办的刊物一般来说地位很高,但是覆盖面广,在各个领域难免就有所疏漏。一位逍遥修士领导几个宗师做出来的刊物只集中在一个领域,办刊者本人但难免对存在偏向性。神州期刊的阅读价值比起地球期刊反而弱一些。
  只不过,翻看这本期刊之后,王崎就愣住了。
  整个期刊的第一篇就是自己前几天交上去论文,《一阶谓词演算下的算理逻辑》,这一篇居然就占了整整一个版面。由于只辑录摘要和部分结论,所以期刊一页往往会等在六篇左右的论文。一篇独占一页,还真是特殊的荣耀。
  更重要的是,后面还附有评价。
  算主希柏澈的评价是这样开头的——“天才的构想”。
  “天才的构想,神奇的思路。该论文从算术体系出发,以集合论为方法,最终通过巧妙的推演,证明了一阶谓词演算下,所有有效公式都可证。它的用最严密又最出人意料的演绎得出了一个让人振奋的结论,有效的证明了一阶逻辑的完备,使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算学是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之上的。另外,这个定理第一次在模型论与证明论之间建立了联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论文是元算问领域的重大突破,逻辑缜密,层次分明,且文献详实,是不可多得的优秀论文。”
  王崎微微有些脸红。这篇论文虽然大部分都是自己完成的,不过最核心的部分到底是来自地球数学家的。
  不这种情绪只不过是在心底一闪而逝,取而代之的是一阵狂喜。
  很好,这样就算是得到初步的承认了!
  王崎可以肯定,就凭着算主的这一篇评价,就不会再有人出现质疑王崎的身份了。开玩笑啊,刚刚离开仙院几个月就做出这样的成就,其他的真传做得到吗?
  “其其其实后面还有……”梁锦在王崎身边提醒了一句。
  王崎看了梁锦一眼,似乎有些明白这些想要都是打成一片的外门弟子今天怎么这么拘谨了。王崎又往后翻了两页,结果发现在起开最前面的五页里居然有三篇是综述性质的文献论文。
  综述就是对已经有了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新想法心观点乃至于一些未证明猜想做一个总结,地位非常低。可看清楚论文的撰写者之后,王崎才明白这是为什么。
  三篇综述中,有两篇的署名分别是希柏澈和冯落衣,似乎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场学术讨论进行综述。最后一篇更加了不得,直接就是以“巴陵薄家”的名义交上去的。
  这一篇论文,已经成为了至少逍遥级别两场学术讨论的核心,并且还至少启发了三位逍遥修士!
  这算得上是一炮打响了吧?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几个月里,会有不少万法门修士兑换这篇论文——就算看不懂、理解不了也得强行啃一啃!随之而来的,必然就是一大批引用。
  未来的几个月里,自己就可以过上不愁功值、衣食无忧的日子了!
  一下子解决了仙盟对自己的认同问题以及自己的经济危机,这让王崎爽得有些飘飘然了。
  “后……后面还有!”
  梁锦声音有些颤抖,他手里拿着另一本期刊,似乎是在犹豫要不要递给王崎,似乎是害怕手上的东西会触怒王崎一样。
  “怎么,还有骂的啊?”王崎将手上的期刊递给梁锦,然后接过梁锦递来的那一本。
  这篇论文属于讨论性质的,也是针对王崎论文《一阶谓词演算下的算理逻辑》进行探讨的。在摘要以及有限的内容节选当中,论文作者首先肯定了王崎论文的突破性,肯定了王崎个人的天才。但是,在后面他“笔锋一转”,透露出一种“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的意思。
  “潜台词就是,这位少年明明有很高的算学天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