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

第9章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第9章

小说: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儿呆呆地看着他,一时没留神,打了个哭嗝。
  小容子是傻了吗?
  他看不见摄政王的脸色?这般凶神恶煞,简直可以止小儿啼哭了……他还敢提什么供冰的事,还敢问王爷讨冰,怕是活的不耐烦了。
  凌昭脚步一顿,随即走出殿门,并未说什么。
  秦衍之回头看了眼容定,抱着狗跟了上去。
  摄政王走了,宝儿见江晚晴站在里面,披头散发的,顿时心酸不已,泪流满面地飞奔进去:“娘娘!奴婢没用,您受苦了……”
  江晚晴拍拍她的背脊,微笑:“还好。”
  宝儿兀自抱着她哭得伤心。
  容定没有进殿,只是抬起头,望着雨雾中,那两人逐渐模糊了的背影。
  震怒是表面,内里……只怕失魂落魄了罢。
  上次瞧见凌昭这幅不人不鬼的死样子,还是父皇过世那年,宫庭家宴,凌昭回府后没多久,密探传来消息,燕王吐了口血,把自己关在演武场,练了一晚上的刀剑,彻夜未曾合眼。又过了一天,听说凌昭高烧不退,卧床不起。
  他这个七弟,从小是铁打的身子,突然发病,八成是心病所致。
  凌昭走的极快,不一会儿便消失在视线的边缘。
  容定笑了一笑,不无恶意的想,不知这一回,他又要吐上几口血,病上几日了?
  *
  等大雨停了,回府的路上,凌昭坐的轿子。
  秦衍之想,这样也好,若是让王爷骑马,他在气头上,没准一挥鞭子,驰骋到城外发疯去,这雨虽然暂时歇了,看天色,晚上还是要下一阵的,淋着他就不好了,毕竟眼下不比在北地的时候,多少事情等着王爷处理,片刻不得松懈。
  可不好的是,凌昭非得叫他一起坐在轿子里。
  秦衍之内心叫苦不迭,他对摄政王忠心耿耿自是不假,但此时此刻,他实在不想待在王爷身边,怪吓人的。
  凌昭沉默了一会,忽然道:“传本王的话,送进宫的那只猫,赐名忠勇。”
  秦衍之愣了愣。
  忠勇,中用?
  他斟酌着开口:“王爷,您不是嫌弃那只猫不中用,办事不利,反而是今日的狗儿,颇为懂事吗?”
  凌昭冷笑一声:“太能干了,就成了祸害。”
  秦衍之暗自长叹了声。
  这算什么事呢?
  王爷在长华宫受了气,不舍得恨那个伤了他心的人,倒是迁怒到了狗身上,恨那只狗跑的太快,害他满心喜悦去了这一趟,却落个情场惨败。
  凌昭的目光移到他身上,淡淡道:“本王分明说的是那侍卫不中用。”
  秦衍之敛容正色道:“是属下糊涂,记差了。”
  无论何时,凌昭的背脊都是挺的笔直的,平常他坐在轿子里,必定端端正正,此时却靠着轿中软枕,沉默良久,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还有,天气炎热,长华宫早中晚的冰盆,不可断。”
  秦衍之惊愕地看过去。
  凌昭脸上不带表情,冷淡道:“夜里太热,她若睡不着,定会胡思乱想。”
  他又深吸一口气,竭力平复心态。
  这七年来,凌暄在江晚晴面前,都不知道是怎么抹黑他、挤兑他的,以至于江晚晴对他误解如此之深。
  是了,凌暄心思深沉,手段卑鄙无耻,既然能横刀夺爱,为了得到江晚晴的心,他肯定会使尽诡计,花招百出,直到江晚晴和自己离心。
  归根究底,全是凌暄当年趁人之危的错,此生此世,夺妻之仇不共戴天。
  这么一想,极怒过后,凌昭的脸色缓和了些许。
  凌暄从他身边夺走了江晚晴,又不肯善待她,将她丢在长华宫里,严冬酷夏,她吃了太多的苦,成天胡思乱想,忧思成疾,才会对他那么无情,这绝非她的本意。
  凌昭微微拧眉,念及江晚晴说的狠话,不禁责怪起了江尚书和尚书夫人,好端端的,偏要教女儿念什么《女戒》、《妇德》。
  他的晚晚最是听话孝顺,怕是读这些书读傻了,总惦记见鬼的出嫁从夫,因而才会有殉情的混账念头。
  也怪他自己,当年见她读这般迂腐的书籍,没有一把火全烧了。
  怪来怪去,能想到的人全怪罪了一遍,就是不肯怪到罪魁祸首江晚晴的头上。
  秦衍之清了清喉咙,道:“王爷,先帝不日便会下葬,您看,今晚是否请张先生过来,共商大计?”
  凌昭收回心思,点头:“你稍后派人去请。”
  秦衍之沉吟了会,缓缓道:“朝中武将多半向着您,倒不怕出什么乱子,只是那几个文臣——”他眸中一冷,讽刺道:“手不能提,肩不能抗,全身上下只一张嘴最厉害,凭嘴皮子却能搅动风云。其中以大学士文和翰、礼部尚书孙泰庆为首,又以文和翰尤为刚烈,不得不忌惮。”
  凌昭低下头,目光垂下,拨弄手上的一枚白玉扳指。
  秦衍之屏息凝神,等待他的答复。
  半晌,凌昭掀起轿帘,望一眼乌沉沉的天际,放下帘子,坐回来时,眉眼之间似乎也染上了天际的阴郁色泽。
  “若不能为本王所用,便成阻碍,总有法子去掉。”他转了转玉扳指,语声寒凉:“他自是刚烈正直,本王就不信,朝中人人都如他。”
  秦衍之一笑:“王爷说的是。识时务者方为俊杰,自有他人识大体、懂变通。”
  远处又响起了雷声滚滚,今夜风雨不歇。
  凌昭闭上眼:“下葬仪式当日,朝堂之上,只能有一种声音。”
  *
  宝华殿。
  因为先帝的缘故,这些天来,宝华殿内都有诵经的僧人,佛音彻夜不绝。
  李太妃一早就来了,僧人们本想避让,退去偏殿后堂,她不欲众人劳师动众,自己到了后殿,手执一串念珠,虔诚地跪在菩萨像前,口中念念有词。
  除了她,也许不会再有人记得,今日,也是圣祖皇帝的元后,先帝的生母,文孝皇后的生辰之日。
  文孝皇后和先帝一样,都是病弱的身子。
  李太妃始终记得,很多年前,她进宫的时候,只是个愚钝无知的少女,家世算不得最高的那一等,脑子不聪明,容貌也不出挑,在深宫里举步维艰,刚被临幸没多久,就被人陷害、触怒了皇上,受了两年的冷落。
  如果不是文孝皇后见她可怜,帮扶了她一把,她的这条命,早就埋没在宫里,成了无名无姓的一缕幽魂。
  文孝皇后对她有恩,若不是这位菩萨心肠的皇后,就凭她的才智,根本不可能平安生下凌昭。
  如今皇后姐姐过世多年,先帝也随他母后去了,只留下福娃这根独苗,又是个那么招人疼的孩子……李太妃叹了口气,一颗颗佛珠拨过去,心思越来越沉重。
  文孝皇后总是让她想起一个人。
  那人也是一样的美丽,温柔,善良且宽容,一生行善,从无卑劣之心,也曾统领六宫、凤仪天下。
  文孝皇后早逝,那人如今困守冷宫,生死只在他人一念之间。
  这世上,为何好人总是不得好报?
  李太妃心中一痛,双手合十,轻声道:“……妹妹无能,无法令昭儿回心转意,只怕他终将铸成大错,再无转圜余地。姐姐如在天有灵,千万保佑晚晴和皇上,护他们母子平安周全。”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全世界都有错,人有错,狗也有错,可能我自己有错,反正我心上人是没错的,都是刁民要害她。
  女主:……这位先生,请你清醒一点。


第12章 
  自从凌昭留了狠话,江晚晴就在等他许下的‘成全’。
  虽说死后就能回现代,见到父母和朋友,但是对于死亡,她到底也是有点害怕的,起初便是以这种又畏惧又期待的情绪,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就连傻乎乎的宝儿,都知道主子狠狠得罪了摄政王,怕王爷暗地里使坏,便格外留心起了平时的饮食,紧赶着翻找出从前试毒的银筷子。
  等王爷离开后,外头送饭菜进来,宝儿自告奋勇,抢着就要试毒。
  这可真是麻烦透了。
  江晚晴抢过宝儿手里的筷子,牢牢护着自己的饭食,不准别人动,夹起一筷子就要往嘴里送。
  宝儿心惊胆战,死命地拽着她的手腕,不让她吃那不知有毒没毒的菜,哀求道:“娘娘听奴婢一句,王爷动了好大的脾气,只怕他存了歹毒的心,这菜……先让奴婢替您试一试!”
  江晚晴叹道:“就算当真是催命的饭,那也是我的命数。我受困于长华宫,本就只能任人宰割,躲得了今天,还能躲明天吗?”
  宝儿双眼含泪,拼命摇头:“使不得、使不得!真、真有万一,奴婢也要走在娘娘的前头,怎可让娘娘以身犯险!”
  江晚晴无奈:“他要杀的是我,你死了有何用。宝丫头听话,快放开……人生自古谁无死?也许我的死重于泰山呢。菜都凉了,该上路了,你别捣乱——”
  宝儿只是不肯,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纷纷落下。
  两人僵持不下,最后还是容定执起筷子,不慌不忙地尝了一口。
  宝儿和江晚晴皆是一怔。
  江晚晴第一个反应过来:“小容子,你——”
  容定淡淡笑了笑,声音平和:“口味淡了些,还好。”
  宝儿花容失色,惊叫道:“小容子你傻啊!快吐出来,万一有毒的,可不害了你的性命!”
  容定又是一笑,平静地一道道菜尝了过去,然后放下筷子,道:“娘娘请用。”
  江晚晴盯着他一会儿,见他容色如常,过了好些时候,还是脸不红气不喘的,嘴唇也没发黑,依旧是极好看的淡粉色。
  宝儿喜道:“娘娘,没毒!”
  江晚晴却失了兴致,起身离开,恹恹道:“我没胃口,你们自己吃。”
  宝儿茫然望着主子的背影,呆了会儿,转头看着往碗里夹菜的少年,扬眉道:“瞧不出来,你的舌头这般挑剔,平日里吃惯了粗食,御膳房送来的山珍海味,你倒嫌弃味道淡了。”
  容定微笑,道:“我也瞧不出来,原来宝儿姑娘的胆子这么大。”
  宝儿奇怪:“你什么意思?”
  容定用筷子轻轻敲了敲碗口,一本正经道:“幸好无毒,若是里头真加了点什么,宝儿姑娘抢过去吃了,先是眼睛流下黑色的血,和你的眼泪混在一起,好不吓人。接着鼻子和嘴巴也流血,牙齿都染成了黑的,最后七窍流血,死状凄惨,堪比索命厉鬼——”
  宝儿每听一句,脸色就白了一分,忍不住捂着耳朵,跳了起来:“你乱说什么?走开走开!就知道吓唬我!”
  容定见她慌不择路地逃走了,笑了笑,拿起一双干净的筷子,端起碗,走回江晚晴的房里。
  江晚晴坐在床上,脸上写满了失望,正在连连叹气。
  容定蹲下,柔声道:“方才王爷在时,娘娘跪了好一会儿,又掉了眼泪,折腾下来不累么?好歹吃一点。”
  江晚晴扭过身,向着床里边:“说了不吃。”
  容定夹起一筷子菜,哄道:“就一口。”
  江晚晴闷着不说话,他便一直举着筷子,江晚晴看不过去了,双唇张开,任由他喂了点菜,心不在焉地吃下去,味同嚼蜡。
  容定眼里漫开一丝笑,就那么一筷子一筷子的,耐心喂了下去。
  江晚晴原本一心求死,根本没的胃口,后来一想,就算等死,那也要存足力气,没准凌昭准备登基以后,才一道密旨送她升天呢?
  她看着容定,很有几分不好意思,接过他手里的碗筷:“你刚才说味道淡了?我吃着正好。”
  容定眸中温柔似水,耐心解释:“小时候,我三不五时的生一场病,各种各样的药用了不下百余种,尽是些苦涩难下咽的,因此我的口味挑剔,甜要极甜,咸也要极咸。”
  江晚晴劝道:“这习惯不好,多糖多盐易得病。”
  容定笑起来,细长的眼睛弯着,眼底的柔情更是能滴出水来:“多谢娘娘关怀。”
  等到他退了出去,江晚晴斜靠在床榻上,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是巧合吗?
  自小体弱多病的人,难道都有这坏毛病?
  上一个口味这么古怪,甜要极甜,咸要极咸的人……如今躺在永安殿的金棺里,早已过世多时。
  *
  文府。
  大学士文和翰年初刚过六十大寿,为官数十年,历经三朝天子,先帝驾崩后,他一连哀哭几日,身穿孝服,只吃稀粥、喝白水,整个人干枯得像老了十岁。
  他的夫人和孩儿们劝也劝过了,求也求过了,文和翰一概不听,他们便也无计可施,只能跟在老爷身边哭泣。
  这一晚,文和翰把大儿子单独叫进了书房。
  文有孝看着父亲瘦得凹下去的双颊,忧愁不已,忍不住苦劝:“父亲,先帝驾崩,皇上年幼,正需要您的扶持,您便是顾念着皇上,也不能累坏了身子!您想想,若是没了您这一派的支持,皇上可就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