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二世重生之炮灰皇后 >

第108章

二世重生之炮灰皇后-第108章

小说: 二世重生之炮灰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九已然懂得,为何上一世李弘要屠杀整个上官家族。抛出前仇,也是因为上官家就是李弘口中那个不稳定因素。

    李烃叛乱被镇压之后,大晟依旧没有迎来真正的和平。匈奴虽得知李烃已被斩杀,可仍然没有撤兵。夏季匈奴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匈奴想用不断的侵犯边境,已求和大晟谈判的机会。

    打仗即会有消耗,无论是军队还是边境的子民,都希望这场战争能尽快停止,边境不断有军报传回来,匈奴要求大晟割让十座城池,还要布匹和金银,即会主动撤兵。

    九九得知,便找到李弘,“如今叛党已除,大晟最需要的就是和平,匈奴这边我们是和还是不和?”

    本来这件事跟九九已经没什么关系,中原和匈奴积怨颇深,几年就要打一次,这都不只是大晟朝的事,中原几次易主,无论是哪朝哪代对抗匈奴都是一件重要的国事。

    李弘反问;“你是希望我主和?答应匈奴那些过分的条件?”

    “那倒不是,我只是希望战争能尽快平息。”

    李弘一语道破天机,“你是担心本王召回上官老将军吧!”

    “…………”九九嗯了一声,“听说大晟所派的抗敌将军,与匈奴打仗经验浅薄,所以兵力与匈奴比之不弱,却被逼得节节后退,吃了不少亏。”

    九九已接到密报,西北军不断有人送信回来,请求朝廷重新召回上官老将军。朝上亦不断有大臣力荐上官一族回朝。

    真是享福得时候,觉得他们上官一家握权过重,这到了打仗的时候,就要他们上官家出去冲锋陷阵,保住他们的太平。

    “是啊!”李弘长叹,“以前北方军队一直是由上官老将军坐阵,那些将领也信服忠诚与上官将军,近几年边境安稳,几年没打过仗,没有个强势将领,这些人有些不会打了。”

    九九道:“你真的想把我父亲召回来?我父亲已经解甲归田,而且年纪也大了,我觉得我父亲不适合再上战场。”

    “上官将军不需披荆上战马,只需坐阵军中指挥,即会重鼓我大晟军威。再说,上官家不是还有八个铁血男儿么,由他们做先锋,必定所向披靡。”

    九九冷哼,“多谢王爷如此信任我上官家。”

    “你这意思,是同意本王的意见了?我已送书给上官老将军,他已同意,不日就会带着上官八将军返回长安。”

    “你说什么?”九九大惊,“李弘你怎么不跟我商量商量。”

    李弘轻笑,“你不是说你不再过问朝堂之事了么?而且本王让你上官家重掌军权,你不是该高兴么?”

    高兴个蛋,九九气愤,“李弘,你知不知道我废了到少力气,才劝说我父亲解甲归田,你怎么能在他刚享几年天伦,就又把他召回战场。”

    “九九,你是不懂男人,老将军一生戎马,他的归宿永远是在战场,终生为国效忠。你认为你父亲与兄长愿意做个田间老农?守着几亩良田过日子?”

    “你这意思是说,我父亲的归宿就是战死沙场?然后再带上我那八个哥哥?”

    这特么有木有搞错啊,她上官九九蛰伏十年,躲过了明枪加暗箭,在这历史的夹缝中好不容易熬到剧情即将结束,李弘竟然告诉她,他们全家最终的归宿,是战死沙场!!!

    李弘看着奇怪的九九,“上官将军运筹帷幄,上官八子,各个都是良将,只要他们重新出山,匈奴定会闻风丧胆,不战而败,九九你再担心什么?”

    “我不同意!”九九坚定的道:“如若你坚持要我父回朝,我即与你势不两立。”

    “九九,你这是无理取闹。”李弘嗔怒,“匈奴此次侵犯边境,原本只是配合李烃里应外合,可我大晟几十万大军把手边关,却丝毫不占优势,才让匈奴觉得我大晟军队,是只纸糊的老虎。如果此次我大晟军队不挫挫匈奴的锐气,那边疆即永不宁日。”

    “你是想趁此次,大挫匈奴,让匈奴十年不敢再犯边境。”

    李弘点点头,“正是,大晟如今不缺粮草兵马,只缺几元猛将。”

    “所以,我父亲必须带上官八子回京。”

    这日子太接近了,再过几月,就到了整个上官家的死期。如果是一年之后,九九不会再反对父亲出山,可是战争无情,刀剑无眼,如果现在把上官一族全送上战场,万一再有闪失,九九真会死不瞑目。

    可保住上官一族,大晟的边疆的百姓怎么办?

    九九沉默了半晌,似下了什么决心,才冷静的对李弘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宫就再披战袍,率将前去边关。”

    李弘诧异的看着九九,“你说,你要去边关带兵打仗?”

    “既然你认为只有我上官家出山,才可平定匈奴,那不如由我去做先锋。”九九自信的一笑,“又不是没去过,扬州叛乱数月,不就是我带兵平定的么?”

    “你这是胡闹,扬州叛党怎么可以匈奴大军匹敌,你一个女人,连兵器都拿不动,怎么上阵杀敌。”

    “你别忘了,我从小习武,刀枪剑戟不说样样精通,可也不至于手无缚鸡。再说,行军打仗也不一定要只比武力。”

 第一百四十二章

    九九主动请缨上战场,遭到了李弘强烈的反对,战场风餐露宿,她一个女子怎么受得了,再说万一她有点闪失……她可是他未来的皇后。

    李弘有些后悔他的决定。与匈奴讲和,他有一万种方法,可是他却想打,一来可以挫败匈奴的锐气,二来他平定匈奴将来做皇帝会更得百姓的爱戴。

    却没想到,这会把九九逼向战场。

    可是……他已经明确的表示主战,再反悔怕是会落人口实,也会让匈奴觉得他真是个怂蛋病猫。

    李弘不明白为何九九宁愿自己奔赴战场,也不愿意上官家九位大将军领兵出战,但他能感觉到,这一切都与他有关。

    李弘怎么会不记得,当时李智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批了上官一族告老还乡的折子。

    李智封了上官九九为后,娶了上官九九即等于将大晟三十万大军归己所有,上官家的军权对当时势单力薄的李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可是他却放了上官一家老小归田,还赐了免死金牌。

    李弘当然知道,这是上官九九授意。九九执意不再让上官一家触碰军权,一定是预见了什么。

    李弘似乎感受道,或许他的梦境才是真实的。

    “九九,如若你不愿你父亲领兵,我即派人送信,让他再返乡便是,你大可不必亲征匈奴。”

    “九九主意已定,如若我不去,大臣还会继续进谏让我上官家回朝,到时候你会左右为难,又来劝我,我不想再废脑筋纠缠。正好我也闲来无事,以前念了那么多兵法,也正好该拿出来用用了,否则就白学那么多年了。”

    “九九你是否该听听你父亲的意见?”

    “好,如若我父亲不授兵符,那你即不可阻拦我前去边塞。”

    未等上官一家入朝,九九已着手准备随军出发。

    不日,上官铭就带领上官八子重回长安。

    终于一家团聚,看着眼前久未谋面的父亲与兄长们,九九真是激动不已。来了大晟这么多年,眼前的父亲和兄长,不再是里的人物,而是真正的亲人。在他们身边,九九才有真正的归宿感。

    上官铭一见九九,是老泪纵横,“儿啊,你可真是让为父操碎了心。”

    九九躲在父亲宽厚的怀抱当中,“女儿不孝,让父亲挂念担忧了。”

    上官铭埋怨得道:“烃王叛乱,意要将你治罪,你知不知道为父已经暗中筹集兵马,准备攻入长安救你,却收到你一纸家书,要为父不要参与,说你定能逢凶化吉。还好你没事,下次再有危难,要记住你还有个父亲,还有上官一族,不要什么事都一肩抗。”

    “只要上官一家老小安康,女儿便无事。”九九安慰老将军,“父亲永远是女儿的靠山,只要父亲还在,是没人敢拿女儿怎么样的。”打趣道:“世人谁不惧怕我父亲的雄威啊!”

    “哎。”上官铭感叹一声,“如今老父只是一介草民,哪还有什么实力保护我的宝贝女儿。”

    “父亲不要妄自菲薄,这不大晟一有为难,就会想到父亲。”

    “是啊!”上官铭气愤,“那匈奴蛮贼,趁着本将军告老还乡,就敢在边境作威作福,待本将军重新出山,定要将匈奴蛮贼,杀的片甲不留。”

    上官铭浑身杀气腾腾,想到即将重回战场,立刻精神抖擞,像是年轻了二十岁。

    九九略微无奈,李弘其实说得很对,上官铭久战沙场,只有战争才能唤醒他这位战神,让他告老还乡做一介匹夫,确实是对上官铭的亵渎。

    可九九还是不敢让父亲重回战场,最后关头不能再有任何闪失,“父亲,其实九九今天来见您,一是许久未和父亲团聚,甚是想念。二是,女儿想劝父亲,此次不要承接虎符,即刻返回家乡。”

    “女儿这是何意?你是觉得为父老了?不能再上战场杀敌。”

    “女儿不是这个意思,女儿是想亲自领兵去战场,要让匈奴及大晟的军民都知道,上官家不止男儿能征战沙场,女儿也能破阵杀敌。”

    上官铭虎眼一瞪,“你这是胡闹,你以为扬州叛乱让你侥幸平反,就可以再败匈奴了,匈奴的铁骑之强悍,没有你相像的那么简单。你就留在宫中好好做你的皇后吧,上战场的事,就让为父和你八个哥哥去就好。”

    九九一跺脚,“皇帝都死了,我还做什么皇后。”

    “不可口出狂言。”上官铭是大晟的将军,忠诚于君主,即使是自己的女儿,也不允许对皇族有亵渎之词。

    五哥上官惊涛适时插嘴道:“待摄政王登基之后,不是还准备立你为后么?小九妹,你这是天生后命,就留在宫中母仪天下吧,这打仗的事儿,就让我们这些当哥哥的陪同父亲前去吧。”

    听闻此话,上官铭也跟着叹道:“想不到,你到底还是心系四王爷,你们这十年兜兜圈圈绕了多少弯子。早知如此,十年前为父就不该听你胡说八道,直接让先帝先后给你们赐婚得了。也不必这般周折。”

    哎,李弘那套说辞,不但骗了天下人,也骗了她的父亲。

    九九灵机一动,趁机说道:“四王爷还未登基,臣民还有怀疑是我二人谋朝篡位。摄政王治理天下嘉谋善政使大晟内务政简刑清,而我这个皇后就该去抵抗外敌,已解大晟外患,这样将来我夫妻二人才会让大晟子民信服。”

    “我上官一族不就可以代表皇后,岂用你亲自上战场。”

    “皇后亲临战场更可振大晟军队士气,而只有我亲自上阵杀敌,大晟臣民才会信任我,忘却我与四王爷秘不发丧之事。父亲就当为了女儿的将来,同意女儿去边关吧。”

    大哥上官镇海听后点点头,道:“九妹似乎说的有些道理,自烃王伏法之后,摄政王和皇后虽已解除内患危机,可仍会觉得二人秘不发丧有违天理。如若九妹不做些事情,将来她这后会也不会安稳。”

    上官铭长长叹了口气,“可也不用亲自领兵上战场啊,你是皇后,说到底也是个女孩子啊。”

    上官镇海道:“如若父亲同意,我会与众兄弟陪同九妹一同前往边关,父亲就先返乡待我们得胜归来吧。”又道:“父亲,别忘记,我们当初为何要辞官卸任,别白费了九妹当初的苦心。”

    九九充满感激的看着大哥上官镇海,还是大哥记得她当初所言,相信她的担忧,知道她为何不让父亲重回战场。

    有了上官镇海的支持,上官铭有所动摇:“可是父亲不去,摄政王会同意么?更会同意你去么?”

    九九道:“只要父亲不接虎符,摄政王自会答应让女儿领军。”

    上官铭沉声道:“好吧,为父这就回老家去,不过你这八个哥哥必须都得留下来保护你。”

    “不用,只需大哥和五哥陪女儿一起就好,匈奴蛮夷不需要我们上官家九子都出去。”

    “我这女儿还真是自信。”

    九九其实也没那么自信,匈奴铁骑又不是浪得虚名,那么大的阵仗,自己万一打不好,再搞得损失惨重就有违初衷了。所以她觉得有大哥和五哥陪着她一起,更有胜算。把上官家族分开,也可以防不测。

    翌日早朝,上官铭已年岁过大为由不肯接下虎符,而是派上官镇海与上官惊涛代为出兵,而李弘事先答应过九九,如若上官铭不肯接符,就得答应九九出宫。

    这是一个赌注,九九终是赌赢了一次。

    上官皇后,亲自率兵征战匈奴,天下震动,道巾帼不让须眉,期待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