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悍妇的古代生活 >

第13章

悍妇的古代生活-第13章

小说: 悍妇的古代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翘首以盼,不到半个时辰,蒋氏就黑脸回来,往椅子上一坐,一句话都没有。
    女眷们察言观色,大概知道情形。
    蒋氏之女,自进门,就低头不言语,看似表情难过,就有平常要好姊妹偷着问她,她小声嘟囔,“堂堂吴府大小姐,连我府上三等奴婢都不如。”一干女眷人人皆知。
    大姑娘的事一时府里传遍,人人惊奇,背地里同情可怜她。
    大厨房是府里往来最频繁,消息知道最快,柳絮听赵姨娘的丫鬟凤儿绘声绘色描述当晚之事,末了,小声道;“你们没见那些夫人太太菜还未上齐,都借口家里有事回去了,太太的脸色难看,这几日上房平常太太跟前当红的姐姐们,都小心侍候怕太太迁怒到自己身上。”
    上房门紧闭,太太的大丫鬟嫣红守在门口,丫鬟婆子立在阶下。
    里面杨氏怒声,“都是死人,眼皮底下让人糊弄去,朱妈妈,你不是眼看着她把汤药喝下去。”
    朱婆子也不敢说,头一年自己是眼瞅着姑娘喝药,可十年,谁有这耐心,剩一口气的人,她想不会出岔,谁知出这么大纰漏,负责煎药的丫鬟,一日不落送去,空碗拿回来,若是没喝,量那丫鬟没这个胆欺瞒主子,这中间好像哪里不大对。
    一时琢磨不出,趴在地上叩头直劲求饶,“太太,老奴办差了,太太念在老奴侍候多年,尽心的份上,饶了老奴这一回。”
    杨氏咬碎银牙,“让我在人前出丑,你叫我日后怎么做人。”
    杨氏恨恨地道;“不出明日,人人都知道她吴淑真有个狠毒的继母,这还不算,你没看见陈夫人走时的脸色,生怕我吴府的姑娘赖上织造府公子。”
    一旁站着的杨氏陪房全贵家的头脑清醒,“大姑娘若不出门子,挡二姑娘的道,只有大姑娘嫁人,二姑娘的婚事才好张罗。”
    杨氏眯眼,心里冷哼,吴淑真,看你狠还是我狠,你想嫁人是吗,我就让你嫁人。

  ☆、第19章 狠毒后母

“姑娘总算见天日了”蒋氏一走,关上门,晚秋高兴地道。
    吴淑真凄苦牵了牵唇角,“这次让她颜面尽失,她心里在恨我,想害我,也不能公然把我怎样,不但不能害我,还不能让我死,我死了,外人会怎么说,继母害死嫡女,几个妹妹想嫁人,婆家一打听,母亲恶毒,谁家还敢娶。”
    “太太想压着姑娘婚事,现在是不能够了,奴婢猜用不了多久,太太就为姑娘物色人家,二姑娘几个月就及笄,太太着急二姑娘婚事,需得把姑娘先嫁掉,总算能离开这个鬼地方。“晚秋喜悦。
    吴淑真冷笑,“她不会让我好过,哪会有什么好人家,还不是离了虎穴又入狼窝。”
    “那日况大夫怎么说的?”
    晚秋一愣,看姑娘的脸色,知道瞒不过姑娘,遂半吞半吐“况大夫说,姑娘这些年服虎狼之药,虽吃了他开的相克的药,解了部分毒,可服药日子长,毒性侵蚀五脏六腑……不过,若有条件,好生调理,清除体内积毒。”
    吴淑真打断她,“好了,你就直接说,我还能不能生孩子?”况大夫那晚跟晚秋在外屋说话,她隐约听见,猜到□□分。
    晚秋瞅瞅姑娘的脸,神情悲戚,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说怀孩子难”
    “有几分希望?”吴淑真冷静地问。
    晚秋摇摇头,头深深垂下,难过得不敢看她。
    吴淑真跌坐椅子里,脸色煞白,气喘。
    晚秋抬头,吓得扶住她道;“姑娘不舒服?”
    吴淑真摆摆手,深吸一口气,虚弱地道;“我没事,况大夫给的药,吃上,顶一时,表面看像好人一样,有十二分精神头,待过了药劲,身子乏力,方才在花厅我不敢多呆,怕时候长了,露出马脚。”
    晚秋扶她靠在床头,吴淑真摇摇手,喘口气,“我没事,她恨我,不想我痛快地死去,慢慢折磨我,才容我到今日,可她失算了,低估了我,我要好好活着,拿回属于我的东西,为我母亲,为善姐,我都要这么做。”
    正月初六,一整日,大厨房忙得手脚不识闲,柳絮没工夫喘口气;正经忙活到天晚,借口没回周家,躲开周兴。
    直忙到次日中午,碗筷杯盘家伙洗干净,灶上拾掇利落,剩鸡鸭鱼肉捡成块的装了足有五六盆,灶上的几个婆娘,趁着不忙,分了。
    柳絮得了大半只烧鹅、半只熏兔,一块鹿肉,炸排骨,豆腐丸子等,用油纸包了两大包,放到凉快地方,等歇工时,抽空送回家。
    这厢刚分完,一个小丫鬟跑来,“小爷要吃桂花糖蒸栗粉糕”
    陈贵家的道:“这现做可得费些功夫。”
    “快着点”说完,小丫鬟跑了。
    刘婶子赶忙做上。
    糖糕做好,刘婶子喊:“柳絮,你腿快,给小爷送去。”
    柳絮儿提着食盒,小爷吴景玉跟杨氏,住在上房东间屋,吴老爷疼儿子,不像内宅妇人,毕竟有些见识,早就请了西席,教授儿子课业,杨氏放在眼皮底下,督促功课。
    吴景玉正淘气的年龄,逼勒得紧,正耍脾气,柳絮一直脚刚要迈进门,仰面飞来一个纸团,柳絮一闪,纸团擦耳边过去,回神,定睛一看,纸张扔了一地,有的纸上写几个字,有的写两笔,大部分是空白的,上面连点墨迹都没有。
    吴景玉坐在炕桌前,不顺心,抓过一张纸,团团甩过一旁,怨怼,“过年,还要我写这劳什子。”
    柳絮看见满地糟蹋的纸张心疼,想起小生子捡的皱巴巴的草纸。
    柳絮放下食盒,侍候吴景玉的小丫鬟笑着哄他道;“小爷,看你要的桂花糖蒸栗粉糕送来了。”
    端碟子放在吴景玉跟前桌上,柳絮扣上食盒盖子,磨蹭,迟迟不肯走,眼睛瞄着地上的纸张。
    吴景玉拿起一块糕,看看,像有点嫌厌似的,咬了一小口,翻着眼睛看着柳絮,寻思一下,咦了声,“你不是那个胆小的蠢货?”
    柳絮本不想搭茬,看在这些纸的份上,应声道;“是,那日是奴婢被吓到”
    吴景玉咧嘴笑了。
    柳絮仗着胆子道:“小爷,把你地上不要的纸给我好吗?”
    吴景玉咔吧小眼睛,眼珠一转,“你想要,爷可以给你,不过你要答应爷一件事?”
    “什么事?”
    “学几声狗叫?”
    柳絮一咬牙,韩信受□□之辱,学几声狗叫身上也不会掉块肉,张口学了两声犬吠,吴景玉咧开嘴乐了。
    “小爷,我可以拿了吧?”说吧,一张张拾地上的纸张。
    吴景玉抓一把桌上宣纸,抹了两把油手,随手往地上一扔,“拿去吧,蠢货。”
    鄙夷地看了她一眼,嗤笑一声,“蠢货,还想学写字。”
    柳絮也不跟一个孩子一般见识,怕他反悔,飞快拾起地上的纸,走了。
    一路心情兴奋,走回下处厢房,无人处拿出来数数,足有二十多张。
    这时,陈贵家的在门口喊;“柳絮”
    柳絮忙收起来,出去门口,陈贵家的道:“今不忙,你回去歇一日,若有人问起,我就说派你别的差事,你放心回娘家住上一晚。”
    陈贵家的对柳絮颇同情,知道她回娘家看弟妹都是背着周兴俩口子,特意嘱咐她。
    柳絮感激地道;“谢谢陈大娘”
    柳絮把油纸包外面裹了层干净布,纸张揣在怀,出了吴府,顺道在墨香斋买了湖笔和砚台,小小心疼一下荷包又瘪了点。
    柳絮把单张纸用针线在一侧边沿缝上,像书本一样可以翻看,盘腿坐在炕桌前,蘸墨提笔,第一页用简洁线条勾勒几笔,几个儿童背着书包放学归来的图画跃然纸上,做封面。
    翻开第二页,开始默写《千字文》
    三个孩子围坐桌边,小生子洋溢着兴奋的小脸,“姐,这回我也有书了。”
    “哥,我也跟姐学”柳芽儿道。
    “我也跟姐学”宝儿童稚声。
    柳絮笑道;“都学”
    此刻,柳家门前,一个书生趴门缝朝里张望,看院子里没人,书生有点失落,这时,隔壁三婶子出门,上柳家去。
    走到跟前,盯着陆志文问;“你找谁?”
    陆志文红脸,期期艾艾“我送东西”
    说完,不管不顾,把一包东西塞在三婶子手里,人慌里慌张走了。
    三婶子自言自语,“这人真奇怪,送东西不进屋。”
    三婶子大嗓门,一进院子,扯开嗓子喊;“小生子,柳芽儿”
    “来了”柳絮答应声,急忙出来。
    “你在家呀?什么时候回来的,我跟当家的说,过来看看三个孩子晚饭吃了没有。”
    边说,把手里那包东西交给柳絮,“门口有个书生,探头探脑的,我一问,把这包东西塞给我,一句话没说,人就跑了。”
    柳絮接过,打开一看,是一包雪花糖。
    陆志文,又偷家里的东西,向姑娘献殷勤。

  ☆、第20章 婚事

正月初八,吴府宴请是本族亲戚和杨氏娘家亲戚,自然吴老爷嫡妻娘家人,也不能不请,吴老爷嫡妻柏氏的娘家已没什么人,就一个同父异母庶出的兄弟,她出阁时,尚在襁褓。
    柏舅爷生母出身卑贱,柏氏的母亲不许进门,养在外面,待柏氏出嫁,家产一半给柏氏做陪嫁,柏氏的母亲的嫁妆体己钱悉数给柏氏,因此,吴老爷生意蚀本,短钱使,靠妻子丰厚的嫁妆,渡过难关,东山再起,柏氏一死,杨氏掌家,柏氏嫁妆掌握在杨氏手里。
    柏老爷死后,柏氏的母亲丈夫死了,女儿没了,在族人劝说下,认下柏舅爷,那时,柏舅爷生母已死,柏舅爷已通人事,跟柏氏的母亲关系淡漠,自然对长姊和外甥女也不亲近。
    吴老爷继妻杨氏的父亲曾任知县,后因粮库失火,玩忽职守入狱,杨氏的母亲家产变卖,四处告贷,筹不足银两救丈夫,一股急火,身染重病,撇下杨氏姊妹去了。
    杨氏勾搭上吴老爷,成了吴府当家主母,吴老爷拿出银两,替岳父开脱罪名。
    如今杨氏的妹子嫁给江南三大茶商之一申家,杨氏一门风生水起。
    柏舅爷坐在厅堂一角落,吴府亲眷族人,大多奉承杨氏娘家人,柏舅爷冷落一旁。
    柏舅爷冷眼看吴府奢华,心底不服,暗想,我柏家的家财,你吴家擎受,我柏家反倒没落,赶不上你吴家,当真咽不下这口气。
    吴淑真差晚秋去前厅请柏舅爷,朱婆子奉太太命监视吴淑真主仆,看晚秋往前厅去,急忙去告诉太太。
    杨氏陪着一干亲戚女眷,看朱婆子慌张进来,递了给眼色,二人出去偏厅,朱婆子自上次因她误事,太太念在她出力分上,网开一面,朱婆子这次不敢疏忽,悄悄伏在杨氏耳边嘀咕几句。
    杨氏不屑道:“柏家那杂种能有多大能耐,看他能把天翻过来。”
    马婆子忙赔笑道;“那是,老奴是怕大姑娘生幺蛾子,前的事老奴总觉得其中哪里不对劲。”
    “你盯着他,不许离开半步,听他们说什么。”
    朱婆子得太太吩咐,回前厅看柏舅爷不在,问下人说柏舅爷在偏厅等姑娘,疾走跟去内宅偏厅,正好看见大姑娘吴淑真由晚秋扶着往偏厅来。
    堆上笑脸,一阵风地迎上前,“姑娘怎么出来了,外宅宴男客,姑娘若有事,吩咐奴婢就是。”
    吴淑真冷淡地道:“我想跟舅舅说几句话,妈妈要不要听。”
    朱婆子面露尴尬,“姑娘耍笑老奴,前厅宴客,下人都忙那头,老奴是怕姑娘一时使唤,找不到人。”
    吴淑真径直朝偏厅走去,进门就见一年轻男子站在西墙一幅画轴前,穿着灰青绸棉袍,不寒酸,也不华丽,那男子听门声,调转头。
    吴淑真上前蹲身一福,“淑真见过舅舅”
    柏舅爷神情淡淡的,没有亲人见面的喜悦,“是外甥女,我都认不出来了”
    “甥女身体不好,一直未能拜见舅舅,是甥女礼数不周。”吴淑真低身福了福。
    “这却怪不得甥女。”
    二人落座,柏舅爷道;“每年过府,姐夫都说你身体不好,不能出来见客,身子大好了。”
    柏舅爷纯粹的客套,丝毫无关怀之意,
    柏舅爷开了家商号,察言观色乃商人本色,看甥女笑容牵强,又看旁边那老婆子眼睛像钩子似的,心里明白无母甥女日子不好过。
    吴淑真问舅舅生意状况,柏舅爷眼神中有些许无奈,手头空乏,铺子生意冷清,只淡淡地道:“还过得去,家小尚能混口饭吃。”
    吴淑真心里有数,柏舅爷来吴府受冷落怠慢,在吴家人眼里就是上不得台面的小生意人。
    甥舅之间没什么话说,柏舅爷见过甥女,便叫下人告诉吴老爷一声,推脱家中有事,先走了。
    朱婆子没听出什么要紧的话,略失望,回杨氏去了。
    吴淑真扶着晚秋往回走,晚秋道;“舅爷态度冷淡,跟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