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王驯养记 >

第39章

帝王驯养记-第39章

小说: 帝王驯养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早朝已按吩咐取消,此时众人都在各自府中,石喜领了话儿,问道:“殿下,您看容侯那儿该如何?本来说好了今日要进宫接容姑娘回府的。”
  燕归顿了顿,半晌平静道:“容侯一同宣来。”
  ***
  云庭不知自己的一个举动让幼宁受这么大罪,在边关待了那些年,他哪能想到小姑娘身体娇弱无比,承受不了一点摧折。
  不过此时的云庭已经很不好受。
  容云鹤得知此时,见着他便冷脸又是一拳,刚好和燕归所打形成对称。云庭嘴角微微出血,但他没反抗的意思,轻声道:“此事是我有错,云鹤,代我向幼宁道歉。”
  容云鹤冷笑一声,松开袖口准备继续,边道:“道歉?无需道歉,反正她再也不会见到你了。”
  幼宁便是容云鹤的逆鳞,当初在她颤颤巍巍学步时,他都舍不得让妹妹摔着一点。没想到多年的好友居然毫不顾忌,用他护了多年的宝贝来作饵。
  容云鹤越打越重,云庭脸上伤口也越来越多,看得两人的亲信急得差点跳脚。
  一个毫不留情地揍,一个毫无怨言地挨,这、这……这要是打出个好歹可怎么办啊。
  云庭耐揍,可架不住容云鹤下手极狠,才小半刻,云庭亲信就觉得已经看不出主子原貌了。
  被揍得不成人样,云庭却轻轻笑出声,“多年不见,我还以为你武艺会有所退步,不错。”
  容云鹤面无表情,最后收势起身,理了理微乱的长袍,方才的怒气仿佛也随之消失。
  他们二人间向来如此,有仇当场报,若出手便是双方默认的消仇方式,出手后都必须将这次的事放下。
  云庭上手拍了拍容云鹤的肩,被一把甩开,他也不介意,只道:“当真不再让我见幼宁?”
  “云都督以为?”容云鹤施舍般睨来一眼。
  “……”一对上眼神,云庭就知道好友绝非戏言。
  云庭自己没有妹妹,家里又是一群整天闹腾的小侄子,也就无从理解好友这番爱妹之心。只得摸了摸鼻,再次道:“是我之过,息怒,息怒。”
  但此事还并未结束,紧接一道圣旨宣来,先洋洋洒洒陈列了一堆云庭在边关功绩,大夸特夸,随后急转直下,有列出云庭回京后的诸多不妥之处,最后道体谅他久未归惊有所不适,所以暂时卸下他的都督之位,将他降为火头兵磨炼六月。
  火头兵……听完圣旨,几乎在场所有人都偷偷笑了起来,脑中不约而同浮起他们都督系着大兜裙为众人煮饭的模样。
  云庭唇边的笑一僵,眼眸往四周逡巡一圈,众人立刻低首,但不时耸动的肩头已经透露一切。
  “饭我倒是从未做过……”云庭摸着下巴道,“不过诸位辛苦,为了大伙,这些日子好好打磨一番厨艺也不是不行。”
  瞬间轮到他人脸色僵硬,都督做的饭……吃了不会要命吧?
  容云鹤微微勾唇,心忖这该是陛下的手笔,毕竟若是太子或太后出手,云庭可不会这么轻松。
  他不与人废话,揍了人便去净手,接过亲信递来的软帕慢条斯理擦拭。
  云庭才接了那种圣旨,此时看到好友这般气定神闲的模样未免心中不爽,还是开口道:“最近太子对六皇子该会有些动作,你自己注意些,六皇子不算聪明,但有时不聪明才更可怕。”
  容云鹤颔首,将帕子往云庭脸上一扔,“多谢好意,云火头。”
  …………
  将云庭气得七窍生烟后,容云鹤施施然往皇宫方向走去。
  夏意萧疏,皇城已开始转凉,翠叶慢慢渡上一层金黄。因着红疹,幼宁只能穿一身极轻薄的纱裙,懒懒趴在窗沿,目不转睛地看着小肥鸟在花丛中飞来跳去。
  半晌忍不住软软哀求,“幼幼想出去玩儿。”
  宫女经受不住她这天真无辜的的眼神,用了极大的意志力才别过眼,轻声道:“姑娘您忘了,您不能受热,待会儿出了一身汗又得痒了。”
  小姑娘只得收回视线,两腮鼓起,像只受了欺负的小动物,让人忍不住想捏一捏戳一戳。
  容云鹤当真顺着这心意做了,当即皱眉,还是向以前那般柔软,不过感觉瘦了一点儿。
  虽然口中随着容夫人话语让妹妹吃少些,但容云鹤心底并不想让幼宁太瘦,有些肉看起来才康健可爱。
  幼宁被偷袭得“哎呀”一声,转过身就看见了心心念念的兄长,当即眼眸亮起,飞扑过去,“哥哥!”
  边努力蹭着,边发出小兽撒娇般的呜呜声,又委屈又高兴,“哥哥是不是都要忘记幼幼了……”
  容云鹤拍着她,温柔道:“便是忘了自己,我也不会忘了幼幼。”
  许久没见幼宁,他神情难得不复从容,轻轻将脸蛋变成花猫的小姑娘抱起,亲了亲额头,“疼不疼?”
  “不疼。”对着兄长,小姑娘的奶音都要拉长几分,“只是有点儿痒,太医爷爷说不可以抓,幼幼很乖,没有动它们。”
  容云鹤佯装不悦,将掌心的小手放在唇边咬了咬,“我一不在,就将自己变成这样,真是不乖。”
  小姑娘委屈巴巴道:“不是幼幼的错……”
  容云鹤当然知道不是她的错,只是抑制不住心疼罢了。他本来觉得太子的性格十分可靠,将幼宁交给他定不用担心,没想到自己才不过出去一月多就发生了这种事。
  幼宁确实还是小了些……容云鹤低眸,在太子未完全成长前,他还是将人放在自己身边吧。


第52章 
  秋阳杲杲; 金风飒飒,穿花长廊映下一片金阳,栏上洒了层米粒,一只黄色的小肥鸟正循着米粒的路线低头啄食; 不知不觉间便跟到了院中。
  幼宁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守在旁边,眼见鸟儿肚子重新变得圆滚滚,懒懒扑腾了两下翅膀就往地上一仰。小姑娘眼睛亮了亮; 趁肥鸟儿不备; “哇”得一声往前扑去; 小肥鸟躲闪不急; 被逮个正着。
  “啾啾,啾啾!”
  幼宁不被它可怜的鸣叫声所骗,对着鸟儿严肃教育道:“坏阿肥; 娘的首饰每天都少一件,我们都在你的窝里找到了。”
  阿肥不喜欢容府给它的鸟笼,反倒自己在檐角搭了个窝,前前后后飞了十余日才搭成; 随后主院的婢女每日擦拭首饰盒时就发现她们夫人的珠宝都会少一件。
  起初没人怀疑这只鸟儿,只当是有内贼,为此容府上下都被训了一顿话儿,直到某天黄昏有下人亲眼看见这只鸟儿偷偷啄了一条翡翠耳坠回窝。
  阿肥机灵得很; 被发现后就再不随意落地; 下人们不敢伤它; 只得眼睁睁看着它每日得意地在众人头顶盘旋,首饰照拿不误。
  幼宁今日抓它的法子,还是容云鹤含笑提出,小姑娘当即便实施起来。
  容夫人还未回京,幼宁可不想娘亲一回府就发现她养的鸟儿这么调皮,因此这次下定了决心教育阿肥,逮到鸟后就在它爪上系了根细细长长的链子,另一头系在自己手腕。
  自由被禁锢,阿肥十分不高兴,当场对着小姑娘的脑袋啄了一通,虽然不痛,也让小姑娘很生气,脸蛋绷得更紧,试图和它讲道理。
  下人们忍笑忍得极是辛苦,姑娘在府中就是热闹,之前姑娘被接到宫里的那段日子,容府可冷清多了。
  容候和儿子立在不远处望了许久,唇角都不自觉翘起,待小姑娘碎碎念着把鸟儿抱回屋才渐渐敛了笑意,步入书房。
  幼宁被容云鹤带回府已有一月有余,这一月当真没有再进过宫,太子也因政务繁忙或容家父子有意无意地阻拦没能出宫见人。
  如今幼宁红疹渐渐痊愈,只剩下一层浅浅的红还需坚持涂药膏。不过小姑娘爱美,见自己成了小花脸怎么都不肯出门,便一直窝在府里陪父兄,正好如了这二人的愿,这些日子不知多开心。
  但京中和宫里的形势可不像容府这般平静温馨,先是以太子为首的势力公然出手对付六皇子,六皇子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每日朝堂都成了争斗场,硝烟弥漫。随后又是太后久病不愈,休息了一阵子虽说精神好了些,但却越发下不了榻,小毛病不断。
  太医看后叹道病来如山倒,太后本就年纪大了,之前就是凭着一股气撑着,这一倒,就很难再起。
  寻常富贵人家的妇人六十高龄大都在享福,朝中那些过了这个年纪的老臣也都清闲得很,有哪个像太后这般还要总揽朝事,时常批奏折批到深夜。
  突然倒下,自然是因为身体无法再支撑。而且因着年纪,想调理好也很有难度。
  近日又有消息传出,说太后大限已至,撑不了多久了。
  虽是小道消息,实际已暗地在上京各府传了个遍,太子越来越冷的神色也让他们更加笃定——太后要去了。
  容云鹤道:“爹昨日去了坤和宫,可有看到太后?”
  容候颔首,脸色不大好。他忆起昨日场景,太后发丝彻底灰白,神采虽好,却双眼浑浊,神态中一直带着疲色,甚至曾说过先帝正在等她的话儿。
  那时李嬷嬷给太后上了杯参茶,却半数都被太后洒上了被褥。
  若非大限将至,太后岂会有这种模样。
  “爹神色如此,看来那些人所言非虚。”容云鹤只瞧了两眼便肯定道,“太后传您去,交待了什么?”
  容候已不会再因儿子的才智惊讶,只点点头道:“太后有言……”
  太后之言其实并非是对容候,容候被传去不过做个见证罢了,当时在场真正的另一位主角,是太子燕归。
  太后带着沉重喘息的话语响在耳际,“十三,我知你心中曾有怨,对周朝也未有归属之心。这不怪你,我和你父皇的确对不起你。”
  容候看见太子眼眸微动,并无言语,太后接道:“但不管你如何想,你已为储君,便是未来周朝的一国之君、万民之主。我知你甘心成为太子,也是想要护住她,但你既已因此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势,便也要担起这份帝王之责。”
  紧接着太后眼神一冷,“若你依旧不愿,那今日就明明白白告诉我,宫里什么都缺,唯独不缺想坐上这个位置的人。”
  那时容候听得太子淡声道:“皇祖母言重。”
  听着像是敷衍的话儿,太后却一听就放松下来,连道几个好字,欣慰道:“如此,就算真的立刻去了,哀家也能放下心。”
  太后缓缓道:“这周朝是先帝亲口交到哀家手上的,哀家几十年来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唯恐辜负先帝,好在……虽无大功,也未出过大错。”
  “在朝几十年,唯一抱憾的,大约也只有这女子身份带来的诸多诟病。”说是如此说,但太后唇边却带上讥讽的笑,“但妇人又如何?文武百官还不是得跪在哀家脚下。”
  容候当时听到此言不自觉咳了声,惹来太后和太子同时瞟来一眼。很快太后就收回视线,对太子道:“前些日子哀家教与幼宁那些,太子可懂了哀家心思?”
  “孙儿有所猜测,不知正确与否。”
  太后颔首,“当世对女子束缚太多,前朝可不是如此,那时后宫亦可参政,甚至也有女子为官的先例,可建树并不比男儿少。若非因末帝沉迷享乐,也不会轮到我们燕氏改朝换代。”
  太后这话可算离经叛道,因为任何一朝对自己和前朝的评价都不会如此中肯,他们只会道,自己是天授君权,前朝亡国那是气数已尽,简而言之称活该。
  “但哀家所想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所以……哀家想让幼宁参政,太子有什么意见?”
  “孙儿并无异议。”
  太后笑了笑,“你不是对此举无异议,只是对幼宁吧。”
  她说这话也没想让太子回复,接道:“不管你答应的缘由为何,既然应了哀家,就要做到,无论今后朝堂有多少人反对,甚至以死相谏,都不能后退半步。”
  她又看向准备说话的容候,“容候今日只是来听,哀家没允你开口,就一个字也别说。”
  再往后的话儿,就算容候不复述,容云鹤也能大致猜到。
  沉思许久,容云鹤道:“爹怎么看?”
  “太后此举有欠妥当。”容候此举固然有为周朝着想,未尝不含私心。
  女子参政,太后几十年都没做到让周朝心服口服,何况是幼宁?无论作为宁安侯、还是一个父亲,容候都不想让幼宁去做这被天下指责的第二人。
  太后这一生已到权势顶峰,尝过万般滋味,其中却不包括真正的舒心与快意。纵然今后会有公正的史官以事实来言明太后功过,但那已是身后之事,于她又有何用?
  不论流芳千古或千秋骂名,人一没,便也全没了。容候看得清这点,所以他不愿女儿此生受苦。
  “爹的意思是,幼宁不该和太子平起平坐?”
  这话得了容候一记瞪视,他哪是这个意思!没好气道:“参政如何?不参政又如何?有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