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戏凰 >

第51章

戏凰-第51章

小说: 戏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必,”胶东王摇摇头,“有的人天生单纯,学不会的。”

    留福就不自在了,“难道我就生性狡诈?”

    “你的确有几分聪明狡黠,但又不失忠心,所以只有你跟着我一直活到了现在。”

    虽然王爷是在表扬自己,但是留福觉得自己在王爷的心里已经比王妃差上一筹了。哪个主人不喜欢心地纯洁本性善良的人?王妃就有如白莲花一般的高洁,就连自己也要仰望呢。不过留福转念一想,若是自己狡诈,王爷岂不更甚?他可是比自己小许多,但心机却更深。

    这样想来留福也就平衡了,“那就让王妃什么也不知道吧。”看王爷不知在想着什么,就悄悄退了出去。

    素波果然什么也不知道,当她听说冯律果然成了胶东王府的参军后还很得意,就急忙问:“那份上表毕竟是我起的草稿,看来还是不错的,起码能用,皇上也批了下来。”她还当胶东王果然将她写的上表誊写了送上的呢。

    留福默默地瞧瞧王妃,然后看看王爷,干笑了笑,“是不错。”

    因提到了冯律,素波就又想起一事,“我听说王爷跟着冯律学武呢,可要小心,王爷不过想练个花架子,而冯律是打过仗的人,未必合适,千万别不小心碰伤了。”

    谁说王爷想练个花架子的?但是既然王妃什么也不知道,留福也就不会告诉她,其实王爷自吃饱之后身子骨明显好了,最近跟着冯律苦练,进境飞快,武功已经有了些根基呢。

    冯律从边地的一个府兵成了胶东王府的参军,真可谓一步登天了,便是张长史其余的亲眷,在王府也多半谋了差使,府里的人提起来都羡慕不已。

    这一天,福儿找了个机会在王妃面前跪求道:“奴婢的家人如今还在外面,度日十分艰难。奴婢想着他们虽然不敢比张家人会武功,但忠心肯干是一样的,就想求王妃的恩典,帮家里人谋份差使。”

    素波做了王妃后被人跪得多了也慢慢适应了,但是她对福儿、寿儿和云哥儿却与旁人不同,因此就赶紧让福儿起来,“有什么事只管说,不必这样。”

    福儿便笑道:“王妃答应奴婢了?”

    张家人之所以得到重用,当然是因为这家人本份能干,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正好在王府赶走了许多下人之时到京城的,机缘十分巧合,而现在府里就没有空闲的职位了。前些天宗正寺又给府里派人时,素波便以此为借口回绝了。

    但是福儿跟了自己这么久,第一次相求,素波还真不好直接反驳。她想了想道:“这样吧,你们家里选一个人,再有寿儿和云哥儿,也各给他们一个名额一同进府里,帮着功曹、仓曹管事儿。”

    这可是王府里最上等的差使,福儿听了十分欢喜,“多谢王妃!”又急忙跑出去告诉寿儿和云哥儿,大家又一起来给王妃嗑头谢恩。

    素波就一笑,“哪里用谢呢,论起来倒是我的疏忽,早应该问过你们给大家一个机会,不是说大宅院里关系都是盘要错节的,我们到了王府自然要把自己的根扎下来。”

    福儿就赞道:“王妃说的当然不错。其实到了王府后我便想到此处,只是王妃才来,府里是什么情形并不清楚,后来又有万仓曹之事,一时倒不好说出来,今日厚颜一提,王妃果然就给我们恩典。”

    还是在相府里时,福儿便比别人机灵,总能打听到许多事情,服侍自己也得力,素波一向也倚重她,就说去宫时每次都带着她,此时便笑了,“你们以后有什么事只管说,大家一起商量。”

    “我们有什么自然都告诉王妃,”这几人便道:“就是我们的家人来了王府,不论听了什么见了什么,也都会悄悄传给我们,我们再回禀王妃。”

    素波十分满意,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是在府里布下了几个密探?别的不说,就是万仓曹的事情便不会再发生了。

 第67章 示恩于人

    素波将福儿、寿儿和云哥儿的家人都安置在王府里要紧的位置上; 对王府的掌控果然又不同先前了,她一直在宁淑殿里; 却能知道府里所有的事。

    这种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素波觉得自己成了一名更合格的胶东王妃。

    后来又有陆府过去相识的几个厨娘托了福儿求情要进王府; 只要人品还好又有点能力的人; 素波就全要下了; 这样; 府里她的势力又涨了许多。

    不想福儿又悄悄提醒她,“王妃提拔了我们几个的家人,可不要忘记了留福。”王爷眼前服侍的人虽然不少,但王爷只信他一个人。就是现在,王爷从书房回来; 殿内除了王妃也只有他可以在里面,自己和寿儿、云哥儿根本摸不到边儿。

    素波这才醍醐灌顶一般地醒过来,“我怎么忘记了他!”不过平日大家在一处说话,倒从没听留福说起过家人; 就找了机会问:“你家里人可有想到王府里谋个差使的?不如这一次一同进来。”在这个时代,能到王府谋个差使比前世在世界五百强企业找到个工作还要体面、待遇还要好呢。

    留福摇摇头道:“谢王妃惦记着; 只是小的早没有家,也没有家人了。”

    无怪留福从来不提家人呢。不过刚刚经过乱世,天灾人祸,家破人亡的不知几许,素波便没再追问,却不知留福的家人却不是亡于乱世; 而是毁于邓太尉。当初静妃之所以挑中他帮小儿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个。

    倒是留福背后向胶东王说:“王妃竟也知道示恩于人了。”

    “她是单纯,又不是蠢,有些事早晚能学会。”

    “可是,前两天王爷还说王妃没有心机,现在又转了口风,倒底王妃是怎么样呢?”

    胶东王这一次却直接了当地说:“其实我也时常迷惑。”那次他说过王妃再单纯不过之后,就陷入了深深的深思,王妃是单纯不假,但她身上也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比如她会做许多样没听过没见过的美食,比如她有时会出口成章,特别是她竟能在审案时提点御史大夫,真是令自己吃惊。

    江阴徐家的女儿,出身名门,幼成庭训,见多识广,看似也说得通,但是胶东王总觉得不尽然。但是他对于王妃的打算却一点也没有变,她不适合知道许多内情,更不适合卷入这些纷争。那么自己就要费更多的心思保住她,因为她现在其实已经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

    胶东王想了想,就吩咐留福,“你想法子把阿忠阿义的家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

    “王爷是怀疑那几个人?”留福就说:“他们可都是王妃信任的人呢。”

    “有备无患总是必要的。”一路走来,他经历了太多的危险,对任何人都不会轻易放下心防,那几个人虽然没有任何疑点,而且也是因为种种偶然因素才到了王妃身边,但是胶东王也不会不防。

    不过,胶东王突然意识到自己对王妃的例外。还是她初嫁过来的那天晚上,自己就吃了她的肉松饼。现在想想,那肉松饼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可他毕竟还是选对了。

    留福应了一声,“是。”亲自将事情办妥当了,王妃对王爷和自己太重要了,是要小心再小心。

    近来胶东王府里接连不断地增加新人,却与宗正寺连个招呼也不打,宗正寺卿吴望十分为难。邓家一直催自己送几个人进胶东王府呢。

    吴望的父祖两代人都在邓家任管理杂事的小官,到了他这一代,从小就被选进邓府陪邓太尉读书,长大后跟从邓太尉起兵,然后追随皇上,到了天下初定之后,邓太尉念及他的功劳,便为他谋到了宗正寺卿的职位。

    三公之下,九卿之一,不可谓不显贵了。

    而宗正寺所掌管的事务,在天下也是第一等的,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都在宗正寺中,所有皇族的陵庙都由宗正寺守护祭祀,当然还有皇族宗亲各府的供养。

    按说新朝初建,皇家人口不多,宗亲外戚亦少,比起前朝时宗正寺要管着几万甚至上十万人的时候应该容易得多,但实际却不是这样的。

    有从龙之功的吴望认识皇家的所有亲眷,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数家珍,更与其中的好几个交往甚密,但越是这样,吴望就觉得差使越难做。

    自己出身邓家,这是天下皆知的事,与邓家一系的皇亲关系深厚,既是利也是弊。颖川王身为皇弟,一向自诩与皇帝手足之情非同寻常,只要宗正寺给太子高于颖川王府任何待遇,他都会找上门来;而河间王与江都王呢,虽然是太子一母同胞的弟弟,但其实他们对于太子也不是真正服气的,更是不满颖川王压他们一头。为了平衡好这几位王爷,吴望就愁白了头,不想近来最容易对付的胶东王府也出了事。

    宗正寺所有的人都知道,根本不必在意胶东王,就是在静妃离世之前,大家都敢暗里克扣静妃宫里的份例,更不必说胶东王一个人在宫里的时候,只是管胶东王供养的官员中就有不知多少人发了大财。还是到陆相府里时,大家才收敛了些。

    可是没隔多久,胶东王便出陆家开府了,宗正寺上上下下都喜笑颜开,这块大肥肉又回来了呀!更妙的是胶东王府的长史没有用宗正寺推荐的官员,所有的人更是开心不已,要知道宗正寺推荐的人员,什么事都门儿清的,很难唬得过去,现在这个边城来的武将,真是怎么骗都行,与傻了的胶东王差不多,只要想出个主意要钱,张长史根本弄不清是怎么一回事,又不能不交,大家收钱收得手都软了。

    吴望先前也没有放在心上,京城里差不多的官宦人家都知道胶东王傻了,又体弱多病,有早夭之相,恐怕活不了太久,胶东王府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啊,自胶东王府弄到的好处谁能不收呢。

    而且,他还知道,皇后和太尉都不会让静妃的儿子活下去的。静妃先前的两个儿子不都先后夭折?

    胶东王很快就会步他们的后尘,等把他埋到了皇陵里,这笔帐也就一笔勾销了。

    可是胶东王就是不死,吴望倒差一点就被吓死了。

    先些天万仓曹的案子可是差一点儿就将宗正寺卷进去了,要知道万仓曹可是自己向皇帝上表推荐给胶东王的属官呢!若是有人追究起来,自己也要担着不小的责任。

    因此胶东王妃和张长史怪上了宗正寺,把宗正寺的人拒之门外,吴望也没敢把事情闹大,当然宗正寺的属官们也都一同做了缩头乌龟,只怕真把事情捅破了吃亏。

    胶东王再傻,可也是皇上的亲儿子,而且还是结发之妻生的儿子,就是皇后和邓家对胶东王动手也是小心翼翼的,只怕让人抓到把柄。

    宗正寺与胶东王府绝不能撕破脸!

    可是邓家更不能得罪!太子妃已经遣身边的嬷嬷过来申斥自己几次了,再不将事情办好,吴

    望就无法交待了。

    他再三思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带了几个人到了胶东王府。

    素波一听宗正寺卿来王府求见,不禁奇道:“他怎么来了?平时到我们府上的不都是宗正寺丞吗?”

    宗正寺丞在宗正寺里是最低一级的属官,专管各类杂事,这些人仗着宗正寺管着王府的供奉,一向极神气的。当然了,那是过去!经过胶东王府关门拒收,后来就是有太子妃发话重新收下供奉,胶东王府也不一样了,过去收东西感激不已,现在收东西是给面子!

    送来的东西好坏也没有人在意,多半转手就扔到了垃圾桶里。

    因此近来,就是宗正寺丞也不大过来了,只派下人每日送了东西就走。

    张长史就回道:“今日来的是宗正寺卿,笑眯眯的十分和气,见了我就拱手问好,又亲自送了许多东西过来,食料都是最好的,又有几个箱子,下官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就是看着抬箱子的那些人,觉得里面的东西份量不轻!”

    素波一听了宗正寺卿的名,第一反应就是他打上门来了,毕竟太子妃吩咐过自己要与宗正寺好好相处,然后自己其实是打了折扣的。现在听张长史一讲,便放下心来,想了想问道:“宗正寺卿是朝中高官,为什么要未见我呢?”按说不是应该求见胶东王的吗?

    张长史搔了搔头,“他没说,但的确进了门直接求见王妃。”

    原本以素波的想法,她是不会见宗正寺官员的,但宗正寺卿嘛,她还是没法拒绝。这个时代最大的官之一,位列三公九卿,她下意识就点了点头,“那就请宗正寺卿在花厅见面吧。”虽然鄙薄自己做不到不畏权贵,但很快又找到了借口,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嘛。

    及见了宗正寺卿,却是个极善良及热心肠的老头,不顾她的阻拦一定要跪下给她行礼,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