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悍妇的古代生活 >

第120章

悍妇的古代生活-第120章

小说: 悍妇的古代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霞坐在炕沿边,眼睛一扫,一目了然,家徒四壁,伸手从怀里摸出一张银票,递给念琴,“拿着,这是王妃让给表姑娘的。”
    念琴看一眼银票票面两千两,唬了一跳,有点犹豫,这么大一笔钱,不知该不该收下,想收下,又怕柳絮责怪,紫霞塞在她手里,“我跟你说,这银钱有说道,不是王府账上的,是王妃的私房钱,王府里的钱财表姑娘不要,这张银票表姑娘该要,你听我跟你说。”瞅瞅没有人,小声道:“王妃别说是从自己体己钱里拿出二千两,就是两万两王妃也乐得愿意,表姑娘收下王妃心里才高兴,表姑娘若不要,反倒让人犯寻思。”
    念琴听她说得是这么个理,收下银票,放好,这样安了王妃的心。

  ☆、第129章

柳絮在木工铺订下桌椅,顺带去布庄扯布,临近年下,汝阳城大街小巷热闹起来,店铺生意兴隆,布庄买*平常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上街购物,贫寒人家,每年节下,发狠置几套新衣,走亲戚穿出去体面。
    柳絮盘算着做几套新被褥,扯几块料子,给小生子几个缝制新衣裳,东西买齐了,往回走。
    柳絮抱着一堆料子和棉花,快走到胡同口,就看见一个女子上了轿子,一晃像是紫霞,没等她招呼,小轿起轿跑走了。
    柳絮进了小院,念琴正扫院子看见,忙扔下手里的笤帚跑上前把柳絮手里的东西接过去,边往屋里走边道;“姑娘回来晚一步,紫霞姐刚才来了,来送银子。”
    柳絮第一个反应是赵琛派她送的,转念不对,赵琛支使人来该是宫保,“是王妃让她来的?”
    “是,姑娘猜得真准。”念琴进屋,把手上的东西放到炕上,伸出从被褥底下摸出银票,递给柳絮。
    柳絮接过撩了一眼,心念一动,两千两银票,王妃出手阔绰,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行事为人上真挑不出错来。
    念琴怕柳絮怪罪,忙解释道;“奴婢本来是不想收的,紫霞姐说这不是王府公中账上的钱,是王妃的体己钱,姑娘不收下,王妃心难安,奴婢想既然送来了,姑娘日后有不少用钱的地方,替姑娘做主收下了。”
    “既然送来了,收下就收下了。”柳絮这一次破例没有推却,王妃跟她之间彼此心知肚明,有的话不用摆在明面上说出来,陈氏这张银票不乏对她感激之情,八成出于真心,念琴说得对,日后用钱的地方多,生子上学,还有宝儿和柳芽儿将来都需要钱。
    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习俗祭灶,祭灶日又迎春日。
    二十三这日,小生子官学放假一日,柳絮天一亮醒了,看念琴睡得香甜,没叫醒她,蹑手蹑脚穿鞋下地,煮了一锅玉米面粥,热了几个白面馍馍,有昨晚煮熟几个咸鸡子,绊了一个咸萝卜条,这是三婶子给的自家腌制的冬天下饭的腌咸菜。
    柳絮准备好早饭,东屋里有了动静,好像是念琴和几个孩子醒了,念琴看旁边柳絮铺上空着,细听灶间有动静,赶紧穿衣起来,走出来,嗔怪道;“姑娘醒了,不喊奴婢一声,自己忙活上了。”
    柳絮手上忙着,答一句,“我看你睡得香,就没叫你,你这两日做衣衫累,想让你多睡一会。”
    念琴听柳絮话里话外透着对她关爱,她平常不太擅长言辞,心里感动,嘴上动听的话碍于出口,看屋角的水缸里剩半下水,遂提着水桶,出去提水,柳絮嘱咐一句,“早上凉,你多穿点。”
    “没事,哪有那么娇气,原来在邵府侍候人,比这苦都吃过。”念琴说着,出了门。
    灶台上摆一溜洗干净的空碗,柳絮盛粥晾上,正好几个孩子起身,粥凉了,喊小生子帮弟妹洗脸,摆桌子。
    柳絮订做的桌椅等昨木工铺都送来了,正好赶在年前家里都置办齐了。
    小生子今学里放假,祭灶是个大日子,吃完早饭,柳絮宣布带着三个孩子上街,柳絮说完,就属宝儿和柳芽儿最高兴,柳芽儿一脸渴望,“姐,年下新衣裳有了,我想买个红头花戴上,还有红头绳,隔壁二丫说她娘都给她买了。”
    柳絮手里握着梳子,端着菱花镜照照,笑着道;“好,我当什么,不是值钱玩意,买,都买。”
    宝儿转转眼珠子,“姐,我要灯笼。”
    念琴一旁从包袱里找出一件玫红凌袄,正准备去西屋里换上,听宝儿说,接话茬道;“宝儿,灯笼不用买,念琴姐给你糊一个,保证不比买的差,既好看又结实。”
    小生子几个穿戴整齐,一家人出门,柳家人刚走出院门,碰巧正遇上隔壁出门倒污秽物的邹家娘子,看见柳絮姊弟,小眼睛刹那一亮,“这不是柳家大姑娘,怎么不是说你们搬去你舅家住,搬回来了?”边说,探询目光围着柳絮身上打转。
    柳絮心想,这不是明知故问,都回来不少天了,不信她不知道,遂敷衍道:“舅家过年,来人去客的,我们姊弟住着不方便,就搬回来了。”柳絮说得自然,谎话说个三五遍,连自己都当真了。
    邹家娘子狐疑地眼神,“是这么回事,是啊,金窝银窝的不如自己的狗窝。”
    这胡同里住的都是平头百姓,三教九流,各种营生都有,说话直白粗俗,柳絮也不介意,繁衍几句,让邹家娘子有空过来玩。
    柳絮一行走远,柳芽儿小声对柳絮道;“二丫她娘问我好几次了我们姐几个是不是在舅家犯了什么错误,让人撵出来了,我都照姐说的,舅家人多,房屋挤,就搬回来了,她娘总打听舅家长舅家短的,我都没告诉她,二丫她娘不好,总说别人坏话。”
    柳絮突然发现柳芽儿长大了,柳芽儿过年七岁了,古代女孩子早熟,七岁懂得不少事,柳絮疼爱地摸摸她头,“妹聪明,以后她再问,就说什么都不知道。”
    柳芽儿点头,“姐,我记住姐的话了。”
    柳絮带着弟妹们雇车去清华寺附近西塘正街,商街上,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到处是卖桃符、祭灶糖、灯笼,一应过年的东西应有尽有,柳絮先在摊子上买了灶糖,又给柳芽儿买了一朵红绒花,红头绳,给宝儿买了对银镯子,手镯上挂着两个小铃铛,宝儿走起路上总是故意甩甩手,铃铛发出脆响,
    街上人多,一点不觉冬日的寒冷,宝儿把小手晃了晃,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旁边一个年轻后生,听见响声,朝这厢看来,惊喜叫了声,“柳姑娘。”
    柳絮一看,这年轻后生原来是柏舅爷铺子里的伙计,那伙计自上次给柳家送东西,柳絮出手大方,赏赐丰厚,看见柳絮异常亲热,“姑娘置办节下东西,今小年夜买灶糖?”
    柳絮看他手里也提着灶糖,笑问:“你家大爷医馆里还很忙吗?”
    “这阵子好多了,前阵子瘟疫忙得整日饭都吃不上一口。”
    伙计搭讪着,同柳家一家人同路,走出西塘正街。
    柏家小轿子等在街口,伙计道;“小的铺子跟姑娘家顺路,捎带两位公子一程?姑娘三个女眷顾一乘小轿子就能坐下了。”伙计好心,想替柳絮省下雇车钱。
    “我们一家已经不住那里了,搬回原来的老宅,谢谢小哥,改日我到府上拜谢你家大爷危难之时出手相帮。”柳絮客套几句,跟那伙计分手。
    柳家的人坐上车子,往相反的方向驶去。
    黄昏后,吃过晚饭,西间里掌灯,小生子拿出书本看,念琴洗碗收拾灶间,柳絮进到西间,小生子坐在书桌前看书,看见柳絮进来,叫了声,“姐。”放下手中的书本。
    柳絮坐在他旁边,微笑道:“弟真用功,姐跟你问两句话,不耽误你吧?”
    “不耽误,姐问吧!”小生子仰着小脸看柳絮,小生子一双大眼睛黑亮,天真无邪。
    “弟,姐记得跟你说过,姐那次磕破了头,什么事都不记得了,姐寻思要过年了,柳家的亲戚也该走动走动,平常不来往,节下谁家没几房亲戚,亲戚们都不来往,让人见笑,弟可记得咱家离得近的都有啥亲戚?”柳絮跟孩子说话,不用太担心,孩子虽说是懂事早,比成年人想得终究简单,不能怀疑什么。
    小生子想了半天,摇摇头,“姐,我不记得咱家有啥亲戚。”
    柳絮想小孩子大概一时忘记了,启发他道;“弟想想,弟记事起,爹娘领没领弟去过亲戚家里,或有没有亲戚来过咱家?”
    小生子认真想了想,苦着脸,“姐,我没有印象,从我记事,就没去什么亲戚家里,也没看见有亲戚来过。”
    柳絮诧异,小生子今年过年就十岁了,四五岁时应该有点记忆,难道这五六年逢年过节从没有一个亲戚来,柳絮看小生子一脸茫然,知道他没说谎,是真不知道,也就作罢,一想,小生子若是不知道,柳芽儿和宝儿问了也是白问,更不能知道了。
    入夜时,柳家一家人先到灶间,摆上桌子,柳絮在灶台上摆上灶糖。由小生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祷告完后,柳絮拿出一根灶糖放到火上烧成糖稀,然后糊住灶王爷的嘴,把灶王像从墙上揭下来,拿到院子里烧成灰,招呼小生子放上一挂鞭炮,送灶王爷上天。
    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夜,梁王府祭灶,内宅花厅里摆下家宴,王府女眷一年难得有点热闹,闲来无事,精心梳妆打扮,女眷早早都到齐了,梁王和王妃一到,酒宴开席。
    自打梁王一进花厅,一群女人都瞪大眼睛瞄着王爷,赵琛一袭精美的袍服,施施然入座,一干姬妾很久没看见王爷,自表姑娘走后,王爷就没踏进内宅半步,这群女人惊讶地发现短短数日,王爷面容憔悴清减,双眸幽深森冷,看着令人揪心,大殿上原本热闹的气氛顿时变得冷清。
    陈氏击掌,梁王府歌舞伎献上新排练的歌舞,王妃陈氏拿眼睛漂着赵琛,看丈夫的眼睛往柳絮从前坐的地方看,柳絮的位置空着,赵琛眼底深处藏着刺痛受伤,陈氏呼吸一窒,心似针扎了一下,夫妻一体,他不快乐,她怎能快乐?
    赵琛敷衍一会,便借故离席,赵琛进殿前后没盏茶功夫,陈氏突然觉得这小年过得索然无味。
    一干女眷看王爷走了,掩饰不住深深的失望,大殿上一时有点冷清,这群女人都冲着一个男人来的,那男人走了,都提不起精神。
    剪刀胡同里,离柳宅院门口不远,一乘小轿一直停在原地,轿子里静坐一人,漆黑夜色中分辨出那人闪耀的星眸,望着柳家小院,这时,小院里发出噼啪爆竹声和孩童的欢笑声。
    夜空中纷纷扬扬洒下雪花,不知过了多久,小轿顶落了厚厚一层积雪。

  ☆、第130章

农历腊月二十六,农户杀猪,柳絮跟念琴商议上街割肉,买几只活鸡鸭,准备过年的嚼过。
    柳絮和念琴提着篮子布袋子正准备上街,小生子跑进来,“姐;快出去看看,王府里送来好多东西。”
    柳絮急忙放下手里的袋子,赶出去,就见院门大敞四开,宫保站在门口指挥着人往院子里扛东西。
    宫保看见柳絮出来,吩咐下人们一声,“把东西抬到灶间里,不许乱放,整齐地摆好。”然后走过来,笑得两只小眼睛快眯成一条缝,“表姑娘,这是下面官员孝敬的,王府里吃不了,王爷吩咐让给表姑娘送一些,王爷的意思给表姑娘银钱,表姑娘不能要,还是送点实惠的,省得出去现买。”
    柳絮看着进来七八个下人,扛着五六袋子米面、半头猪,一整只羊、还有一角牛肉、成对的鸡鸭鹅,还有不少野味,野猪肉、鹿肉、狍子肉等。
    宫保怕柳絮开口拒绝,陪着小心,“表姑娘一定要收下,若表姑娘不收,奴才回去可就遭殃了,连这点事都办不好,王爷怪罪,奴才可吃罪不起,表姑娘只当是心疼老奴了,这年下,走个亲戚没有赤手的,对王府来说,这点东西不算什么。”
    “东西太多了,柳家这几个人够吃半年了,保公公回去跟王爷说,就说王爷的心意我领了,以后不用费心了。”柳絮暗想,藕断丝连对彼此都不好。
    宫保看柳絮没拒收,高兴得连连道:“老奴回去一定把表姑娘的话带到。”
    柳絮迟疑一下,终究还是开口问了句,“你家王爷可好?”
    “不瞒姑娘说,我家王爷不好,自表姑娘离开王府后,王爷整个人镇日不思茶饭,形容憔悴,姑娘若是现在看见,没准都认不出来了。”
    宫保撩起袖子抹眼泪,“王爷这是折磨自己个,老奴看着心疼,老奴从没看见王爷对那个女人像对表姑娘这样,老奴不能责怪表姑娘,表姑娘有自己的想法,男女之情不是强求不来,只怪老天不长眼,这一切怎么就发生了。”宫保大吐苦水,口口声声不责怪柳絮,话里隐含着埋怨,让柳絮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事,害了赵琛似的,她知道宫保的话里有水分,但自己离开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