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宗女 >

第284章

宗女-第284章

小说: 宗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再给卫廷司纳两房高门贵妾,死死将正妻压制住,便妙了。

    “谢家大爷的爱女,以前常跟琉璃来臣弟府上做客,臣弟听琉璃说,名唤锦瑟,人如其名,长得极为端正,打小跟在嫡母身边长大,是知书达理的女子。”

    明德帝沉凝片刻,谢家女,庶出,母亲犯过错,再合适不过了,“既是与琉璃交好,还跟在嫡母身边长大,那好,便抬她做个贵妾。”

    “皇上,俗话说,好事要成双,不如再从宗室中挑一名出身一般的女子嫁到卫家去,也显得皇上您对卫元帅更重视。”慧王想着,正妻抢不到,贵妾一定要抢到个名额。

    明德帝点头,“皇叔可有人选?”

    “老臣一时半会也不知让何人去,容老臣想想。”总不能一下子将自己庶出的女儿孙女拿出来说,晋王还在这里呢。

    恰好晋王也是打着同样的主意,“臣弟也须得去找王妃问一问,宗室子女不少,总不能委屈了咱们自己人,还得询问可否愿意。”

    “好,此事便交与你们二人去办,不过要快,切莫耽搁。”

    “是。”两人都知道,事态紧急,一定要速战速决,当即告辞出了泰和殿。

    两王出宫后,分道扬镳,慧王回到府上,找来王妃合计,看送谁去合适,堂堂皇叔,自然庶女一大把,没有数十,也有七八个,适龄的都有三四个。

    虽然是庶女,但毕竟是做妾,还得看谁愿意,谁好拿捏,慧王妃一合计,便将消息漏了出去,府上庶女们听了这个消息,立刻便皱眉,和姨娘商量起来,她们是王府的女儿,虽没被封郡主,更没有封地,但别人给面子,还是会称呼一声郡主,以示对王府的敬意。

    加之,母亲是妾,自然不希望女儿也做妾,身为王府的女儿大可找个一般的人家去做掌家娘子,没必要去大家族以色色他人,但慧王打定主意一定要将一个庶女嫁到卫家去,大家一时之间竟然不敢表态。

    因为郝家近年来不景气,又没出什么人才,正处在家道中落的阶段,琉璃郡主将婚事一拖再拖,意思已经很明显,就是不肯嫁过去,虽然宫中有皇后和郝贵妃,但郝家与皇后已经决裂,郝妃没有一男半女,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失宠了。

    琉璃聪明,自然明白这其中道理。

    卫廷司要纳贵妾的事她听说了,想方设法打听到正室是关玉荣,瞬间,她一计上心头,关玉荣算个什么东西,愚蠢又冲动,若能嫁去卫家,凭她与卫云舒的关系,还斗不过一个关玉荣?加上谢锦瑟在谢家根本就没地位不受宠,她若嫁入卫家,在卫家谁还能越得过她去?

    也不知她脑子是怎么想的,决定后,一跪跪到了慧王跟前,很聪明的将利弊一说,慧王觉得自己嫁个嫡女过去,身份和才智上稳压另外两家的闺秀,卫廷司还不对琉璃死心塌地?

    只要卫廷司对琉璃死心塌地,扶正是早晚的事,那样一来,慧王府就如虎添翼,地位更上一层楼。

    “好,只是委屈你了。”慧王也颇为伤感。

    琉璃很有眼力见,说话也动听,“孙女不委屈,只要能为祖父分忧,孙女做什么都愿意。”

    “好,乖孙女,祖父答应你,祖父一定不会让你受委屈。”慧王这是给琉璃承诺,嫁过去之后,慧王府将是她的坚强后盾。

    琉璃表示愿意嫁过去做妾,慧王也赞成,明德帝虽觉得这样有些下作,但又不是他孙女,便也没说什么,晋王一看慧王真狠,竟然将琉璃嫁过去做妾,他可没那么狠,就不争了。

    至于郝家,还能怎样?郝贵妃如今也是自顾不暇,慧王乃皇叔,管着宗人府,不想和你结亲,有的是一万种办法抹黑你,一合计,郝家乖乖的退亲了。

    卫才韬的继室卫钟氏得知卫廷司要娶这几个女人后,拍手叫绝,不但没反对,连三书六礼都很快走完了,那速度比给亲儿子娶妻还要积极。

    所以,卫廷司拿到圣旨的那一刻,他继母已经在京城给他走完三书六礼了,至于他在不在京城,根本不重要。

    京城有人坐镇,霍白川自然也不在京城,他得到消息的时候,已是来不及,怪只怪通讯太落后,明德帝办事效率太高,卫钟氏太希望卫廷司倒霉。

    赵淑走进屋子,卫廷司本能的将圣旨藏在身后,“圣旨上说什么了?”

    心中不祥的预感越发浓烈,方才霍白川的话,让她一头雾水,虽然她有利用过,但他一直什么都没说,不至于这样发怒才对。

    “没什么,你不用担心,凡事有我。”这一回,他竟没了让赵淑知道事实的勇气,他可以放纵她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包容她所有,不管是好是坏,但现在却没有勇气去了解她的想法。

    他越是遮遮掩掩,赵淑越是不安,她目光坚定的看着他,“所以,你现在要对我隐瞒了。”

    闻言,卫廷司觉得心口一紧,仿佛下一刻要失去她,上前两步,伸手将她拉入怀里,“对不起。”

    似乎除了‘对不起’三个字,他不知还能说什么,赐婚圣旨已下,卫钟氏一定做了许多他想象不到的事,这个女人一定不会让自己好过,他怎么忍心连累他的淑淑,霍白川说得对,没把握给一个女人幸福,就不要轻易说感情。

    “对不起,我要将你带入万丈深渊了。”可以想象若他不娶那几个女人,执意要娶赵淑,天下人一定会抹黑她,非议她,小时候就受过那么多的非议,难道长大了成亲了,还是逃不掉吗?

    不,这不是他想要给她的生活,他想象过安逸,想象过平和,想象过悠然,唯独没有惊涛骇浪,没有流言蜚语。

    赵淑从他手里抢过圣旨,展开来看,当看到那几个名字的时候,冷笑起来,“打的好主意,娶了她们,你后半生也就没有了。”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谁也不娶,我只娶你一人。”他眼里的温情脉脉要溢出来了,像汪洋大海般要将赵淑淹没。

    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他是这意思吧,赵淑轻笑,“好,只要你真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与你下这万丈深渊又何妨?”

    其实,霍白川的话是对的,若不能相守,又何必浪费感情,只是不先浪费感情,又何来的相守?

    只是,别人名分已定,自己算不算小三?是不是要放手?

    赵淑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要和别人抢男人,这般想着,她不禁说了出来,“我觉得自己很掉价,感觉要和别人抢你,显得我很没分量。”

    “不用你抢,我主动投怀送抱。”他紧紧的抱着赵淑,早在听到那句‘与你下这万丈深渊又何妨’时,一颗心便柔成了水,他知道,他在她心里,已不是单纯的利用。

    戎马半生,所吃过的苦,是许多人一辈子也想象不到的,别的本事不敢说多强,这看人一项,却是能自傲的。

    所以,他看准了赵淑,先他人一步出手,所以他赢了霍白川半步。

    他的淑淑,绝对不是只会权衡利用的女子,她其实也很脆弱,所有的强大,只是伪装而已,所以他从不干涉她,她要做什么,他都会支持,因为内心脆弱的人,缺乏安全感。

    并不是将人保护起来,就是给了她安全感,让她自己去体会强大的滋味,要让她明白,就算没人依靠,就算独自一人,也能面对风雪和坎坷,也能从容面对人生。

    当,一个人变得坦然、从容,回眸时,有人犹如城墙一般守护着她,那么幸福便水到渠成。

    “哈哈哈哈,你的未婚妻妾们听了估计要哭。”

    “不许这么说,她们不是我的未婚妻妾。”他语气冰冷,听得出是动了杀气,竟然敢无声无息的下旨赐婚,公然算计他,看来安逸的日子过多了,让他们忘了什么是天高地厚!

    赵淑其实一点不担心,卫廷司是什么人,若那么容易被人牵制,便不会有那些年的修罗名声,当初他还不是元帅的时候,当初还没开始削藩的时候,别说是大家族,就是那些一般的人家都没想过嫁个庶女给他。

    现在,地位超然了,看出潜力来了,立刻蹦跶出来,又是妻又是妾的,要不要脸?

    “要我不说可以,只是你要如何处置她们?”毕竟是下旨赐婚的,不说天下人都知,起码京城人尽皆知,一个不要还好,所有都不要,将得罪三个家族。

    明德帝这手段真是卑劣。

    霍白川‘死’后,谢家在新党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家族,虽然颜家也是一流世家,但毕竟来京城的日子太短,而新倒戈过来的杨仲,亦是新秀,不能与谢家比。

    关家在旧党中地位虽不是领头羊,但却不能轻易得罪。

    慧王则不同,明德帝在他身后撑腰,也不能轻易拒绝。

    所以,若卫廷司贸然得罪了这三家,卫才韬又不会为他出头,唯有个秦吉,还只是暗卫,处境将会非常艰难。

    “谢大人应该无需我操心,剩下的关家和慧王府,不足为虑。”他故作轻松的道。

    谢运此人,虽说是新党,但若敢拒娶他的孙女,他一定不会让这事和和气气的过去,再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亲孙女,虽然是个庶出,但想要欺辱谢家人,得先从他的尸体上踏过去,孙女给你做妾,你竟然还敢不要,是不是欺负我谢家没人?

    “不过,我估计谢大人得恨死皇上了。”赵淑揶揄的笑道。

    可不是,此时谢运躺在贵妃榻上,身边是老妻正给他沏茶,“皇上真够混账的,竟然让锦瑟去给卫廷司做妾,卫家那小子是好相与的人吗?”

    “老爷说得极是,还有慧王府那琉璃郡主,真是下作,竟然上赶子给人做妾,锦瑟若嫁去了卫家,哪里会是她的对手,将来说不定还要连累咱们。”

    女人和男人思考的角度不同,谢运考虑的是卫廷司不会轻易的被牵制住,明德帝下旨赐婚,卫廷司发怒,倒霉的还是他。

    而谢老夫人考虑的则是,谢锦瑟嫁过去斗不过琉璃,怕是会影响谢家的声誉,影响谢家其他女儿的亲事。

    “卫家小子肯定不乐意,你想个法子让锦瑟嫁不过去,我去找卫家小子要好处。”他说罢竟然兴奋的站起来,丢下谢老夫人一头雾水的目送他离去。

    好处?能有什么好处?

    谢运自然不会告诉她能从卫廷司那里得到什么好处,心里美滋滋的盘算,不多会便到了书房。

    ps:看电视剧看疯了……来点清爽一夏的鼓励,让我奋起码字……不然这个月肯定写不完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 受伤

    通讯太落后,谢运的信传到蜀地的时候,已经许久过去了,尤其是这个战火连天的时期。

    战事吃紧,卫廷司与赵淑都暂时将那道赐婚圣旨放在一边,并未太当一回事,万事等班师回朝的时候再说。

    说起战争,许多人可能只想到浮尸遍野血流成河流离失所这些词语,笔墨很少,但却很重。

    赵淑与卫廷司乔装后,走上街头,看到的是店铺紧闭,街上冷冷清清,农业荒废了,商业停滞了,大家都躲在家里,或者乡下,没人敢出来乱走。

    但,蜀地刚刚发生水患,水患过后,必须防疫防病,还有随之而来的饥荒,加上展示,蜀地简直可用地狱来形容。

    第一次,赵淑第一次觉得战争讨厌,很多时候她都在想,藩王不听话就派兵灭了,谁讨厌就派兵平了,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但不是最好的方法。

    “其实,将人暗杀了也好。”她自语道。

    卫廷司点头,颇为赞同,但没有说什么。

    走了一段,渐渐发现有难民在街上乞讨,见到人就冲过来,拿着破碗,“好心人,给点吃的吧,三天没吃东西了。”

    “给点吧,孩子要饿死了。”

    他们是难民,脸上身上都脏兮兮的,眼睛希冀的看着赵淑几人。

    “主子,这些难民好可怜。”初春道。

    难民?多难听的词,可不是难民又是什么,他们衣不蔽体,身无钱粮,眼巴巴的等朝廷的灾银,点点头,“给她们买点吃的吧。”

    说罢示意小郭子,小郭子会意故意问:“朝廷没有送灾粮来吗?”

    “以前送了,但自从蜀王封路了,就送不过来,赈灾的洛大人也受了伤,被蜀王府通缉,不知道抓到哪里去了。”有难民答话。

    赵淑闻言,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小郭子又问:“那蜀王府没有开仓放粮吗?”

    “蜀王做了皇帝,要打仗,哪里还有粮食给我们,他们巴不得我们都死光,省得碍事呢。”还是那人回答。

    他的话得到了共鸣,其他难民都纷纷出言力挺。

    赵淑心中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