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

第22章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第22章

小说: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珍儿回握住母亲的手,斩钉截铁道:“娘,我会争气,给咱们挣一份前程回来。”
  三姑妈笑了笑,欣慰不已:“这是再好不过了。”
  孟珍儿许久无言,低头看着自己纤细白皙的一双手,不觉有些心酸:“我又比江家这几位姑娘差在哪儿?横竖是少个厉害的爹罢了!五小姐背地里嘲笑我妄想飞上枝头变凤凰,我都知道……可那又有什么错?想往上爬,错了吗?”
  三姑妈看着她,一字字说的铿锵有力:“本来就没错。她一个丫鬟生的庶女,能因为讨主母欢心一朝得势,有什么脸来说你?”
  孟珍儿抬起头,泪水凝于睫毛上,轻轻道:“左右都是给自己找个靠山,既然要找,我就找群山之巅,最厉害的那个。”
  三姑妈替她擦去泪水,颇感慰藉:“这才是娘的好女儿,有志气!”
  *
  慈宁宫,西殿。
  时辰不早了,宝儿伺候江晚晴歇下,刚放下帘子,回头一看,突然见窗上映出一个黑漆漆高大的影子。
  她吓了一跳,小心脏扑通扑通乱跳,用力揉揉眼睛再看,那影子已经没了,这才长出一口气,摸摸胸口。
  江晚晴撩起床幔,问道:“怎么了?”
  宝儿摆摆手:“没有,娘娘,是奴婢看岔了。”
  江晚晴道:“不能这么叫。”
  宝儿连忙改口:“姑娘——姑娘恕罪,奴婢再不会叫错了。”
  江晚晴放下手,躺了回去。
  宝儿思来想去,还是有点后怕,这万一有个人在外头……不成。
  她轻手轻脚走出门,手里拿了一把笤帚,高高举起来,踮着脚尖,一步一步过去,果然见到有个背影对着她,她又是害怕又是气愤,刚想打下去,那人回头,却是今夜不当值的容定。
  宝儿气的不轻:“好呀你个小容子,没事儿你装神弄鬼干嘛?”
  容定淡淡一笑:“方才好像看见院子里有人,出来看看。”
  宝儿不信:“哪里有人?不就是你吗?你影子都映窗上了。”
  容定道:“那不是我。”
  宝儿指着他的鼻子:“不是你还能有谁?”
  容定笑了笑,牵起她的袖子,把她的手转回去,指尖对准她自己的鼻子,这才温声道:“可能是皇上,这个时辰,他应该刚忙完正事,过来看一眼也说不定。”
  宝儿甩开他的手:“不可能,皇上来了,为何偷鸡摸狗似的,只在外面站一站,不出声也不进来?”
  容定漫不经心:“姑娘又不想见他,他进去了只有被赶的份。”
  宝儿疑惑道:“那他来干什么?”
  容定眉眼淡然,月色下,一双细长的凤眸冷清清的:“只远远看一眼也是好的……”他看向面前稚气未脱的小宫女,轻笑:“等宝儿姑娘有了心上人,这种心情就能体会到了。”
  宝儿不以为然:“说的好像你有似的,装什么行家。”
  容定笑笑,没作答。
  *
  养心殿。
  凌昭从慈宁宫回来,把殿内伺候的人都遣了出去,独自一人坐着。
  面前的桌案上放着两条绣帕,绣的都是芙蓉,一条破旧,中间还有一道难看的逢起的痕迹,另一条是新的,只是几片花瓣还没绣完。
  他看了一会,拿起新的那条,放到一边收好,又将旧的拿在手中,指腹细细摩挲熟悉的荷叶花朵的纹路。
  这条帕子,跟随了他不知多少年,从他第一次出征到现在,都是贴身珍藏着,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
  上面染过她指尖刺出的血珠,也染过他受伤后的血渍斑斑。
  这般血水相融的情意,为何……她说弃就弃?
  他想起多年前和江晚晴相处的种种旧事,她分明那样在乎他,处处替他着想……仔细想来,那竟是他一生中最顺遂的时光。
  走到这一步,终究还是因为那七年吗?
  那年下狱,之后七年的时间,他几乎失去了一切,表面上仍是天家皇子,实则所有人都知道他戴罪之身,他在军中的威望是他浴血奋战拼出来的,所谓战功显赫四个字,背后多少血汗,只他自己清楚。
  不得见母亲,不得见江晚晴——那已成了他四嫂的姑娘。
  有很长一段时间,光是想起这三个字,心口尽是血肉模糊的疼痛。
  凌昭闭上眼睛,一动不动坐了很久,才起身,独自歇下。
  这一晚自然又没睡好。
  翌日,下朝后回到养心殿,秦衍之已经等候在外,见凌昭过来,便跟在他身后,一起进去。
  凌昭坐下,两指捏了捏鼻梁,闭着眼问:“何事?”
  秦衍之低声道:“有个人……希望能见一见皇上。”
  凌昭动作一滞,抬起眼皮看他一眼,语气很淡:“你什么时候也替人办传话的差事了?”
  秦衍之内心叫苦,清了清喉咙,声音更低:“这个人,皇上一定也想见的。”
  凌昭看着他,突然开口:“秦衍之。”
  秦衍之屈膝跪下:“微臣在。”
  凌昭依旧是波澜不惊的声音:“朕忙的很,少说废话。”
  秦衍之脸红了红,飞快道:“是宛儿姑娘——”
  凌昭看着他。
  秦衍之闭嘴,又咳嗽了声:“是从前在江姑娘身边的丫鬟喜冬,跟着她从尚书府进东宫的——”
  凌昭打断:“带进来。”
  秦衍之:“……是。”
  过了一会儿,秦衍之叫人把在外等候的喜冬请进来,亲自带她到殿内,便先退下了,走时不忘关上门。
  御前大太监王充见那姑娘憔悴瘦弱的可怜,眼睛肿的像核桃,目光又冷冰冰的像刀子,不禁好奇问道:“秦大人,那位是谁呀?”
  秦衍之不答反问:“王公公,这两天,皇上的心情如何?”
  王充道:“还是老样子。昨儿晚上几位大人走后,又一个人关在里面,夜深了才歇下。”
  秦衍之又问:“你见过皇上高兴的样子吗?”
  王充愣了愣,努力想象一下,依旧觉得那画面太美,不忍直视:“没有。”
  秦衍之微微一笑:“那你等会可得睁大眼睛,千万别错过了。”
  *
  喜冬刚进门,抬起头,第一眼就看见立在书案后的男子,高大伟岸的背影一如曾经,可是……曾经这人让她觉得安心,觉得姑娘的一颗心总算没有所托非人,现在只让她觉得憎恶。
  最是薄情帝王心。
  只可惜了姑娘,终是看走了眼。
  凌昭转过身,那一身素白的女子双眼红肿,脸色憔悴至极,见了他也不跪,只狠狠地瞪着他,仿佛恨不得以眼神为刀,剜出他一块肉。
  他微微拧眉,淡声道:“听说你许了人家,跟着回乡下去了,今日前来见朕,所为何事?”
  喜冬惨淡的笑了笑:“原来皇上还记得奴婢。”
  凌昭脸上不带表情:“那是当然。”
  喜冬一双眼睛漫上水雾,颤声道:“既然皇上连奴婢都记得,为何不记得姑娘从前是如何待您的?!”
  凌昭看她一眼,漠然道:“朕不曾忘记,是她忘的干净。”
  喜冬又气又恨,眼泪顺着面颊流淌,止也止不住,嘴唇都在颤抖:“皇上竟能说出这等诛心的话!七年……七年啊!姑娘苦等您七年,就换来您一朝成为摄政王,权倾朝野,便对她不闻不问,任由她在冷宫被病痛折磨,凄惨而死。姑娘虽然得过一两场大病,但根本没有陈年旧疾,说什么久病难治……分明是被您活活逼死的!”
  凌昭拧起眉:“你说什么?”
  喜冬泣不成声:“姑娘怎可能追随先帝而去?她嫁给先帝之后,没有一天过的开心,先帝都曾说过,姑娘只在他提起您在北边近况的时候,才会认认真真瞧他一眼,眼里才算有他这个人!”
  “放眼整个帝都,谁不知道姑娘弹一手好琴,谁又不知道先帝年少时便喜好琴音雅乐?可姑娘这七年来,未曾在先帝面前弹奏一曲!先帝说他会等姑娘心甘情愿为他弹琴,这一等就是一辈子。”
  “那年夏天您和姑娘一起赏荷花,您戏言一句百花之中,姑娘唯独最像芙蓉,姑娘深深记在心中。自您被派往北境后,姑娘每每见到宫里的荷花池,总会驻足良久,默默叹息。”
  “当时宫中好事的人,私底下都在传一句‘泪眼问花花不语’,讽刺姑娘嫁给先帝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这么多年仍在看花思念故人。先帝为此下令整顿后宫,那年荷花池的花,一夜之间全谢了。”
  “先帝待姑娘有多好,您根本不知,天底下的宝物,他可以尽数送进长华宫,任由姑娘挑拣,可姑娘从未多看过一眼!再多的宝物财物,在姑娘心里,比不得您和她青梅竹马这么多年的情,比不上曾经许下的山盟海誓。”
  “皇上,姑娘为了您嫁给先帝,为了您疏远先帝,为了您落到困守长华宫,永不能出的境地,到头来……”
  她又惨笑一声,双腿一软,瘫倒在地,绝望道:“到头来,您根本不管她的死活。姑娘向来心高气傲,从不轻易向人示弱,再多的苦也只堆在心里,定是见您如此绝情,才万念俱灰寻死的!”
  话音落地,很久都没下文。
  殿中鸦雀无声,只有喜冬断断续续的抽泣。
  就在这时,王充在外说道:“皇上,孔将军、文大人到了,都在外面等——”
  里面传来帝王冰一样的声音:“滚。”
  王充心头一惊,结合隐约听到的女子破碎凄惨的哭声,脑海中浮现各种香艳的小黄图,一个比一个刺激,连忙悄悄退下了。
  喜冬抬起泪水朦胧的眼睛:“皇上——”
  一句到嘴边的话戛然而止,她看着不远处天底下最尊贵的男人,用力眨下眼睛,逼出眼泪,想看的更清楚些。
  凌昭脸上依旧没有丝毫表情,只是那双眼睛,比最深沉最浓重的暗夜中燃起的火炬,更亮,更炽热,光华夺目,足以刺痛人眼。
  喜冬呆了呆。
  凌昭低沉的声线绷的很紧,就像在刻意压制情绪:“喜冬,你起来。”他说完,走回书案后,一个字一个字,慢慢道:“刚才的话,你重复一遍,朕坐下听你说。”


第23章 
  养心殿外。
  今天的日头不晒,孔老将军和文和翰两人等候在外,倒也不觉得疲累,只是气氛难免有点尴尬。
  孔老将军一向拥护皇上,早在他还是燕王的时候,当年那震撼朝野上下的入狱之灾,他是为数不多的敢于在圣祖皇帝面前直言不讳,替燕王说话的老臣之一。
  文和翰大学士则是截然不同的立场,他曾当过东宫太子太傅,是先帝最为忠实的拥趸者,对先帝忠心耿耿,对于养心殿中的皇上,则是众所周知的持有敌意。
  这两个人聚在一起,气氛能和和气气的才怪。
  孔老将军一生征战沙场,如今年纪大了,受过的旧伤总是反复,前几天便又发作起来,叫他无法出门,今天才勉强见好。
  文和翰也是一把年纪了,早前为了先帝驾崩的事情伤心过度,最近虽说恢复了过来,状态依旧低迷不振。
  两人见面,打过一声招呼,便各自看向两个方向,表明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等了一会儿,王充从里面出来,不知为何脸色发红,额头上渗出一层薄汗,他抬起袖子擦了擦,道:“二位大人,皇上此刻正在忙,还得请您们等上一等。”
  孔老将军第一个不肯示弱,摆了摆手:“老夫一生东征西战,骑过最烈的马,于万军中取下敌将首级,也曾带兵杀出重围,胜过十倍于己的敌军……这区区站一会儿的力气,还是有的。”
  他斜睨了文和翰一眼,轻飘飘道:“倒是文大人,听说您因着先帝,一连几日只以稀粥为食,还是早点回府上歇下吧,这累坏了可不好。”
  文和翰心里冷笑,暗道这老匹夫又来挤兑人了,面上不动声色:“多谢孔将军关怀,老夫已无大碍。至于您所说的血战杀出重围……”他笑了一笑:“如果老夫没记错,都是快四十年前的旧事了,好汉不提当年勇,得亏老将军的记性这般好。”
  孔老将军变了脸色,他平生最厌烦这些玩弄口舌的文官,当即哼一声,转向王充:“不知皇上忙于何事?”
  王充哪里敢说出口,又擦了擦汗:“皇上有要紧的事儿处理,两位大人还请稍等。”
  他说完便远远退到另一边,摆明了不想被他们逼问。
  文和翰抬起手摸了摸花白的胡子,意味深长的笑道:“方才来养心殿的路上,我仿佛看见秦侍卫带着一名年轻的姑娘,两人一道过来的。”
  孔老将军瞪着他,又是一声冷哼:“文大人,话不能乱说,您这是想暗示什么?”
  文和翰笑了一下,和颜悦色道:“将军怕是想多了,我可没有半点儿反对的意思,自古以来英雄美人,总是一段佳话,何况是皇上这等战功赫赫的英雄豪杰,作风粗犷一些……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瞧对眼了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