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园似锦 >

第107章

农园似锦-第107章

小说: 农园似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子镇摆起当官的谱,咳嗽两声,道:“你就是在码头建厂房的周家三少爷?你在码头建房子,经过批准没有?现在码头正在改建,一切都要按规划来……”
  周三少年纪轻轻能在商场上创出如今的成就,自然有自己的人脉关系,知道眼前此人乃是负责港口建设事宜的,忙躬身再次见礼,道:“小子的作坊选址,距离码头还有一定的距离,跟码头改建不冲突。”
  “哦?你怎么知道你家厂房不影响新港口的规划?”房子镇看着白斩鸡似的小少年不顺眼,决定刁难刁难他。
  周三少心中纳闷,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钦差大人?他好像在故意找他茬似的。他面儿上依然毕恭毕敬地道:“小子准备建作坊前,跟县令大人一再确认过,因此……”
  房子镇皱着眉头,道:“你这厂房应该几个月前就开始筹建了吧?那时候港口改建细则还没出来,谁给你的自信,认为你的作坊不会影响港口的建设?”
  正当周三少被钦差大人诘问得一头是汗的时候,厨房里的余小草听到一言片语,探出头来问道:“干爹,我们的作坊妨碍港口规划了?那怎么办?好不容易建成的,难道还要等好几个月重新建厂房?”
  我们的作坊?什么意思?闺女这是胳膊肘子往外拐的节奏呀!不行,一定要把萌芽扼杀在摇篮里!
  房子镇凑过来,小声地对余小草道:“闺女,人家开作坊关咱什么事?这事你就别操心了!”
  “怎么能不关我的事?蚝油作坊可是有我两成股份呢!迟一天投产,我就晚一天拿到分红!干爹,你快想想办法吧!”这段时间余小草真的不缺钱。珍馐楼桂花鸭卖得好,她每个月至少有上千两的分成。可是,谁又嫌钱多咬手呢?白花花的银子,当然是多多益善喽!
  房子镇怒目圆瞪:好小子,无缘无故赠送他闺女两成分红,要说没有图谋,鬼都不相信!想用区区两成分红,就骗走他的宝贝闺女,门都没有!不但门,窗户都不可能有!!
  房子镇狠狠地瞪了周三少一眼,弯下腰苦口婆心地道:“闺女,某些莫名其妙的人白送的股份,咱可不能要!你要是缺钱的话,干爹这里有啊!等港口建成了,干爹在地势最好的地段,给你买几间铺子,你想自己开店,或者租出去收租金,随便你。那股份,咱还是不要了吧?”


第一百六十一章 吃醋

  余小草睁大了眼睛,奇怪地看着他,道:“干爹,那股份可不是白送的!我有投一百两银子入股的,再加上蚝油的配方,两成分红我还觉得少了呢!这是咱们该得的,不要的话,不便宜周三少那小子了?”
  房子镇这才明白,原来是他误会了。他哈哈一笑掩盖过去,道:“原来那股份是咱该得的呀!我闺女就是有本事,小小年纪就知道入股做生意了,不错不错!不愧是我房子镇的宝贝闺女。”
  余小草还惦记着蚝油作坊选址的事,焦急地道:“干爹,我们那蚝油作坊,难道真的没其他办法了吗?”
  既然是自家闺女的生意,房子镇自然不会再没事找事了,他故作思索了一会儿,才道:“我想起我看到过的图纸了,待我回去跟工部的人商量商量,尽量保留你们的作坊便是。别担心,有干爹在呢!”
  余小草这才展颜一笑,道:“谢谢干爹!要是太为难的话,那就算了!不能因为我们的作坊,而耽误港口的进程。”
  “不为难,不为难!你干爹这点权利还是有的!!闺女,今天中午吃什么?不是有五花肉吗?来个红烧肉吧。你做的红烧肉香甜松软,肥而不腻,干爹就好这口!”房子镇有意把话题转移到菜肴上,生怕聪明伶俐的闺女察觉到什么。
  一旁的周三少似乎看出点什么。不过,这个小小少年,怎么也搞不清楚,为啥钦差大人似乎对他很有意见的样子。今天,如果不是小草的话,只怕他辛辛苦苦几个月的作坊,是很难保住了。虽说周家是皇商,可面对真正有权有势的官家,只有退让的份儿!
  问题解决了,余小草又回到了厨房。她先把一小部分沙虫用小火烘焙,做成了沙虫干,然后又给余航分派个活儿,让他拿着沙虫干去隔壁毛氏家借小石磨,把沙虫干研成粉末。沙虫干的粉末可以提鲜,比前世的味精要安全环保得多!
  剩下的沙虫,她做了一盘蒜蓉蒸沙虫,一盆沙虫排骨汤,还有一些用韭菜当配菜炒了。再加上一盆油汪汪的红绕肉,和几盘用沙虫干调味的炒菜。虽然没事先做准备,饭菜依然很丰盛。
  那几道用沙虫做的菜,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房子镇对蒜蓉蒸沙虫情有独钟,一盘子他干掉一大半,沙虫的鲜美脆嫩,搭配着蒜蓉特有的味道,简直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余小草留下的沙虫个大肉厚,品质上乘。沙虫排骨汤白如牛奶,味极鲜美,清甜又滋养,就连害怕虫子的柳氏,也喝了满满一碗呢。
  而用沙虫粉做调料炒出来的蔬菜,比平时要鲜美许多。就连周三少也十分诧异,以为小草做菜的手艺又提升了,远远超过有几十年经验的王大厨。
  还没等他开口,余小草就神秘兮兮地道:“我又想出一个调味方子来。你也尝过了,给提点意见啊!如果觉得好的话,我们可以在蚝油作坊里批量生产,销往全国……”
  周三少眼睛一亮,惊喜地道:“你是说,这些素菜味道独特,是因为用了你新研制出的调味料?小草,你真是天才中的天才!我刚刚还想问你为什么今日的菜肴如此鲜美呢!你快把方子写出来,我再分你一成干股!”
  这么一来,自己就占了作坊三成干股了。余小草仿佛看到小银元宝,源源不断地朝自己飞来,乐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了。她想都没想就点头了:“不过,我想再琢磨琢磨方子,争取更加完善!”
  光用沙虫粉的话,肯定会很快被人识破并且模仿,她准备再掺些海带粉和少量香料。事实上,她还真有些烹饪上的天赋,没几天就尝试出最佳比例,鲜美程度远远超过单一的沙虫粉。她还在试验的过程中,捣腾出了五香粉的配方,一并交给周三少操作。
  这么一来,他们的作坊不再是单一的蚝油作坊,生产出的调味料命名“海天”,包含“海天蚝油”“海天味精”“海天五香粉”还有“海天腐乳”……后来,在余小草的提议下,又加了“海天酱油”和“海天陈醋”两样调味品,让海天调味产业更加齐全。这是后话。
  而此时,房子镇却有些不满周家小子,跟自家闺女谈笑风生,惹得闺女娇笑连连。他不时拿眼刀,剜周三少一眼。搞得周三少有些坐立不安。他要不要向小草打听一下,自己怎么得罪房大人了,让他有将功补过的机会。以后,生意做大了,跟官家打交道的时候多着呢,不弄清其中的缘由,只怕有无穷的后患呢。
  房子镇听小草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作坊的前景,见缝插针地打断他们,笑着道:“闺女,这沙虫味道真不赖!难为你能想出来这些菜式。”
  余小草冲他一笑,道:“干爹,好吃你就多吃点!这沙虫不但味道肥美,营养却不逊于鱼翅、鲍鱼呢!赶明儿,我多弄些沙虫干,下次回京的时候,你给干娘带上。我会把烹饪的方法写下来的,让干娘也尝尝咱海边的美味!”
  房子镇一边大口的喝着沙虫排骨汤,一边点头道:“上次你让我带过去的西红柿,你干娘很喜欢。尤其喜欢把柿子烫一烫,用白糖拌着吃呢……对了,你干娘给你做了几身衣服,还有京城的一些小点心,让我给捎回来。都在行李里呢,我去给你拿来。”
  小草赶忙拉住就要起身的干爹,笑道:“干爹,也不在这一时,还是先吃饭吧!你最爱吃红烧肉,这一块肥瘦相间的,给你!”
  房子镇吃着干女儿亲手夹给他的红烧肉,露出一脸的幸福,道:“还是闺女贴心哪!爹没白疼你!”
  余海有些吃醋地看着房子镇碗里的那块红烧肉,用力地咳嗽了两声,朝着自家小女儿看了一眼。等余小草也给他夹了一块肉,他脸上才露出一丝笑意来。
  他旁边的柳氏,看着自家男人难得露出幼稚的一面,忍不住低头笑了。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跟人争宠,还争的是小女儿的注意。她怎么不知道她男人有如此可爱的一面?
  柳氏夹了一筷子韭菜炒沙虫,放在余海的饭碗里。余海抬头看了她一眼。平时,娘子很少在有外人在的时候,给他夹菜的,今天怎么?抬眼接触到娘子温柔中带着了然的目光,余海的脸顿时一热。他这是怎么了?草儿是他的亲生骨肉,即使再多的干爹,也改变不了血脉亲情。他怎么会因为一块红烧肉,就心里不舒服呢?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余家的人又忙碌起来。除了去码头卖卤菜的,其他人都被小草动员起来,去滩涂上挖沙虫。有时候,房子镇不当值,或者小石头休沐,都被使唤着去海边劳动。
  余小草有小补天石这个作弊器在,每天是所有人中收获最多的。有时候一家人加起来,也没她一个人捉的多。为了不把某个海滩的沙虫给逮绝了,小草不断地变换捉沙虫的地域。
  村里其他人对于这一家频繁地挖海肠子,表示很不解。同仁堂已经不收海肠子了,还挖它干啥?几家跟她们交好的,纷纷过来询问。余小草也不隐瞒,把海肠的几种简单吃法,对她们倾囊相授。她们看到余家院子里晾着的沙虫干,心中也起了囤积一些沙虫干的念头。
  毕竟,东山村的渔民都是靠天吃饭的。如果某段时间,海上天气恶劣,靠海吃饭的大多数东山村人,有可能就断了经济来源。村里大多数人家家中清贫,几天不出海还看不出多大的影响,要是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出不了海,不少人家就要断炊了。温饱,一直是东山村村民们所追求的。
  先不说沙虫好不好吃的问题,听余家人说沙虫绝对是可以食用的。沙虫不好保存,沙虫干却可以。若是哪天真到了断粮的时候,用沙虫干炖汤,也可以解燃眉之急。
  一时之间,东山村所属的海岸边,出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拿着各种工具的东山村村民,或弯着腰,或撅起屁股,或趴在沙地上,寻找着海肠子的踪影。
  而珍馐楼也随即推出几道以海肠子,或者海肠干作为食材的菜肴。它们独特的味道,赢得了许多主顾的一致好评。
  京城的珍馐楼一开业,就以烧鸡、桂花鸭、风味卤菜、海肠菜式、蚝油菜式,这五种特色菜肴,赢得了顾客们的一致称赞。就连京城几家老字号的酒楼,也被它争去了不少客源呢!珍馐楼在京城一炮而火,很快凭着层出不穷的特色菜,站稳了脚跟。
  此时,海天调料作坊也开始运作起来。蚝油、沙虫粉味精,都需要收购生蚝和沙虫这样的海产品。珍馐楼以沙虫为食材,也增加了沙虫的需求量。因此,周三少就派人到各个渔村收购这些海产品。


第一百六十二章 嫉妒

  东山村,周三少郑重委托余海帮忙收购。当然,他不会让余海做白工的,珍馐楼给出收购价一成的利润,做他的报酬。附近当然不止东山村一个渔村了,其他渔村珍馐楼也挑选了负责的人员。
  像海蛎子和海肠这样的海产品,在沿海一带太过普遍,而且吃的人不多,所以很少人收购。即使偶尔遇到收购的,价格也很难上去。不过,珍馐楼给的收购价格比市面上要高上一些:海蛎子十文一斤,海肠子二十文一斤。
  虽然海肠子的价格比同仁堂收购的时候低了不少,但药店收购只是一时的,而珍馐楼是一年四季都收购的。
  这个消息传出以后,余家老宅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他们都是来打听关于海蛎子和海肠收购情况和价格的。在余海这得到可靠消息后,东山村的村民们无论老少,都纷纷出动。挖海肠的挖海肠,捡海蛎子的捡海蛎子。
  大海对人们的馈赠是无私的,每逢退潮,人们涌向海滩,涨潮时刻回来。哪怕是夜里退潮,也会有人拎着灯笼,彻夜奋战的。
  只要你肯干,就一定会有收获。一个成年人,一天至少能挖十来斤海肠子,老弱妇孺也能收获好几斤海蛎子。这么算来,东山村每家每户,只要有人手肯出力,一天几百文绝对没问题。
  海蛎子和海肠子源源不断地收购上来,光余海经手的海产品,就有上千斤。这些海产品都被运进了码头的作坊中,调料作坊里的员工,都是签了死契的周家奴仆。无论蚝油还是味精,配方都要绝对保密,核心人员必须是几代都伺候周家的世仆。从家仆中精挑细选了五十人进作坊,面对源源不绝的订单,人员上还是有些紧张。
  尤其是处理沙虫,很是费人工。于是周三少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