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二世重生之炮灰皇后 >

第25章

二世重生之炮灰皇后-第25章

小说: 二世重生之炮灰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上官铭知道朝廷内乱,即将改朝换代,却不为所动,一心把守边关不问朝内事,朝堂中又有她上官九九替父亲周旋,崔皇后就不会怀疑上官家,而边疆又需要上官家来把守,那么上官家的第一个大劫,就可以躲得过去。

    只需两年,就是大晟天下大乱之时,已上官家的名望及军权,在争斗中就会处于上风,再无人能动。

    可难处就在于,他父亲其实一心效忠于李家,自己有办法劝阻么?而自己被崔皇后控制在宫中,这消息要如何送。

    正当九九愁眉不展之事,玄紫殿出事了……

 第37章命悬一线

    玄紫殿外,太子领着一众老臣堵在门口,气势汹汹的非要闯进去不可,而玄紫殿外大门紧闭,九九赶到的时候,太子正领着万记的男部禁卫军准备强行进殿。

    尚公公人老腿软,已经招架不住,缩在殿门口,观察事态,只靠一小部分尚记的禁卫军在玄紫殿外跟太子一行人抵抗。

    九九匆忙拔刀上前,“万记的侍卫,听本都统的号令,速速回营,不得在此放肆。”

    这一厉声大喝,那几个万记的侍卫见到九九,犹豫着停止了动作,站在太子身后。低着头,不敢言语,却也没打算回去。

    万记属于军队,而军队不是听命于皇帝皇后等掌权者,而是直接听令军权,也就是都统的命令。

    这也就是为何,皇帝等可以认命都统的职位,却不能直接控制禁卫军,这也是大晟古往今来,为何掌权者会把自己亲信安插在禁卫军内部,以防止宫变。

    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如果皇帝昏庸无能却也只能在宫中胡为,不得乱用禁卫军,而缺点就在于,如果有人想宫变,只要控制住禁卫军,那么皇帝就可谓是瓮中捉鳖。

    所以大晟的禁卫军会有两支,就是怕如今这种情况,一支禁卫军叛变,还有另一支相抵抗。

    当然如果有人有能力把两支禁卫军全部操控在自己手中,想宫变,自己做皇帝,那么光把皇帝杀了也是不管用的,外面有军队,有天下百姓,如果不被天下人所认可,那逼了宫也等于招惹了天下人的仇恨,离死也不太远了。

    不得不说,崔皇后把九九放在这个位置,也是很冒险的,而九九把方维搞掉却是靠的自己的能力,崔皇后这部棋算是走的漂亮。

    见所有人不打算撤退,九九持刀上前,“违抗命令,军法处置,我可以在玄紫殿直接要了你们的脑袋。”

    九九这又一喝,已经有人开始动摇,而太子李德只用了一句话,就让那帮不听话的小子们开始持刀跟九九对峙。

    “皇帝被谋害,皇后想要篡权,今日我们是为天下人除害,等本太子继位,你们就是功臣,高官厚禄,论功行赏。”

    在荣华富贵面前,有时候生死便也没那么重要了,为了权利,金钱,用生命作为赌注,很多人认为是值得的。

    而且似乎太子给了他们太多的信心。

    九九一怔,太子是如何知道皇帝已经暴崩,那日除了自己跟李弘等,据说再没人从玄紫殿内出来过,相关宫女太监御医就连苏离烟也被软禁在玄紫殿内。

    对外解释是替皇上会诊,而皇上向来身体不好,外界也只能是猜测。

    看太子这翻笃定的表情,定是已然坐实了皇上已驾崩,是谁走漏了风声,或者玄紫殿内有太子的眼线,偷偷出来报信。可玄紫殿现在连蚊子都飞不出来,九九否定了这个想法。

    难道还有其他原因?

    而太子这番说辞,显然已经是跟崔皇后撕破脸了,亲生母子闹到这副田地,也只能是因为那一个词汇——权利。

    不容九九多想,太子的人已经又压了上来,九九带着女部,显然不是太子这帮人的对手,何域,何副统振臂一挥,“上官都统,助纣为虐,不配指挥万记,跟我先斩了上官反贼。”

    这一声震天大吼,万记男部侍卫全数冲着九九而来,本来也只想吓唬一下这些侍卫,可如今怕是不行了,“以下犯上,你们这是造反。”九九只能大开杀戒。

    九九毕竟在万记指挥时间尚浅,她谋害了方都统,本就引得万记男部士兵不满,而在万记多时的何域,更得万记士兵所信任,何域率先杀向九九,那后面的士兵便不再惧怕。

    在大晟,或者是说在古代,人命真是如草芥,特别是在宫中,你不杀,就等着被人杀。

    玄紫殿内大动干戈,转眼血流成河,九九身上也挂了彩,她不会想到,与自己敌对的是自己所掌控的万记,而帮助自己的却是与万记向来不合的尚记。

    这段宫斗,后被史官抹去,而上一世身为四王爷王妃的上官九九却不得知晓。

    一段故事中,总是围着主角在书写,而主角换了一个视角跟身份,看到的就是故事中不为人知的侧面。

    两边抗,尚公公虽害怕得直哆嗦,但也强撑着观察动向,此时九九这边已露出败势,被逼得节节后退,只能勉强守住玄紫殿的大门,不被闯入。

    何域一刀直砍向九九,九九右臂已经受伤,持刀相抵,被越压越低,所有人都在血战,没人有时间腾出手来救她,就连红缨也被刺了一刀,勉强支撑。

    正当九九抵抗不住,认命的想要放弃之时,一道金光闪现,打掉了何域的长刀,又一闪,何域颈间被划出一道长长的血口,喷血倒地。

    九九这才看清,救她的竟然是李弘。

    四王爷李弘手持一把金灿灿的御赐宝剑,救过九九之后,领着贴身侍卫加入战斗,太子那边少了何域一员大将,溃不成军,已变强弩之末,瞬间见了败势。

    只见李弘一个飞跃,直接杀向后方观战的李德,长剑便架在了太子李德的脖子上,九九见状,一个人引着造反的万记侍卫,喊道,“快去,把所有反臣全数控制起来。”

    尚记侍卫和万记女部得令,将太子府的谋臣,还有已贺擎为首的一众臣工,全部控制住。

    大局已定,活着的人不再反抗,尚公公便隐身进了玄紫殿。

    “四弟,你竟敢胁迫本太子。”

    “皇兄,如今你逼宫造反,便不再是太子。”李弘不为所动。

    “父皇已然驾崩,今后本太子就是皇帝,母后秘不发丧,想谋权篡位,本太子大义灭亲,何来造反之说。”太子依旧义正言辞,其实他也只不过强撑而已,“四弟,你助纣为虐,帮助篡位,罪无可恕。”

    今天未逼进玄紫殿,不能像天下人证实,皇帝却已驾崩,也不能活捉崔皇后,太子其实已经是失败了。

    “父皇虽多日未上早朝,但只是抱恙在身,何来驾崩之说,你身为当今太子,诅咒皇帝,又逼宫造反,本王现在即可手刃与你。”

    正在此时,崔皇后推门而出,面色不见一丝慌乱,但九九细心观察,发现崔皇后的指尖在微微颤抖,“尚公公,宣读圣旨。”

    圣旨上盖着皇帝行玺,证实诏书意图出自皇帝之意,太子李德被扣上了谋反的大帽子,一众大臣也逃不掉,统统被打进天牢,连过审都不用。

    那日李德被押走之前,什么话都没说,他败了说再多也无用,只是在路过九九时,他强行停住脚步,“本太子知道你是个祸害,却还是大意了,早知今日,本太子最先该杀了你。”

    九九有些莫名,他输给了崔皇后,输给了突然赶过来的李弘,与她何干?

    李德在长安洛阳的太子府全数被抄,在洛阳太子苑内的马厩下,挖出了大量兵器,在大晟,不管贵族还是皇族,只要手里没有兵权,都不可私藏兵器,这也坐实了太子谋反的罪证。

    但其实别说皇族,就算是民间大一点的宅子,宅主们都会在家藏些兵器以防盗贼抢匪,太子府邸发现点兵器,其实不算是大事,可太子失利,任何一点违反大晟立法之事,那都可作为他谋反的罪证。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

    与前世一样,太子李德只坐了一个多月的太子,就被崔皇后冠以谋反之名拉下了台,而太子毕竟是崔皇后所亲生,被贬为平民发配到了边疆,永生不得回都,但好歹是保住了一条命,而那些跟随的大臣就没那么幸运了,包括方维,还未到春节,还处在大赦期间就暗中全被杀害,掉了脑袋,太子的党羽,一个不剩。

    注定失败的太子李德,到底是没有能力改变历史。

    一场风波过后,九九冷静的分析了下,太子为何要走逼宫这一步。

    那天玄紫殿的情景,显然是太子忽然先发制人,崔皇后并未有所准备,如果太子闯了进去,就坐实了崔皇后要谋权篡位的野心,他逼进去,制服了崔皇后,已他当今太子的地位,便可名正言顺的登基。就不会被天下人所唾弃,还会被奉为明主。

    但逼宫的风险过大,如果太子已然知道皇帝驾崩,那他大可再等一等,等崔皇后瞒不住了,他便可顺利成章的继位。

    他逼宫显然是等不了了。

    为什么等不了呢,那就是他提前知道了皇帝要废太子,而他要赶在那之前行动。

    皇帝身体大好,突然暴毙,对谁有利,这样一推算,就不难猜到皇帝是被谁所杀……

 第38章班师回朝

    九九先前一直怀疑是李弘连手苏离烟,因为皇帝生前一直是苏离烟替他调理身体,而在九九眼里,虽然皇帝身体表面渐好,可气息总有些虚飘,九九一直没断过去查苏离烟,而皇上殡天那一天,崔皇后除了请了宫中的老御医,第一去寻的就是刚升为医官的苏离烟。

    但九九一直不能确认,因为李弘杀掉皇帝现在对他来说并没有好处,就算他们父子之间有恩怨,李弘也不至于这个时候冒险。

    更不会是崔皇后,她手上的工程还未结束,崔皇后不急这一时。

    那么就只有太子,皇帝暴崩,他得以继位,而崔皇后不管是发丧也好,不发丧也罢,他都能找到理由逼宫。

    那这又要往前推,皇帝为何生前要废太子,九九想到一个人——方维。

    方维跟了太子多年,知道太子大大小小的秘密也不少,他还曾经劝过太子逼宫,后又在他账内发现了压胜之物,显然是有谋害天子,扶持太子继位的野心。

    方维关在天牢,一直不杀,显然皇帝想从他口中得到的更多,不管方维说不说,皇上已经不再相信太子,而太子一直不得宠,更是内心惧怕,不得不动。那压胜的罪名与其说是落在了方维头上,不如说是落在了太子的头上。

    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吧,因为想斗掉方维,九九先着手陷害了方维,引发了这一连串的反应。九九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连带了好多事情都跟着改变。

    她想到了,太子被押走时对她说的话,恨不得早点解决了她。

    一个压胜之物引发的宫变,也许前世没有九九参与玄紫殿外也会发生了这次血案,可这一世,玄紫殿那些倒在血泊中的侍卫的性命,九九脱不了干系。

    而对于皇上的病,九九对苏离烟和李弘还是有所保留,但话又说回来,历史的大车轮还在原封不动的再推进。

    也就是说,十年之后,李弘必定登基,而九九唯一能改变的是事情发展的细节和小人物的命运。

    而上官家到底要如何逃出劫难,上官九九只能一点一点的触发这些连锁的事件,在历史的夹缝中找出一条生存之道。

    年关将至,终于到了回长安之时,这个时候,崔皇后到底是瞒不住了,昭告天下,皇帝于腊月十六驾崩,这与前世开元帝死亡日期相吻合。

    九九已然分不清,上一世是皇帝先废了太子,再驾崩,还是也如今日一样,皇帝先行驾崩,太子逼宫再被废黜,可这已经不重要了。

    而崔皇后如今昭告天下也已到了最好的时机,因为太子逼宫谋反,这区区半个月崔皇后已经将对她有异心的要臣,统统被定为了太子的同党。做得光明正大,而大臣们为了自保,也不敢多问,皇后说是什么时候死的,那皇帝就是什么时候死的,现在出言怀疑,那绝对就是找死。

    而第一个要回来质疑的就是往回赶的上官铭,九九一直不得送信出去,而现在是崔皇后关键之时,九九又替她暗中指挥那个工程,为以防万一,九九现在可谓被盯得死死的。

    九九现在一动,就感觉身后有无数个眼睛盯着自己,如何才能让父亲不要回来呢,九九冥思苦想,她想到了一个人。

    二皇子,李智。

    李智这位二皇子,九九一直认为他很鲁莽,或者说是没什么大脑,但太子这件事,九九一直观察着他,发现他并不是真的一点脑子都没有,李德册封为太子之后,本与李德兄弟感情甚好的李智不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