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

第76章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第76章

小说: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殿一直门窗紧锁,由专门的人看守。
  此刻,太监浇了满地的油,有人执火把,正要进去,秦大人上前一步,拦下了。
  他站的近,恰好听见秦大人压低了声音:“不急……慢慢来,你进去以后,起码等上一炷香的时间——”
  父皇冷眼扫过来:“秦衍之。”
  秦大人便叹气,挥挥手:“烧!”
  熊熊烈火一点即燃,火舌席卷直上。
  父皇紧绷着脸,火光映在他漆黑的眼底,片刻的压抑和沉默,他咬了咬牙,仿佛恨极了,一声令下:“灭火!”
  “……”
  秦大人叹了口气,看父皇一眼,转身指挥侍卫扑灭大火。
  他愣住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这……这比朝令夕改还迅速,变脸如翻书,说好的君无戏言呢?
  虽然灭火即时,西殿还是烧坏了小半,住不得人。
  后来,他听说,父皇从不明说,但对此是后悔的,还因为秦大人没有劝谏到底,恼过一阵。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真实性存疑。
  父皇总是教导他君子一诺值千金,言出必行,可他自己总在某件莫名其妙的事情上反复无常。
  那是一具无名的棺椁,停灵皇陵外足有数十年。
  宫里的老人对棺椁主人的身份三缄其口,其他人便只能猜测,大都说是侍寝过的嫔妃,因犯下重罪,触怒了父皇,死后依旧不得入土为安。
  父皇曾多次命秦大人随意找块地下葬,每次刚说完,秦大人门还没出,立刻反悔,又不许他去。
  如此几次,秦大人想必都烦了,左耳进,右耳出,敷衍的很。
  除去这桩怪事,父皇为人是极果决的。
  譬如,很多年之后,父皇过完七旬寿诞,毫无征兆的,突然下旨禅位,举朝震惊。
  众臣纷纷上书求父皇收回成命,他也一样,连续好几天,长跪养心殿外,求了又求,请了又请。
  非是他故作姿态,显摆自己谦逊孝顺。
  而是父皇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一直康健,如今大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他这个太子当的好好的,没有必要这么快当皇帝啊。
  可不管旁人怎么劝说,父皇无动于衷,四个字打发了。
  ——朕意已决。
  禅位后,父皇在西殿住了几年,可慈宁宫毕竟是历代太后所住之地,不方便,年前,他便动了迁往长华宫的心思。
  这就有他头疼的了。
  他的嫔妃不多,多的是闲置的宫殿,哪一处不比废弃多年的长华宫好?真要搬去了,可不是落人口实,让人说他不孝,对太上皇不敬么?
  但他不敢违逆父皇。
  那就修罢,缝缝补补洗洗刷刷,至少不能太寒碜。
  开春后,迁居那天,他亲自陪同太上皇。
  朱红色的宫门大开,庭院楼阁焕然一新,喜气洋洋,就差放鞭炮的了,丝毫瞧不出曾经的衰败、荒凉。
  父皇皱眉,瞥了他一眼。
  他心里发毛,下意识地站直了,等候他训斥。
  父皇最后也没说什么,只留下一句‘不是这样’,便走了进去。
  不是这样的……又该是如何?
  他心里的长华宫,究竟是怎样的情景?
  进得殿内,他吩咐了负责伺候的宫人几句话,忽听里间哐啷一声巨响,生怕父皇有事,慌忙赶过去,却见墙上一幅裱起来的画,被掷在地上。
  他捡起来看了看。
  画的是雪中红梅,雪落无声,枝头疏疏落落几朵红梅。
  这幅画一看就有些年月了,但依稀辨别的出是大家名作,意境高远,他还特意叫人修补了损坏之处,挂在显眼的地方。
  父皇脸色铁青。
  这些年,父皇喜怒愈加不形于色,即便不喜,多半放在心中,明面上只会说两句意味不明的话,让听的人自行体会。
  可这一瞬间,他的厌憎如此明显。
  他忙叫人扔出去。
  只是几朵红梅而已,平日里,也没见父皇讨厌梅花啊。
  又过了两年,父皇年轻时战场上留下的旧伤频繁发作,一到阴雨天,疼痛难忍,可他从不明说,只传太医看了两次,嫌他们无用,便懒得传召了。
  今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漫长的永无止境。
  父皇偶染风寒,一直不见好,渐渐的,竟有缠绵病榻之势。
  他忧心不已,隔三差五召集太医前来长华宫,谁知那几个老头子支支吾吾半天,竟来了一句,太上皇年事已高,这次怕是不好。气的他差点踹人。
  父皇的情况,他自己也知道。
  在位多年,父皇从不信鬼神,对宝华殿都敬而远之,李太后过世后,更是将所有僧人赶出宫,不留余地。
  可是这年冬天,帝都方圆百里内,但凡有点名望的高僧,全都奉命赶来长华宫。
  这也是人之常情。
  他想,父皇毕竟是惜命的,谁不想长命百岁呢。
  因此,当所谓的高僧法师提出要念经诵佛,为太上皇祈福之时,他一口应承下来,不料父皇嗤之以鼻,声称他不是为这个才召他们进宫的。
  他不明所以,那些和尚法师更是一头雾水。
  父皇脸色苍白,半坐在床榻上,轻轻咳嗽一声:“很多年前,我对一个人说过一句重话,算得上半个誓言——”
  他问:“谁?”
  父皇冷冷看了他一眼。
  他即刻闭嘴,安静站在一边。
  底下有一个老和尚便自告奋勇,无论太上皇承诺的是什么,必定设法让那誓言应验。
  父皇道:“不。”
  所有人都看着他,实在弄不清楚他想干什么。
  父皇沉默很久,声音渐低:“……撤回去。”
  众人呆住。
  “随你们怎么作法,只要——”父皇看着他们,一字字道:“在我死前,把那句话,撤回去。”
  “……”
  父皇一生不信佛,不信命,只信他自己。
  究竟是怎样的誓言和‘重话’,才会让他在生命将尽之际,如此迫切的想要收回承诺,甚至不惜借助于鬼神的力量?
  又是对着谁许下的诺言。
  父皇没能撑到次年春天。
  严冬冷夜,殿内灯火通明,温暖如春。
  整晚,他一直陪伴在侧,沉默地看着这个他仰望了一生,在幼小的他心中,曾经强大得好似永远不会倒下的老人。
  此时此刻,那人骨瘦如柴,憔悴得不成人样,可一双眼睛始终清明,没有因衰老和病痛而变得浑浊,静静地望向虚空,毫无血色的唇喃喃自语。
  声音太轻微,听不真切。
  父皇的这一生,从未沉溺于权势,万人之上的皇位,说放手就放手,毫不留恋。在位四十余年,六宫无主,天下美色不入眼中,至死孑然一身。
  在他生命的尽头,放不下的,会是什么。
  终于,父皇吃力地转过头,看着他:“我去后,皇陵外的棺椁,与我同葬。”
  他眸中含泪,竭力克制:“是,儿臣遵命。”他迟疑一会,忍不住问出口:“那个人,究竟是……”
  父皇轻笑了声,苍白的、疲倦的笑,然后他闭上眼,很久很久,沉默无言。
  他甚至以为父皇睡着了。
  就在他起身的一刹那,听见低不可闻的几个字。
  “……朕的皇后。”
  这是那人最后留下的话。
  延平六年冬,宣武帝凌昭,崩。
  *
  华国,A城。
  某高档连体别墅小区。
  凌昭从浴室出来,一边拿着干毛巾擦头发,一边走下楼,在客厅里泡了一杯热茶。
  偌大的房子空荡荡的,极为冷清,他的‘父母’一个出差,一个在国外度假,总之全不在家。
  佣人陈嫂走出厨房,看见他,忍不住念了句:“大少爷,天气冷,不吹干头发下来,感冒了怎么办?你身体才养好,别又进了医院。”
  凌昭回头。
  来到这个稀奇古怪的世界,足有三个多月了,他虽然有着身体原主的记忆,可对于这地方百姓的方言和奇装异服,还是不习惯。
  他看着那袒露小腿胳膊而浑不在意的妇人,略一点头,便转身离开。
  陈嫂在他身后碎碎念:“唉,早跟太太说过了,大少爷这么孤僻,很可能得了精神疾病,就是那个很流行的抑郁症……他们也不重视,这下好了,小小年纪学人跳楼,撞坏了脑子,人更傻了,话比以前还少。”
  凌昭关上门。
  他又走进浴室,循着记忆,找出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
  吹风机。
  不太会用。
  他随意按了几下,那东西忽然呼呼呼吹出风来,噪音刺耳,他吃了一惊,忙又按掉,扔在一旁。
  ……算了,毛巾好用。
  擦干头发,他披上一件风衣,捧着他的茶杯,走到阳台上,习惯性地往旁边看去。
  那是他的邻居家。
  正对着他房间的那间房,住着一个五、六岁大的男孩,长的唇红齿白,玉雪可爱,就是聒噪的很。
  这个时间段,他运气好的话,能看见男孩的姐姐来教他功课。
  运气不好,就只剩那小屁孩蹦蹦跳跳,对着电视机哈哈哈的傻笑。
  今天,他运气不错。
  小屁孩看着屏幕里五颜六色变换的图案,捧着肚子哈哈笑,笑到一半,房门开了。他跳起来,马上关上电视机,把遥控器藏在背后。
  他姐姐约莫十七岁左右,乌黑的长发盘成丸子头,穿着一件短袖衬衫和宽松的休闲裤。
  凌昭的目光落在她纤细雪白的手臂上,微微皱眉。
  接着看向她修长的脖颈,皱的更紧。
  最后停在敞开的第一颗纽扣和隐约可见的清瘦锁骨上,便有了把自己外衣披上去,把她裹起来的冲动。
  只是想想而已。
  “福娃……我叫你背的儿歌呢?”
  小屁孩说:“我会啊。”他抬起头,大声唱起来:“A,B,C,D,D,D……”
  然后就忘词了。
  凌昭想,当年她说的对,这孩子是真的不聪明,记性又差。听了整整十多天,他都记住了,他还总要忘记几个字母。
  少女叹了一声,有些失望:“福娃,你要认真学,不能总是看动画片打游戏。再这样,我要叫人把电视机搬走了。”
  男孩见她难过,立刻双手交出遥控器,小小声道:“我不看了,我听你的。娘,你别生气——”
  “姐姐。”
  男孩噗嗤一声笑出来:“……怎么越叫越年轻了。”
  少女摇摇头,招手让他过去,又教了他一会儿那首奇怪的儿歌。
  凌昭就在阳台上看着。
  她和记忆中的模样完全不同。
  眉眼青涩稚嫩,偏圆的小脸,笑起来有两个甜甜的酒窝,乖巧可爱,不似记忆中那般清冷出尘。
  可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
  三个月前,他在门口,正巧她接福娃回来,猝不及防地打了个照面。
  她牵着的那个小男孩,和他的第一任太子长的一模一样,只是更圆润痴肥了些。紧接着,她妈妈从屋里出来,叫了一声‘晚晚,快进来,吃饭了’。
  当然,他绝不承认,那么轻易认出她,和以上两件事有任何关系。
  总有那么几个人,是化成飞灰也能辨识出的。
  少女没认出他,尴尬地冲他笑了笑,飞快地闪进门。
  她想躲避的是他这具身体的原主。
  名叫林昭的十九岁少年,远近闻名的不良高中生,复读一年考不上大学,已经被家里下了最后通牒,明年再考不过,就送他出国。
  他的父亲管理着一家上市公司,母亲出自名门,小他一岁的弟弟从小就是天才儿童,每次统考都能保持在年级前三。
  全家就他一个平平无奇的存在。
  父母漠视他,弟弟轻视他,林昭从小在压抑的环境下长大,性格孤僻不合群。
  而导致他一时热血上头,从三楼跳下去的导火索,则是那个才搬来没多久的少女。
  江晚晴。
  市重点高中重点班的优等生,他弟弟的同班同学,据说琴棋书画刺绣样样精通,更是小区里老年人最喜欢的乖乖女。
  因为一场意外车祸,她在医院里待了一阵子,期间她妈妈几乎哭瞎了眼睛,幸好最终奇迹般的康复出院,不仅没影响学业,上个月刚代表学校参加了市里的作文比赛,得了特等奖。
  正是春心萌动的年纪,加上近水楼台,林昭恋爱了。
  准确的说,单恋。
  凌昭曾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找到一封来不及被别人开启的遗书。
  信中,不良少年林昭声泪俱下,控诉他在这场单恋情怀中所受的委屈。
  江晚晴宁愿休息日晚上和大妈一起跳广场舞,也不肯跟他出去看一场电影。
  江晚晴为了拒绝他,委婉的说过,她已经有了弟弟养老送终,交男女朋友什么的,真没心情,不是针对他,而是针对所有男人。
  这肯定是敷衍他的话。
  还有她那个堪比小恶魔的弟弟。
  福娃对他展开无情嘲讽,说他姐姐是不会跟没当过国家元首的人谈恋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