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五十年代小日子 >

第83章

五十年代小日子-第83章

小说: 五十年代小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里的无业市民,只要是符合条件的,都被下放到了农村。
  各单位、企业也背了下放指标。
  像他们厂,已经停产的车间,除了一些技术工人,其他人员都被精简掉了。还
  有一批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也被“下放”了。
  徐甜甜因为是军属,倒是没事。
  可其他人就没这么好运了。
  他们销售科被精简了一大半,现在只剩下她和吕科长俩人了。
  这批“下放”人员,有些被分配到了农场去参加劳动,有些被分配到了农村,和
  当地农民一起挣工分。还有一部分,去支援边疆建设。
  按照现有政策,人去哪儿,户口也跟着去哪儿。
  与此同时,原有的“非农业户口”也变成了“农业户口”。
  从此,就与城市绝缘了。
  这时候,妞妞已经两岁了。
  她会跑会跳,会唱歌了。
  她发育得很好,小胳膊小腿很结实。还留着一头齐耳短发,油亮亮的,脸也是
  白生生的,圆乎乎的,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漂亮得很。
  平日里虽然很安静,可从不怕人。
  看着既乖巧,又讨人喜欢。
  婆婆呢,拿她当心肝宝贝。
  怎么疼,都疼不过来。
  于是,可着劲儿给她打扮。
  平日里出门,不敢穿得太好,就在家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妞妞跟她奶奶也很
  亲,一见面就细声细气地喊奶奶,小嘴巴可甜了。
  娘说,“妞妞内秀,聪明着呢!”
  还悄悄跟她说,“翠翠,你婆婆说抒文小时候就是这样的。”
  她感到十分欣慰。
  看到妞妞,就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而抒文呢,只要回来就抱着妞妞不肯撒手。还喜欢趴在床上,让妞妞骑大马。
  她觉得抒文太宠妞妞了。
  春娃小的时候,可没这个待遇哦。
  可抒文自己倒不觉得。
  还揽着她,跟她咬着耳朵说,她才是第一宠,妞妞才排到老二。
  听到这话,她咧着嘴直笑。
  结婚这么些年了,依然有一种新婚时的冲动。
  甜言蜜语,就像一瓶润滑剂。
  滋润着他们之间的爱情,也滋润着他们的生活。
  *
  九月一开学,冬娃读初三了。
  启康也读大四了,开始去邮电局实习了。
  而春娃呢,也提前入了学。
  小家伙可高兴了,又背着书包唱起了“蹦蹦跳跳上学去”。
  本来,她和抒文商量着,想等春娃大一点再去上学。
  可春娃在托儿所里,个子高,长得又瓷实,即便脸上涂了黄粉也遮不住了。
  托儿所的张老师,背着其他人,不止一次问他,“叶俊宁,你跟老师说说,肚
  子饿不饿啊?今儿都吃了啥啊?……”
  春娃记着娘的叮嘱,自然不敢说实话。
  可天一热,穿得少了。
  小胳膊就露了出来,白生生的,直晃人眼。
  张老师早就发现了。
  如果不是看到她脸色发青,蜡黄蜡黄的,恐怕早就向上面反映了。
  因为这个,她决定让春娃提前一年上学。
  春娃五岁半了,在班里能跟得上就成。
  他自小受到冬娃的影响,对学习也挺感兴趣的。还嗷嗷着,要像大舅舅、二舅
  舅、三舅舅和小舅舅那样考大学。
  可惜,等他高中毕业时,大学已经停止招生了。
  她和抒文的计划,是想让他报考文艺兵。
  现在,早一年上学也好。
  年龄小,机会会更多一些。
  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年底,徐甜甜看着东屋里的瓶瓶罐罐,盘算着剩下的东西还能吃多久?
  她想,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下一年,会有所好转。
  而他们一家,终于平平安安地度过了这段艰难岁月。


第97章 
  时间进入了一九六一年。
  各地的农业生产; 在逐步恢复中。
  徐甜甜从报纸上看到,上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予以了纠正。
  从去年十一月开始,一场自上而下的“纠风”运动拉开了序幕。彻底纠正“共产
  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
  章家爹也来信说,公社里大大小小的干部都被集中起来; 学习文件精神。
  社员们的自留地已经归还了; 村里的面貌也发生的变化。
  纠风之后; 镇上也下放了一批人员; 回到村里从事劳动生产。臃肿的办事机构
  精简下来了; 种地的多了; 社员们的怨言也少了许多。
  三、四月里; 又一个春荒来临了。
  城乡居民们再次勒紧了腰带,咬紧牙关挺了过去。
  这时候,公社食堂率先解散了。
  各大队也不再折腾了; 那一度红火的大食堂也陆陆续续地熄了火。村里; 家家
  户户地烟囱冒起了炊烟,自留地也耕作一新; 栽上了农作物。
  田间地头的劳作; 较去年有了一些改观。
  可饥饿带来的创伤和后遗症; 却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
  转眼到了夏收时节。
  抢收过后; 夏粮收成与去年持平,各地粮食短缺的压力也有所缓解。
  可问题依然存在。
  这时候; 城镇清理“非农业户口”的工作继续进行中。
  六月刚过; 城里第二批“下放”指标出台了。
  局里接到任务后,就按照各厂的生产效益; 把下放指标分摊到了厂里。
  食品厂自然也分到了几个名额。
  可去年,富余人员已经精简过一轮了,现在只好拿生产车间开刀。
  启宽大哥因为是技术骨干,自然没事。
  大嫂本属于富余人员,也跟着沾了光。而凤芝也挂在了技术人员一线,章家爹
  在分厂那边当副厂长,还算稳当。腊梅婶子作为厂领导家属,也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关。
  看到这个结果,徐甜甜松了口气。
  这“城市户口”算是保住了。
  以后,生产回升了,这人员不会再精简了吧?
  而爹这边也算幸运。
  他在省店上班,人事关系却在县里。书店里的人员编制本来就卡得很紧,除了
  几个思想上有问题的,也没啥可精简的。
  他跟闺女说,这几个政治面貌不清的,都是“交心”活动中暴露出来的。事后,
  虽然没划成“老右”,可这笔账还是记着的。
  结果,这次“下放”就拿他们填空了。
  可见,秋后算账的厉害。
  她听了,也是暗自胆寒。
  这个年代,一切都是政治挂帅。
  在思想上,即便不做积极分子,也不能当落后分子。
  否则,没啥好果子吃。
  *
  七月里,启康大学毕业了。
  他被分到了市邮电局,做技术员。单位里给安排了集体宿舍,吃住都很方便。
  报到的第一天,就给发了两身制服,穿上可精神了。
  他去照相馆里拍了张照片,给寄回了家里。
  章存林一见,高兴得合不拢嘴。
  孩子终于扛事了。
  他爷爷奶奶见了,指不定会高兴成啥样呢?
  他让凤芝回了一封信。
  让启康在单位里安心工作,暂时不要回家,好把路费省下来吃点好的,等过年
  回来也不迟。逢到星期天,多去翠翠那边坐坐,帮着干点活。
  启康收到回信,也咧了咧嘴。
  翠翠姐那边,他去得可勤了。基本上,每个星期天都过去,在菜地里拔草松
  土,中午再吃一顿好的。
  这几年,他早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了。
  而翠翠姐待他,更是没得说。那是亲得很哪,一直把他当弟弟来护着。
  他呢,也把翠翠当姐姐,甚至比和凤芝还亲。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到了七月中旬,冬娃也初中毕业了。
  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一中,也是省级重点中学。
  学校离家远了,来回跑着很不方便。
  徐甜甜和抒文商量了一下,打算买一辆自行车。
  这时候,自行车算是奢侈品。
  普通家庭还消费不起,市场上的销量也不大,也不需要凭票购买。
  “抒文,把买缝纫机的钱拿出来,买自行车吧?”
  “好,甜甜,就听你的……”
  抒文知道,买台缝纫机是甜甜的心愿。
  可赶上困难时期,这笔钱就一直存着,没舍得花。
  现在,先紧着冬娃再说。
  趁着暑假,让冬娃在小学校的操场上学学骑车。
  他注意到高年级的学生中也有骑车的,不过很少。马路上的汽车也不多,人行
  道很宽。行人要么走着,要么骑车,倒还安全。
  让冬娃骑车上学,还算放心。
  听到买车的消息,冬娃笑眯眯的。
  现在,他已经蹿到了一米六九,瘦瘦的一个细长条,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小娃
  娃了。
  虽然没骑过自行车,可学起来应该很快。
  爹说了,要亲自教他,让他放心大胆地好好学。
  春娃听到后,也乐颠颠的。
  嗷嗷叫着让哥哥赶紧学会了,好带着他玩。
  只有妞妞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瞅着春娃,嘟了嘟小嘴。
  这一幕,正好被甜甜给撞见了。
  心说,妞妞这是嫌小哥哥吵呢?
  这闺女被宠成了这样,也没养成娇蛮的性子。
  可见是骨子里生成的。
  还真别说,妞妞的基因就是好啊。
  *
  星期天,抒文回来了。
  就带着一家人去了百货商店。
  一进门,就直奔自行车柜台。
  在货架下,摆着两种款式,一种是二八式的,一种是二六式的。二八式的横梁
  高,轮子大,车座子也高。二六式的横梁矮了不少,女同志骑着更方便一些。
  一开始,售货员向他们推荐二八式的。
  说前后都能带人,后座上还能挂两只麻袋,特别实惠。抒文考虑了一下,还是
  决定买二六式的。这样,甜甜也可以骑车了,上街买个东西也方便。
  回家时,抒文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前面的横梁上坐着妞妞,后座上驮着春
  娃。冬娃跟在一旁,提着个布袋,个头比她还猛一点呢。
  徐甜甜见了,不由得感叹着。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在她的心中,冬娃还是当初那个坐在她脚背上,抱着她腿打悠悠的小娃娃。
  可那个瓷实的小娃娃,还是长大了。
  在不经意间,成了一位小少年了。
  而她呢,到了秋天就三十一岁了。
  她和抒文早已过了而立之年。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这三个孩子吧?
  晚上,她把这话给抒文说了。
  抒文擦了擦眼镜,看着她。
  忍不住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他想跟她说,因为遇到了她,他才过得这么安宁平和。
  她才是他这一辈子最大的福气呢。
  *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秋收时节。
  不出意外,今年的秋粮收成不错。
  各地缺粮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缓解。
  一时间,无论是报纸上,还是广播里,都在号召大家团结起来,鼓足干劲,力
  争上游。
  徐甜甜带着孩子们,平静地生活着。
  她想,只要熬过了冬天,来年就会变个样子。
  这一年来,她关注着外界的变化。
  即便是在这么艰苦的岁月里,工农业生产的脚步并未停歇,农田水利建设依然
  有序进行着。
  到了农闲时节,青沙河畔的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斗志昂扬。
  公社里,通往田间地头的引水渠四通八达,渐成规模。
  还有,自建国以来,良种培育工作从未停歇。
  这些,都为来年的增产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来,农村的小农经济生产。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后世的农村,正在是前一代的基础上铸就而成的。想着那些沟沟壑壑,在几十
  年后依然发挥着生产效用,不由得心生敬意。
  为这个时代不屈不挠的精神而感动。
  困难终将过去,未来更加美好。
  也唯有抱着坚定的信念,才能活得更加幸福吧?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一九六二年的夏天,各地喜迎丰收。
  这也标志着“三年困难时期”终于结束了。
  厂里的副食品加工已恢复了生产,市面上也出现了肉蛋、禽类和水产品。
  物资丰富起来,人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到了暑假里。
  抒文和甜甜把东屋打扫出来,把冬娃和春娃的小床挪了进去。
  等开了学,春娃就上小学三年级了。
  妞妞也四岁了,进了局里的托儿所。
  婆婆想接妞妞过去住上一段,到了星期天再给送回来。
  甜甜想了想,就答应了。
  公爹和婆婆的年纪也不小了,有个娃娃陪着会开心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